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OD5标准测定方法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朱莲

关键词:标准方法, 五日生化需氧量, 稀释接种法, 水中有机物, 氧化作用, 测定方法, 无机物, 溶解氧, 库仑计, 测压法, 生物
摘要:生化需氧量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水中有机物和无机物在生物氧化作用下所消耗的溶解氧[1].目前常用的测定方法有稀释接种法,测压法和库仑计法[2].我国测定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标准方法是稀释与接种法-[GB7488-87].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中山市秋、冬季上市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调查

    近几年来,随着农药用量逐年增加,由于农药残留超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在食物中毒总数中占有很大比例,且死亡率高.

    作者:黄诚;周日东;古有婵;冯银凤;卢丽明;何伦发;林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ELISA检测罂粟碱方法学研究

    利用前文制备获得的特异性抗罂粟碱(Pap)免疫球蛋白(抗体)[1]和罂粟碱-辣根过氧化物酶(Pap-HRP)结合物(酶标抗原)[2],进行ELISA检测Pap的方法学研究.本方法学研究已达到以下主要技术指标:检测限0.1μg/kg,检测范围0.1μg/kg~20μg/kg,样品回收率>80%,检测时间≤2h.

    作者:钮伟民;毛云中;戴维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原子荧光光谱测定保健食品中As和Hg的分析方法

    砷和汞在保健食品中被列为必测的有害元素,并有严格标准限制,用原来传统的分析方法测定,存在着诸多不足.本文通过一年多反复实验总结了这一较适用的方法.

    作者:王宇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的铋

    铋化合物作为漂白剂和珠光剂添加在化妆品中.亚硝酸铋是收敛剂,对皮肤有漂白作用.日本化妆品卫生标准规定大允许用量为3%.国外资料报导,长期用含铋化合物的药品,对神经系统有副作用[1].

    作者:连晓文;杜达安;蔡文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连续消毒中大肠杆菌O157:H7对两种弱效消毒剂抵抗力的变化及其与质粒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连续消毒中大肠杆菌O157:H7对洗必泰和季铵盐抵抗力的变化以及抵抗力与质粒的关系.[方法]洗必泰和季铵盐连续消毒6株大肠杆菌O157:H7 50代,对比消毒前后试验菌对消毒剂的抵抗力,消除原始菌和连续消毒后试验菌的质粒.[结果]结果表明,连续消毒50代后,试验菌对季铵盐的抵抗力增加;对洗必泰的抵抗力不变.消除原始菌的小质粒后,细菌对两种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变;消除原始菌的所有质粒后,试验菌对洗必泰的抵抗力不变,对季铵盐的抵抗力降低;消除连续消毒后试验菌的质粒后,试验菌(50代连续消毒后)季铵盐的抵抗力降低,对洗必泰的抵抗力不变.[结论]试验结果提示,连续消毒会使试验菌对季铵盐的抵抗力增加,对季铵盐抵抗力增加的原因可能与质粒pO157相关.而细菌对洗必泰的抵抗力则与试验菌的质粒无关.

    作者:张本;刘衡川;张朝武;殷强仲;叶酶君;余倩;张玉润;卢惠;黄明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结核分枝杆菌的间隔寡核苷酸分型法(Spoligotyping)

    结核分枝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主要病原体.近年来,针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日臻成熟,Spoligotyping分型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指针对多种不同的间隔序列(位于结核分枝杆菌染色体上DR序列之间),设计各自特异的寡核苷酸探针,并固定在尼龙膜上,引物标记后的扩增产物与膜上的探针进行反向杂交.由于不同菌株的间隔序列不同,因此导致杂交的探针数量和种类也不同而产生多态性.这种方法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可以用来调查结核病暴发流行,追踪和寻觅传染源,确定结核病及耐药结核病的传播机制,鉴定实验室交叉污染或院内感染和阐述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分布及优势株的情况.

    作者:邹佩原;蒋伟利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由金葡A型肠毒素与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混合性食物中毒

    2003年3月26日,藁城县某人在当地八珍鸡老店购买250g青岛五香炸鱼(散装),食用后3h出现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继后发烧、腹痛、腹泻(米泔水样便,5-6次/d)等中毒症状.

    作者:曹春红;李波;罗丽华;李树田;王艳彬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清洁度变化与阴道内尖锐湿疣复发的关系

    为了解女性阴道内清洁度的变化与阴道内尖锐湿疣复发的关系;观察了在正常清洁度和异常清洁度状况下,阴道内尖锐湿疣的复发率,观察了乳杆菌改善阴道内清洁度情况及阴道内尖锐湿疣复发率的变化.现将我站性门诊390例阴道内类锐湿疣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王书才;王琳;崔卫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应用免疫层析法检测食品中的沙门菌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沙门菌.[方法]抗沙门菌多抗用抗原吸收法封闭与其他肠道杆菌的交叉反应,标记胶体金溶胶制成探针,采用多膜复合的方法备免疫层析条.[结果]该层析条可检出人工染菌的畜禽肉、牛奶和米饭等食品中的沙门菌,灵敏度为2.1×106cfu/ml,用常见溶液和自来水处理染菌食品样品,检测结果无异.[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无需特殊仪器设备,适合现场检测之用.

    作者:王中民;李君文;王新为;郑金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HPLC分析测定鸡肝中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方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消费观念在日益加强,诸多影响身体健康的食品及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问题倍受人们关注.

    作者:乔坤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库仑电化学检测法对多种脂溶性维生素及营养物质的分析

    [目的]建立快速分析多种脂溶性维生素及营养物质的检测方法,准确分析多种脂溶性维生素及营养物质的水平.[方法]采用美国ESA公司的高效液相色谱-库仑电化学检测器(HPLC-CoulArray Detector)及天津医科大学和天津大学共同研制的血清脂溶性维生素提取试剂盒.[结果]对多种脂溶性维生素A(视黄醇)、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维生素D3(胆钙化醇)、维生素E(α-生育酚和γ-生育酚)、维生素K1(叶绿醌)、类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和β-胡萝卜素)、类维生素A(维生素A棕榈酸盐)、生育酚乙酸酯和营养物质辅酶Q10(泛醌)进行同时检测.[结论]多通道EC-HPLC检测脂溶性维生素,因其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性强,可作为临床对脂溶性维生素分析的可靠方法.

    作者:刘雪平;甘一如;张雪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掺罂粟壳食品中的罂粟碱

    罂粟壳,为罂粟科植物罂粟Papaver somniferum L.的干燥果壳,含有吗啡、可待因、地巴因、那可汀、罂粟碱等多种生物碱.

    作者:戴维杰;钮伟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脂溶性维生素的研究进展

    维生素(vitamin)是维持人体正常物质代谢和某些特殊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主要参与各种酶的组成,因其结构和理化性质不同,使其各具特殊的生理功能.

    作者:陈风春;马金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某矿区市售蔬菜钩虫卵的污染情况调查

    为了解煤矿工人钩虫病流行的原因,制订矿区钩虫病防治对策,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我们对某矿区市售蔬菜携带钩虫卵情况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玉宝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吡啶甲酸铬含量

    随着近年来对铬元素的深入研究,认为三价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是葡萄糖耐量因子(GTF)的重要组成成分.

    作者:王美菡;李敏;孙海燕;黄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湿法灰化对陈皮中微量元素测定结果的影响

    测定陈皮中的微量元素,首先要破坏陈皮样品中的有机物质.破坏样品中的有机物质方法很多.本文研究了采用不同的湿法灰化[HNO3;HNO3+H2O2;HNO3+HClO4(4+1);HNO3+H2SO4+HClO4(8+1+1)]预处理陈皮样品对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陈皮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研究了样品加标回收试验,并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了广东新会陈皮样品中钾、钠、钙、镁、铜、锌、铁、锶的含量,结果表明以HNO3+HClO4(4+1)湿法灰化好.

    作者:林广云;陈红英;张妮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四种国产抗HAV、IgG、ELISA试剂盒现场使用比较

    人类血清中的抗HAV分为IgM型与IgG型,前者用于临床甲型肝炎诊断;后者为判断HAV既往感染与具有免疫力的标志,前者检测用试剂盒销量大,并且受到卫生部临检中心与生产厂家重视,因而质量较好[1],而后者检测用试剂盒销量少,其质量至今未引起权威部门的重视.

    作者:王忠发;蒋文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在卫生检验中的应用(Ⅰ)--在食品卫生检验中的应用

    1概述近年来,农药残留、滥用食品添加剂、滥用激素、抗生素等兽药以及毒素污染、掺假施杂等食品安全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作者:杨元;谯斌宗;高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4株产色素O139群霍乱弧菌的生物学特性

    1996年8月台州市首次出现O139群霍乱流行[1],近年来,O139群霍乱在我市沿海地区呈局部散发.我们在外环境水样监测过程中,从河水中分离到4株产褐色水溶性色素的O139群霍乱弧菌,并对其生物学性状做了系统的鉴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裘丹红;郑官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测定妊高征中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

    妊高征可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血管内皮损伤,凝血、纤溶系统的激活及血小板的耗损等.是围产医学中危害母婴键康的常见并发症.本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妊高征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探讨妊高征患者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雅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