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由金葡A型肠毒素与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混合性食物中毒

曹春红;李波;罗丽华;李树田;王艳彬

关键词:肠毒素, 侵袭性, 大肠埃希菌, 混合性, 中毒症状, 水样便, 藁城县, 散装, 青岛, 呕吐, 腹泻, 腹痛, 发烧, 恶心, 八珍
摘要:2003年3月26日,藁城县某人在当地八珍鸡老店购买250g青岛五香炸鱼(散装),食用后3h出现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继后发烧、腹痛、腹泻(米泔水样便,5-6次/d)等中毒症状.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由三种细菌混合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2002年5月2日,我区某农户家因办婚宴发生一起食物中毒.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及病原学检测证实:是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奇异变形杆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三种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病原学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叶惠玲;汤恩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食品中锰、铁、锌、铜原子吸收测定法的多元素消解模式研究

    [目的]建立食品中锰、铁、锌、铜多元素同时进行样品前处理的湿法消化方法,代替单元素分次消化的消解模式.[方法]样品经硝酸+高氯酸(4+1)于160℃温度下一次消解彻底后,用原子吸收法同时测定锰、铁、锌、铜4种元素的含量.[结果]各元素标准曲线线性良好,r为0.997~1.000;相对标准偏差为0.72%~1.46%;回收率为96.0%~102%.用标准物质杨树叶和茶叶进行质控测试,分析结果与标准值吻合.[结论]处理方法简便快捷,精密度和准确度符合要求,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牛江梅;沈乐琴;郭桂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湿法灰化对陈皮中微量元素测定结果的影响

    测定陈皮中的微量元素,首先要破坏陈皮样品中的有机物质.破坏样品中的有机物质方法很多.本文研究了采用不同的湿法灰化[HNO3;HNO3+H2O2;HNO3+HClO4(4+1);HNO3+H2SO4+HClO4(8+1+1)]预处理陈皮样品对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陈皮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研究了样品加标回收试验,并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了广东新会陈皮样品中钾、钠、钙、镁、铜、锌、铁、锶的含量,结果表明以HNO3+HClO4(4+1)湿法灰化好.

    作者:林广云;陈红英;张妮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桶装饮用水中双酚A的溶出及GC/MS分析

    [目的]检测PC制桶装饮用水中双酚A的溶出情况,建立双酚A检测方法.[方法]桶装水用二氯甲烷萃取后,脱水、浓缩后用衍生剂BSTFA进行三甲基硅烷化,然后用GC/MS法测定.[结果]其线形范围为0.1~1.5mg/L,检出限为0.2μg/L.[结论]用该法检测双酚A,前处理简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

    作者:王玉飞;陈衡平;陈晖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试论卫生检验在疾病控制中的作用、现状及发展

    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医学模式和疾病谱也在不断的转变,卫生防疫机构改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卫生防病体制改革在全国已经实施.

    作者:刘玮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纳米抗菌漆抗菌性的三种检验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家居等环境的装饰已经使用了大量的人造材料,装饰材料(油漆、涂料、粘合剂、壁纸)等的抗菌性人们有了较高的要求.

    作者:李锦光;黄愈玲;李秀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继续医学教育思考题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氨的质量控制

    氨是无色而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氨又是一种制冷剂,因此在用氨作为制冷剂的环境中,国标有明确的规定,高允许浓度为30mg/m3.

    作者:苏占峰;王丽荣;李永纪;马红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由金葡A型肠毒素与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混合性食物中毒

    2003年3月26日,藁城县某人在当地八珍鸡老店购买250g青岛五香炸鱼(散装),食用后3h出现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继后发烧、腹痛、腹泻(米泔水样便,5-6次/d)等中毒症状.

    作者:曹春红;李波;罗丽华;李树田;王艳彬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脱氢乙酸含量的研究

    脱氢乙酸对霉菌、酵母菌和致病菌都有抑制作用,国家允许在腐乳、什锦酱菜、原汁桔浆中作为防腐剂使用,大允许使用量为0.30g/kg.

    作者:王若燕;王立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中药冲剂治疗Ⅱ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笔者应用中药复方双参降糖冲剂治疗Ⅱ型糖尿病6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将临床观察资料初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瑞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云南战区部队首次检出O157:H7大肠杆菌

    [目的]了解EHEC O157:H7在云南战区部队腹泻患者和战区猪、牛和污水中的存在情况.[方法]在SMAC琼脂平板上分离,快速MUG试验初筛,用VTTEK32全自动微生物生化分析仪鉴定,复合PCR扩增法检测毒素基因.[结果]从人、猪、牛中分别检出EHEC O157:H7和EHECO157:H-,其中O157:H7检出三个毒力基因.[结论]云南战区至少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EHEC O157,要警惕和预防此菌的感染.

    作者:李刚山;范泉水;邱薇;郭兆彪;唐火明;龙沛然;孙阳;尹惠琼;杨美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2002年成都市销售茶叶理化指标调查

    茶叶是人们常用的饮料,我国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近年来茶叶越来越为世界各国人所喜爱,被誉为人类理想的饮料.

    作者:范柯;杨雪峰;朱万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空气微生物采样及发展趋势

    本文对空气中微生物的几类采样方法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惯性撞击类中,自然沉降法简单易行,但粗糙不能测定空气中小粒子上的细菌;固体撞击式采样器采样粒谱范围广、效率高,存在壁损失造成的结果误差;液体撞击式采样器适于高浓度的空气微生物采样,采集的样品可分别分析,不适于低温和微生物浓度低时采样;离心撞击式采样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灵活,对微生物粒子的捕获率高.过滤阻留类的采样器能在低温条件下采样、采集效率高,但难以保持稳定的采气量;静电沉着类采样器采集空气样本容量大,对小粒子捕获率高、实用性强,其设备大、结构复杂、使用维护不便;温差迫降类采样器采集的样品可直接培养,对低浓度气溶胶快速、简单、粒子损伤小,但采气量小,未在现场中获得应用;生物类采样器除具有一般空气微生物采样器所具有的功能外,还能为进入呼吸道的微生物粒子提供生长繁殖场所,但无法推广应用.

    作者:李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胸腹水病原体的检测与耐药性分析

    为探讨临床上胸、腹腔感染的细菌学种类及其对常用抗菌素的耐药情况,我们对一定数量患者的胸腹水进行了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素珍;邢志广;魏晓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连续消毒中大肠杆菌O157:H7对两种弱效消毒剂抵抗力的变化及其与质粒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连续消毒中大肠杆菌O157:H7对洗必泰和季铵盐抵抗力的变化以及抵抗力与质粒的关系.[方法]洗必泰和季铵盐连续消毒6株大肠杆菌O157:H7 50代,对比消毒前后试验菌对消毒剂的抵抗力,消除原始菌和连续消毒后试验菌的质粒.[结果]结果表明,连续消毒50代后,试验菌对季铵盐的抵抗力增加;对洗必泰的抵抗力不变.消除原始菌的小质粒后,细菌对两种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变;消除原始菌的所有质粒后,试验菌对洗必泰的抵抗力不变,对季铵盐的抵抗力降低;消除连续消毒后试验菌的质粒后,试验菌(50代连续消毒后)季铵盐的抵抗力降低,对洗必泰的抵抗力不变.[结论]试验结果提示,连续消毒会使试验菌对季铵盐的抵抗力增加,对季铵盐抵抗力增加的原因可能与质粒pO157相关.而细菌对洗必泰的抵抗力则与试验菌的质粒无关.

    作者:张本;刘衡川;张朝武;殷强仲;叶酶君;余倩;张玉润;卢惠;黄明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探讨对SARS的细菌检验及疑问

    [目的]交流并讨论在SARS检验中的疑问,为更多了解病情提供参考.[方法]采集SARS病人早期标本以及尸解标本,包括血液,漱口液、肺组织、胸腔积液等,作大量血清学检验和细菌排查检验.[结果]第一,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6位重症SARS病人,检出6株缓症链球菌;第二,作肥达-外斐氏反应、钩端螺旋体玻凝凝溶试验,抗体滴度比正常人略微升高,出现假阳性.[结论]SARS是一种新增的传染病,近距离接触传染性很强,更多了解SARS患者的病情特点,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避免疫情播散、改善预后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龚玉姣;易鸿;何晖;张欣强;林云万;刘海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冷原子荧光法测定尿液中的汞

    尿汞的测定目前尚无统一的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大多仍采用冷原子吸收法,这种方法用空气作为载气,以汞原子对特征谱线的吸收程度定量,虽有仪器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但灵敏度较低,且易造成室内空气污染[1].

    作者:宋新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脂溶性维生素的研究进展

    维生素(vitamin)是维持人体正常物质代谢和某些特殊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主要参与各种酶的组成,因其结构和理化性质不同,使其各具特殊的生理功能.

    作者:陈风春;马金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保证的方法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能有效地控制食品生产过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性危害,保证食品安全[1].本文模拟HACCP体系在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建立质量评价点(Quality Assessment Points,QAP),在每一个评价点实施质量控制,从而形成食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目的是使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张聪恪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