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岩;徐予
目的:探讨回肠膀胱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机能失调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回肠膀胱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机能失调患者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手术成功,无严重并发症,随访2~30个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生活质量较术前提高.结论:回肠膀胱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机能失调安全、有效.
作者:董杰昌;路玉江;肖云翔;吴士良;蒋宁;郝金瑞;那彦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山豆根中毒致小脑炎的临床表现、治疗体会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山豆根中毒致急性小脑炎患者的诊治过程.结果:服用过量山豆根可导致急性小脑炎发生.结论:急性小脑炎是中药山豆根常见的不良反应.
作者:李爱美;李德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比较盐酸戊乙奎醚与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22例,分为盐酸戊乙奎醚组62例,阿托品组60例,分别给予盐酸戊乙奎醚及氯解磷定、阿托品及氯解磷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愈率.结果:盐酸戊乙奎醚组治愈率96.8%,阿托品组治愈率9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艾(P<0.01),且盐酸戊乙奎醚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治愈时间优于阿托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阿托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比较盐酸戊乙奎醚作用持续时间长,服药频次少.结论: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安全、有效,疗效优于阿托品.
作者:殷艳花;周海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黄芪和丹参注射液联用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心肌酶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71例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2例、黄芪和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组39例.分别在第1.5,7 d采静脉血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清心肌酶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和心肌酶恢复较快.差异有统计学意艾(P<0.05).结论:黄芪和丹参注射液联用可有效改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减轻心肌损害.
作者:任清华;张鑫;肖君艳;伏爱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儿童肥胖与激素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肥胖和正常儿童血清脂联素和胰岛素水平,并分析二者之间关系.结果:单纯性肥胖儿童体内脂联素平均水平(3.50±0.67)μg/mL,胰岛素平均水平(14.32±6.47)mIU/L;正常儿童体内脂联素平均水平(4.74±0.56)μg/mL,胰岛素平均水平(5.93±2.57)mlU/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儿童体内脂联素与胰岛素呈负相关(r=0.37,P<0.01).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体内脂联素分泌明显低于正常儿童,而胰岛素分泌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脂联素与胰岛素水平在肥胖儿童中呈负相关.
作者:张会峰;赵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硝普钠对冠心痛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肤浓度的影响.方法:将96例冠心痛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硝普钠.对照组为在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硝酸甘油,疗程7 d,分别测定用药前后血浆脑钠肤浓度.结果:用药后2组患者血浆脑钠肽浓度都有所降低.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普钠可显著降低冠心痛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肤浓度,可作为冠心痛心力衰竭患者的选择药物.
作者:金鹏;李琳;刘东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非糖尿痛冠心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与冠状动脉痛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非糖尿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所有研究对象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结果:正常对照组、冠状动脉单支血管病变组、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痛变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5.38±0.39)%.(5.69±0.40)%,(5.98±0.41)%,糖化血红蛋白随着病变血管教的增加而升高.显示糖化血红蛋白与非糖尿病冠心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r=0.42,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与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预测价值高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
作者:张凤霞;严萍萍;朱雯;李勇;施海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腹内疝所致肠梗阻的诊断、治疗、病因及预防.方法:时35例经手术证实为腹内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部手术后腹内疝所致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是易绞窄,术前很少确诊,本组病例均有肠管血液循环障碍,肠坏死18例,穿孔1例,除1例因中毒性休克,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外,余病例均痊愈.结论:腹部手术后腹内疝所致肠梗阻临床少见,常按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术时多数出现肠绞窄、肠坏死改变.腹部手术后引起腹内疝主要原因是腹内粘连物粘连后局部有裂隙形成,或腹部手术后局部遗漏未修复的裂隙致腹内疝发生.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是治愈的关键.
作者:范宝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治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的疗效.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常规口服荼碱缓释片0.2 g,2次/d,治疗组在口服茶碱缓释片基础上再口服金水宝1.32 g,3次/d,补肺膏贴敷肺俞穴,1次/2 d,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8周后肺功能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8周后治疗组1 s用力呼气容积,1 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结论:口服金水宝,外敷补肺膏可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
作者:万军;孙洁民;罗光伟;毛先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改良TVT-O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63例行改良TVT-O术.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5 min.平均出血量33 mL.术后尿失禁症状均得到控制或减轻,随访3~12个月无复发.结论:改良TVT-O术治疗士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确切,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不损伤膀胱、费用低等优点.
作者:肖永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病均以恶心、呕吐、上腹痛为主要表现,实验室检查均有不同程度血、尿淀粉酶升高;18例中轻型急性胰腺炎12例,重型急性胰腺炎6例;有胆囊炎或胆道结石病史14例,伴高脂血症10例,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4例;采用保守治疗10例,手术治疗8例;终止妊娠者13例,4例继续妊娠,宫内胎儿死亡1例.结论:掌握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临床特点,早期诊断与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围生期孕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
作者:吴雪琴;李玉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小儿眼科手术无肌肉松弛荆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可行性.方法:择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眼科手术小儿患者100例,ASA Ⅰ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静脉注射氯胺酮1 mg/kg,咪唑安定25 μg/kg,阿托品0.01 mg/kg,入睡后在依次缓慢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 μg/kg、丙泊酚2 mg/kg、瑞芬太尼2 μg/kg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维库溴铵0.12 mg/kg,观察组不使用.待患儿下颌松弛,明视下经口插入气管导管,接麻醉机控制呼吸.术中持续泵注丙泊酚5 mg/(kg·h),瑞芬太尼0.2μg/(kg·min).记录手术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评价麻醉效果、气管插管条件.结果:观察组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惠儿麻醉效果、气管插管条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气道解剖正常的眼科手术患儿,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无肌肉松弛剂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安全、可行.
作者:于军;可焱;王蓉;冯燕;何欣;白沙;邵勇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替咪沙坦与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方法:86例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替咪沙坦组(46例)与厄贝沙坦组(40例),分别给予替咪沙坦80 mg/d或厄贝沙坦150 mg/d,晨起顿服.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8周血压变化情况,及束次用药后动态血压监测后6 h血压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咪沙坦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幅度较厄贝沙坦组明显(P<0.05);末次给药后动态血压监测后6 h替咪沙坦组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低于厄贝沙坦组(P<0.05).结论:替咪沙坦与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均有明显的降压疗效,常规剂量替咪沙坦较厄贝沙坦的降压作用显著、持久.
作者:徐岩;徐予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胃食管反流病和浅表性胃炎患者胃镜检查时,行快速尿素酶方法检测以了解幽门螺杆茵感染情况.分别比较胃食管反流病组与浅表性胃炎组(对照组)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结果:胃食管反流病组幽门螺杆茵感染率为30.43%,对照组中感染率为56.94%,胃食管反流病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幽门螺杆茵感染率较低.
作者:陈佩;常越;田万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脑钠素是在心室合成和分泌的利钠肽,同心房利钠肽、C型钠尿肽和D型钠尿肽等功能和结构相似的多肤组成利钠肽系统.通过影响血管、肾和内分泌作用来帮助机体维持正常血压和细胞外流动液体量,具有调节血压和血容量等多方面的作用.目前脑钠素在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和判断心力衰竭患者等心血管疾病预后方面应用较多,近年来脑钠素在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方面也有了广泛应用.
作者:王长远;秦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对86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患者中83倒有明确的出血病因(其中缺血性肠炎5例).另3例病因未确定.结论:借助纤维结肠镜、X线钡剂灌肠、临床资料等可明确下消化道出血原因.
作者:沈景全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组织印片在骨髓转移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8例骨髓转移癌患者骨髓活检组织印片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步进行的骨髓穿刺涂片、骨髓活检组织切片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骨髓活检组织印片阳性25例,阳性率89.3%;骨髓穿刺涂片阳性18例,阳性率64.3%;骨髓活检组织印片与骨髓穿刺涂片均阳性17例;骨髓活检组织印片阳性率高于骨髓穿刺涂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活检组织切片阳性28例,阳性率100%,高于骨髓活栓组织印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活检组织印片与骨髓穿刺涂片对细胞形态结构清晰可辨.结论:骨髓活检组织印片操作简单,阳性检出率较高,对细胞形态结构辨认清晰,可作为骨髓转移癌的重要检查手段.
作者:夏云金;刘瑜;万楚成;章正华;张霞;姜铧;杨华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长春地辛、吡喃阿霉素和地塞米松方案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观察采用小剂量沙利度胺、长春地辛、吡喃阿霉素和地塞米松方案联合治疗12例老年多发性骨髓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初治老年多发性骨髓7例中,3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进步,1例未缓解.复发老年多发性骨髓5例中,2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未缓解.总有效率为83.33%.血清M蛋白、血清肌酐、血红蛋白、β2-微球蛋白、血钙、骨髓浆细胞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P均<0.01).不良反应有便秘、乏力、嗜睡,恶心、食欲减退等,但均较轻微.结论: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长春地辛、吡喃阿霉素和地塞米松方案方案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好且安全.
作者:沙信山;李永辉;张桂芳;缪韦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对小鼠柯萨奇B3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对60只Balb/c系小鼠随机,分为病毒性心肌炎组(A组),普罗布考低剂量干预组(B组),普罗布考高剂量干预组(C组),正常对照组(D组)4组,每组15只,观察各组小鼠的生存情况及测量各组小鼠不同感染时点的血清肌钙蛋白I.结果:A组生存率为60%,B组生存率为80%,C组生存率为86.7%,D组生存率100%.血清肌钙蛋白随着小鼠生存率的提高而下降.结论:普罗布考对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有治疗作用.
作者:杜九中;李双杰;周京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比较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芬太尼、吗啡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疗效.方法:60例择期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芬太尼组和吗啡组,每组20例,均在硬膜外麻醉下完成手术,术毕连接持续镇痛泵,以视觉模拟评分方法评价镇痛效果,并观察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结果: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显示舒芬太尼组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舒芬太尼组优于吗啡组、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应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轻,安全可行.
作者:黄娟娟;严虹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