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甲亢危象的护理

陈晓

关键词:甲亢危象, 护理
摘要:甲亢危象是内科危象重症之一,发病率约为0.8%[1]多发生于较重未予以治疗或治疗期间停药,或治疗不充分的患者[2],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伴有一种或多种器官的功能衰竭,如不及时治疗,抢救和护理,就会危及生命,主要表现为高热,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左心衰竭,昏迷,有时伴恶心,呕吐,腹泻,黄疸,精神改变等,2013年07月我科收治1例甲亢危象的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和全面护理,收到较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子宫颈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介绍腹腔镜下子宫颈癌实行广泛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清扫手术的配合要点和方法、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访视、手术步骤及护理要点。

    作者:董秀花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胸腔镜辅助下局部肿瘤切除联合胸膜热烧灼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局部肿瘤切除联合胸膜热烧灼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观察43例肺癌伴恶性胸水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肺癌标记物浓度变化情况,并与同期32例胸腔化疗患者比较胸水的控制情况和存活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胸腔积液控制有效率为53%,手术组患者有效率为1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和手术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53%和83.1%。手术组肿瘤标志物CEA和CA-125术后较术前浓度明显下降(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局部肿瘤切除联合胸膜热烧灼可以有效控制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任高飞;胡晓俭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异常拔管原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导管(PICC)异常拔管原因,分析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30例PICC异常拔管进行分析。结果异常拔管的因素分别是肢体肿胀13例,导管堵塞8例,静脉炎4例,导管脱落3例,可疑导管血液相关性感染2例。

    作者:刘娅妮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信息化管理在下收下送应用前后体会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管理广泛应用与社会的各个领域。为适应当前信息化管理的形式,我院与2011年12月份自主研发了“质量追溯软件”,在近二年半的运行过程中对下收下送过程前后工作对比如下。

    作者:郝敬;赵海青;高玲玲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糖尿病低血糖昏迷误诊分析

    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的患者也随着增加,特别是病程较长且曾经发生过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低血糖。而且低血糖症状多不典型,尤其是昏迷伴偏瘫,常易误诊为脑卒中。我院于2010年1月~2012年6月共收治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32例,其中13例误诊为其他疾病,误诊率达39%。现将误诊情况报道如下,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引起同道们的注意。

    作者:范玫;高慧英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2例急性胰腺炎伴尿毒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其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引起的急性化学性炎症,在肝胆外科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但是尿毒症后出现胰腺炎的病人少见,在我科2010年开科以来共收治2例,但均在我科实施保守治疗、进行消炎、抑酶及血液透析等积极治疗和护理,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痊愈出院。现将其报告如下:

    作者:黄麦翠;胡秀红;刘小兰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新型复方口腔控释药物剂型的研制和临床试用

    目的:探讨新型复方口腔控释药物剂型的研制和临床试用效果。方法采用天然可降解材料,通过复合抗厌氧菌药物和消炎止痛药物,固化、成型、矫味,制成新型复方口腔控释药物,并选取2012年我院口腔科收治的牙周炎和冠周炎患者进行临床试用,与传统药物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新型复方口腔控释药物具有缓慢释放药物的功能,置药一次消炎杀菌作用能够维持5-7d,而且使用比较方便,与传统口腔局部抗炎药物比较,其在除痛、抗炎、口感等综合效果上更为明显(P<0.05)。结论新型复方口腔控释药物剂型治疗口腔炎症能够起到快速、高效、持久的作用,无毒副作用,而且制药成本不高,用药剂量小,经济安全。

    作者:秦胜利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肌注达菲林致皮肤过敏反应1例报告

    达菲林达菲林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其结构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相似,临床上常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在体外授精-胚胎移植周期中实施超排卵方案,是获得优质卵子保证控制超排卵获得理想卵子数目和质量的重要环节,并能改善子宫内膜种植环境。达菲林常见的副作用有潮热多汗、头痛失眠、乳房缩小、阴道干躁等症状,这些症状均由于雌激素减少而产生,一般不影响继续用药。[1]在临床上发生皮肤过敏反应病例较少见,在药品说明书中曾有报道过敏反应如荨麻疹、皮疹、瘙痒,一些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体重增加,注射部位疼痛等症状。

    作者:谢婧;魏琴华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难治性哮喘37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难治性哮喘的治疗方法,以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难治性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难治性哮喘经针对病因治疗37例患者随访2-36个月,症状控制良好。结论明确难治性哮喘的病因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作者:李其锦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关于一起家庭聚集性食物中毒事件的案例分析

    突发食物中毒事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为常见的一类,其对公众生命健康安全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目前,突发食物中毒事件在我国仍频繁发生,且位居我国疾病死亡顺位谱的第五位,对公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本文通过详细回顾2008年发生在山东省某地的一起家庭聚集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过程,深入探讨如何快速有效处置突发食物中毒事件,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并为今后同类事件的处置提供借鉴。

    作者:明萌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重症胰腺炎的治疗分析

    目的:探索手术治疗重症胰腺炎(sever acute pancreatitis,SAP)在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新途径。方法将我院2000~2012年间治疗的SAP 37例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手术病人23例,死亡6例,病死率34%死亡者均为重症Ⅱ级,非手术病人14例,死亡4例,死亡率28%。死亡4例均为重症Ⅱ级。结论 SAP病人手术既清除坏死组织,又防止了坏死进一步发展,且引流通畅,疗效满意,可使再次手术的机会明显减少。

    作者:宋顺宇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浅谈消化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消化系统疾病病因复杂,包括感染、外伤、理化因素、大脑皮质功能失调、营养缺乏、代谢紊乱、吸收障碍、肿瘤、自身免疫、遗传和医源性因素等。消化道与外界相通,其黏膜接触病原体、毒性物质、致癌物质的机会较多,容易发生感染、炎症和损伤。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等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病变可局限于消化系统或累及其他系统,其他系统或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消化系统疾病或症状。

    作者:蒲芋伶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病房环境对老年病人睡眠的影响及对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住院病人对病房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病房作为病人在医院治疗、康复的主要场所,其环境的舒适度关系到病人疾病的转归和痊愈的速度。病房环境好坏与睡眠质量又有密切关系。睡眠是人生理的基本需求,良好的睡眠可使人消除疲劳,促进体力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身体康复。睡眠障碍虽不会直接威胁生命,但会造成焦虑、激惹、烦躁不安、精神疲乏等,影响病人治疗效果及病情恢复。睡眠障碍在住院病人中较为常见,以老年人尤为突出,失眠率高达82.63%[1]。因此,如何改善病房环境,更好的保障老年病人的睡眠质量是医务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作者:蒋玲;朱华玉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56例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目的:调查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因素,探讨相关防治方法与护理措施对于缓解、控制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诊断依据和疗效标准,回顾性分析我院接收的5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诊断、治疗情况。结果大部分患者由于不良心理刺激和不良饮食习惯而伴有慢性胃炎。经过对同体质类型患者胃肠功能的调理和有效的心理疏导,治疗疗效指数达到85%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针对不同患者病因和生理机制,制定有效治疗和护理机制,关注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有效减轻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袁俏娴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医疗安全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安全管理地好坏直接影响着医患纠纷发生率的高低。当今社会医患纠纷的不断升级严重干扰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已成为现代医院管理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通过提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现象,分析如何有效规避和及时纠正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探讨进一步规范医院管理,减少医患纠纷,达到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终目的。

    作者:邓红艳;能磊;李霞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老年人长期机械通气撤机时的护理

    机械通气撤离(简称撤机)是指使用机械通气的原发病得到控制,患者的通气与换气功能得到改善后,逐渐地撤除机械通气对呼吸的支持,使患者恢复完全自主呼吸的过程。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的退行性变化,免疫功能低下,许多高龄患者同时伴随有心肺系统的疾病和功能不全症。不少老年人由于各种原因并发呼吸功能衰竭而需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生命,以度过疾病的危重期。本文主要介绍老年人长期机械通气撤机时的护理体会。

    作者:蒋伟芬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手术室感染因素分析与控制

    手术室是医院外科进行手术治疗和担任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工作量大而繁重,涉及相关科室多,人员流动性大,是一个高风险的场所。外科手术感染能明显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延长平均住院康复时间,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损失。近年来,我科通过对手术室相关感染因素的分析,制定实施了相关制度和措施,通过加强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建立健全手术室各项感染控制规范,有效地减少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劳秀红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41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2005.12~2013.6收治的41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均经手术治疗后痊愈。其中入院后急诊手术治疗31例;10例发病在24小时内,保守治疗6~8小时后腹痛缓解不明显中转手术。结论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应早诊断,早手术治疗。

    作者:刘志新;陈小林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利用鱼骨图分析医院才流失原因及对策讨论

    人才流失对医院来说是一个双倍的损失,甚至是致命的。这不仅削弱了医院的力量,更强化竞争对手的力量。而高层流失会带走整个团队,中层离职会带走大批下属,核心骨干离职会带走大量的经验或技术。人才流失,轻则让医院伤筋动骨,重则让医院一蹶不振。因此,了解人员流失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处理,这是医院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作者:韩丽婉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小儿川畸病的观察和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的观察要点和护理方法,总结和分享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8月我科收治8例川崎病患儿为观察对象,将其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有效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总结。结果8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患儿家长做好及时的全程健康教育,取得理解、支持和配合,同时针对病情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准确及时地实施,能促进患儿康复,做好出院指导,重视远期随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丽 刊期: 2013年第29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