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二硫化碳职业接触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封苏新;王吾兴

关键词:二硫化碳, 职业接触, 心血管, 影响
摘要:二硫化碳(CS2)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已确认,但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虽广泛认同,但尚未确认.本次通过82例职业性慢性轻度CS2中毒病人及66例对照组的血压、血脂及脂蛋白、心电图、眼底检查结果的分析,观察了CS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进一步了解CS2的中毒表现,并为今后研究提供了方向.
江苏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放射线工作人员晶体和免疫功能改变分析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越来越多,为了解南京市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预防职业病危害,并为进一步改善放射防护条件提供依据,对该市2004年放射工作人员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发现眼晶体和免疫功能改变较为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思泉;宋海燕;吴鸣;王俊华;庄琦;周建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南京市鼓楼区幼儿园儿童健康状况分析

    为了解南京市鼓楼区幼儿园儿童健康状况,有效干预目前儿童健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指导幼儿园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将1999年~2002年体检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洪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大型重要活动期间餐饮业卫生应用HACCP管理的体会

    为确保大型活动期间的食品卫生安全,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应用WHO认可和推广的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系统(HACCP)对接待单位进行卫生监督管理,可取得明显效果,具体方法和体会如下.

    作者:王春明;缪祥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对卫生检测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的理解和体会

    标准化处处体现在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之中.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卫生检测实验室作为向社会提供数据和出具公正性检测报告的机构更要依据标准进行管理.为了保证出具的数据科学、准确,并且在不同的检测机构可以相互比较,检测机构必须依照相同的标准对检测过程进行规范.国际标准ISO/IEC17025:1999是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的现行有效版本.我国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标准GB/T15481-2000,国家认可委(CNAL)于2002年7月1日起使用,并等同于ISO/IEC17025:1999.

    作者:王民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艺术学校学生艾森克人格问卷测查分析

    艺术类学校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期,所处社会环境和生理年龄的特殊性,决定了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过渡时期,也是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

    作者:张宏侨;杨瑾;孙桂菊;王少康;胡永祯;杨立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苏州工业园区外企职工血镉、尿镉水平调查

    镉作为环境中的有害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影响是多方面的.血镉可以迅速地反映出短期暴露情况,但不能反映出身体负荷量,一般人的血镉水平较低,分析困难,偏差较大.

    作者:刘仁平;张宜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清中鬼臼毒素

    目的:建立大鼠血清中鬼臼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方法.方法:用乙醚-二氯甲烷(3∶1)萃取血清中鬼臼毒素,采用Waters Spherisorb ODS2柱(5μm,4.6mm×250mm), 甲醇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91nm.结果:血清中鬼臼毒素含量在6.25~95.0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5.方法回收率为90.4%~110.0%,变异系数3 %左右.结论:该方法测定血清中鬼臼毒素简便易行,准确可靠.

    作者:高蓉;赵鸿雁;赵人琤;肖杭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老年人群肿瘤知识、信念、行为调查分析

    中老年人群是肿瘤的高发人群.江苏省海安县是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高发区,2003年35岁以上人群肿瘤发病率为346.5/10万.

    作者:周春锋;夏全;王玉邦;吉华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二硫化碳职业接触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二硫化碳(CS2)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已确认,但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虽广泛认同,但尚未确认.本次通过82例职业性慢性轻度CS2中毒病人及66例对照组的血压、血脂及脂蛋白、心电图、眼底检查结果的分析,观察了CS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进一步了解CS2的中毒表现,并为今后研究提供了方向.

    作者:封苏新;王吾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RT-PCR直接检测水中脊灰病毒的尝试

    目前有多种水中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的浓集和检测方法,其浓集效果各不相同,检测敏感度相差甚大.过去,经浓集后的水样,多数采用细胞培养的方法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其敏感度可以达到1 TCID50以下,当病毒浓度更小时常无法检测,且检测周期较长.因而,很多研究者希望将敏感度很高的PCR法引用到水中脊灰病毒的直接检测.本次利用国产试剂进行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直接检测水中脊灰病毒尝试,报告如下.

    作者:邵荣标;周步全;吴巨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二溴邻硝基偶氮胂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盐中碘

    使用加碘食盐是消除碘缺乏病的有效手段.食盐中碘的测定方法很多[1].本法参照文献[2],采用在硫酸介质中以溴化钾为催化剂,碘酸钾氧化二溴邻硝基偶氮胂使其褪色,从而建立了测定碘的新方法.该法可直接用于测定食盐中的碘,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作者:戴志英;孙嘉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恒定磁场杀菌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恒定磁场的杀菌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用大肠杆菌8099标准株为试验菌株,配制成一定菌密度的模拟水样,分别控温在5℃、15℃、35℃ 3个水平.以滤膜荧光法定量检测:菌密度随时间的自然变化及经磁处理水样菌密度随时间的变化.结果:无磁处理,3种温度下菌密度随时间延长均呈下降趋势,符合负指数函数关系:y=ae-bt.5℃下磁场的杀菌作用不显著,15℃及35℃下,恒定磁场有较显著的杀菌作用.结论:恒定磁场的杀菌作用与菌株特征、环境温度及处理时间关系密切.

    作者:吴冬梅;林大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苯对大白鼠白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临床研究证实,苯对人体白细胞具有损伤作用,长期接触苯能导致人体白细胞总数下降.为了探讨苯对人体造成损害的浓度,采用健康SD大白鼠作苯染毒实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邢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江苏省2000年~2002年食源性疾病分析

    食源性疾病是当今世界广泛的卫生问题之一.大多数食源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为轻度自愈性疾病,但这类疾病的发生极其频繁,对社会影响较大.依据近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校正报告,江苏省每年食源性疾病的发病人数为737万~1 229万人.为进一步了解江苏省食源性疾病的现状、变化趋势和发生规律,对该省2000年~2002年的食物中毒和食源性传染病的发病数据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周天兵;戴月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江苏省2001年~2003年伤寒副伤寒监测及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江苏省2001年~2003年伤寒副伤寒疫情特点及菌株的分型耐药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江苏省2001年~2003年的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对181株伤寒副伤寒菌株进行耐药性检测,对其中的136株伤寒菌株进行噬菌体分型.结果:江苏省2001年~2003年的年平均发病率为2.24/10万,发病以5~10月份为多,苏州、南通、盐城和扬州4市是高发地区,人群分布以农民和学生为主,男女发病没有明显差异.136株伤寒菌株可分为14个型,分型率73.21%,噬菌体菌型主要为J1、M1和D2,分别占可分型菌总数的14.29%、13.39%和10.71%.不同年份伤寒菌株的分型率不同.伤寒、副伤寒菌株均对磺胺、红霉素、复方新诺明和氨苄青霉素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副伤寒菌株的耐药谱较伤寒菌株宽.结论:江苏省2001~2003年伤寒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高发季节、高发地区和人群职业分布无明显变化,但男性发病年轻化.噬菌体分型结果显示江苏省的主要流行菌型变化不大,除以往耐药的M1型菌株外,J1型菌株的耐药性也普遍较高,且有多重耐药现象;副伤寒甲出现的比例逐年增高,且其耐药率及耐药谱均较伤寒菌株高或宽.

    作者:鲍倡俊;庄菱;宋俐;张雪峰;李孝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浅议学校卫生工作模式的转变

    我国目前学校卫生工作是沿用前苏联医学服务为主的工作模式,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基于医疗卫生纯福利事业的一种工作模式.它对我国学校卫生体系的建立以及经济体制转变之前的学校卫生工作起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该模式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建立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新的学校卫生工作模式.近几年,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现将有关做法和设想阐述如下.

    作者:范东庆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协同管理科学防治狂犬病

    狂犬病是目前病死率较高的一种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狂犬病专家组顾问布雷格博士认为,全世界每年有6万多人死于狂犬病,其中90%在亚洲.然而只要严格遵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动物咬伤后处理原则,狂犬病完全可以预防.江苏省近年来在协同管理科学防治狂犬病方面取得一些进展,现总结如下.

    作者:戴蔚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江苏省部分学校食堂卫生状况调查

    学校食堂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为全面了解学校食堂卫生状况,预防学校食源性疾患事故的发生,2003年7月对江苏省部分学校食堂进行了卫生检查,报告如下.

    作者:张漱洁;林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一起误食毒鼠强中毒的调查处理

    2003年11月8日下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并报告2名食物中毒患者.镇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报后,迅速开展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样品采集工作,及时分析查明是一起因误食毒鼠强污染食物而发生的中毒事件.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蒋兆峰;高慎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急性弓形虫感染免疫病理研究进展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细胞内寄生虫,可感染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动物宿主.人类感染对孕妇和免疫抑制的个体(化疗病人、AIDS患者等)危害尤其严重,已成为疾病预防控制中重要疾病之一.为有效地预防该病,其病理学的研究也取得进展,如感染后引起的病理变化,免疫反应及效应细胞,免疫相关细胞因子及机理等,现综述如下.

    作者:张锦英;冯振卿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江苏预防医学杂志

江苏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江苏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