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红;陈永喜;包著妍
目的:通过对肺部疾病患者D二聚体的检测,探讨该指标与疾病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患者组284例,各种肺部疾患均经临床确诊.对照组30例,为排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健康人.Liatest免疫法D二聚体定量(D-dimer)用STAGO STA Compact全自动凝血仪检测.结果:慢性支气管炎D-dimer(1.14±0.92)μg/mL;肺炎(2.09±1.31)μg/mL;肺心病(1.34±1.04)μg/mL;肺栓塞(2.53±1.43)μg/mL;肺癌(2.26±1.24)μg/mL明显高于对照组(0.31±0.25)(P<0.01).肺癌转移组(n=45)D-dimer明显高于肺癌局限组(n=74)(2.96±1.51)μg/mL vs (1.32±1.03)μg/mL,P<0.01.结论:肺部疾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继发纤溶亢进,肺栓塞和肺癌D-dimer高于其他肺部良性疾病.提示凝血及纤溶的异常在肺部炎性疾病及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Liatest法检测D-dimer具有快速、敏感和自动化的特点,有助于临床对肺栓塞患者的筛选.
作者:陈渝宁;孟冬娅;方秀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总结食管癌全量放疗后手术治疗的体会.方法:全量放疗后对肺组织、肿瘤上段的正常食管组织、壁层胸膜及切口皮肤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放疗后再复发的患者体质较差.所以术前要行积极的营养支持,给予静脉高营养.因放疗后肿瘤周围组织粘连明显,所以对于气管分叉至主动脉弓上缘水平的肿瘤行右侧开胸,颈、胸、腹三切口的术式,可以获得较好的暴露以廓清肿瘤,同时可提高手术的安全度和切除率.拔脱术在放疗后任何部位的肿瘤均不宜采用.术后患者常见的合并症为呼吸道并发症.为缓解创伤症状,在术后常规应用72 h以上的糖皮质激素,对体质较差及呼吸功能不良者给予呼吸机支持,可降低病死率.结果:本组病例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34%和21%,明显优于其他非手术疗法.结论:对此类患者应行积极的手术治疗,以期获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高文俊;王成吉;李刚生;孟庆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前放化疗对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2005年7月-2007年4月连续收治符合入组条件的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42例,将其随机分为术前放化疗(CRT)组和单纯手术(SA)组,CRT组术前采用DDP+盖诺化疗方案和同期常规分割放疗,间隔3~5周行手术,SA组行单纯手术.结果:术前放化疗患者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和持续时间明显高于单纯食管癌切除术患者(P<0.05).结论:术前放化疗能明显加重患者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从而增加并发症风险.
作者:杨帆;马海涛;朱建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16岁.主因头皮肿胀15 d,加重伴双眼突出3 d,于2006年8月23日入院.15 d前患者头部受外力牵拉后局部出现一包块渐增大.入院前5 d头颅CT示局部冒状腱膜下血肿,先后两次穿刺引流并加压包扎无好转,血肿扩散至整个头部,伴胀痛、低热、乏力、多汗.
作者:成志勇;潘凌;张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硅胶隆胸术后硅胶渗漏或破裂引起的形态学改变.方法:对8例经手术切除后乳腺硅胶假体标本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临床触诊和癌或腺病相似,肉眼观特点为半透明状有光泽的胶样物质,中间夹杂多样纤维瘢痕组织.镜下成慢性肉芽肿图像,伴有大量紫蓝色或淡蓝色的胶样物质,周围有大量异物巨细胞,慢性炎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可伴乳腺病或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结论:乳腺硅胶隆胸术后破裂或溢漏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组织反应和并发症.临床上应警惕乳腺硅胶隆胸术导致癌的可能性.
作者:郭艳萍;杨广英;袁淑慧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奥曲肽对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定46例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用奥曲肽0.1 mg缓慢静脉注射,再以0.025 mg/h静脉滴注72~96 h,观察止血效果.结果:24 h及72 h止血率分别为52.2%(24例)和43.5%(20例),3 d总有效率为95.7%(44例).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曲肽治疗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使用安全,可以优先选用.
作者:郭敬超;齐伟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直视下冷凝裂孔联合环扎加压不放液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该术式的适应证及手术注意事项.方法:对52只视网膜脱离眼行直视下冷凝裂孔联合环扎加压不放液术,观察视网膜下积液吸收、视网膜复位等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6年.结果:52眼中44眼1次手术成功复位视网膜、2眼经二次手术治愈、6眼手术失败.结论:直视下冷凝裂孔联合环扎加压不放液术封孔确切,手术安全易操作,避免放液并发症,适用于玻璃体无明显增殖的膜分级ⅢA以下的视网膜脱离眼,而伴巨大裂孔的视网膜脱离眼不宜采用此术式.
作者:郑红;陈永喜;包著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剖宫产切口妊娠是一种特殊的异位妊娠.近年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这种特殊部位的妊娠在增多.其诊断和/或治疗的延迟可导致子宫破裂、阴道大出血,需子宫切除,甚至危及生命,相关的经验和教训在积累之中.
作者:蒋小平;陆晓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总结食管胃机械吻合法中预防吻合口并发症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病例中施行胸内食管胃机械吻合107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治愈983例(91.36%),好转78例(7.25%),死亡15例(1.39%).吻合口瘘34例(3.14%),吻合口狭窄83例(7.71%),反流性食管炎22例(2.04%),食管切缘癌残存46例(4.28%).结论:吻合器吻合是一种有效、简便的吻合方法,选择适当型号吻合器,严格、细致、规范的手术操作是减少吻合口瘘、狭窄等并发症的关键因素.
作者:杨光煜;李含志;张晓林;何苡;钱如林;陈重;胡为才;侯广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内镜胆管引流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接受经内镜胆管引流术. 结果:引流成功7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顺利治愈74例,治愈率90.2%,平均治愈时间10 d.结论:经内镜胆管引流术简便、安全、疗效好,不良反应轻.
作者:李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组织来源.方法:对3例肺硬化性血管瘤进行光镜和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肺硬化性血管瘤主要由圆形细胞和表面立方细胞组成.组织结构多样,主要表现为实性区、乳头区、血管瘤样区及硬化区等4种结构.免疫组化标记2种细胞均表达TTF-1和EMA,立方细胞表达CK,而圆形细胞表达Vim,CgA,NSE.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可能是来源于原始的呼吸道上皮细胞的良性肿瘤,部分肺硬化性血管瘤有侵袭性生长的倾向,治疗方法宜行肺叶切除术.
作者:陈崇彬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检测肾功能衰竭患者肾移植前后血清Ca2+,Mg2+,Fe2+,Cu2+,Zn2+5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及与血清白蛋白的关系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用络合物比色法检测24例肾功能衰竭患者肾移植前后血清Ca2+,Mg2+,Fe2+,Cu2+,Zn2+及30例正常人血清中Ca2+,Mg2+,Fe2+,Cu2+,Zn2+的含量.血清白蛋白测定用溴钾酚绿(BCG)法.结果:患者血清Ca2+的下降在术后己有所改善,达到了正常人的血清Ca2+水平.术后血清Fe2+水平较术前有所提高,但仍显著低于正常人水平(P<0.01).术后血Mg2+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手术前后血Zn2+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血Cu2+水平手术前后则与正常人的血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蛋白含量较术前亦有上升,但仍低于正常水平,其浓度与血清Zn2+浓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应重视肾移植患者手术后出现的低Mg2+、低Zn2+和低Fe血症,并深入探讨微量元素与血清蛋白的关系,针对情况作适当补充.
作者:何昕;肖燕青;郑仕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儿童眼外伤临床特点、处理方法及预防.方法:对10年来收治的138例儿童眼外伤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儿童眼外伤常见致伤物:玩具枪、鞭炮烟花、棍棒、刀剪、化学物等.致盲多是穿孔伤,钝挫伤次之.治疗前盲目者58眼(42.02%),治疗后盲目者16眼(11.59%),视力恢复>0.7者 59眼(42.75%).眼球穿孔伤79眼,视力恢复≥0.30者31眼(39.24%).结论:儿童眼外伤严重危害视功能,致盲率较高,因此儿童眼外伤重在预防,伤后及时正确处理可获较好疗效.
作者:费贵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负压置换治疗小儿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门诊460例经过鼻窦CT扫描,具有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慢性鼻窦炎的小儿随机分为负压置换组(236例),对照组(224例),按照下述方法进行治疗,负压置换组:口服头孢氨苄胶囊,4次/d,鼻炎康胶囊,3次/d,同时行鼻腔、鼻窦负压置换术.对照组:口服药与置换组相同,同时鼻腔滴入0.5%呋喃西林麻黄素液.两组治疗均以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负压置换组236例,总有效率97.9%.对照组224例,总有效率73.2%.结论:负压鼻腔、鼻窦置换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疗效显著、治愈率高、无痛苦、小儿易接受,是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贾艳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联合取材对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对478例肺癌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钳检、刷检、冲洗与联合取材对肺癌诊断的阳性率.结果:钳检、刷检、冲洗的阳性率分别为83.7%,71.9%,70.1%,钳检并刷检与三者联合取材的阳性率分别为89.3%和93.7%.联合取材阳性率显著高于单一取材(P<0.01)和钳检并刷检(P<0.05).取材诊断阳性率与镜下肺癌类型有关.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联合取材可提高肺癌诊断率.
作者:李玉光;张罗献;马利军;马厚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与川芎嗪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前列腺素E1组58例,联合川芎嗪组58例.治疗前经降糖和降压药物使血糖和血压保持稳定.前列腺素E1组给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20 μg,加生理盐水20 mL静脉注射,1次/d;联合川芎嗪组在应用前列腺素E1同时,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160 mg,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4周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液流变学、足背动脉血流量及踝/肱动脉压比值.结果:单用前列腺素E1组及联合川芎嗪组在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症状方面均有良好的效果,但联合川芎嗪组比单用前列腺素E1组的治疗效果更佳(P<0.01).在血液流变学、足背动脉血流量、踝/肱动脉压比值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改善方面,联合川芎嗪组比单用前列腺素E1组的治疗效果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治疗期间和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耐受性好.结论: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与川芎嗪联合治疗能明显改善老年糖尿病2型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症状和血液动力学,且不良反应少而轻微,是防治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白晓宁;侯敏全;王惠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芬太尼贴剂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中、重度癌痛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47例晚期消化道癌痛患者,治疗前均为中、重度疼痛,均因无法口服、不能耐受口服或因肛裂、痔疮不能耐受吗啡类肛注给药者,改用芬太尼透皮贴剂,以数字评分法评定止痛疗效,研究对食欲、睡眠、情绪、一般活动、人际交往、生活乐趣的影响,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至少观察30 d.结果:全组47例患者,疼痛完全缓解9例(19.1%),明显缓解21例(44.7%),中度缓解16例(34%),总有效率为97.8%.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嗜睡等,患者可耐受.结论:芬太尼贴剂治疗中、重度消化道癌痛,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强.
作者:丁新梅;赵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善得定、凝血酶、洛赛克联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84例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27例,在护肝、输血及一般止血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善得定0.1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 mL缓慢静脉注射,然后以25 μg/h缓慢静脉滴注维持到止血为止;B组28例,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凝血酶2000 u溶于20 mL冰生理盐水口服;C组29例,在B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洛赛克4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三组疗程均为2~4 d.结果:C组显效率(76.86%)较B组(50.00%)和A组(48.15%)均有明显升高,C组较A和B组的平均止血时间明显缩短(t=2.45,t=2.40, P< 0.05),A与B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 P>0.05).结论:善得定、凝血酶、洛赛克联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江山;占国清;尤世刚;朱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经腹前列腺切除术后不同时段硬膜外腔持续注射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缓解膀胱痉挛的效果.方法:经腹前列腺切除术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术后0.12%的罗哌卡因含芬太尼硬膜外腔持续注射;B组术后0.2%的罗哌卡因含芬太尼硬膜外腔持续注射;C组术毕至术后10 h(T1)用0.25%的罗哌卡因含芬太尼硬膜外腔持续注射、术后10~24 h(T2)用0.2%的罗哌卡因含芬太尼硬膜外腔持续注射、术后24~72 h(T3)用0.12%的罗哌卡因含芬太尼硬膜外腔持续注射.观察术后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记录术后T1,T2,T3时段膀胱痉挛次数和改良Bromage评分;采用VAS评分记录膀胱痉挛与非痉挛时的VAS评分;观察术后不良反应以及术后3 d膀胱冲洗液红细胞总数.结果:三组患者术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平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段膀胱痉挛次数A>B>C,Bromage评分C>B>A(P<0.05);T2时段膀胱痉挛次数B≈CA,T3时段三组痉挛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romage评分B>A,B>C(P<0.05);膀胱痉挛时VAS评分A组>B、C两组,非痉挛时三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 h膀胱冲洗液红细胞总数A组>B、C两组,B、C两组相近.结论:经腹前列腺切除术术后0.12%的罗哌卡因混合芬太尼能有效缓解切口痛,但不能完全缓解膀胱痉挛,采用浓度递减法硬膜外腔持续注射能有效缓解膀胱痉挛且有利于患者早期活动,不良反应少,效果好.
作者:娄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妊娠标志物孕酮、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在异位妊娠诊断上的价值.方法:测定34例异位妊娠患者和34例正常妊娠者的血清孕酮、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通过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价上述监测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异位妊娠组与正常妊娠组的血清孕酮、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有显著差异;血清孕酮、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个检测及联合检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0,0.611,0.637和0.969.结论:血清孕酮、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有助于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但此三联检测并不优于单项血清孕酮指标.
作者:刘慧;童华;刘茹;吴畏;王卫光;胡晓玲;张敏;郭锡熔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