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丹静;徐万东
我院位于靖、如、泰三市交界,医疗服务人口约70万人口.前身是上世纪50年代集体所有制的联合诊所,70年代发展成全民所有制的黄桥中心卫生院,2003年建设成为二级综合医院,占地面积近3.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
作者:李国俊;肖向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对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政府主管部门的主导下,积极的应用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管理成本,弥补管理漏洞.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将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社会效益,使继续教育真正成为终身受教育的大课堂.
作者:沈艳;王宪;吴超;沈勤;周卫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医疗环境的影响,医疗市场的竞争和医学模式的改变,使新闻宣传在医院经营管理中凸显其特殊的作用和效能.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医院新闻宣传的特点和规律,搞好医院新闻宣传,可有效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扩大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医院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作者:王玉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阐述了低年资临床护士用药过程中常见的护理缺陷,通过分析原因从心理、环境、制度、程序上加强管理.对提高低年资临床护士的安全用药有重要意义.
作者:俞文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构成护理人力资源危机主要因素有:护理法规不完善,护理人员价值观扭曲;护理管理模式陈旧;护理收费未体现护理价值,工资薪酬偏低;护理人力资源培养不及时,配置不合理;护理人才流失;护理人力资源短缺,非护理工作繁重等.以护理人力资源不足与人才的流失是护理人力资源产生危机的首要因素.本文就在护理人力资源出现危机的管理过程中如何防范危机进行探讨.
作者:刘霞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公立医院的公益责任与经营责任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目前公立医院的发展已进入了一种全新的模式,不应因强调公益性而忽视基本的经营管理.笔者就此作探析如下.
作者:胡敏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医疗改革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美国现在还有大约4 000万人没有医疗保险,但真要制定出并能付诸实施的一个每人都满意的医疗改革方案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美国一本很著名的杂志走访了10多位思想库、商业界、学术界、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医院和开业医生等各界人士,他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就如何建立一个更加健康的美国医疗制度介绍了他们的做法,提出了他们的想法.被该杂志归纳为18个好主意的也许是另类的思路,大致可以分为节省医疗费用和加强预防及初级保健2大类.
作者:陆文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医务人员是人民健康的卫士,医疗卫生单位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窗口.医德医风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密切相关,近些年来,医疗卫生事业面临市场经济的挑战.医务工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发生变化,出现了一些人民群众不满意的热点问题,现结合医院的实际,拟对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谈几点粗浅认识.
作者:姜海良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永恒主题,必须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去实施,创优服务环境,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服务行为,以病人为中心,更好地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
作者:赵建中;朱建华;赵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近期国务院明确了公立医院实施绩效工资的原则,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以促进提高公益服务水平为导向,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为实现医院协调持续的良性运行和发展,切实搞好绩效考核,促进医院加强管理、改善服务、提高质量、控制费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笔者认为应充分认识以下几点.
作者:黄桥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初,区档案局将我院列为了创建省三星级的达标单位之一,我院抓住了这一机遇,通过努力,已经达到省三星级档案标准.
作者:韦慧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医疗纠纷投诉信息的分析,探讨提高医疗质量,防范与处理医疗纠纷的方法.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某区卫生局医疗事故处理办公室2008年接待的患方医疗纠纷投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方投诉多的是二、三级医疗机构,占投诉的80%;外科、妇产科和内科是医疗纠纷高发科室;投诉原因主要是诊疗效果不佳和医院管理缺陷.结论医疗有高技术、高风险性,医疗纠纷难以避免,要正确认识与面对医疗纠纷投诉,重视与认真处理好患方的投诉,针对投诉原因采取积极防范与监管措施,才能防范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沈慧;赖秀江;杨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医院档案工作部门要适应卫生改革的要求,有效地服务于医院管理和各项工作,就必须充分合理利用档案.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思考如下.
作者:杭书礼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结合医院加强后勤管理的做法,阐述了构建适合医院发展的后勤保障体系,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实现医院医院跨越式发展的初步探索.
作者:周冬兰;王金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社区急救又称院前急救,院前急救不同于医院急诊科或病房的抢救,其特点是情况紧急,病情程度各异,现场设备条件受到限制,社区紧急救护的原则应以生命器官的维持和对症治疗、护理为主[1].因此,社区院前急救是整个医疗体系中的前沿阵地.
作者:张淑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社会及现代医学的发展,推动了各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发展,同时ICU欠费问题也引起广泛关注,对ICU病员欠费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通过政府政策干预,使危重病员既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又能保证医院经济利益不受损失.
作者:彭爱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近年来,我中心坚持加强教育、完善制度,狠抓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不断加大廉政风险的防控力度,逐步构建起以人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作者:谢云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随着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蓬勃发展,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工作也逐渐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特别是自档案目标管理活动开展以来,更是将档案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储丽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随着市场经济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如何适应当今形势发展要求,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的建设,做初步探讨.
作者:范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是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内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3年在全国试点推行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其筹资机制不够稳定、补偿机制不够合理、管理体制不够顺畅、医疗费用控制难度大、医疗服务难以适应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等问题也成为制度发展的障碍.因此,应该不断完善和优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设计安排,改善制度运行的环境,以期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夏迎秋;景鑫亮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