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利华
在无偿献血护理过程中对献血者采取护理人文关怀和个性化护理,不仅能有效改善采血人员与献血者之间的关系.提高献血护理质量和水平,还能促进无偿献血的可持续发展,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夏永建;施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除了强化特定的知识与技能外,已深入到医务人员的行为养成和精神文化层面,起到灌输医院核心价值理念,塑造医务人员行为规范的作用,为医院新职丁迅速适应环境,并与团队展开良性互动打下坚实的基础.为达到岗前培训的预期目标,对影响岗前培训实效的关键环节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于震泰;赵长瑛;唐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离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建立和完善离休干部医药费保障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爱护离休干部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全国各地离休十部医疗已经基本进入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为切实保障离休干部的医疗待遇,各地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当前在离休干部医疗统筹服务和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认真研究,寻找对策.
作者:计华;昝伟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由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整合的无锡市人民医院,启用了变配电综合监控系统(SCADA),一年来运行正常、稳定、可靠、精度高、故障率低.有效地降低了人力资源和劳动成本,提高了我院供电系统在变配电使用中的自动监控、监测和监视的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凸现了现代化综合性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在供电系统中的科学化、现代化和自动化.
作者:程新亚;吴锡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我院是一所三级综合性医院,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拥有1 200张床位,特色专科31个,拥有较强的临床骨干队伍.我院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满足患者需求为导向,积极开拓医疗服务市场,在对出院患者由过去单一的集中随访的基础上,进行由病区助理完成的入院指导、健康教育、协调医患矛盾、为患者解难答疑、提供后勤服务及电话随访等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者:安业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医疗过失是医疗侵权民事责任的终构成要件.作为法律实践须直面的问题,其过失标准的合理构建则成为问题的终归宿.因而,此类标准的合理构建必须遵循价值合理性、可操作性、适时性、统一性等多项原则.
作者:赵彦平;曹志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手术病种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和非手术病种慢性肾炎实施临床路径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 以实施临床路径的患者为研究组、随机选择未实施临床路径的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采用电话回访和发放调查表对患者及医护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研究,并对各组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施临床路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医疗总费用、药费、检查费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手术费无明显差异,患者的满意度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结论 实施临床路径对患者的医疗费用控制良好,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得到增加,对其他病种临床路径的实施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叶树俊;何忠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我院是一所具有40多年历史的医院,专业人员低学历、老职工较多,缺乏专科品牌,而且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人事制度改革涉及面广,深层次问题多,操作难度大,多重因素阻碍着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逐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单位自身特点的人事管理体制.
作者:宋贵强;吴燕平;周艳;高美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医学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医务人员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除了要完成大量救死扶伤的医疗任务外,还要面对良莠不齐的患者和日益增多了医疗纠纷,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幸福指数下降.少数医务人员受到物资、金钱的侵蚀与诱惑,较少考虑为患者提供精神、情感和文化的服务,而较多考虑自己的个人收入和待遇,职业道德、人性、人格被淡化、异化、物化.这些消极现象有悖于时代的进步.
作者:陈健;陆妹娟;尹弘青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医院文化不仅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宝贵的物质及精神财富,也是提高医院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新医改方案出台的大环境下,医院管理者更要充分认识到医院文化的作用.该文集中阐述目前医院文化建设现状,医院文化建设的主要作用和医院文化的实践三个问题.
作者:易利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我院病房综合大楼地下室基坑地下地质情况复杂.周围建筑众多,施工中技术难度大,现就基坑围护、基坑土方工程等阶段主要施工技术措施进行详细论述.
作者:高兴明;陈敬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列举医院科研经费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从如何对医院现行科研经费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确保科研经费合理、高效的使用,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作者:沙莉莉;吴超;王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社区卫生全科服务团队是一种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由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和预防保健人员组成,以主动上门服务为主,为社区家庭成员尤其是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医疗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综合服务.团队中社区护士在深入社区,服务居民,促进居民的健康水平提高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社区护理不同于医院的护理,因为社区护理以促进和维护健康为中心,面向整个社区人群,社区护士要有高度的自主性,并且还需同其他相关人员密切合作,单独完成各种角色的工作任务,正由于社区护理工作范围广,覆盖而大,职业角色宽,才提出了社区护士比医院护士更高的要求.
作者:吴丽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满意是种感觉状态的水平,就医院而言,患者满意度是指患者所感知的服务价值(价值=医疗质量/患者成本)大于或等于事前的期望.患者满意与否不仅取决于其所感知的获得与付出的比较,而且还取决于这种感知的结果与期望的比较,更取决于医院提供的价值与其竞争对手提供价值的比较.
作者:卢涛;唐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会工作,既是工会组织融入中心,服务大局,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工会工作不断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1 创新思想观念增强开拓进取意识
作者:郝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根据各国卫生保健筹资的体制差别、医疗服务机构的不同组织形式,以及政府在卫生保健体制中发挥的不同作用,西方国家的卫生保健体制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通过,本文旨在对其特征分析,得出对我国卫生保健体制改革的参考和启示.
作者:江会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医政谈话是指医政管理工作者根据医疗质量管理原则,促进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并体现在临床诊疗服务活动中,无论在对疾病的了解,还是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确定以及医疗费用的产生等方面,达到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使医患之间在诊疗疾病、促进健康的共同目标下,达到协调一致、相互配合的良好氛围,强化医生对患者的责任心和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为提供有效的临床服务、构建医患和谐、保障医疗安全奠定了基础.
作者:纪敏;潘玉梅;滕锦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医院后勤管理是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水平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经济效益.后勤工作如何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是后勤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者:潘胜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事实和经验证明,只有不断探索创新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不断改进医疗纠纷处理方式,才能快速有效处置医疗纠纷.
作者:高亚云;陈粉扣;顾广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