傅金英;于胜男;徐萌萌;李瑞丽;杜蕾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运用无烟艾灸对抗运动训练所致运动性疲劳的影响.方法:将60名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分别在运动前5d及运动后30 min用灸法、仅在运动后30 min开始用灸法及常规休息,并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运动后24 h3个时点检测血乳酸(Bla)、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结果:运动后即刻及24 h后Bla、CK、SOD及MDA水平极显著升高,提示机体已产生运动疲劳,机体整体机能下降,而运动前5d即开始或运动后运用艾灸干预,血清Bla、CK、SOD及MDA水平升高不明显或能较快下降并趋于正常水平.结论:早期运用艾灸能很好地对抗运动性疲劳的发生.
作者:陈广勇;马界;王传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3例COPD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经验,指导以后的临床工作.结果:经对症治疗及护理后,63例COPD患者终全部症状缓解出院,5例患者在出院6个月内2次住院.结论:COPD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能减少疾病复发,减少住院次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强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与治疗同等重要.
作者:徐洪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协定方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方法:将门诊住院的泌尿系结石患者依据中医辨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温热并重型、肾阴不足型、肾气不足型3类.结果:通过辩证服用中药协定系列方总有效率速99.0%.讨论:中药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总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竹芳;王静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卵巢功能减退,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血管舒缩症状、神经精神症状、泌尿生殖系统萎缩性改变、代谢减退以及骨钙流失等方面.临床研究发现,加强体育运动具有调节植物神经、生殖内分泌、循环系统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综合作用,长期坚持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故对通过体育运动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唐丹艺;曹阳;吴旻禧;张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运用中医理论治疗小儿遗尿,采用自拟方健脾补肾法对108例患儿进行临床观察,结果108例患儿治愈72例,显效24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2%,且病程越短疗效越好.
作者:姚献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药炮制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一个显著特点,与方剂临床疗效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中药药性各有所偏,功效各有所长,通过炮制能增强疗效,消除或缓解对人体的不利影响或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多变的病情需要,保证临床安全有效,使各具特性的中药组合成一个符合辨证论治要求的方剂.
作者:杨林森;冯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连花清瘟胶囊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将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1%阿昔洛韦点眼,治疗组加用连花清瘟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96.67%和15.00%,对照组为80.33%和36.36%,2组疗效和随访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花清瘟胶囊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疗效显著.
作者:谢有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清肺润肺方辅助辩治对大鼠肺炎后气道高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Wistar大鼠90只作为研究对象,经过自然感染途径建立支原体感染性肺炎大鼠模型.将所有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3组,分别给予1% OVA溶液雾化吸入后诱发出气道高反应性表现,比较3组大鼠的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肺组织病理评分以及气道高反应性表现,评价清肺润肺方辅助辨治对大鼠肺炎后气道高反应的影响.结果:治疗前3组大鼠的肺炎支原体阳性率、肺组织病理评分以及气道高反应阳性率差异不大,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的肺炎支原体阳性率、肺组织病理评分以及气道高反应阳性率分别为23.33% (2.18±1.02)分和30.00%,明显低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清肺润肺方辅助辨治大鼠肺炎后的气道高反应,较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有明显改善.
作者:宁涛;卢国豪;张奇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怪脉是中医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就脉象而言,由于脉诊的主观因素过多,因此对其研究多停留在语言描述阶段.一些古代医家在著书时尝试用二雏图形来描绘脉象,使其呈现一定程度的直观化.《察病指南》载有“七死脉”图以及《人元脉影归指图说》载有“十六怪脉”图,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可以找出古人绘制怪脉图的一些特点.
作者:陈陗;沈澍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用“刘氏功血通用方”合“补肾调周法”治疗各型功血.方法:1200例确诊为功血患者,先用“刘氏功血通用方”随症加减予以止血.功血缓解后再用“补肾调周法”调整月经周期,疗程3个周期.结果:近期疗效显效957例占79.75%,有效228例占19.00%,无效15例占1.25%,总有效率为98.75%.远期疗效痊愈1071例占89.25%,显效73例占6.08%,有效42例占3.50%,总有效率为98.83%.调理1个周期痊愈532例,调理2个周期痊愈373例,调理3个周期痊愈166例,有效、显效患者均在3个周期内出现效果.结论:“刘氏功血通用方”合“补肾调周法”治疗各型功血标本兼治、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无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昌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应用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模型探讨滑膜炎颗粒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牛Ⅱ型胶原乳剂大鼠尾根部皮下注射制备CIA模型,取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Ⅰ)、不完全弗氏佐剂组(Ⅱ)、模型组(Ⅲ)、雷公藤多苷片组(Ⅳ)、醋酸泼尼松龙组(Ⅴ)、滑膜炎颗粒大剂量组(9.68 g生药/kg,Ⅵ)、中剂量组(4.84 g生药/kg,Ⅶ)、小剂量组(2.42 g生药/kg,Ⅷ),每组11 ~12只大鼠.通过动态监测给药后各组大鼠足趾容积变化、关节炎指数评分、踝关节病理观察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T细胞亚群的变化,考察滑膜颗粒对CIA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结果:加强免疫6d开始,各造模大鼠出现关节红肿、变形,滑膜炎颗粒各治疗组对关节炎指数评分和足肿胀度均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其中Ⅵ组给药12、21、24 d关节炎指数评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Ⅶ组给药后15、18、24、27、30、33 d足肿胀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给药12、21、24、30 d关节炎指数评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同时各给药组对CIA模型滑膜、软骨、纤维组织及小血管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滑膜炎颗粒各给药组Th细胞百分比、Th/Tc均较模型组有所下降,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滑膜炎颗粒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损伤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孙丽华;张志伟;张华健;周艳华;崔海峰;于友华;王正品;孙明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乳腺癌术后的影响.方法:123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复方苦参注射液+术后化疗)61例和对照组(术后单纯化疗)62例,观察患者免疫功能、癌痛缓解程度、骨髓抑制情况、血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2组血常规比较:①白细胞计数与治疗前比较,白细胞计数均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白细胞计数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t =8.04,P<0.01);②血小板计数与治疗前比较,血小扳计数均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血小板计数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t=12.91,P <0.01).2)2组细胞因子水平比较: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IL-4、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IL-4、IL-10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IL-4、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t=63.45,P <0.01)、(t=31.88,P<0.01).3)2组免疫功能比较:①CD4+、CD8+: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CD4+、CD8+均有明显上升(P<0.01),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2组CD4+、CD8+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 =29.08,P<0.01)、(t=27.77,P<0.01);②IgG、IgA、IgM: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IgG、IgA有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IgG、IgA、IgM均有明显上升(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IgG、IgA、IgM含量高于对照组(t=16.31,P<0.01)、(t=13.42,P<0.01)、(t=7.81,P<0.01).4)2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2组KPS均有增加(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在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肝损害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肾功能损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术后化疗患者不良反应有明显改善,增强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翟晓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针对沉脉的脉象特征、主病特点、变化预后及取脉方法进行论述,就现有研究所存在问题对沉脉的现代病理基础及临床研究标准化诊断、现代采集方法进行探讨,为中医脉诊采集规范化提供理论依据及实验方向.沉脉在现代研究中需要临床、基础研究进行充实,尤其是标准化研究中需要克服沉脉的生理性因素、季节性因素、脉诊采集仪器的可重复性差及采集标准不同等问题,寻找其脉诊信息特征并制定相关标准.
作者:刘佳;汪南玥;于友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健脾益气化痰方在癌症(癌痛)中的应用,为控制癌症患者疼痛情况提供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170例癌症疼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85例仅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8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健脾益气化痰方,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强度、体力状况、生活质量及疼痛疗效,并分析其治疗安全性.结果:2组患者疼痛强度、体力状况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R 8例,PR 41例,MR 23例,总有效率96.0%;对照组CR4例,PR 35例,MR 19例,总有效率77.3%,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药物安全性1级49例,2级26例,3级0例,4级0例;对照组1级53例,2级22例,3级0例,4级0例,2组治疗安全性均良好,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8、IgG、IgA及IgM均显著上升.除IgG外,观察组上述指标上升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气化痰方可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起到抗癌、抑癌作用,且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癌性疼痛的发生发展,保证患者生活及生存质量,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颖;杨崔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自拟益心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心肌酶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1年9月至2013年3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维生素C、营养心肌等一般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益心汤治疗,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有效率和心肌酶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后心肌酶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益心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儿的心肌酶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沪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张士舜主任医师认为阴阳失衡是积聚肿瘤的原始病理基础,主张从阴阳失衡论治,提出平衡阴阳法治疗肿瘤,其辨证分型为阴盛阳衰、阴盛阳亢、阴盛阳不虚、阴阳两虚、阴虚阳亢、阴虚阳不虚、阳虚阴不虚、阳亢阴不虚、阳亢阴不盛、阳虚阴不盛10个类型,选方用药精准,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录花;李辉;宋利程;王永欣;王彩虹;王根民;安国辉;张士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坤安煎剂对去卵巢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补佳乐组,分别给予不同药物灌胃8周后,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分别以硝酸还原酶法和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NO、ET-1值.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补佳乐组大鼠血清NO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ET-1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坤安煎剂可升高模型大鼠血清NO含量,降低大鼠血浆ET-1含量,改善受损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调节血管活性物质的分泌和释放,有助于为临床治疗更年期心血管疾病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傅金英;于胜男;徐萌萌;李瑞丽;杜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序贯治疗模式和巩固治疗模式对胃癌患者总生存和中位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0年7月于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胃癌患者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药序贯治疗组及中医药巩固治疗组,每组28例.通过观察患者总生存和中位生存期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中医药序贯治疗组患者总生存期显著高于中医药巩固治疗组(34月/21月,P<0.05),中医药序贯治疗组患者中位生存期显著高于中医药巩固治疗组(17.3月/8.2月,P<0.05),中医药序贯治疗组患者1年、2年和3年总生存率显著长于中医药巩固治疗组(1年67.9%/57.1%,2年28.6%/17.9%,3年17.9%/10.7%,P<0.05).结论:中医药序贯治疗模式和中医药巩固治疗模式能够延长胃癌患者的总生存和中位生存期,且中医药序贯治疗模式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雪莲;陈荣;陈永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基于王琦教授“体病相关”、“体质可调”理论,从阳虚体质怕冷症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下降、阳虚体质与阳虚证候的怕冷症界定、阳虚体质怕冷症与“温阳调体汤”制方法度三方面,总结倪诚教授怕冷症辨体用方的学术经验和学术传承特色,并结合医案讨论体质类型与状态辩识有机结合、辨体结合辨病辩证个性化用方的要点.并指出“辨体用方”与“温阳调体汤”的应用为怕冷症个体化诊疗提供了新路径,将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作者:董伟;倪诚;英孝;丁晓颖;何丽清;张丹丹;王舢泽;梁嘉玲;缪立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采用对比分析研究方法,从中医药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发生的本源、概念、框架、研究方向等方面做一比较.两者根植于不同的思想文化,其研究对象、内容迥异,研究方法不同,但模式相通.中西医在对待临床信息的观念、临床信息的放置位置、采集内容、采集方法,尤其是临床信息模型以及信息分析方法等均有很大区别.中医药信息学应重视基础研究,模拟医学信息学并结合自身特色的整体辩证思维构建完善的理论和方法论体系,进行学科建设.
作者:刘军凤;刘树春;秦微;杜晓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