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思进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子宫肌瘤患者112例给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血红蛋白水平及临床症状.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子宫肌瘤体积较治疗前缩小(P<0.05),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增高(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满意,是一种经济、安全地治疗方法.
作者:陈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行阑尾切除术8例,保守治疗2例;流产1例,早产2例,新生儿窒息2例,除1例失访外,无产妇死亡病例.结论: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诊治较困难,应综合分析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郑帅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出现患性脑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即刻复查脑部CT提示,迟发性颅内血肿致急性脑膨出50例(57.47%),广泛性脑挫裂伤致急性弥漫性脑肿胀22例(25.29%),大脑半球外伤性大面积梗死急性脑肿胀7例(8.05%).创伤性休克及术中有明显低血压压低氧血症8例(9.20%);87例患者均行开颅手术,再次手术19例,死亡34例,病死率39.10%.结论:继发性颅内血肿、弥漫性脑肿胀、广泛性脑挫裂伤、低血压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外伤性大面积脑梗塞等是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术中预防低血压休克,改善脑部供血供氧,彻底清除血肿及挫伤脑组织,充分减压,及时清除迟发性血肿,降低颅内压,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可预防厦治疗术中脑膨出.
作者:张万宏;李延翠;张文学;吴恒浩;张海军;郑占强;李革军;刘俊超;郑光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痛患者体质量指数与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异常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将17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体质量指数分3组,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并应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评价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随体质量指数增加,胰岛素抵抗程度加重,三酰甘油水平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回醇逐渐降低(P<0.05);空腹血胆固醇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略呈增高,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尤其是超体质量和肥胖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和脂代谢紊乱.临床应注意对血压、血脂、血糖及体质量等进行全方位干预和治疗.
作者:杨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丁丙诺啡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上腹部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为罗哌卡因丁丙诺啡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为单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分别于麻醉前、切皮时、手术开始60 min、术后3 min采集静脉血栓测血糖、血清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血清皮质醇含量;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全身麻醉用药量及术毕清醒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血糖、血清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浓度在切皮时、手术开始60 min、术后3 min明显高于麻醉前(P<0.01),且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P<0.01),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在切皮时、手术开始60 min、术后3 min均无异常波动,而对照组显著高于麻醉前(P<0.01).全身麻醉药用量和术毕清醒时间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罗哌卡因丁丙诺啡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上腹部手术可减轻术中的应激反应,对生理干扰小,术毕清醒快,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
作者:宋杰;孙明丽;李运智;丁保峰;潘振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提高对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认识、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为17α-羟化酶缺陷症,具有高血压,低血钾等临床表现,余为21α-羟化酶缺乏症.1例表现为假性性早熟,余5例表现为两性畸形(2例阴蒂肥大已行阴蒂成型术,2例阴唇、阴茎均存在,1例外生殖器辩别不清).3例有不同程度皮肤、黏膜色素沉着.24h尿17-羟孕酮、17-酮类固醇、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均明显升高.CT扫描均示有单侧或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患者均行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生化指标和临床症状均有改善.结论: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疽尽早诊断、尽早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替代治疗,可使患者改善男性化、性早熟等症状,保证惠几正常生长发育.
作者:郑瑞芝;赵志刚;汪艳芳;李德霞;袁慧娟;张会峰;苏永;虎子颖;王遂军;李俊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气分析用于判断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早期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气分析各种指标水平,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并与APACHEⅡ评分比较.应用ROS曲线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碱剩余、阴离子间隙、年龄等指标与预后关系密切,APACHEⅡ及碱剩余曲线面积大.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存在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改变,其中碱剩余在预后判断中价值大.
作者:韦思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联合口服葡萄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在评价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方面的价值.方法:35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时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分别于次日及规律治疗7 d后隔夜空腹状态下提前15 min口服2 mg瑞格列奈,再次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并分别定义为A,B,C组.各组均抽取空腹、30 min和120 min静脉血,测定血糖、真胰岛素及放射免疫性胰岛素,并计算真胰岛素/放射免疫性胰岛素值及早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结果:30 min时,3组真胰岛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胰岛素/放射免疫性胰岛素值C组>B组>A组(P<0.05);C,B组早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均较A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瑞格列奈能够显著增加早时相真胰岛素释放量及真胰岛素/放射免疫性胰岛素值;瑞格列奈联合口服葡萄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较常规口服葡萄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和储备功能.
作者:史晓阳;赵志刚;汪艳芳;袁慧娟;张会峰;王遂军;虎子颖;苏永;郑瑞芝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创伤性骨盆区腹膜后血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创伤性骨盆区腹膜后血肿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5例于外伤后1 h内确诊,超声显示盆腔不规则低回声或无回声包块;余25例外伤后1 h内超声检查未发现腹膜后血肿,腹腔未见积液或积气,于外伤后2~4 h连续多次检查后确诊,超声显示盆腔低回声包块,少量积液,腹腔肠管胀气.结论:超声检查可动态观察创伤性骨盆区腹膜后血肿变化,对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志华;白娇;雷琳;彭月享;郑东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弥漫性掌跖角化病(diffuse palmoplantar keratoderma,DPPK)是先天性掌跖角化病中为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类型,又分为弥漫性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病(diffuse epidermolytic palmoplantar keratoderma,DEPPK)和弥漫性非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病(diffuse nonepidermolytic palmoplantar keratoderma,DNEPPK).DEPPK和DNEPPK临床表现相似,但组织病理和遗传基础存在一定差异.目前,对DNEPPK的报道和研究较少.本文对1例DNEPPK患者及其家系情况进行报道.
作者:王娟;王应太;廖世秀;王莉;康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骨桥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取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骨桥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及卵巢良性、交界性,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骨桥蛋白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与上皮性肿瘤中的不同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结论:骨桥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中不表达,在卵巢上皮性癌中呈高表达,并与临床分期、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骨桥蛋白的表达可能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范银芬;尚艳红;李筱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血液净化治疗严重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严重脓毒症患者分为A组(常规治疗组)26例、B组(常规治疗+血必净组)20例、C组(常规治疗+血液净化组)22例、D组(常规治疗+血必净+血液净化组)16例,观察各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72 h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肌酐、尿素氮、尿量以及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比较各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4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纤雏蛋白原、尿量、血肌酐、尿素氮、氧合指教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但B,C,D组改善明显,D组疗效更显著(P<0.01);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下降.D组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血必净联合血液净化治疗严重脓毒症可预防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作者:赵淑杰;张东;李洪祥;陈颖;王育珊 刊期: 2010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9岁,因发现左颈部肿块伴疼痛1个月余入院.患者1个月前发现左颈部肿块伴疼痛,呈持续性,无畏寒发热、声音嘶哑、胸闷气促、呛咳、四肢无力及麻木.1个月间肿块无明显增大,但疼痛无缓解.
作者:潘海涛;吴伟;孙国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疗效.方法:对32例股骨干闭合性骨折惠儿行弹性髓内钉治疗.结果:随访6~30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6~12个月拔除髓内钉,未发生明显肢体短缩及过度生长、感染、骨不连、畸形愈合、断钉及临近关节功能障碍.结论:弹性髓内钉交叉固定技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操作方便、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拔钉简单、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适用于小儿长管状骨尤其是股骨骨折的内固定.
作者:李文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大肠腺瘤性息肉癌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大肠腺瘤性息肉及癌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特点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 651例结肠镜检查,发现并经病理证实大肠腺瘤性息肉379例957枚,检出率6.70%;30例32枚发生癌变,癌变率3.34%.大肠腺瘤癌变率随患者年龄和腺瘤直径增大而增加;无蒂腺瘤癌变率高于有蒂腺瘤癌(P<0.05).癌变率在管状腺瘤、混合性腺瘤及绒毛状腺瘤组分别为0.61%、5.02%、14.96%,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半结肠与右半结肠腺瘤癌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腺瘤性息肉癌变与年龄、腺瘤大小、形态、组织学类型有关.
作者:王水红;马应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49例慢性泪囊炎患者行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术中吻合道填客止血纱布,仅吻合前辩并悬吊于骨膜上.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1年,治愈48例(97.96%).结论: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庄文英;郑红;詹文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血清S100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对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30例胸腹主动脉瘤在深低温停循环和选择性脑灌注下行主动脉置换的患者,测定同期血清磷酸肌酸激酶、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术前、术后72 h和出院时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和国际脊髓损伤神经分类标准评分.结果:1例发生脊髓损伤,2例发生脑损伤,1例发生脑损伤和脊髓损伤,其血清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均在术后2 h显著升高.各时问点血清肌酸激酶校正的S100B蛋白浓度水平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相应的单纯S100B蛋白浓度水平低.结论:胸腹主动脉手术患者的血清同期磷酸肌酸激酶校正的S100B蛋白水平未见比单纯S100B蛋白对于脑损伤诊断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血清S100B蛋白比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诊断脑损伤有更高的预测价值;血清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比S100B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诊断脊髓损伤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作者:邹以席;黄方炯;吴海燕;杨禁非;孙东;许尚栋;蔡克强;吴强;于建波;刘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早期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46~80(60.75±9.54)分提高至随访时85~100(95.89±6.24)分,手术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前交叉韧带重建对关节腔内干扰较小,利于重建韧带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的重新获得,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作者:贺喜顺;李付彬;徐向峰;远东涛;代彭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伴有焦虑抑郁患者干预治疗对脑梗死再发的影响.方法:脑梗死后伴焦虑抑郁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在预防脑梗死再发联合治疗方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应用戴安神、百忧解行抗焦虑抑郁治疗,对照组未实施药物干预,观察3年后2组脑梗死再发率、功能健康水平、焦虑抑郁情况.结果:3年后治疗组脑梗死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功能健康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3年后焦虑抑郁水平均较治疗前均降低,但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对脑梗死伴焦虑抑郁患者进行抗焦虑抑郁治疗,能有效预防脑梗死再发,提高功能健康水平,改善焦虑、抑郁症状.
作者:王贵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