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赖沙毅
目的:了解和分析新生儿抗生素预防用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12月新生儿病历中使用头孢拉定预防治疗的原因及用药后新生儿体温情况.结果:胎膜早破<12 h用药组(60.94%)和羊水污染用药组(20 43%) 体温上升例数分别比对照组(78.13%和83.00%)少(P<0.05);胎膜早破 >24 h用药组(55.10%)和胎膜早破12~24 h(52.63%)用药组的体温上升例数与对照组(68.75%和46.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早期感染应用抗生素预防性治疗是十分必要的;胎膜早破新生儿用药时间选择在胎膜早破<12 h为宜;但口服剂量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刘春玲;邓应梅;吕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冠状动脉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11例冠状动脉瘘患者进行检查分析.结果:冠状动脉瘘累及右冠状动脉多于左冠状动脉;累及的冠状动脉均有不同程度扩张;瘘口所在的心腔内均探及形如火焰状的五彩镶嵌异常分流血流信号;瘘入左房、右房、右室及肺动脉显示双期连续性血流频谱,舒张期流速较高,收缩期流速较低,瘘入左室者表现为舒张期湍流频谱.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瘘具有特征性表现及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广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胸膜活检术及胸水结核分支杆菌-PCR、腺苷脱氨酶联合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价值.方法:对53例确诊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膜活检,同时测定胸水中的腺苷脱氨酶、结核分支杆菌-PCR.结果:胸膜活检病理表现为干酪样坏死及为类上皮细胞和朗罕氏巨细胞、伴淋巴细胞浸润所形成的肉芽肿性炎42例,慢性胸膜炎11例;胸水腺苷脱氨酶≥45 u/L25例;结核分支杆菌-PCR阳性16例;胸膜病理结合结核分支杆菌-PCR、胸水腺苷脱氨酶诊断结核性胸膜炎51例,较分别单独检查阳性率明显升高(P<0 01).结论:胸膜活检结合胸水腺苷脱氨酶、结核分支杆菌-PCR的测定是结核性胸膜炎重要的内科确诊手段.
作者:凌宙贵;刘卫;蒋连强;汪春梅;蒋荣芳;明莫瑜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的应用.方法:随访观察2003年1月-2007年6月本院行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98例,分析华法林的应用情况及其并发症.结果:术后97名患者长期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其中8例出现并发症.结论: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有效,但有引起致命性并发症危险.
作者:张远超;喻莉;陈宝钧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评价临床背景资料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心绞痛或可疑心绞痛236例患者背景资料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典型心绞痛组阳性率88.4%,不典型心绞痛组阳性率26.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心绞痛可靠的方法.临床表现是心绞痛诊断的重要依据,不典型心绞痛易造成误诊.
作者:周兵;吴开霞;李勇;周长高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预防行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将83例行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痰热清组41例,术后应用痰热清注射液+常规治疗;对照组42例,术后应用常规治疗,疗程均为10 d,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痰热清组术后肺部感染率、发热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能预防术后肺部感染,降低肺部感染率.
作者:虞玉存;何咏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Ⅳ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Ⅳ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8例患者行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108例;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加温控的黏膜下射频组织消融术90例.术后随访1年,两组睡眠呼吸暂停紊乱指数、每小时阻塞及低通气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方式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 Ⅳ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手术的远期疗效.
作者:王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85岁,2007年10月30日入院.胸闷、气促2个月,加重不能平卧1周.患者近2个月来反复出现胸闷、气促,曾于我院住院治疗,行胸腔穿刺排液,胸水常规、生化提示漏出液,肿瘤相关检查均阴性,症状好转后出院.
作者:刘天华;冯六六;俞建华;黄红漫;许其倓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6例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患者、46例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患者和9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进行检测,测定三组人群血流变参数及血小板参数.结果: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均低于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而纤维蛋白原高于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参数中平均血小板体积高于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P<0.05),而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压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变参数中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均高于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结论:常规检测血小板参数、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的病情预测和早期诊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德奎;刘跃;朱名安;黄萍;杜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调查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特点,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和病因研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根据体质量指数将27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对比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受损、 胰岛素曲线下面积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胰岛素抵抗与糖耐量受损不完全一致. (2)肥胖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患病率明显高于非肥胖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P<0 05),且肥胖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月经周期更长.(3)胰岛素曲线下面积与睾酮水平正相关,与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比值负相关.结论:胰岛素抵抗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重要症状之一,肥胖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患病率高于非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可以加重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
作者:张翠莲;张少娣;李杭生;殷宝莉;谷保霞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可必特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6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给予可必特气雾液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观察组32例,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两组均在综合疗法(抗炎、化痰、平喘、吸氧)基础上进行,观察治疗后患者病情转归及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喘憋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及肺功能改善方面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急性发作,可缩短病程,疗效确切.
作者:张二辉;孟德荣;冯志军;秦文婧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在老年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0例老年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结果:术后步态障碍、尿失禁改善明显,智能障碍有不同程度改善,随访6~12个月,影像学检查见脑室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是治疗老年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的有效方法,手术侵袭小,并发症少.
作者:陈大伟;顾卫宏;鲁质成;葛鹏飞;陈儇;洪新雨;付双林;罗毅男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儿脓毒症血浆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在小儿脓毒症不同病情阶段的变化,为防治小儿脓毒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重症监护室住院患儿51例为脓毒症组,同期本院普通病房患儿30例为普通感染组,健康小儿20例为对照组.对入选病例即时检测血浆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和24,48,72 h病情评估 .结果:(1)血浆D-二聚体在脓毒症组明显高于普通感染组(P<0.05), 随病情加重而升高,与危重评分呈负相关(P<0.05﹚;(2) 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在脓毒症组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明显降低(P<0.05),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与危重评分及预后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对诊断小儿脓毒症纤溶状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动态观察小儿脓毒症凝血、纤溶变化,可为脓毒症早期治疗、判断预后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董孝云;王群思;熊虹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饮食教育对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43例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采用一系列饮食教育工作,比较患者饮食教育治疗前后各营养评估参数变化,并比较饮食教育治疗开始前6个月与治疗开始后6个月患者住院情况.结果:饮食教育前后营养不良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指标血白蛋白、前白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教育可有效改善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患者住院次数及住院天数.
作者:何丽君;娄淑敏;毛鑫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评估宫颈电圈环形电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治疗价值.方法:对236例阴道镜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患者行宫颈电圈环形电切术,将阴道镜下活检的诊断结果与宫颈电圈环形电切术前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诊断结果与宫颈电圈环形电切术术后病理相比,236例宫颈电圈环形电切前、后病理诊断级别相符176例,符合率为74.58%,升高36例,占15.25%,降低24例,占10.17%.阴道镜下活检与宫颈电圈环形电切术术后标本病理诊比较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电圈环形电切术疗效好、操作简单、安全,术后并发症少且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能够对宫颈病变作出更精确的诊断,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是一种理想的诊断治疗手段.
作者:王继红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评价加碘盐饮食对甲状腺吸131I率正常基准值测定的影响.方法:测定停用加碘盐6周的对照组、食用加碘盐组及食用加碘盐甲亢组口服131I溶液后2、6、24 h的甲状腺吸131I率. 结果:食用加碘盐组2、6、24 h吸131I率分别为(7.7±4.2)%、(13.8±5 3)%、(21.9±7.7)%.不同性别间各时相吸131I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用加碘盐组与停用加碘盐组各时相吸131I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用加碘盐的甲亢患者高吸131I率与停用加碘盐组相应时相吸131I率重叠率为22.5%、与食用加碘盐组相应时相吸131I率重叠率为5.0%.结论:在不停用加碘盐时做甲状腺吸131I率测定必须调整正常基准值.食用加碘盐的甲亢病患者以此为正常判断标准,可以提高甲亢诊断的符合率.
作者:孙瑞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8例,采用苦参碱注射液15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实验室结果.结果:经苦参碱治疗后患者的纤维化指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改善肝功能、修复肝细胞及抗乙肝病毒作用.
作者:孙永辉;张爱英;赵锦国;于志强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比较肩关节MRI检查与体检在肩袖损伤诊断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将45例疑有肩袖损伤患者术前肩关节体检和MRI与术中诊断进行分析.结果:肩关节体检、MRI诊断肩袖损伤的敏感度分别是86.5%、83.8%;特异度分别是50%、62 5%.其中,MRI诊断肩袖部分撕裂和完全撕裂的敏感度分别为73.3%、90.9%,特异度分别为75%、87.5%.结论:肩关节体检诊断肩袖损伤的敏感度比MRI高,而MRI诊断肩袖损伤的特异度明显高于肩关节体检.两者结合,有利于肩袖损伤的诊断.
作者:沈异;华英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应用灯盏花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7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静脉滴注(50 mg/d)治疗1周,两组均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低分子肝素;比较治疗后血液黏稠度、血清纤维蛋白原、动态心电图缺血负荷改善情况及术后出血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前各项血液凝血指标低于对照组(P<0 05);缺血总负荷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出血病例数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应用灯盏花素治疗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安全的.
作者:杨帆;赖沙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卵巢黄体囊肿囊内出血的各种声像图特点,旨在提高超声对本病诊断率.方法:90例卵巢黄体囊肿囊内出血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并经过临床证实,对其声像图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卵巢黄体囊肿囊内出血在声像图表现上分为3种类型:第1类表现为内有分层或密集纤细分隔的囊性团块;第2类表现为囊内较均匀的低回声团块;第3类表现为混合回声团块,仔细观察可见其有囊肿壁.90例中,超声提示为卵巢黄体囊肿囊内出血可能47例,误诊43例.结论:卵巢黄体囊肿囊内出血易误诊,但掌握了声像图改变结合临床表现可提高超声诊断正确率,减少误诊.
作者:吴强;李刚 刊期: 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