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在恒;于喜法;龙华;张鑫
目的:评价派丽奥治疗早期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效果.方法:64枚早期种植体周围炎患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派丽奥实验组,记录用药前、用药后3周、6周的细茵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及牙周探诊深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2组患牙各临床指标较用药前明显改变(P<0.05),2组间各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派丽奥对早期种植体周围炎有良好治疗作用.
作者:王国义;阎俊新;张秀英;周宣岩;邹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水平的变化,进一步了解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60例冠心病患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3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30例)、30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的水平.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及对照组(P<0.01),而血清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水平低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及对照组(P<0.01).稳定性心绞痛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治疗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低于治疗前,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高于治疗前(P<0.01).结论: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增高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水平降低与粥样斑块破裂相关,可作为判断粥样斑块不稳定的血清学指标.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增高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水平降低有助于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及冠心痛患者的预后.
作者:来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奥曲肽辅助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28例),在常规禁食、抗感染、抗休克、保肝、纠正电解质紊乱、输血止血等综合治疗基础上,前者应用奥曲肤治疗,后者应用垂体后叶素及硝酸甘油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0.6%,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显效率53.6%,总有效率为82.2%,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伏爱国;郝波;任清华;王丙信;程秀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肺脓肿合并大咯血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分析25例急性肺脓肿合并大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内科综合性治疗17例,外科手术5例,均治愈;死亡3例.结论:急性肺脓肿合并大咯血患者病情危重,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胡海英;付志;李耀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比较西班牙戴安娜、瑞士达亚美、长春博迅3种微柱凝胶系统做交叉配血试验的结果.方法:用3种微柱凝胶系统平行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西班牙戴安娜特异性和灵敏度均为100%;瑞士达亚美特异性为100%,灵敏度为97.96%;长春博迅特异性为99.76 %,灵敏度为100%.结论:3种微柱凝胶系统都有较高诊断准确性,各实验室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选择能在各个方面适合本实验室需要的配血系统.
作者:王华;李代渝;雷丽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测定尿高、中、低分子蛋白,区分尿蛋白类型并应用于临床.方法: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患者尿蛋白,与肾活检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将蛋白尿归纳为白蛋白为主蛋白尿、非选择性肾小球蛋白尿、混合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5种类型,对肾脏病的诊断与肾活检病理结果相符合.尿蛋白定性阴性的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单独α1-微球蛋白升高率明显高于单独白蛋白升高率.结论:本法能客观反映肾脏损伤部位、程度,对肾脏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杨宝友;白波;刘宝利;李振东;付卫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应用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枝术的护理重点.方法: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有创通气时间>24 h患者28例,随机分为序贯通气现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相应指标.结果:2组间平均移植桥血管数、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创呼吸机辅助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ICU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有创与无创通气切换窗指标、治疗前护理、无创通气效果判断、温化与湿化、人机协调性与同步性等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应用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技术的护理关键.
作者:智红晓;杜丹丹;陈云霞;张世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了解炎琥宁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帮助.方法:收集360例使用炎琥宁注射液患者的病历,对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炎琥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反应、血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神经精神症状、发热,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8.89%,1.39%,0.56%,0.28%,0.28%.结论:临床用药应注意炎琥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作者:鄢金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并提高对支气管类癌的认识.方法:通过1例支气管类癌引起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和文献复习,详细分析支气管类癌起源、病理分型及特点、临床表现、分类、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支气管镜检查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方法,确诊依靠免疫组化,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铬粒素A、突触素阳性是确诊依据.结论:支气管类癌早期易误诊,早期手术治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化疗及放疗对支气管类癌不敏感.
作者:戴沛军;王恒辉;冀雪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进行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方法:对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108例(CHR组)、开放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113例(OMR组)、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319例(LIHR组)进行同期非随机对照研究.结果:CHR,OMR和LIHR 3组复发率分别为6.48%(7/108),0.88%(1/113)和0.31%(1/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CHR组复发率明显高于OMR组和LIHR组,LIHR组和OMR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74%,9.84%和9.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侧P>0.05,双侧P>0.05).术后第2 d疼痛分数、术后住院时间和恢复正常活动时间3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IHR组优于CHR组和OMR组.结论:LIHR作为众多无张力疝修补术其中的一种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手术方式.
作者:张辉;李健文;郑民华;李华青;解轶生;王磊;王明亮;陆爱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与大肠癌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肠癌患者87例,并与同期其他肿瘤患者109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大肠癌组12例(13.79%)有胆囊切除病史,显著高于对照组(4.59%)(P<0.05).结论:胆囊切除术是大肠癌高危因素之一.
作者:陈佩;常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外膜蛋白LipL45在不同致病性钩端螺旋体中的同源性,初步探讨其在钩端螺旋体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克隆表达外膜蛋白LipL45相关基因,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显微凝集试验分别测定其抗血清效价和抗体活性.以15株不同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的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此外膜蛋白基因序列,通过测序进行同源性分析.表达产物作为包被抗原与部分钩端螺旋体患者血清反应,评估其作为诊断抗原的可行性.结果: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抗血清能识别大多数致病性钩端螺旋体茵体蛋白,显微凝集试验结果也显示此外膜蛋白抗血清与大多数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凝集反应呈阳性.用重组LipL45蛋白包被96孔板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显示,此蛋白抗原与22名感染者血清呈现不同水平的免疫阳性反应,而与10份正常人血清呈阴性反应(P
作者:张湘燕;于洋;王亚琳;何平;胡宝瑜;聂一新;蒋秀高;郭晓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息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6例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阴道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58例,准确率87.8%;误诊8例,误诊率12.2%.结论:阴道超声作为无创性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岚;何淑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高钠血症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后高钠血症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高钠血症42例(33.07%),死亡5例(11.90%).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高钠血症与脑损伤本身病理机制有关.及时发现、去除致病因素,有效控制高血糖症及正确纠正高渗状态是治疗关键.
作者:叶沛;李春国;王步东;李军;王启军;陈东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的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罗格列酮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观察罗格列酮治疗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与常规治疗组之间变化的差别.结果:治疗2周时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较治疗前水平下降,应用罗格列酮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在2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格列酮治疗12周时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高敏C-反应蛋白较治疗2周时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具有抗炎及独立于降糖之外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且在一定时期内具有时间依赖性.
作者:刘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国产去羟肌苷肠溶胶囊在中国健康男青年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17名健康志愿者分别单剂量口服200 mg去羟肌苷肠溶胶囊后按试验方案采血,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药浓度,DAS 2.0程序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健康受试者单剂量给药200 mg后去羟肌苷的体内过程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max(2.4±0.8)h,Cmax(432.0±278.6)μg/L,AUC0-t(1188.8±577.5)μg·h/L,AUC0-∞(1221.6±587.2)μg·h/L,t1/2(1.7±0.3)h,Vd(547.0±373.4)L,CL(218.3±139.1)L/h.结论:国产去羟肌苷肠溶胶囊吸收较片、分散片和散荆为慢,但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与其他剂型相近.
作者:赵红卫;秦玉花;张伟;丁祖锐;赵钰敏;张逸凡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疗效.方法:分析35例疑似慢性反流性咽喉炎患者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实验性治疗前后症状及检查结果改变情况.结果:22例(62.9%)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咽部、喉部杓间区充血明显减轻;1例持续性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患者,治疗后好转呈间断发作;12倒(37.1%)症状改善不明显.结论:详细的临床问诊、喉镜和电子胃镜检查以及实验性治疗结果有助于确诊反流性咽喉炎.
作者:贾晓东;朱优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产妇(观察组)和正常产妇(对照组)各94例,采用病例对照方法进行观察.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临产前体质量、临产前体质量指教、第三产程时间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流产清宫次数≥3次、胎盘粘连、前置胎盘、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伴凝血异常等构成比高于对照组.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第三产程时问、胎盘因素、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积极处理第三产程,避免产前非意愿妊娠,减少宫腔操作,加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筛查和管理有利于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
作者:刘改新;王书玉;王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评价131I治疗糖尿病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7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分为131I治疗组(27例)和抗甲状腺药物对照组(30例),于治疗后观察1~3年,比较2组的疗效、胰岛素的使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复发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及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1.5%,明显高于对照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P<0.01);2例患者原使用胰岛素后改为口服降糖药(2/8,25%).对照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复发率(56.7%)和不良反应发生率(26.7%)明显高于治疗组(7.1%,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4,P<0.01,χ2=10.37,P<0.01).结论:131I治疗糖尿病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优于抗甲状腺药物,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少华;王自正;邵国强;蒋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和形状记忆合金骨卡环内固定治疗股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带锁髓内钉和形状记忆合金骨卡环内固定治疗股骨粉碎性骨折96例,均取自身髂骨植骨.骨折按照Winquist分型:Ⅰ型18例,Ⅱ型26例,Ⅲ型31例,Ⅳ型21例.结果:所有患者经6~30个月(平均18.5个月)随访,按照张法元等疗效评定标准.优87例,良9例,差0例,优良率100%.无感染、延迟愈合,骨不连、再骨折、锁钉断裂、肢体短缩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带锁髓内钉和形状记忆合金骨卡环内固定治疗股骨粉碎性骨折方法可靠,效果良好.
作者:于晓牧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