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立荣;苏亚娟;吴文广
目的:探索碘酸钾极谱体系测定食品中微量硒的方法.方法:采用微分电位溶出仪完成了碘酸钾极谱体系测定食品中微量硒的条件选择,包括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放置时间等.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设计试验,对各试剂用量进行了选择和优化.结果:应用实验选择的方法测定番茄样品中微量硒,所得线性回归方程为Y=12810X+8.7024,r2=0.9996,硒的小检出量为0.08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1.3%,加标回收率为93%~99%.结论:该方法测定食品中微量硒结果满意,该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好,仪器简单,操作简便等特点.
作者:刘艳;金华丽;陈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基因异常.方法:用两种序列特异性探针D13S272(13q14.3)、ATM(11q23),一种着丝粒探针,以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选择性的对28例CLL进行检测,并和常规细胞遗传学检测结果比较.结果:常规细胞遗传学方法检出10例有克隆性染色体异常,其中5例检出+12,仅一例检出13q-,其余均为未涉及13q-、11q-的异常.两种位点特异性探针检出12例(44%)异常,del(13q14.3)9例,del(11q23)7例.12号着丝粒探针检出6例有+12,而且D13S272(13q14.3)、ATM(11q23)缺失常发生在常规检测正常的核型.3种探针异常检出率为57%(16/28).结论:FISH技术可以检测出常规细胞遗传学方法无法检出的较小片段缺失,因此,位点特异性FISH是检测CLL患者基因异常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倩;杜兵;杨军军;刘国君;季抗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蔗糖含量是奶粉的一项重要的质量和卫生评价指标,其含量检测也是一般食品检测实验室常覆盖的能力范围,也是实验室间比对试验经常选择的项目.但由于GB/T5009.8-2003中规定的蔗糖含量测定方法操作步骤多,涉及试剂多,产生不确定度的因素也较多,因此对一般检测实验室,蔗糖含量的测定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一项能较好评价实验室检测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和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的项目.本文结合我们实验室的检测经验,同时通过多个实验室间的比对试验,探讨了奶粉中蔗糖检测的实验室间比对试验的影响因素.
作者:李小平;姚浔平;范建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建立碳化-酸溶消解法测定板栗中的铅、镉含量的方法.方法:先用硝酸消解板栗果肉及果皮中易溶解的部分,蒸干,然后在约400℃碳化使大分子裂解,形成小分子或碳残渣,再用硝酸,双氧水消解成透明溶液.用石墨炉光谱法测定板栗中铅、镉的含量.结果:铅、镉的平均回收率为98.9%、103.5%;RSD<5.3%.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安全,消化完全且干扰小,测定结果可靠.
作者:吴瑶庆;孟昭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我县茶叶锰的含量情况及饮茶习惯与摄入量的关系.方法:获取我县不同茶厂的50份茶叶参照GB/T5009.57-2003和GB/T5009.48-2003的有关方法测定.结果:所有样品均检出不同程度的锰.结论:建议茶叶的卫生标准中增加锰的检测.
作者:潘世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找出能消除基体干扰的基体改进剂,建立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简便、快速、准确地直接测定尿中镉的方法.方法:选择几种基体改进剂组合,经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找出效果好的一组,调整基体改进剂的不同成分,找出佳改进剂.结果:含1.0%HNO3+0.5%NH4H2PO4的混合基体改进剂测定效果好.方法的检出限为0.033μg/L,相对标准偏差2.5%,回收率为96.9%~102%.结论:利用含1.0%HNO3+0.5%NH4H2PO4的混合基体改进剂直接测定尿中镉能有效消除基体干扰,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测定尿中镉的方法.
作者:李月欢;徐淑暖;彭寨玉;杜二青;莫曦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参加湖南省2006年疾控机构卫生微生物实验室间比对试验结果,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不断提高实验室处理各种样品的能力和水平.方法:2006年湖南省疾控系统实验室间盲样比对检测.结果:根据湖南省CDC反馈信息,本中心考核成绩为满意.结论:从比对试验结果显示,本中心的总体检测能力和水平有明显提高.
作者:肖永跃;秦云峰;吕蓉;代春妮;罗中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猪肝中克伦特罗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方法.方法:使用四级串联质谱(MS/MS)的多反应监测(MRM)技术测定.结果:方法线性范围为1.0~50.0 ng/ml(r=0.9995),检出限为0.20 μg/kg,3个浓度的回收率在75.0%~100.0%.结论:该法灵敏、准确,可用于猪肝中克伦特罗残留的分析.
作者:迟少云;杨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是实验室分析人员对分析质量进行自我控制的过程,是保证实验室提供准确可靠分析结果的必要基础,只有作好内部质控才能及时发现随机因素和系统因素对检测工作的影响,以便随时采用相应的纠正措施,确保实验室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作者:王玫;韩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指两个以上苯环以稠环形式相连的化合物,如萘、蒽等.多环芳烃是早发现且数量多的致癌物[1],目前已经发现的致癌性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已超过400种.由于其毒性、生物蓄积性和半挥发性并能在环境中持久存在,而被列入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受到国际上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作者:林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动力染毒柜内气体中毒死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2个多孔板玻璃吸收管串联,以甲醇为吸收剂,用个体采样器采集动力染毒柜中雾化的毒死蜱热雾剂,吸收液直接进样测定,液相色谱条件:C18柱;流动相:乙腈80%+水20%,紫外检测波长300 nm.结果:采样效率达100%,RSD小于1%.结论:方法简单,重现性好,可用于动力染毒柜气体中毒死蜱的测定.
作者:马永民;渠志华;李建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回流消化技术在食品蛋白质含量测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动回流消化仪替代国标法蛋白质测定中使用凯氏定氮烧瓶进行消化的方法.由于样品与试剂的反应是在相对密闭的容器内进行,所以在消化过程中分解产生的大量酸雾、硫的氧化物等刺激性气体溶于冷凝水中排出,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分析人员毒害大大减小.结果:实档验结果表明,回流消化法与国标法比较,测定结果基本一致,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测定样品蛋白质含量在1.59%~23.55%之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4%~1.96%(n=5),平均回收率为98.3%.结论:自动回流消化法仪器价格便宜,不需要消毒通风柜,可节约经费开支,消化时间较为缩短,减轻了分析人员的劳动强度,相对提高了工作效率.对基层卫生检验实验室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舒向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酶二步法,检测30例哮喘患者及25例健康人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的数值及CD4/CD8的比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哮喘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显著增高(P<0.05);CD4/CD8比值也显著增高(P<0.05);而CD3T细胞、CD8T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哮喘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CD4/CD8比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D4T细胞在哮喘慢性气道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免疫酶二步法检测T细胞亚群可在中、小医院应用推广.
作者:刘传勇;肖玉梅;廖丽娟;谭世繁;古茂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家卫生部门肩负起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任,生活饮用水的质量好坏与否紧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活饮用水相关的卫生标准和检验方法也在不断的提高和完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1]和《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5750-85[2](以下合并简称国家标准)是1985年8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1986年10月1日实施的.它是在77版的基础上修订形成的,在20多年后的今天看来某些内容有些不尽完善之处.但在这20多年来,在规范生活饮用水质量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新的标准制订以前,卫生部积极在2001年出台了《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3](以下简称卫生规范),对原标准起到了很好的完善和补充作用,引入了不少新的检测技术,相应地对个别卫生指标也作了更高的要求,使卫生指标的定值更符合卫生要求,检测方法更为科学.
作者:周伟斌;王怡;顾建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乙肝在文成县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的感染情况及血清中HBV感染模式,为有关单位进一步管理乙肝感染人员提供依据.方法:应用ELISA法对12 800例从业人员进行血清HBV检测.结果:12 800例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HBsAg总携带率为3.1%,低于全国及本县平均普通感染水平,抗-HBs总阳性率高达46.2%,不同年度HBsAg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HBsAg阳性血清中HBV感染模式共7种.结论:对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定期体检,检测HBV五项指标,早期发现乙肝感染人员.
作者:赵淑雯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问题.方法:从管理角度介绍了遵循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结合流行病学原理,开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建设的心得体会.结果: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要依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从流行病学的思路出发,按照流行病学的防治策略和措施开展工作,并配合人员培训和硬件建设,实现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现代化管理.结论:有效开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防止病原微生物造成的实验室传播.
作者:姚丽;高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对聚乙烯亚胺-戊二醛交联法进行优化,提高乙肝表面抗原压电免疫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降低生产成本,易于普遍推广.方法:利用SAS8.1软件,确定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因素水平以及实验点,通过响应面分析,寻求优值.结果:根据响应面法确定了戊二醛浓度为2.5%,PBS pH值为7.4,BSA浓度为0.5%,免疫反应时间为40 min时,信噪比达到大,结果与预测值非常接近.结论:本实验所用四通道压电免疫传感器阵列可以同时检测两个血清样品,并且有阴阳性对照,增加了该传感器的可靠性,适合现场检测.
作者:缪璐;刘仲明;张水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蔬菜中百菌清农药的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通过各种条件实验,对方法的各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方法的低检测浓度为0.015 mg/kg,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8,加标回收率为90.1%~93.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5%~2.57%,并将其应用于实际蔬菜样品中的检测.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适用,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作者:欧阳立群;吴富忠;仝振东;沈跃勇;王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由于人体摄入一定量的NO2-可发生高铁血红蛋白症,而且亚硝酸盐和水、土壤和食品中广泛存在的仲胺可在人胃中合成亚硝胺,其具有较强的毒性和致癌性.为预防上述有害现象的发生,应限制食品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尤其是乳粉针对的消费者主要是婴幼儿.由于按国标法处理的滤出液不够澄清,测定的灵敏度也不够高,且量取一定体积再按固定密度换算质量,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方法仍采用格里斯试剂比色法,直接称取样品,通过改进样品处理,增强沉淀效果,取得澄清滤液,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同时直接以亚硝酸钠配制标准溶液,避免以亚硝酸根来换算结果,简化了公式,经过多次实验.其回收率为87.46%~107.27%,低检出限为0.265 μg.
作者:戚荣平;孟琪;商晓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对分离自环境与临床患者的6株MRSA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基因分型.方法:应用多重PCR方法检测该6株金葡菌是否MRSA,然后通过SCCmec typing,MLST,spaA typing,coa typing,AP-PCR,RAPD和ERIC-PCR等多种方法进行基因分型.结果:6株金葡菌均为MRSA,均携带Ⅲ型SCCmec,序列型为ST239,spaA型为GkAOMQ,coa型为HI-JKL,AP-PCR,RAPD和ERIC-PCR的指纹图谱均显示其带型一致,来源于同一克隆系,病原上具有高度同源性.结论:MRSA可能通过环境与患者之间传播而引起感染,并且如果该克隆的MRSA携带上毒素基因,则可能爆发非常严重和危险的院内感染.
作者:徐振波;徐小平;梁浩晖;严冰;江鹏飞;石磊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