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海平;张伟;许海燕;汤敏
目的 分析2013年江西省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第275位氨基酸变异情况,掌握甲型H1N1流感病毒耐药特性,为甲型H1N1流感临床治疗和疾病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江西省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的鼻咽拭子标本,采用狗肾传代细胞(MDCK)对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对分离的31株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核酸提取,采用一步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One-step RT-PCR)扩增病毒M基因部分片段,采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方法,分析扩增的部分NA基因第275位是否发生组氨酸(H)到酪氨酸(Y)的突变.结果 2013年江西省31株甲型H1 N1流感病毒NA基因第275位氨基酸均为组氨酸,未发生变异.结论 2013年31株毒株均对Osehamivir敏感,One-step RT-PCR-RFLP方法筛查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Osehamivir耐药株简便可行.
作者:熊英;施勇;李健雄;龚甜;周珺;徐刚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P73)与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对原发性肝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8月-2014年2月在浙江省宁波市第六医院住院的80例肝癌患者、40例肝硬化、3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GP73含量,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检测血清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ROC曲线分析GP73对HCC的佳诊断点,并对单一及组合(GP73+ RASSF1A)方式的敏感度、特异度进行比较.结果 肝癌组、肝硬化组、健康体检组血清GP73平均浓度为278.3 μg/L、187.3 μg/L、46.8 μg/L(F =6.85,P<0.05);RASSF1A基因甲基化检出率分别为65%(52/80)、20%(8/40)、3.3% (1/30)(x2=44.1,P<0.05);GP73诊断肝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2,P<0.05,取GP73为122.02 ug/L为佳诊断分界点;GP73诊断HCC的灵敏度高于RASSF1A基因甲基化,GP73诊断HCC的特异度低于RASSF1A基因甲基化,GP73与RASSF1A基因甲基化并联诊断HCC的敏感度与单项GP73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12,P<0.05),两项指标并联诊断HCC的特异度与单项RASSF1A甲基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1,P>0.05).结论 GP73并联RASSF1A基因甲基化检测对诊断HCC的敏感度较高,具有一定的筛查能力.
作者:李宇宁;汪永强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应用BED-CEIA技术检测哨点血清,掌握江西省2011年-2013年重点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新发感染率.方法 收集全省2011年-2013年HIV哨点监测8个重点人群共131 562份血样,其中252份样本经免疫印迹法确证检测为阳性结果,该免疫印迹阳性血样应用BED-CEIA技术检测样本以区分新发感染与既往感染,利用公式I=[F×(365/W)×R]/[N+F×(365/W) ×R/2] ×100%估算该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结果 2011年-2013年HIV哨点监测重点人群总体HIV-1感染率分别为:0.21%,0.23%,0.14%.新发感染主要发生在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其新发感染率为高,2011年新发感染率为4.77%(1.46% ~ 8.07%),2012年为5.33%(2.63% ~8.03%),2013年为1.87%(0.49%~3.26%),其他人群均较低.结论 江西省男男性行为人群相对于其他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较高,该人群艾滋病流行形势相对严峻,应重新评估目前的干预策略,加大对该人群的干预力度.
作者:唐翼龙;易志强;廖清华;刘丽萍;靳廷丽;张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保健食品中α--硫辛酸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样品用流动相超声提取20 min,色谱柱:ODS-2HYPERSIL(4.60 mm×250 mm,5μm);流动相:0.125%(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用磷酸调pH=3.5)+甲醇=35 +65(V/V);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15 nm.结果 硫辛酸在40 ng~4 000 n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97,检出限为2 ng,精密度试验RSD为0.53%(n=6);当样品添加浓度为5.33 g/100 g~22.7 g/100 g时,回收率为98.1% ~ 102%.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可靠、重现性好,有效排除了杂质的干扰,可作为保健食品中α-硫辛酸的质量控制监测手段.
作者:甘宾宾;刘培杰;曾永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尿中锰含量的方法.方法 通过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原子化和灰化,优化升温程序对基体改进剂的筛选,将佳的基体改进剂加入尿样后,调整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定的好状态,直接测定.结果 测定浓度在0 μg/L~15 μg/L范围内,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3,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85.9% ~90.7%,变异系数<10%,检出限为0.25μg/L~0.39 μg/L.结论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简便、灵敏度和准确度高的优点,适用于尿中锰含量的测定.
作者:黄文锋;陈创钦;杨桓照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亲水作用色谱快速测定茶氨酸含量的方法,并应用于茶叶中茶氨酸的测定,为茶叶中茶氨酸的质量控制提供方法参考.方法 茶叶样品粉碎混匀后,经水溶液加热提取过滤后,上清液采用Phenomenex Luna NH2(250 mm×4.6 mm,5μm)亲水色谱柱分离,以乙腈∶水=70∶30为流动相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25℃,紫外检测波长为203 nm.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外标峰面积法定量.结果 茶氨酸的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r=0.9999,方法检测限为0.12 μg/m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6%(n=9);2个浓度水平的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4%~ 104%之间.结论 本方法克服了传统反相液相色谱测定中使用离子对和衍生等方法的缺点,具有分离效果好、快速简易、平衡时间短、精密度和准确性高的特点,可用于茶叶中茶氨酸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孙丽华;江月仙;鲁健章;郑秋岚;王茵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简单、快速的分析人尿液中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 人尿样品经离心后,通过HLB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处理,采用5%的甲醇-水(含0.1%甲酸)作为色谱的分离条件,在MRM模式下采集8-OHdG(m/z=284.2> 168.2及m/z=284.2> 140.2)的信号,用外标法定量.结果 本文报道的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8-OHdG在线性范围0.1 ng/ml ~ 2.0 ng/ml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5,定量下限为0.02 ng/ml,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的回收率为90.2%~103.7%,相对标准偏差为1.1% ~6.8%.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与前人报道的检测结果一致,也可以应用于评价各种氧化因素引起的DNA氧化损伤.
作者:王丽英;杨立新;路杨;刘印平;秦振顺;常凤启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肉制品中柠檬黄、诱惑红、赤鲜红、亮蓝、靛蓝、胭脂红、红2G、日落黄、苋菜红等9种合成色素的方法.方法 肉样用1%高氯酸提取、离心,提取液经过聚酰胺/C18混合固相萃取柱净化,3ml无水乙醇-氨水溶液-水(7∶2∶1,V/V)溶液洗脱,洗脱液浓缩后进行反相液相色谱测定,甲醇-0.02 mol/L乙酸铵溶液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结果 9种合成色素在1.0ug/ml~2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相关系数r2>0.999,本方法肉制品中9种合成色素的检出限为0.1 mg/kg,定量限为0.4 mg/kg,回收率在86.0%~98.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03%~3.9%之间.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肉制品中9种合成色素的同时检测.
作者:王志园;谭莹;王天娇;倪竹南;马冰洁;吴平谷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胃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诊断中快速尿素酶试验(RUT)检测应用的价值.方法 从本院消化内科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住院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进行研究,分为2组,分别予以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和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查.观察记录2组的检查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经统计,100例患者中,经RUT检测Hp阳性率为86.0%,同时经14C-UBT检测Hp阳性率为60.0%.2种方法的阳性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7,P<0.05,).2组在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阳性检出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9.82,x2=21.25,均P<0.05);但在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和胃食管反流病,以及胃癌和胃息肉的阳性检出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2.72,X2 =5.13,X2=5.28,X2 =4.11,均P>0.05).结论 快速尿素酶试验用于检测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翔军;任永强;王新花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宁德市2013年各类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现状,为宁德市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宁德市超市和农贸市场有代表性的随机抽取各类食品样品,按照国家标准检测样品中的铅、镉、汞含量.结果 共检测10类样品223份,其中肝脏中的铅合格率仅为29%,大米中的铅合格率为67%,藻类、食用菌、奶粉中的铅合格率在80%~95%之间,其他种类中的铅合格率均为100%;大米、猪肉、藻类和食用菌中的镉合格率在85%~95%之间,其他种类中的镉合格率均为100%;蔬菜、食用菌的汞合格率在80%~ 90%之间,其他种类中的汞合格率均为100%.结论 宁德部分市售食品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大米、肝脏中的铅污染并加强对藻类、蔬菜、食用菌及奶粉的卫生监督管理.
作者:邱汉泉;刘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为了初步了解宁波地区复治肺结核患者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并为完善本地区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WHO/IUATLD推荐的1%药敏比例法,对332株临床分离的复治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及乙胺丁醇(EMB)4种药物的耐药性测定,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复治病例耐药的相关因素.结果 纳入的复治肺结核患者总耐药率、耐多药率分别为57.2%和36.1%.耐药谱以耐异烟肼为高.户籍情况是复治肺结核患者耐药的影响因素.结论 宁波地区复治肺结核患者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趋势依然严峻,需进一步加强复治肺结核患者的防控工作.
作者:车洋;于梅;许国章;平国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粮食农药速测卡的可靠性及实用性.方法 通过改良酶抑制法,采用速测卡对有机磷农药的低检出限进行试验,以及检测稻谷样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情况,并与气相色谱法进行对比;同时对不同批次的速测卡进行比较试验.结果 速测卡对大部分有机磷农药的检出限比较低,灵敏度在0.01 mg/kg~ 2.0 mg/kg;对敌敌畏灵敏度高,可达到0.01 mg/kg;对乐果灵敏度较低,为2.0 mg/kg.检测样品时,速测卡与气相色谱法阴性符合率为99.5%,阳性符合率为84.6%.5个批次的速测卡显色结果基本一致,批次间重复性较好.结论 速测卡法具有快速、准确、方便、灵敏等特点,适用于粮食生产基地、粮食收购站、粮食仓库和稻米加工厂等单位现场的定性分析.
作者:谢俊平;陈威;卢新;陈嘉东;王亚军;吴文玲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许昌市流行性感冒监测结果,了解流感流行特征及毒株的型别分布,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许昌市流感及流感样病例(IU)监测资料,对其流行病学、病原学进行分析.采用狗肾传代细胞(MDCD)对流感病毒进行培养,对分离到的毒株采用血凝抑制实验进行型别和亚型鉴定.结果 许昌市2011年-2013年ILI全年均有病例发生,ILI%呈上升趋势,就诊高峰出现在12月份至次年3月份;人群分布主要集中在≤15岁年龄组,占66.81% (24 915/37 291);在1 219份ILI标本中核酸阳性检出率为11.48%.77份核酸阳性标本中分离到流感病毒38株,病毒分离阳性率为49.35%.结论 许昌市流感病毒活动高峰在冬季和春季,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甲3亚型和B型病毒为主要流行株,须加强监测与防控.
作者:从克;夏晖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目前聚氨酯(PU)合成革的生产采用溶剂型的生产系统为主,随着环保法规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水性PU合成革技术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了解2种不同性质PU树脂对作业场所空气质量影响,掌握涉及二甲基甲酰胺(DMF)企业的职业危害程度,为提出有效的防护建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作业场所空气中DMF浓度进行监测比较.结果 10家企业总的合格率接近60.4%,其中水性PU树脂合格率为88.3%,溶剂型PU树脂合格率为32.5%.说明作业场所空气中DMF超标严重,以湿法涂台尤甚.结论 水性PU树脂的技术要求与工艺流程比较高,价格也比溶剂型PU树脂贵30%,建议加强工艺改革,降低成本,大限度地使用水性PU树脂替代溶剂型PU树脂.
作者:丁云龙;雷永良;应国祥;付艳岚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为了加强麻疹病毒基因型的监测,2013年北京市开展了麻疹病毒的核酸检测.方法 采用荧光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鉴定,然后对于核酸阳性标本进行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扩增,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及序列比对分析.结果 2013年北京市西城区共采集麻疹疑似病例为41例,获得RT-PCR产物21例,经过序列分析比对,有16例为H1基因型.本研究获得的16例H1基因型的麻疹病毒基因片段序列与世界卫生组织H基因型代表株MVi/Hunan.CHN/0.93/7/H1,在基因亲缘性关系树上同属一个分支,核苷酸同源性为97.1%~ 97.6%,氨基酸同源性为95.3% ~ 98.0%.结论 2013年北京市麻疹病例明显增多,以本土基因型病例为主,进一步加强麻疹病例控制和预防,对于实现消除麻疹的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晶波;崔京辉;王永全;李爱华;陈维新;陈萌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果蔬中多效唑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对果蔬样品中的多效唑用乙腈提取,浓缩后用甲醇复溶,经QuEChERS试剂盒净化后用HPLC检测;以甲醇与水(65:35,wV)为流动相,ACCHROM UnitaryC18柱(150 mm ×4.6 mm,5μm)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22 nm波长处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 多效唑在0.40 μg/ml~20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在0.08 mg/kg、0.20 mg/kg、0.50 mg/kg 3个浓度添加水平下,豆芽和草莓样本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6.6%~ 84.5%和83.2%~ 89.2%,相对标准偏差(RSD)均≤4.95%;方法检出限为0.02 mg/kg,定量限为0.08 mg/kg.结论 利用QuEChERS试剂盒可以对果蔬样本进行有效净化,结合HPLC法可以满足果蔬中多效唑残留检测要求.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谭莹;倪竹南;汤鋆;朱坚磐;姜维;王志园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的分析方法.方法 样品采用氨水溶液(1∶9,V/V)溶解后固相萃取净化,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上,以甲醇/磷酸溶液(1∶1,V/V,pH =3.0)为流动相进行分离,紫外224 nm波长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 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在0.50 mg/L~ 50.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5),回收率为87.4% ~ 99.0%,RSD<5.0%,定量检出限为1.0 mg/kg.结论 该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重现性好的优点,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作者:马建明;龚文杰;邬晨阳;徐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血清瘦素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生长发育门诊就诊儿童,MS组35例,SO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3组血清瘦素(leptin,Lep)水平进行检测,并与血生化指标和体质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S组Lep为(11 337.36±1 074.98) ng/L,SO组Lep为(5 536.44 ±291.21) ng/L,对照组Lep为(3 395.42±113.05) ng/L;SO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55,P<0.01),MS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47,P<0.01),MS组和S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1,P<0.01);血清Lep与BMI呈正相关(r=0.71,P<0.01),与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r=0.93;r=0.76;r=0.91;r=0.67,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明显负相关(r=-0.76,P<0.01).结论 血清Lep水平可反应儿童MS病情及进展.
作者:王惠庭;管敏昌;汤卫红;俞慧君;叶建敏;邹朝春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对一起沙门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检测及溯源分型进行分析.方法 对中毒事件中采集的患者标本和剩余食物,采用GB4789.4-2010方法分离沙门菌,分离到的13株沙门菌进一步鉴定培养,应用H9812作为脉冲场凝胶分子量标准,限制性内切酶XbaI消化酶切后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结果 从食物中毒样品中,5份可疑食品花生分离出2株雷根特沙门菌(血清型为O3.10∶Hf,g);患者粪便和呕吐物15份,分离出11株雷根特沙门菌.挑选3株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条带基本一致,说明同起食物中毒分离到的沙门菌具有相同的指纹图谱.结论 这起食物中毒是由雷根特沙门菌引起的,PFGE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分子分型方法,可应用于食物中毒溯源分析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刘玉霞;陈旭;李红叶;美丽克;左迪晓雪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进行蚕丝-PLGA复合网状支架的力学强度检测及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共培养.方法 采用纬编针织法制备蚕丝丝素-PLGA纤维复合网状支架,并进行力学强度测试.在网状支架上滴加Ⅰ型胶原并冷冻干燥,再用纤维连接蛋白表面修饰后,种植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共培养,观察细胞与支架复合生长情况.结果 蚕丝-PLGA网状支架宽约5 mm.支架的大载荷、抗拉强度、断点伸长率、弹性模量分别为(118.32±11.21)N、(52.90±5.03) MPa、49.79%±5.16%、(177.25±19.18) MPa.支架-MSCs复合物培养2 d的扫描电镜观察显示:MSCs细胞黏附于支架表面呈立体状生长,细胞呈梭形,增殖良好,并分泌基质.结论 蚕丝-PLGA复合网状支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与细胞相容性,是一种较有潜力的组织工程韧带的支架材料.
作者:张科技;张文元;杨亚冬;李颖;房国坚 刊期: 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