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RRM1基因多态性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关系

李铁志;王娜;李书军;高少林;张旭;张合林

关键词:RRM1基因多态性, 吉西他滨,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摘要:目的 探讨RRM1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效果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GP方案化疗,在化疗前均抽取外周血检测患者RRM1多态性,记录患者化疗效果,探讨RRM1基因多态性与患者化疗敏感性的关系,并采用Logistic回顾模型探讨RRM1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80例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病率为白细胞减少51.9%、胃肠道症状(恶性呕吐)48.1%、肝功能异常18.5%、外周神经毒性51.9%,各不良反应以Ⅰ度为主.80例患者中CR 10例、PR 13例、SD 34例、PD 23例,RRM1* 27(A/A)、RRM1* 524(T/T)缓解率高于其他基因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N分期、RRM1* 27 (C/C)、RRM1* 524 (C/C)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死亡、转移或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RRM1基因型与患者化疗效果及预后明显相关,值得临床关注.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绿茶中14种元素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绿茶中重金属的分析方法.方法 绿茶样品经HNO3-微波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锂、铝、钒、铬、锰、镍、铜、砷、硒、镉、锑、钡、汞和铅14种元素的含量,从方法的线性、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和回收率方面进行了验证,并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绿茶成分分析标准物质[GBW10052(GSB-30)]评价了方法的准确度.结果 14种元素的线性相关系数(r) >0.999 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9% ~ 4.50%,回收率为89.1% ~102.3%,低检出浓度为0.004 μg/L ~1.065 μg/L,国家标准物质的测定值与参考值基本吻合.结论 本方法可以通过一次消化测定绿茶中14种元素,操作简便,试剂用量小,结果灵敏度高,准确度好.

    作者:杨财平;杨小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2014年-2015年大连市旅顺口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大连市旅顺口区的食品安全现状,及时提出预警,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参考.方法 2014年-2015年共采集620份食品样品,按照《大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采样检测,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2015年,监测旅顺口区各类食品样品共620份,544份合格,合格率为87.7%,其中2014年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合格率为87.0% (255/293),2015年合格率为88.4%(289/327).冷冻饮品、自制饮料、新鲜食用菌、乳及乳制品和婴儿配方奶粉合格率为100.0%,其他食品监测类别的合格率为70% ~ 95%,合格率低的是儿童食品,为73.3%.结论 大连市旅顺口区销售的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状况总体良好,但部分食品存在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和添加剂超标现象,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建议加强管理.

    作者:鲁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急性肾损伤与血尿酸、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肾损伤与血尿酸及血脂相关指标的关系,为AKI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5年1月-2015年12月温州某医院肾内科住院部患者9 654例,测定SUA、TG、TC、HDL-C、CR水平,计算non-HDL-C、AIP、ASI等指数,根据改善全球肾脏预后组织(KDIGO)诊断标准进行分组,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AKI组男性构成比明显高于non-AKI组,AKI组女性构成比明显低于non-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190,P <0.05).AKI组患者的SUA、TG、AIP、ASI均高于non-AKI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发生与SUA、AIP、ASI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085、0.042、0.085,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UA是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结论 随着SUA、TG、AIP和ASI等指标的升高,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性逐渐增高;应密切关注血尿酸和血脂异常的患者,从而对其发生急性肾损伤进行早期预防.

    作者:王君君;章帆;胡丽娟;陈坚;王瑜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应用多重实时荧光PCR方法确诊一起副溶血性弧菌所致食物中毒

    目的 采用多重实时荧光PCR对一起疑似食物中毒的样本进行快速检测,结合病原学的结果,确定病原体.方法 2015年5月广西东兰县发生了一起疑似细菌性食物中毒.应用多重实时荧光PCR方法对留存食品和患者肛拭子标本进行副溶血性弧菌4种毒力基因的检测,同时对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共检测15份食品样本和12份肛拭子标本,除了从1份肛拭子标本中分离培养出O3:K6副溶血性弧菌外,其余标本均未分离出食源性致病菌.从8份肛拭子标本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其中所有菌株均携带tdh、tlh和orf8基因,3株携带trh基因.结论 这是广西首次利用多重实时荧光PCR技术确诊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多重实时荧光PCR方法可以同时鉴定和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及其毒力基因,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优点,可为食源性暴发事件提供快速、可靠的检测结果.

    作者:谭冬梅;王红;吕素玲;李秀桂;曾献莹;苏爱荣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江西省矿泉水和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情况分析

    目的 对江西省矿泉水和包装饮用水中的铜绿假单胞菌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GB/T 8538-2008中铜绿假单胞菌检测的滤膜法,对江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测院2015年5月24日-2016年5月24日49份矿泉水和150份包装饮用水水样进行检测.结果 49份矿泉水中检出铜绿假单胞菌2份,阳性率为4.1%;150份包装饮用水中检出铜绿假单胞菌22份,阳性率为14.7%.经统计,矿泉水阳性样品中共检出104株典型菌株,其中100株蓝绿色菌,4株非蓝绿色产荧光菌,分别占典型菌株的96.2%和3.8%;包装饮用水阳性样品中共检出2 169株典型菌株,其中1 856株蓝绿色菌,313株非蓝绿色产荧光菌,分别占典型菌株的85.6%和14.4%.结论 矿泉水和包装饮用水均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现象,而包装饮用水污染率明显高于矿泉水,且污染水平较高,阳性菌株检出量高达270 cfu/250 ml.有关部门应加大矿泉水,尤其是包装饮用水的检查力度,保障居民成品饮用水安全.

    作者:王文娟;颜瑛;罗玉彬;聂绍丽;万承波;张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胸腺近期输出功能

    目的 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环(TRECs)的含量,进而评价CHB患者的胸腺近期输出功能,并分析TRECs含量与HBV病毒含量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05例CHB患者PBMCs中TRECs含量及血清HBV DNA含量,同时选取32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结果 患者组外周淋巴细胞中TRECs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HBV DNA含量的不同分为HBV DNA阴性组、低病毒组(<1×105 IU/ml)和高病毒组(≥1×105 IU/ml),3组患者TRECs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2.58,P>0.05).采用直线回归相关性分析发现,HBV DNA含量与TRECs含量之间无相关性(r=0.15,P>0.05).结论 CHB患者PBMCs中TRECs含量低于正常人群,提示CHB患者胸腺近期输出功能明显降低;TRECs含量与HBV 病毒含量间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潘克女;张永乐;俞立飞;吕铁锋;潘熠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mecA基因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临床特点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mecA基因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临床感染的关系,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2015年本院患者感染分离的MRSA 83株,分为血流感染组(39株)和非血流感染组(44株).2组菌株分别进行necA、PVL基因检测,mecA基因阳性菌株进行荧光定量PCR测定mecA基因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83株MRSA mecA阳性77株,阳性率为92.8%,血流感染组mecA基因阳性率为100.0%,非血流感染组86.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80,P<0.05).两组mecA基因RNA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福平耐药菌株的mecA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敏感菌株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L基因阳性率为12.0%,其中血流感染组PVL基因阳性率为7.7%,非血流感染组为15.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56,P>0.05).结论 mecA基因在血流感染的MRSA中分布较高,其RNA相对表达量与利福平的耐药性密切有关.因此,检测mecA基因,对治疗及控制MRSA感染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作用.

    作者:陈怡丽;罗敏;郭鹏豪;黄汉;伍众文;廖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糖尿病合并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糖尿病合并败血症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疾病判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113例糖尿病合并败血症住院患者的血培养资料,分析其病原菌特点及药敏情况.结果 113例患者中共分离出11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43株,占37.72%;革兰阴性杆菌70株,占61.40%;真菌1株,占0.88%.革兰阳性球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100%敏感;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二者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87.8%和100.0%,对亚胺培南100%敏感.结论 加强对糖尿病合并败血症患者病原菌的鉴定和药敏分析非常必要,有利于临床早期选择敏感抗菌药物,并降低耐药菌株的扩散.

    作者:姚燕珍;鲍舟君;郑怀宇;陈琼娜;李春儿;应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血尿酸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确定血尿酸是否与心房颤动独立相关.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5月在本院住院的心房颤动患者和非心房颤动患者,分为观察组(房颤组)和对照组(非房颤组),各136例.以性别、年龄、血尿酸、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吸烟史、嗜酒史、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病史等多重危险因素与心房颤动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 观察组中具有冠心病史的比例为50.74%,高于对照组中的2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冠心病史、尿酸均为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血尿酸与心房颤动呈正相关(r =0.454,P<0.05).结论 血尿酸为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血尿酸与心房颤动有关.

    作者:朱志芳;王敬民;柴敬杰;姚惠亚;于占文;钟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新辅助化疗后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度及肿瘤N分期与患者生存质量的关系

    目的 探讨淋巴结转移度(LNR)及肿瘤N分期对新辅助化疗后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2013年12月行肺大部切除术并经病理确诊肺癌的患者110例,并进行随访.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模型探讨临床因素与患者生存质量的关系,采用Cox回归模型探讨LNR及肿瘤N分期与患者死亡的关系.结果 110例肺癌患者生存质量评分量表SF-36得分为58.9±10.7,在8个相关领域中,RE得分高(63.9 ±12.4),BP得分低(52.2±8.9);年龄、手术方式、LNR、N分期与患者生存质量明显相关(P<0.05);LNR、N分期、肿瘤侵犯深度是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LNR对肺癌患者的死亡预测价值更大,HR为12.9.结论 LNR、手术方式、肿瘤N分期、年龄皆为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LNR对术后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要优于肿瘤N分期.

    作者:张伟;罗宏伟;韩英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与铁蛋白联合检测对男性肺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与血清铁蛋白(SF)联合检测对男性肺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267例男性肺腺癌患者及58例健康男性的CEA、SF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男性肺腺癌组CEA、S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健康男性为对照,男性肺腺癌CEA:AUC=0.912,cut-off值为3.39 μg/L,诊断敏感度为76.8%,特异度为94.8%;SF:AUC =0.636,cut-off值为397 μg/L,诊断敏感度为45.3%,特异度为87.9%.CEA联合SF的预测概率Y敏感度为81.3%,特异度为93.1%.结论 CEA与SF联合诊断可提高男性肺腺癌诊断的敏感度,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陈中青;朱波;赵惠柳;欧超;吴君荣;陶义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儿童真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本院儿童真菌感染状况、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2014年临床确诊为深部真菌感染的280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学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等.结果 儿童真菌感染标本主要来源于咽拭子标本,且白假丝酵母菌的分离率高(60.00%),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药敏结果显示,耐药率较低的药物是两性霉素B(1.59%)和5-氟胞嘧啶(3.19%),耐药率较高的 药物是氟康唑(12.35%)和伊曲康唑(15.94%).结论 儿童深部真菌感染多为假丝酵母菌,且以白假丝酵母菌的检出率高;AmB、5-FC均有较高的抗真菌活性.应加强对临床真菌感染与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作者:张欠欠;宋静;党旭东;郭宏松;张杨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血清唾液酸含量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之间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唾液酸(SA)含量对检测早期无症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55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分为2组,无明显症状组31例,明显症状组24例,对患者血清SA水平进行检测,对不同组之间的血清SA水平进行分析;同时检测受试者心肌酶谱,将心肌酶谱结果与血清唾液酸的结果作对照.结果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S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症状组患者血清SA水平与无明显症状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SA作为检测指标检出率比心肌酶谱的检出率高.结论 检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血清SA含量对风湿性心脏病的早期检测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许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的2,4-二氨基甲苯和2,6-二氨基甲苯

    目的 建立水中2,4-二氨基甲苯、2,6-二氨基甲苯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测定法.方法 水样直接过滤或稀释后,用Agilent RRHD SB-C18(50mm×2.1 mm,1.8μm)超高效液相色谱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以甲醇-0.020 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参比波长为360 nm进样,测定二氨基甲苯的含量.结果 2,6-二氨基甲苯和2,4-二氨基甲苯在0 μg/ml ~ 10.0μμg/nd时,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10 μg/ml和0.015 μg/ml.水中2,6-二氨基甲苯的测定值为为0.20 μg/ml ~5.00 μg/ml,RSD为0.29% ~1.6%;2,4-二氨基甲苯的测定值0.20 μg/ml ~5.00 μg/ml,RSD为1.5%~3.1%;样品加标量为0.50 μg/ml ~ 5.00 μg/ml,回收率为94.0%~105%.结论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2,6-二氨基甲苯、2,4-二氨基甲苯的含量,简便、快速、经济、环保、灵敏、精密、准确,适合基层检测单位推广和使用.

    作者:蒋芳;向仲朝;杨文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浙江嘉善2014年-2015年感染性腹泻监测结果分析及菌株耐药性研究

    目的 了解嘉善县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的构成、季节变迁、年龄和职业分布,以及病原菌耐药情况.方法 采集2014年6月-2015年5月在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肠道门诊就诊患者粪便标本;用常规培养和荧光PCR法对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对结果和患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17份标本中分离到病原菌58株,检出率为13.9%,其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构成比居首位,占53.44%;男女检出率分别为8.04%和2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94,P<0.05);6月-8月为病原菌检出率高峰时段;分别有13株和7株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对4种以上抗菌药物耐药,有3株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对11种以上抗菌药物耐药.结论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是引起嘉善县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病原分布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夏季为感染高峰;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本区域应加强夏季腹泻和病原菌耐药性监测.

    作者:陈云;袁永娟;朱建民;凌勤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净水器对无机砷的净化效果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初步探讨净水器对无机砷的净化效果.方法 选择Dionex IonPac AS7(4.0 mm ×250 mm,10 μm)为分离色谱柱,以100 mmol/L(NH4)2CO3和1% CH3 OH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7 min内实现了5种形态砷的快速分离.通过净化加标自来水实验和重复冲洗净水器实验,研究了净水器对无机砷的净化效果.结果 5种形态砷的检出限为0.1μg/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9.净化器在处理含低浓度无机砷的自来水时,会释放微量五价砷至水中而导致砷含量升高;而在处理含高浓度无机砷的自来水时,能达到去除部分无机砷的效果.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满足相关检验要求.部分净化器在使用时存在释放微量五价砷至水中的风险.

    作者:柳华春;周洪伟;张宏峰;程焰芳;彭荣飞;潘心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肺泡灌洗液IL-8和炎性细胞在儿童喘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BALF中IL-8和炎性细胞对儿童喘息性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6月因喘息住院的患儿,其中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组、毛细支气管炎组、MPP组、正常组各30例,比较各组BALF中炎性细胞计数和IL-8水平.结果 4组BALF中IL-8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5.63,P<0.01),其中毛细支气管炎组和MPP组显著高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组,且MPP组显著高于毛细支气管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组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23,P<0.01),毛细支气管炎组和MPP组显著低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毛细支气管炎组和MP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LF中单核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组、毛细支气管炎组、MPP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LF中IL-8水平对儿童喘息性疾病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对哮喘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管敏昌;汪官富;杭金国;王惠庭;汤卫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泸州市2015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理化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泸州市食品中主要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水平和趋势,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并确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可能来源,为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和监管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泸州市不同地点食品流通环节购买食品样品,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和2015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等的相关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共检测食品类样品215份,其中199份合格,合格率为92.56%;不合格样品和指标为谷物制品和水产动物制品中的铝、肉与肉制品中的五氯酚钠和亚硝酸钠、蔬菜中的汞、氯氰菊酯和3-羟基克百威.结论 泸州市2015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理化指标合格率较高,但部分食品仍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加强重点环节监管,确保本市食品安全.

    作者:赖晋锋;冯利平;苏勤;陈君;刘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15项指标的回顾性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体制的改革,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大量大型仪器的应用、检验方法的日趋成熟、检验的准确性对医疗质量至关重要.2015年3月国家卫生计划委员会印发了《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目标(2015版)》[1],临床检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再次引起了医院的高度重视,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向正规化、科学化、系统化方向发展有了新的依据.对其中15项指标进行了回顾性统计分析,有效运用这些指标进一步提高本院检验科质量.

    作者:苏启柱;丁柳美;杨瑞;李云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珠海地区副溶血性弧菌病原学特征及分子分型分析

    目的 研究珠海地区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毒力基因以及分子分型的病原学特征,分析流行株的分布情况.方法 对珠海市2009年-2014年共81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型鉴定及基因型耐热溶血素(tdh)、耐热直接相关溶血素(trh)和不耐热溶血素(tlh)检测,并从中选取60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结果 共分出35种血清型,其中优势型别为O3∶K6,占整个血清型的20.99%.所有菌株均含有tlh基因,含有tdh基因的有31株菌株,含有trh基因只有2株菌株为阳性.根据PubMLST网络数据库提供的方法进行比对分析,60株副溶血性弧菌共分为33种ST型别.结论 珠海市引起食物中毒的副溶血性弧菌主要为O3:K6.tlh基因可以作为鉴别副溶血性弧菌的鉴定基因,多数食物中毒事件菌株中携带tdh基因.MLST的优势型别为ST3,为副溶血性弧菌其他型别共同祖先.而食品株血清型和MLST分型均呈多样化、分散趋势.

    作者:郑予柯;杨春晓;袁筱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