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患者局部麻醉下行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性及耐受性评价

余荣环;胡斌;陈弘群;黄运平;薄维娜

关键词:支气管镜, 局部麻醉, 老年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局部麻醉下行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行支气管镜检查或治疗的120例患者按年龄分为≥65岁组(60例)和<65岁组(60例),术前测定紧张度,术前、术中检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对支气管镜进入声门难易程度、恶心、窒息、咳嗽进行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1)2组患者在支气管镜进入声门时,左、右支气管检查中血压和心率均较术前升高,≥65岁组收缩压升高较<65岁组明显(P<0.05),心率增快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紧张度≥65岁组低于<65岁组(P<0.01);(3)≥65岁组较<65岁组支气管镜进入声门容易(P<0.05);(4)≥65岁组愿意再次接受检查率为56.7%(34/60),<65岁组为46.7%(28/6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65岁组操作困难9例(15.0%),<65岁组操作困难10例(16.7%),失败4例(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局部麻醉下行支气管镜检查安全,患者耐受性良好.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患者局部麻醉下行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性及耐受性评价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局部麻醉下行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行支气管镜检查或治疗的120例患者按年龄分为≥65岁组(60例)和<65岁组(60例),术前测定紧张度,术前、术中检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对支气管镜进入声门难易程度、恶心、窒息、咳嗽进行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1)2组患者在支气管镜进入声门时,左、右支气管检查中血压和心率均较术前升高,≥65岁组收缩压升高较<65岁组明显(P<0.05),心率增快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紧张度≥65岁组低于<65岁组(P<0.01);(3)≥65岁组较<65岁组支气管镜进入声门容易(P<0.05);(4)≥65岁组愿意再次接受检查率为56.7%(34/60),<65岁组为46.7%(28/6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65岁组操作困难9例(15.0%),<65岁组操作困难10例(16.7%),失败4例(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局部麻醉下行支气管镜检查安全,患者耐受性良好.

    作者:余荣环;胡斌;陈弘群;黄运平;薄维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尿激酶溶栓启动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启动时间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5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尿激酶溶栓启动时间分为3 h内溶栓组16例、6 h内溶拴组22例和12 h内溶栓组15例.发病1周后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左心室收缩功能.结果:18例患者血管再通,其中3 h溶栓组9例(56%),6 h内溶栓组6例(27%),12 h内溶栓组3例(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h溶栓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室间隔收缩幅度及左窑后壁收缩幅度均明显高于6 h和12 h溶栓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3 h内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可明显提高血栓溶解的成功率并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

    作者:王旋麟;艾民;乔玉花;刘军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同步放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同步放疗与单纯放疗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予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和同步放疗,放疗总剂量60 Gy,对照组给予单纯放疗.用WHO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74%(20/27)和45%(9/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5个月和11.5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52%和40%,2年生存率分别为28%和15%,2组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放射性食管炎,白细胞减少,放射性肺损伤.结论: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同步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满意.

    作者:亢崇照;师国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及并发症的防治策略.方法:单纯性骨质疏松性压缩性椎体骨折患者37例(60个椎体).随机分为经皮椎体成形术组18例25个椎体,椎体后凸成型术组19例35个椎体.比较2组手术前1 d,手术后1 d,1周,4周,8周,12周和24周测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患者满意程度.测定后凸矫正率,观察骨水泥渗漏率.结果: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手术前明显下降(P<0.01),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 d,1周,4周.经皮椎体成形术组和椎体后凸成型术组的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凸畸形矫正率,经皮椎体成形术组和椎体后凸成型术组分别为(65.50±3.15)%和(67.83±4.2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渗漏率经皮椎体成形术组为44.00%,椎体后凸成型术组为14.2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原理相同、疗效无明显差异;经皮椎体成形术操作相对简单,费用低廉.但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较高;椎体后凸成型术可降低骨水泥渗漏的风险,但费用较高.椎体骨折时间较短时(<3个月)宜优先选择椎体后凸成型术,骨折时间较长时优先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术.

    作者:陈书连;张广泉;高坤;郑稼;高延征;王义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胸部X线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胸部X线特征,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重症手足口病的121例患儿临床资料及其胸部X线表现.结果: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X线表现为单纯间质性改变或以肺门为中心向肺野延伸云雾状影,斑片状影,伴发肺不张2例,累及胸膜1例.结论:小儿手足口病的X线表现有一定特点,X线动态变化显示起病急、进展快,与病程进展有关系.

    作者:陈瑞刚;朱笑年;郭振;李眸晗;郭玉成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瘦素及其受体在大肠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目的:探讨瘦素及其受体的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及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RT PCR、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0例大肠癌、35例大肠腺瘤标本中瘦素、瘦素受体mRNA及蚤白的表达.分别比较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分化、年龄和性别中二者的表达情况.结果:瘦素、瘦素受体mRNA及蛋白在大肠癌组织和大肠腺癌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大肠腺瘤组(P<0.05).但在大肠癌组织分化、患者的年龄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及大肠腺瘤组织中均存在瘦素、瘦素受体mRNA及蛋白,癌组织中有更高的检出率,临床晚期较临床早期的患者有更高的表达,其表达同组织分化程度、年龄和性别无关.瘦素及其受体的异常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王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心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及文献复习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少见的梭形细胞肿瘤,见于胸膜、腹膜,也可发生于其他部位的软组织,现就1例发生于心包的SFT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作者:关会娟;赵琰;曹东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低剂量螺旋CT联合血清p16基因甲基化检测筛查早期肺癌的研究

    目的:研究胸部低剂量螺旋CT联合血清p16基因甲基化检测筛查早期肺癌的可行性.方法:本院体检的无症状肺癌高危人群共2 332例按2:1随机分为2组,低剂量螺旋CT-p16组1 555例,首先给予低剂量螺旋CT扫描,发现肺非钙化结节者行常规剂量CT及血清p16基因甲基化检测;标准剂量CT-p16组777例,给予标准剂量CT扫描,发现肺非钙化结节者行血清p16基因甲基化检测.结果:低剂量螺旋CT-p16组中11.4%及标准剂量CT-p16组12.1%患者可疑肺癌,其中低剂量螺旋CT-p16组中108例及标准剂量CT-p16组中50例确诊为肺癌.2组肺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联合血清p16基因甲基化检测是一种敏感、安全、可行的筛查早期肺癌的方法.

    作者:孟丽娟;王峻;王友;刘福银;樊卫飞;杨民;蒲骁麟;许林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电视胸腔镜诊治恶性胸腔积液38例

    目的:探讨胸腔镜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电视胸腔镜诊治的3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快速病理检查.38例患者均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术后均门诊随访,每1~2个月摄X线胸片观察胸腔积液情况,有效率为92.1%,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电视胸腔镜处理恶性胸腔积液具有效果好、安全、微创、诊断准确等优点.

    作者:张连福;朱霞;陈明会;张泉河;李希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肺功能测定对胸部手术风险的评估作用

    目的:探讨肺功能测定对胸部手术术前评估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指导作用.方法:对104例拟行胸部手术的患者术前进行肺功能测定,跟踪记录有无术后并发症,以评估其对手术的耐受能力.结果:肺通气功能、小气道功能、高呼气流量、每分钟大通气量,总气道阻力、周边弹性阻力及共振频率在有,无并发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弥散功能及残气量在有、无并发症组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拟行胸部手术的患者进行肺功能测定可了解英对手术的耐受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俊玲;张焕英;赵凤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在铁缺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舍量对铁缺乏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Bayer ADVIA 12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常用血液学指标,包括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和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同时测定血清铁代谢指标,包括血清铁、总铁结合力及血清铁蛋白.以骨髓铁染色结果为标准,应用ROC曲线分析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对铁缺乏的诊断效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及铁正常患者比较,铁缺乏患者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低.尤以缺铁性贫血患者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舍量降低明显.ROC曲线显示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对铁缺乏诊断效率高.结论: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指标是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断的早期、有价值的指标,其检测方法简便、快速、可重复性好,可用于铁缺乏疾病的筛查.

    作者:高绍华;董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胰腺外伤33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胰腺外伤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胰腺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均行手术治疗,治愈31例,死亡2例;术后并发胰瘘3例,肠瘘2例,出血1例,腹腔脓肿1例,假性胰腺囊肿1例.经保守或手术治疗痊愈.结论:及时、准确地诊断和选择合理地手术方式可降低胰腺外伤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谭黄业;樊献军;张力峰;韦小波;肖咏梅;李凌雯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复发心绞痛患者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再次发作心肌缺血事件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545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复发心绞痛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45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糖尿病患者为156例(28.6%),较非糖尿病患者搭桥术后心绞痛复发时间短(P<0.05).266例患者药物治疗(48.8%).247例接受再次介入治疗(45.3%),32例行二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1个月内复发症状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乳内动脉闭塞37.5%,1~12个月大隐静脉桥狭窄16.3%,闭塞15.2%,左乳内动脉狭窄15.3%.>1年后症状复发桥血管闭塞以静脉桥为主.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及搭桥血管的类型影响再次冠状动脉治疗的必要性和倾向性.

    作者:吴长燕;陈方;张维东;李海宴;高阅春;张小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并胆道支架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价值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并胆道支架种植术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并胆道支架种植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穿刺成功率100%.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出血、胆道漏、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随访3.5~12个月.结论: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并支架种植术是姑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

    作者:潘彦康;刘裕恒;黄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非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支气管胸膜瘘患者11例均先行胸腔闭式引流,应用庆大霉素及1:4络合碘液、3%三氯醋酸稀释液交替冲洗,配合祛痰、止咳药物、抗生素的应用,加强营养,待瘘口基本无分泌物时酌情更换细引流管并逐渐外退或纤维支气管镜下以医用生物蛋白胶黏合,然后继续引流.结果:10例患者瘘口愈合后1,3,12个月复查纤维支气管镜及胸部CT未见复发.1例经上述方法2次处理无效后行开胸瘘口修补,带蒂肌瓣填塞后治愈.结论: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瘘口<6 mm的患者,处理得当多数可通过非手术疗法治愈.

    作者:王作培;韦海涛;李晓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难治性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在难治性淋巴瘤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8例难治性淋巴瘤患者,通过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和扩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后回输至难治性淋巴瘤患者体内,评价其疗效.结果: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改善,影像学复查显示1例多发侵犯肿块基本消失,7例肿块均有不同程度缩小,T细胞亚群水平在回输后均有明显升高.结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难治性淋巴瘤患者可改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小,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为难治性淋巴瘤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案.

    作者:郭智;谭晓华;陈丰;石宇杰;张明;张育葵;胡碧川;纪妍;瞿嵘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方法: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癌孕妇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给予腺苷蛋氨酸注射剂5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能量合剂500 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皮肤瘙痒症状评分,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胆汁酸水平及妊娠结局(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2组治疗后皮肤瘙痒症状评分、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胆汁酸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观察组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低于时照组(P<0.05),割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艾(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可以改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瘙痒症状和妊娠结局,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杨德;陈素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超声显像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3例临床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行超声检查.采用腹前壁逐渐加压检查法,在患者感觉敏感点寻找阑尾.或采用从侧腹向回盲部移动探头扫查找阑尾.结果: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155例(占72.77%),非阑尾炎58例(占27.23%).结论:超声检查对临床疑似急性阑尾炎者具有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

    作者:袁志红;范俊萍;杨春梅;曹学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慢性持续性肺动脉压升高的疾病.并不伴随明显的左心衰竭.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由于左向右的大量分流使肺血流增多而造成.肺动脉高压是渐进的,大部分患者在30~50岁出现症状并死亡.临床上无标准的治疗方案去避免其继续发展.静脉内注射前列腺素,经证明对治疗肺动脉高压有效.肺移植或心肺联合移植对终末期患者或许是好的治疗方式.但是否有合适的供体是限制这一治疗方案的主要因素.口服用药对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生存率有较大的改善.本综述通过对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病因与诊断的认识.为其治疗提供指导.

    作者:朱耀斌;胡滨;刘迎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微小残留病灶是白血病患者治疗完全缓解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及时精确检测到微小残留病灶并给予彻底清除是白血病治疗的关键.本文就微小残留病灶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王丹蕾;马保根;张茵;翟亚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