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元江县2013年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结果分析

周燕华;端海涛;潘海燕;张玫;王启英;李勇三

关键词:麻疹, 人群, 抗体水平, 监测
摘要:目的 了解元江县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状况,为控制和制订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361人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 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6.95%,抗体平均浓度(GMC)为3 078.04 mIU/ml.不同性别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P>0.05);不同地区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及GM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P<0.05,F=15.284,P<0.05);不同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及GM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6.3,P<0.05,F=2.469,P<0.05).结论 元江县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较高,虽能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但应提高8月龄儿童首针接种及时率.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2013年张掖市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细菌多重PCR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该地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细菌病原谱的构成.方法 对张掖市1家哨点医院自2013年1月-2013年12月符合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监测病例定义的患者采集痰液标本,每月5份~6份,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肺炎链球菌(SP)、流感嗜血杆菌(HI)、军团菌(LP)、百日咳杆菌(BP)、肺炎衣原体(CT)、肺炎支原体(MP)6种呼吸道病原菌进行检测.结果 检测痰液标本63份,总阳性率为96.83% (61/63),其中SP为29.51%(18/61)、SB +HI为65.57% (40/61)、SB+ MP为4.92% (3/61),未检出CT、LP及BP;全年均有发病,发病季节变化不明显;<5岁儿童较多,阳性构成比为27.86%(17/61);男性、女性细菌感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张掖市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细菌类病原主要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支原体.

    作者:王冬玲;于爱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332例复治肺结核患者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 为了初步了解宁波地区复治肺结核患者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并为完善本地区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WHO/IUATLD推荐的1%药敏比例法,对332株临床分离的复治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及乙胺丁醇(EMB)4种药物的耐药性测定,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复治病例耐药的相关因素.结果 纳入的复治肺结核患者总耐药率、耐多药率分别为57.2%和36.1%.耐药谱以耐异烟肼为高.户籍情况是复治肺结核患者耐药的影响因素.结论 宁波地区复治肺结核患者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趋势依然严峻,需进一步加强复治肺结核患者的防控工作.

    作者:车洋;于梅;许国章;平国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Xpert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试验快速诊断儿童结核病及其耐药性的研究

    目的 评价Xpert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试验(Xpert MTB/RIF试验)检测儿童结核病及利福平耐药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72例疑似结核病患儿痰标本,进行涂片镜检、固体培养、比例法药敏试验和Xpert MTB/RIF检测,分析Xpert MTB/RIF法检测痰中MTB及其耐药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与金标准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以固体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Xpert MTB/RIF法检测痰标本MTB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9%和87.5%,Xpert MTB/RIF和MTB固体培养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0.808);以比例法药敏试验结果作为金标准,Xpert MTB/RIF方法检测利福平耐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9%和93.9%,Xpert MTB/RIF和比例法药敏试验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0.831).结论 Xpert MTB/RIF法检测痰液标本的敏感度和特异性高,可为儿童结核病早期诊断及其利福平耐药情况提供及时的数据.

    作者:周蕾;王海;朱明利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2013年无锡市流感病毒流行特征与人群流感抗体水平分析

    目的 了解无锡市2013年流感流行特征与人群流感病毒抗体状况,为流感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3年无锡市哨点医院送检的流感样病例,应用荧光PCR鉴定流感病毒型/亚型.采用红细胞凝集抑制实验对血清标本进行季H1、季H3、新H1 (2009)、BV和BY亚型抗体检测.结果 2013年共收到哨点医院送检流感样病例1 827份,核酸阳性124份,阳性率为6.79%.124例阳性病例中,男性患者为69例,女性患者为55例,男、女性别流感病毒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24,P=0.233),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226,P<0.05).人群流感抗体分析,不管是健康人群还是患者,都是季H3抗体阳性率高.结论 2013年无锡市主要以季H3和新H1 (2009)流行为主,2种毒株几乎全年都有流行.这2种毒株在人群中的免疫屏障已经形成,预计在下一个流行季不会引起大的流行.

    作者:马广源;凌霞;鲍静;肖勇;吴家林;尤凤兴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增菌液及增菌时间对空肠弯曲菌检测率的影响

    目的 了解不同增菌液、不同增菌时间对空肠弯曲菌检测结果的影响,摸索空肠弯曲菌分离鉴定的优化条件.方法 对多重PCR检测阳性的样品参照GB/T 4789.9-2008提供的方法分离鉴定空肠弯曲菌,比较不同增菌液、不同增菌时间检测空肠弯曲菌的结果差异.结果 300份样品在布氏肉汤和改良布氏肉汤及添加5%新生牛血清的布氏肉汤和改良布氏肉汤中,经24 h增菌对空肠弯曲菌的检出率分别为9.67%、15.00%、15.00%、16.67%;经48 h增菌的检测率分别为9.00%、13.67%和14.00%、14.33%.增菌48 h的检出率较24h有下降趋势.结论 添加5%新生牛血清的布氏肉汤、改良布氏肉汤较适合作为空肠弯曲菌分离鉴定的增菌液,增菌时间以24h较为适宜.

    作者:熊海平;张伟;许海燕;汤敏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遵义市2013年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遵义市流感的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定流感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门诊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 time 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13年共采集流感标本2 174份,检出346份阳性,总阳性率为15.92%.其中H1N1型226份,H3型88份,B-Yamagata型32份.2013年的1月-4月、11月-12月是遵义市的流感高峰期.结论 2013年流感阳性率15.92%.以新甲型H1N1为主要毒株,发病高峰为冬春季节.5岁~组人群是主要感染人群.

    作者:何柳;朱琳;赵明伍;汪荣珊;田登菊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液体型MPT-NAG匀相速率法试剂测定NAG活性

    目的 建立以6-甲基-2-硫代吡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MPT-NAG)为底物的液体型匀相速率法试剂测定NAG活性.方法 在含表面活性剂的柠檬酸缓冲液中,NAG催化MPT-NAG分解产生6-甲基-2巯基吡啶(MPT),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监测340 nm处吸光度的变化速率,与标准液比较后计算出样本中NAG活性.结果 该法线性范围为0 U/L~ 380 U/L,平均回收率为98.8%;批内、批间相对标准差(RSD)分别为1.2%~ 3.3%和2.4%~3.9%;与参考方法相比的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分别为y=1.01x +0.24,r=0.9986.结论 用液体型MPT-NAG匀相速率法试剂测定NAG活性,具有快速、稳定、简便等优点,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方芳;连国军;赵长容;王文蔚;马美萍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改良酶抑制法快速检测稻谷中有机磷农药残留

    目的 了解粮食农药速测卡的可靠性及实用性.方法 通过改良酶抑制法,采用速测卡对有机磷农药的低检出限进行试验,以及检测稻谷样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情况,并与气相色谱法进行对比;同时对不同批次的速测卡进行比较试验.结果 速测卡对大部分有机磷农药的检出限比较低,灵敏度在0.01 mg/kg~ 2.0 mg/kg;对敌敌畏灵敏度高,可达到0.01 mg/kg;对乐果灵敏度较低,为2.0 mg/kg.检测样品时,速测卡与气相色谱法阴性符合率为99.5%,阳性符合率为84.6%.5个批次的速测卡显色结果基本一致,批次间重复性较好.结论 速测卡法具有快速、准确、方便、灵敏等特点,适用于粮食生产基地、粮食收购站、粮食仓库和稻米加工厂等单位现场的定性分析.

    作者:谢俊平;陈威;卢新;陈嘉东;王亚军;吴文玲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细菌鉴定仪、显色培养基与mecA基因扩增法鉴定MRSA比较

    目的 比较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显色培养基与mecA基因扩增3种方法鉴定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差异.方法 对临床连续收集的6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au),使用VITEK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和mecA基因PCR扩增方法检测MRSA,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6株S.au中3种方法检测到MRSA分别为14株(21.21%)、12株(18.18%)和17株(25.76%).3种检测方法对MRSA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和科玛嘉显色培养鉴定为MRSA菌株都扩增到了mecA基因.结论 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显色培养基和mecA基因扩增3种方法检测MRSA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和显色培养基方法可能会产生漏检,mecA基因检测的方法应该进一步得到推广.

    作者:刘国栋;何秀娟;王劲;于礼;肖潇;佟颖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One-step RT-PCR-RFLP方法筛查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Oseltamivir耐药株

    目的 分析2013年江西省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第275位氨基酸变异情况,掌握甲型H1N1流感病毒耐药特性,为甲型H1N1流感临床治疗和疾病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江西省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的鼻咽拭子标本,采用狗肾传代细胞(MDCK)对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对分离的31株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核酸提取,采用一步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One-step RT-PCR)扩增病毒M基因部分片段,采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方法,分析扩增的部分NA基因第275位是否发生组氨酸(H)到酪氨酸(Y)的突变.结果 2013年江西省31株甲型H1 N1流感病毒NA基因第275位氨基酸均为组氨酸,未发生变异.结论 2013年31株毒株均对Osehamivir敏感,One-step RT-PCR-RFLP方法筛查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Osehamivir耐药株简便可行.

    作者:熊英;施勇;李健雄;龚甜;周珺;徐刚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蚕丝-PLGA网状支架的力学强度检测及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

    目的 进行蚕丝-PLGA复合网状支架的力学强度检测及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共培养.方法 采用纬编针织法制备蚕丝丝素-PLGA纤维复合网状支架,并进行力学强度测试.在网状支架上滴加Ⅰ型胶原并冷冻干燥,再用纤维连接蛋白表面修饰后,种植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共培养,观察细胞与支架复合生长情况.结果 蚕丝-PLGA网状支架宽约5 mm.支架的大载荷、抗拉强度、断点伸长率、弹性模量分别为(118.32±11.21)N、(52.90±5.03) MPa、49.79%±5.16%、(177.25±19.18) MPa.支架-MSCs复合物培养2 d的扫描电镜观察显示:MSCs细胞黏附于支架表面呈立体状生长,细胞呈梭形,增殖良好,并分泌基质.结论 蚕丝-PLGA复合网状支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与细胞相容性,是一种较有潜力的组织工程韧带的支架材料.

    作者:张科技;张文元;杨亚冬;李颖;房国坚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浅议生活饮用水中氯化物检测方法-硝酸银容量法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将水中氯化物归为一般化学指标.作为一般化学指标,水中氯化物的浓度过高并不能直接影响到饮用者的身体健康,但却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水可能受到的污染,同时浓度过高的氯化物可使水产生咸味,对配水系统也具有腐蚀作用¨].1986年在吸取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饮用水标准的基础上首次将氯化物指标及检测方法纳入到我国的饮用水标准中,颁布实施了GB5749-1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GB/T5750-19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虽然从2007年7月1日起新版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50.1~ 13-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同步实施,取代了1985年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标准检验方法,但还是保留了氯化物卫生标准和检验方法,可见氯化物指标在生活饮用水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刘学彬;曾泽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百菌清等12种农药残留

    目的 建立液液萃取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百菌清、溴氰菊酯、六氯苯等12种农药残留.方法 采用外标法定量,样品用正己烷萃取后浓缩,经HP-5毛细管色谱柱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进样口温度为250℃,检测器温度为320℃,起始色谱柱温度为90℃(保持1 min),以30℃/min升至170℃(保持1min),再以8℃/min升至230℃,以2℃/min升至250℃,以3℃/min升至270℃(保持5 min),以5℃/min升至280℃(保持2 min).结果 12种目标化合物在0.01 μg/ml~0.4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18~0.9995,方法的检出限为0.002μg/L~0.07 μg/L,低浓度和高浓度加标回收率分别为77.5%~ 93.8%及98.4%~113.4%,相对标准偏差(RSD,n=10)为6.9% ~8.4%.结论 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简便、灵敏、准确、稳定,能同时分析水样中多种痕量有机农药,满足了生活饮用水中农药残留检测需要.

    作者:徐虹;曹文婷;易承学;宋寅生;和佳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抗HIV-1治疗后病毒学失败患儿的耐药基因型分析

    目的 了解抗艾滋病病毒治疗患儿病毒学失败者的耐药突变特点.方法 采集接受过高效抗病毒治疗患儿的血浆,对病毒载量≥1 000拷贝/ml者进行耐药基因型检测,将所得序列上传到斯坦福大学耐药数据库(http://hivdb.stanford.edu)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发生病毒学失败的有66例患儿,其中38例患儿出现了耐药突变,耐药发生率为57.58% (38/66).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耐药发生率(56.06%,37/66)明显高于蛋白酶抑制剂的耐药发生率(3.03%,2/66).结论 HIV-1耐药突变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在艾滋患儿开始抗病毒治疗之前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是必要的,可为制定适用的抗病毒治疗方案提供数据.

    作者:马同锁;赵景茹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粪便中隐孢子虫的提取与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粪便中隐孢子虫的提取与检测技术,分析腹泻病人粪便中隐孢子虫的感染情况,为该病的诊断、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经病原学检测已经确诊的5份隐孢子虫阳性和4份阴性粪便,分别采用FTA卡和商业化DNA抽提试剂盒抽提粪便样本中DNA,经荧光PCR法进行扩增,比较核酸提取效果;同时用直接涂片法、改良抗酸染色法及荧光PCR法对63例腹泻病人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进行粪样检测分析.结果 应用FTA卡抽提DNA效果优于应用商业化DNA抽提试剂盒抽提DNA.同时对63份腹泻病人粪便运用直接涂片法、改良抗酸染色法及荧光PCR法都未检出隐孢子虫.结论 应用FTA卡进行粪便样本中隐孢子虫DNA的抽提方法具有简单有效、快速灵敏、准确可靠等特点,可以应用于粪便中隐孢子虫的检测,同时可联合多种检测手段来提高腹泻病人原虫感染的检出率.

    作者:黄达娜;唐屹君;李迎慧;阳帆;吴春利;李玥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衢州地区宫颈病变女性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分布特点的研究

    目的 研究衢州地区708例宫颈病变女性感染各亚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概率,探讨单一感染、双重感染、多重复合感染等感染机会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PCR体外扩增和DNA反向点杂交相结合的DNA芯片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HPV亚型,按不同分组统计分析708例宫颈病变女性感染不同亚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机会.结果 708例感染标本检出各亚型阳性点数为1 001次,单一亚型感染占71.13%,双重感染占24.18%以及多重复合占4.70%,其中不同亚型在各感染机会中占所有阳性点位的比例为:高危型分别占49.05%、18.88%、4.00%,低危型分别占22.08%、5.29%、0.70%.高危型和低危型HPV感染机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种感染机会在不同年龄段分布比例不同,31岁~40岁年龄段单一亚型感染比例高(47.60%),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56.29,P<0.005).结论 HPV感染机会具有明显的亚型和年龄分布异质性,混合感染比例不容忽视,提示使用HPV预防性疫苗应同时考虑各亚型的感染机会和年龄因素.

    作者:朱庆文;杨红斌;余晓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布鲁杆菌病3种血清学检测方法比较分析

    目的 通过比较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检测结果,客观评价3种方法对布鲁杆菌病诊断效率和价值.方法 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3种布鲁杆菌病血清学检测方法,对300位从事养殖、屠宰加工、皮毛贩运等重点职业人群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运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运用3种检验方法对300位重点职业人群血清样本进行检测,RBPT法阳性血清25例、阴性血清275例;GICA法阳性血清24例、阴性血清276例;SAT法阳性血清21例、阴性血清279例,3种检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BPT法、GICA法敏感性好,SAT法特异性高,在实际检测工作中应该把几种检验方法结合起来应用,并结合流行病学和临床体征来确诊布鲁杆菌病患者.

    作者:董文杰;解英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2种染色方法查找痰中结核杆菌的比较

    目的 评价发光二极管荧光染色法(简称LED法)与萋-尼氏抗酸染色法(简称Z-N法)查找痰中结核杆菌的差异.方法 对1 168份痰标本分别进行萋-尼氏抗酸染色和荧光染色检测,比较2种方法检查结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读片时间、褪色速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LED法检测结果与Z-N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99.1%,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有11份用Z-N法染色检测为阴性的标本其荧光染色检测为阳性,表明荧光染色检测方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LED法的读片时间明显短于Z-N法.结论 LED法具有读片时间短、灵敏度较高、操作步骤简单等特点,在基层痰检室对肺结核患者的发现具有一定优势,适合在临床推广.

    作者:曾希鹏;张小芬;陈烨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合成革水性与溶剂型聚氨酯树脂对作业场所空气质量影响比较

    目的 目前聚氨酯(PU)合成革的生产采用溶剂型的生产系统为主,随着环保法规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水性PU合成革技术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了解2种不同性质PU树脂对作业场所空气质量影响,掌握涉及二甲基甲酰胺(DMF)企业的职业危害程度,为提出有效的防护建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作业场所空气中DMF浓度进行监测比较.结果 10家企业总的合格率接近60.4%,其中水性PU树脂合格率为88.3%,溶剂型PU树脂合格率为32.5%.说明作业场所空气中DMF超标严重,以湿法涂台尤甚.结论 水性PU树脂的技术要求与工艺流程比较高,价格也比溶剂型PU树脂贵30%,建议加强工艺改革,降低成本,大限度地使用水性PU树脂替代溶剂型PU树脂.

    作者:丁云龙;雷永良;应国祥;付艳岚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清远市某工业区农村饮用水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目的 监测清远市某工业区农村饮用水中A1、As、Se、Cd、Sb、Pb 6种重金属含量并评价其健康风险.方法 在清远市某工业区选择104个水井作为监测对象,检测重金属含量;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评价,并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其致癌风险与非致癌风险.结果 通过饮用水途径所致健康风险中,非致癌物和致癌物所致风险都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污染物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致癌风险可接受大值(5.00×10-5/a),其中致癌物引起的年均风险As(1.42×10-6/a)> Cd(8.24× 10-8/a),非致癌物引起的年均风险A1(1.20×10-8/a)> Pb(5.41×10-9/a)> Se(1.77×10-10/a) >Sb(6.76×10-n/a).结论 清远市某工业区农村饮用水中重金属存在一定健康风险,As为产生健康风险的主要污染物,应优先考虑防治.

    作者:何健飞;王国彬;赖婧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