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硫酸镁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临床症状与肺功能恢复的监测

李桂玲;王晨旭

关键词:硫酸镁, 复方异丙托溴铵, 雾化吸入, 小儿哮喘, 临床症状及肺功能
摘要:目的:观察硫酸镁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临床症状与肺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将5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硫酸镁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吸入组及单用复方异丙托溴铵吸入组,二组采用相同的综合性治疗,比较二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指标的恢复,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硫酸镁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组在缓解症状及肺功能恢复方面明显优于单用复方异丙托溴铵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硫酸镁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显著,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经济。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肺结核大咯血窒息的急救措施和护理对策

    肺结核大咯血是肺科常见急重症之一,一次咯血300 ml或24h咯血≥500m l为大咯血。大咯血多见于结核空洞内小动脉破裂的患者,其特点是发病急,如抢救不及时可在数分钟内发生窒息、甚至危及生命[1]。因此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加强临床观察及时实施有效的抢救措施和相应的护理对策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4月收治肺结核大咯血患者29例。经过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汤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9月心内科住院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膳食指导、心理指导、康复运动锻炼等综合性护理干预,通过来院定期复诊和电话联系随访对患者进行经常性的训练与指导。入组半年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等进行测评。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治疗与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对疾病认识程度、心绞痛发作次数、活动受限程度、住院时间、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认知水平、增强患者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主动性,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有利于提高冠心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满意度。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是提高其生活质量,控制疾病恶化的重要措施。

    作者:阎斌;李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血涂片检验用于疾病诊断的研究进展

    血涂片检验是一种为基本的用于疾病诊断的手段,在一些血液类疾病上有着很大的作用。下面将会对于血涂片用于疾病诊断进行研究,为临床诊断时运用血涂片提供了好的参考。

    作者:黄日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在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1例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不良事件的根本原因分析,找出近端原因,确认根本原因,设计及执行行动计划。结果降低了类似不良事件的发生,转变了管理理念。结论根本原因分析法能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徐晓波;魏卫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静脉采血常见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因静脉采血引起的常见不良反应的原因以及发生不良反应后的护理策略。方法观察6439例2013年到门诊进行静脉采血的患者及体检者采血后的不良反应,并统计分析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针对各不良反应的应对做以预防。结果因静脉采血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如下:出血、血肿、静脉炎、局部皮肤过敏、皮下毛细血管损伤;出现晕血等精神情志问题等。结论可能因采血护士或者患者自身的操作问题出现相应不良反应,也可能因患者心理因素或身体基础状态等出现不良反应,应针对不同原因,分别采用不同的预防措施,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芳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表性静脉炎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发生静脉炎的患者因为疼痛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影响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通过一系列措施使患者消除心理隐患,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双人固定注射法在卡介苗接种成功率中的应用价值与注意事项

    目的:探讨卡介苗能够更好的成功接种的方法及接种人员和家属的注意事项。方法对10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进行卡介苗规范化接种及对接种人员和新生儿家长进行接种前后的健康教育。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2名,对照组48名。实验组用接种人员和家属双人固定法接种,对照组用接种人员单人固定法接种。结论预防接种人员在接种过程中充分的准备和正确指导家长配合接种是能让卡介苗接种更为成功。

    作者:冯彩霞;于慧萍;梁荣;余锦萍;陆海鸿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180例大肠息肉的临床病理研究

    目的:通过对大肠息肉临床病理特点、随访记录进行研究,探讨针对大肠息肉的更加有效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80例大肠息肉的患者的结肠镜表现,临床特点及相关癌变因素的病历资料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80例临床患者当中,共110例腺瘤性息肉,另有炎性息肉43例、增生性息肉27例,3例癌变病历。结论大肠内镜手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有效的术前检查及术后随访将会降低大肠癌的发生率。

    作者:卢群;肖鹏;艾启雄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老年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21世纪是老龄化的世纪,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国从1999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04年老龄人口达2亿。我国是老年人口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的国家之一。人口老龄化导致一些新的疾病和各种各样的老年性疾病不断出现,给社会和家庭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负担。随着健康状态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老年人的心理也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变化,出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由于其本身容易产生各种复杂心理问题,加之自身病痛的折磨,生活情绪低落,怕孤独、怕寂寞,精神心理状态也发生较大变化,生活质量逐渐下降。因此,在治疗老年人机体疾病的同时,做好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这对促进老年人的早日康复很有帮助。老年人的健康与护理已成为每个医务工作者,尤其是我们老年科护理工作者工作中具挑战性的一个课题。

    作者:程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通痹活血颗粒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通痹活血颗粒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 P N)中的临床疗效。方法69例D P N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行常规治疗,研究组35例同时合用自拟通痹活血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3%和70.6%(P<0.05);研究组神经传导速度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痹活血颗粒能明显改善DPN症状,显著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唐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252例肺结核患者痰涂片镜检与培养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痰标本分枝杆菌涂片镜检与培养结果的分析,评价二种方法的差异性,了解阳新县疾控中心细菌学实验室分枝杆菌涂片镜检与培养方法的质量控制情况,及影响阳性检出率因素。方法痰标本直接涂片经抗酸染色,光学显微镜镜检法;痰分离培养法。结果痰分离培养阳性率32.1%,直接涂片法阳性率11.5%,二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有差异(P小于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痰分离培养法阳性检出率高于直接涂片法,二种方法能够相互印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郭赞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植入术术前术后的护理效果。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非常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会严重的威胁患者的生命,并且治疗后患者的预后并不理想。随着近年来心脏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采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使患者闭塞的动脉得以复通,纠正心肌缺血的情况,有效的缩小梗死面积,与传统的溶栓治疗相比,治疗快、成功率高,明显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1]。但心脏介入治疗需要医生具有熟练的操作技术,还需要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就此对我院采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48例进行综合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苏培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临床研究

    目的:针对血清尿酸水平变化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意义作全面细致的分析。方法选取收治在我院的240例患高血压的病患,另外选取健康查体者220例,分别取名为高血压组和健康组,对这两组的人员进行血清尿酸水平监测。结果与健康组相互比较,高血压组病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偏高,两者之间的差异高度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组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高血压组病患(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的升高与高血压发病率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顾玲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与防范措施探讨

    目的:分析和研究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与防范措施。方法我们选取2009年4月-2011年5月风险防范护理措施实施前眼科患者156例,将其做为对照组;选取2011年6月-2013年2月风险防范护理措施实施后眼科患者156例,将其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风险防范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风险防范措施应用于眼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有效降低眼科护理风险发生机率,对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巧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leukoencep halopathy syndrome,RPLS)是一种临床和影像学有特殊改变的少见疾病,临床表现以急性起病、头痛、精神改变、痫性发作、视力障碍为主要特征,神经影像学检查以病灶主要位于顶枕叶白质为特征,病程经过以可逆为特征。近年来逐渐引起广泛重视。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disease,CTD)合并RPLS是一种较少见的急重症,及时的诊断和治疗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笔者诊治了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RPLS 的患者,疗效满意。

    作者:龚亮亮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儿科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接收的9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49例,实验组施行痰热清注射液+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对照组施行阿奇霉素单一药物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中Ig(免疫球蛋白水平)和CRP(C反应蛋白)的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有效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中的Ig、CRP水平无显著差异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间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可以有效的调节血清中Ig、CRP水平,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中。

    作者:张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心血管内科患者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的糖代谢异常情况。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病人中有5例糖尿病患者,患者在检查过程中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 FPG(空腹血糖)两种不同的方法测定,比较其两种方法的测定效果。结果45例非糖尿病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中,糖代谢异常患者者有18例,占到实验总人数的40%;加上5例糖尿病患者后,50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中,出现糖代谢异常患者23例,占实验总数的46%;检测过程中葡萄糖耐量试验与空腹血糖相比检出准确率更高,有效的避免了检查过程中的的漏诊及误诊现象。结论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中,多数患者出现糖代谢异常现象,检测过程中采用葡萄糖耐量试验能够提高临床确诊率,值得在今后临床检验时推广使用。

    作者:李明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静脉输液操作中的技巧应用

    静脉输液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笔者在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实践中,结合岗位特点,总结出在静脉输液操作中包括配药、排气、绷扎止血带、选择血管、输液前心理干预等环节中的实践技巧。

    作者:牛兴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在药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思考和探索

    调动学生参与药理实验的积极性,加大实验教学管理,构建新型教学模式,这是药理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从提升对药理实验的认识开始,对药理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验考核等方面,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进行探索。希望用适当的改革、科学的管理、针对性的教育,提升学生实验能力,开发其创新思维。

    作者:熊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手部热挤压伤患者的经验性诊疗与分析

    热挤压伤是热力和机械压力所致的一种复合伤。主要发生在手部,背侧多于掌侧。热挤压伤有热及挤压两种致伤因素,因滚筒或压板间有一定间隙,碾压的力量多不大,指骨或掌骨骨折的发生率不高,但有软组织包括血管壁、肌腱、神经的挤压伤。

    作者:贺荣鹏;李大为;于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