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健;张伟
傅山养生思想的观念体现在其诗文词赋和流传下来的饮食药膳配伍当中.本文从这些相关线索中,总结其食疗养生思想为平衡膳食,营养均衡;饮食有节,三因制宜;调整阴阳,顾护中州,这对于现代人饮食方案的设计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王小芸;赵怀舟;王象礼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医典籍有“脾者主为卫”之说,中医理论认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滋养卫气,行使防御,即“脾为之卫”.肠道黏膜免疫是近年来炎症性肠病的研究热点,“脾为之卫”的免疫学理论与肠道黏膜免疫相一致,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胃肠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刘杰民;蔺晓源;王敏;纪云西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雷公藤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收集雷公藤文献数据,挖掘雷公藤治疗的相关疾病及用药规律.结果:雷公藤治疗的相关疾病以肿瘤、肾病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为主;配伍中药主要为黄芪、丹参、天冬、白芍、川芎等;联用西药主要以甲氨喋呤、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为主.结论:文本挖掘能够比较客观的总结出雷公藤用药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李静;郑光;李立;展俊平;吕爱平;马超英;何小鹃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房山中医院常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9至10月门诊处方中6种中药注射剂处方共1230张,对其科室使用率、年龄分布、用法用量、溶媒选择、溶媒用量、用药配伍、联合用药、适应证等情况用Excel003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如超适应证、溶媒选择错误、缺少中医辨证、不合理的配伍.结论:临床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及《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规定合理用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聂殿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王清任气血辨证中深蕴治未病思想.对早期情志失常,重视未病先防,治以通调气血;查见中风先兆诸症时,欲病救萌,治以大补元气;立分部逐瘀法,祛瘀以防变,以及积极防治小儿抽风,均体现其及早截邪的思想;病愈后多气虚血瘀,应尽早活血化瘀以防病复的思想,有效指导着现代外科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其治法明确,用药灵活,切合病机,对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治未病能力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作者:欧志斌;叶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并进一步研究中西医结合时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2例,将其平均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1例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同时间内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免疫功能的各项指标(IFN-r,IL-4、IFN-r/IL-4)在治疗的第1、3、7、14天时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不仅治疗效果满意,还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广;王维兴;呼铁民;张继伟;田甜;黄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即时按摩法快速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9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18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即时按摩法疗法,对照组患者服用布洛芬片,对比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及综合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临床体征、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明显提升(P<0.05),治疗组(26.38±4.2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愈率(80.95%)、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即时按摩法能在短时间内开穴按摩,快速打开循环通道,辅以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陈新;周学兰;陈志岗;吴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从参附注射液治疗休克的临床文献中分析其临床应用.方法:利用多个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下载全文并阅读,抽取休克原发病、报道病例数、案例类型、有效指标等信息,建立access数据库,分类汇总上述信息.结果:参附注射液的临床研究经历了1996年、2002年、2011年3个高峰期,原发病主要为感染性、心源性、失血失液性休克,治疗方法多采用先静脉泵入,后静脉滴注或单纯静脉滴注的方法,其临床治疗作用表现为提高稳定血压、改善血流动力、改善心功能、调节免疫功能和预防多脏器衰竭,并由此扩展应用到临床各科疾病.结论:参附注射液临床研究较为成熟,但其临床治疗作用需重新定位.
作者:岳广欣;刘丽梅;柏冬;张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遵义市名老中医周家芳行医五十余年,临证经验极为丰富.本文对周家芳老中医从燮理中焦、疏肝健脾、攻补皆施、适当运用抗癌药等方面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临证经验予以介绍.
作者:赵逍;钱林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服食养生术反映了人们追求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对中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服食的兴起推动了古人对自然界草木金石的认识与应用,促成了大量奇效良方的问世;服食不当导致的大量复杂病证,则带给中医学诸多挑战;服食的没落让后世的养生观念更加理性,方法更加丰富.
作者:梁飞;张瑞贤;李健;张卫;蒋力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宁神温胆汤对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蛋白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0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宁神温胆汤组、盐酸氯丙嗪组4组.各组分别给药,每天1次,共21d,后1d给药1h后,正常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mg· kg-1外,其他3组腹腔注射阿朴吗啡盐酸半水2mg· kg-1,观察15min后断头处死.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宁神温胆汤组、氯丙嗪组bax降低,bcl-2升高,bcl-2/bax比值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宁神温胆汤能抑制海马区神经细胞的凋亡.
作者:胡久略;谢辉;龙志江;孟琼;张彦辉;贺又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血管性头痛的疗效.方法:8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4例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对照组43例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4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疗效并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69.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生活感受、活动能力、日常生活情况、健康感受、家庭支持评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血管性头痛疗效确切,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玲玲;张文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腹水1号颗粒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肝硬化腹水的诊断与纳入标准的11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1∶1)随机均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6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如低盐、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饮食、卧床休息等)2组均同时给予西医保肝、利尿、补充白蛋白及新鲜血浆的治疗,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再给予腹水1号颗粒加减,而对照组则给予同时加服腹水1号颗粒模拟剂.2组疗程均为28d,并随访12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其临床疗效,随访后观察其复发率和死亡率.结果:在总体疗效和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均可以被降低,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优(P<0.05);6个月后随访期治疗组患者复发率和死亡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腹水1号颗粒在治疗肝硬化腹水方面总有效率达91.07%,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降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促进腹水的消除,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
作者:张佩江;赵文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单行”首见于《神农本草经》:“……有单行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然《本经》并未对单行做出具体解释,也未明确指出临床使用原则.因此,后世对此做出诸多解释.本文对当今通行的“单行”是用单味药治疗单一疾病的观点提出了异议,认为这种解释不符合《本经》原意,并通过语言逻辑学的分析,以及对各家方药的理解,推断广义的“单行”,既包含药物的单独使用,也包括药物合用后,彼此之间各司其职,对他药的功效、性味及毒副作用均无影响.
作者:黄斌;魏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补肝益肾法对更年期模型大鼠行为变化的调节作用,以期从方药的角度探究“肝肾同源”机理.方法:以去卵巢大鼠建立更年期动物模型,观察补肝药物、益肾药物和补肝益肾药物对其体质量、子宫和阴道重量/系数及行为变化的影响.结果:补肝益肾药物可明显增加更年期模型大鼠子宫和阴道重量/系数,降低更年期模型大鼠总路程、平均速度,增加静止时间.结论:补肝、益肾药物联合使用对更年期模型大鼠行为变化及子宫和阴道重量/系数,较补肝药与益肾药单独使用效果好,从方药的角度部分诠释了“肝肾同源”理论.
作者:刘莹;赵宏艳;于峥;时彦菊;刘红;潘静华;于志静;鞠大宏;喻长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对应用中药调理方式对患有月经失调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8例月经失调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用中药调理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月经失调疾病控制效果、止血效果、调经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表现积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中药调理方式对患有月经失调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晓枚;龙春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咽喉脉证通论》世传为宋代异僧所作,本文通过对书中病名、喉证分类的分析,认为该书成书年代在清乾隆中期至嘉庆十二年(1807)之间.通过对该书不同版本序跋的比较,考辨出该书几个版本的关联性,指出其中的所谓费伯雄审定本很有可能是他人托名.同时总结出该书强调脉证合参,辨证精详,治疗注重下气、消痰、清火、凉血,治喉慎用桔梗汤、升麻、半夏以及老姜等主要学术特色.
作者:郭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同步调理精卵功能治疗不孕不育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40对不孕不育症患者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中医药同步调理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女性排卵功能治疗的有效率为87.5%,男性精液功能治疗的有效率为85%,治疗6个月后,共有15对不孕不育症患者成功受孕,成功受孕率为37.5%.讨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中医药同步调理精卵功能治疗不孕不育症,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精卵功能,提高患者的成功受孕率,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改非;周小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尔雅》中记载了32个病症名词,有的已经消亡,未见于《黄帝内经》和《中医大辞典》,有的意义发生变化,产生替代词.本文就其中10个词的病症和病因特点进行研究.(病),因心里忧郁愁苦而生病;疷,心情郁闷焦灼忧虑之病,或因焦灼忧虑所患之病;闵有二义,一为忧伤而致疾病,一为哀伤悲痛,后者仍为致病之因.疚,既指忧苦或内心痛苦而病,又指久病不愈;痗义为思念忧虑之病或忧思过度而生的病.瘼义为因忧而病或因暑热而病,瘵指劳病.瘠指身体瘦弱之病,顇为因过度困苦劳顿而致身体枯瘦虚弱以及所致之病,瘽义为因过度劳苦而病.
作者:赵鸿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针刺郄门穴改善大鼠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心肌缺血模型,观察针刺郄门及合谷穴后的各组指标变化.结果:针刺治疗后,郄门和合谷组心脏动力学指标均改善(P<0.01),两者血浆NO均高于模型组(P<0.01或P<0.05),心肌细胞中Bcl-2/Bax比值升高(P<0.01),且郄门组改善均较合谷组显著(P<0.05).结论:针刺郄门穴可改善心脏动力学指标,增加血浆NO释放,并通过调节Bcl-2和Bax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从而改善心肌缺血、保护心肌细胞.
作者:蒋莉娅;黄继人;诸静芬;戴建良;张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