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华珍;丁成华;王玉臣;丁明;李晶晶;陈雪姣;胡珂;程绍民;郑绍勇
目的:对使用益肾化痰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对6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使用益肾化痰进行治疗,1个疗程为3个月,共治疗1~2个疗程,并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月经周期以及血清FSH、LH、E2、T的水平变化.结果:血清含有的LH、T、LH、FSH和治疗前比较下降(P<0.01);3个月后恢复行经的有51例.结论:益肾化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吴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张传教授通过深入理论研究、大量临床实践以及采用改良方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建立了从“肺瘀”论治COPD的有效途径和理论体系,并以活血化瘀为本,在传统方药基础上化裁创制了多首验方,取得满意疗效,为本病的中医辨证及治疗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作者:韩健;张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通过劳倦加饮食不节造模方法能否成功复制出脾气虚证代谢综合征动物模型.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体质量180±20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0)和模型组(n =30)2组.模型组单日喂食甘蓝15~20g/只,游泳至耐力极限;双日高糖高脂膳食持续喂养,共计12周.结果:造模结束后模型组出现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符合本研究拟建立的脾气虚证、代谢综合征的评估标准.
作者:杨宇峰;滕飞;石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宁神温胆汤对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蛋白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0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宁神温胆汤组、盐酸氯丙嗪组4组.各组分别给药,每天1次,共21d,后1d给药1h后,正常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mg· kg-1外,其他3组腹腔注射阿朴吗啡盐酸半水2mg· kg-1,观察15min后断头处死.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宁神温胆汤组、氯丙嗪组bax降低,bcl-2升高,bcl-2/bax比值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宁神温胆汤能抑制海马区神经细胞的凋亡.
作者:胡久略;谢辉;龙志江;孟琼;张彦辉;贺又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天人相应”是中医学对人与大自然空间与时间相联系的整体认识,也是中医学的宇宙整体观.天地与人的生理、心理活动息息相关,《内经》对此已有不少论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阐述了春夏秋冬对心理的影响等,《灵枢经》以昼夜阴阳的卫气运行变化来说明睡眠规律等,还有其他论述散见于中医学的著作中,它们都是以整体的、联系的观点来看待人与宇宙的关系,以及如何根据这些联系来有效地维护健康与预防疾病.
作者:张振华;杜渐;王昊;邵祺腾;李黎;王克勤;杨秋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从王孟英医案入手,探讨其对老年病的辨治特色:一是撞察脉色,提出“病同体异,难执成方”,主张辨治老年病要针对患者的体质禀赋;二是注重疏调气机,对于老年人的复杂危重病证,常以宣肺气、疏肝气为治疗关键,以轻清调气之品而收桴鼓之效;三是认为老年“阴气先衰”,且阴液易伤而难充,治疗尤其注重养阴.
作者:蔡铁如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单行”首见于《神农本草经》:“……有单行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然《本经》并未对单行做出具体解释,也未明确指出临床使用原则.因此,后世对此做出诸多解释.本文对当今通行的“单行”是用单味药治疗单一疾病的观点提出了异议,认为这种解释不符合《本经》原意,并通过语言逻辑学的分析,以及对各家方药的理解,推断广义的“单行”,既包含药物的单独使用,也包括药物合用后,彼此之间各司其职,对他药的功效、性味及毒副作用均无影响.
作者:黄斌;魏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清肝活血退黄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黄疸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本方在降黄方面的作用机理.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伴黄疸(CBH)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给予抗病毒、保肝降酶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清肝活血退黄汤口服,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后2组在主要症状、肝功能等方面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或P<0.01),但治疗组在降低胆红素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肝活血退黄汤能明显改善CBH伴黄疸患者主要症状及肝功能情况,且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徐晓梅;程晓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苔藓合剂对大鼠颊黏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该合剂治疗扁平苔藓的作用机理.方法:将第4代大鼠颊黏膜成纤维细胞分别于含药血清、无药血清和胎牛血清中培养,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结果:含药血清组细胞增加显著,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苔藓合剂作用于大鼠颊黏膜成纤维细胞,可以促进该细胞增殖,大大增加了该细胞对病变区域的修复能力,加速了病变的愈合.
作者:张子建;高毅;李威;王竞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索生地黄治疗银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IPA软件构建生地黄效应机制网络和银屑病相关基因网络,通过网络比较,可视化呈现生地黄治疗银屑病的网络靶标.结果:肿瘤抑制蛋白(TP53)、核转录因子κB (NF-κB)、肿瘤坏死因子(TNF)等分子以及NF-κB信号通路是银屑病相关基因及生地黄靶蛋白共同关联的分子和通路.结论:生地黄可能通过调节以上分子和通路对银屑病发挥作用;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能够预测中药治疗病证的分子机制.
作者:姜春燕;谭勇;吕诚;李立;李健;张广中;李元文;姜淼;韩学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针刺郄门穴改善大鼠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心肌缺血模型,观察针刺郄门及合谷穴后的各组指标变化.结果:针刺治疗后,郄门和合谷组心脏动力学指标均改善(P<0.01),两者血浆NO均高于模型组(P<0.01或P<0.05),心肌细胞中Bcl-2/Bax比值升高(P<0.01),且郄门组改善均较合谷组显著(P<0.05).结论:针刺郄门穴可改善心脏动力学指标,增加血浆NO释放,并通过调节Bcl-2和Bax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从而改善心肌缺血、保护心肌细胞.
作者:蒋莉娅;黄继人;诸静芬;戴建良;张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对应用中药调理方式对患有月经失调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8例月经失调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用中药调理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月经失调疾病控制效果、止血效果、调经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表现积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中药调理方式对患有月经失调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晓枚;龙春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傅山养生思想的观念体现在其诗文词赋和流传下来的饮食药膳配伍当中.本文从这些相关线索中,总结其食疗养生思想为平衡膳食,营养均衡;饮食有节,三因制宜;调整阴阳,顾护中州,这对于现代人饮食方案的设计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王小芸;赵怀舟;王象礼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神农古本草经》为民国刘复所作,在各种《本经》辑本中,鲜有阐述古代医经、经方两学派之传承关系,对《本经》的学术渊源加以辨析.刘氏倡导古医学,在反思民国时期中医药状况基础上,对古医经进行了考订,以求正本清源,为当时中医药学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作者:李楠;万芳;侯如艳;侯酉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补肝益肾法对更年期模型大鼠行为变化的调节作用,以期从方药的角度探究“肝肾同源”机理.方法:以去卵巢大鼠建立更年期动物模型,观察补肝药物、益肾药物和补肝益肾药物对其体质量、子宫和阴道重量/系数及行为变化的影响.结果:补肝益肾药物可明显增加更年期模型大鼠子宫和阴道重量/系数,降低更年期模型大鼠总路程、平均速度,增加静止时间.结论:补肝、益肾药物联合使用对更年期模型大鼠行为变化及子宫和阴道重量/系数,较补肝药与益肾药单独使用效果好,从方药的角度部分诠释了“肝肾同源”理论.
作者:刘莹;赵宏艳;于峥;时彦菊;刘红;潘静华;于志静;鞠大宏;喻长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腹水1号颗粒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肝硬化腹水的诊断与纳入标准的11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1∶1)随机均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6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如低盐、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饮食、卧床休息等)2组均同时给予西医保肝、利尿、补充白蛋白及新鲜血浆的治疗,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再给予腹水1号颗粒加减,而对照组则给予同时加服腹水1号颗粒模拟剂.2组疗程均为28d,并随访12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其临床疗效,随访后观察其复发率和死亡率.结果:在总体疗效和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均可以被降低,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优(P<0.05);6个月后随访期治疗组患者复发率和死亡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腹水1号颗粒在治疗肝硬化腹水方面总有效率达91.07%,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降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促进腹水的消除,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
作者:张佩江;赵文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同步调理精卵功能治疗不孕不育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40对不孕不育症患者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中医药同步调理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女性排卵功能治疗的有效率为87.5%,男性精液功能治疗的有效率为85%,治疗6个月后,共有15对不孕不育症患者成功受孕,成功受孕率为37.5%.讨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中医药同步调理精卵功能治疗不孕不育症,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精卵功能,提高患者的成功受孕率,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改非;周小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从理论上提出“肝应春”的本质内涵在于机体应时而变的自稳调节.肝是机体应时而变在春季起主要调节作用的自稳时间调节系统.在春季,肝的疏泄功能增强并处主导地位,发挥对自身及其他四脏重要的调控作用,而在其他季节则处于从属地位,协助或抑制其他四脏以维持机体应时而变的调节稳态.由于肝主疏泄与肝藏血的功能不能顺应春季的时序变化,从而在春季出现多发性疾病,而正确把握“肝应春”的本质内涵有利于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陈玉萍;马淑然;王庆国;赵燕;王乐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遵义市名老中医周家芳行医五十余年,临证经验极为丰富.本文对周家芳老中医从燮理中焦、疏肝健脾、攻补皆施、适当运用抗癌药等方面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临证经验予以介绍.
作者:赵逍;钱林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以脉络学说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认识从肝入手探讨高血压的防治,提出肝阳上亢、肝风内扰为本病的重要病机与主要证型,痰瘀阻络为本病的重要病理环节,平肝潜阳、息风通络为本病的主要治法,概述临床常见辨证分型与处方用药,对提高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防治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袁国强;贾振华;张鑫月;王永恒;王芳;夏长青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