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卫生微生物检验中有关对照设置几个问题的探讨

李晓琍;杨庆文;段志敏

关键词:卫生微生物检验, 检测时, 细菌总数, 设置, 准确性, 可靠性, 文献, 体验, 实践, 检样
摘要:设置对照是进行检验或检测时提高结果准确性及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参考文献[1-3]对检样细菌总数检测均设置了对照,对此类检测有关设立对照问题,我们在实践中尚有一些体验与认识,故提出以下建议,供同行讨论.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葡萄糖、果糖、蔗糖、乳糖的含量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葡萄糖、果糖、蔗糖、乳糖,葡萄糖、果糖、蔗糖、乳糖在4.00/ml-2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葡萄糖、果糖、蔗糖、乳糖的回收率分别为97.5%、95.1%、98.3%.方法重视性好、结果准确.

    作者:高燕红;许秀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再论理化检验中空白值的扣除方法及应用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0年6月第10卷第3期包先金同志<试论理化检验中空白值的扣除方法>一文讲得很好:一未经过原点的标准曲线,其空白值的正确扣除做法是根据空白液的仪器响应信号值求得与之相对应的浓度或含量,再作扣除,否则就会有a/b的相差;若曲线经过原点,就可将空白液测出的仪器响应信号值拿来直接从试样响应值中减去,然后到校准曲线上去查结果.

    作者:王余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微波消解技术测定食品中微量元素

    微波消解技术是一种崭新、高效的样品消解方法.因其具有节能、快速、污染少及分解完全的优点,目前已成为食品分析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陈宏靖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一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分析

    1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就餐人员共10人,发病9人,发病率为90%,发病早为餐后1h,晚4h,平均潜伏期为3h.

    作者:王襄;郑向梅;徐桂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游泳场所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提供游泳场所改进措施是卫生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工作.现就阳泉市部分游泳场(馆)1995-2001年连续7年510份池水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任海林;张立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疯牛病引发的化妆品安全问题

    作者从疯牛病的发生与现状、人类变异型克雅氏病、人类对疯牛病的认识、疯牛病带来的危害以及疯牛病对化妆品安全的潜在威胁、我国政府、各国和有关国际组织采取的措施等方面阐述我国需要防微杜渐、严加防范,拒疯牛病于国门外.

    作者:许毅;张思群;吴宏中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三种比色计在管网二氧化氯监测中的对比试验

    用DR/850,GDY-101和QYJ-Ⅱ型3种比色计及7230型分光光度计分别对模拟管网水中二氧化氯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种比色计对管网二氧化氯的测定结果相互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比较,GDY-101型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价格低等优点,更适合于二氧化氯的现场监测.

    作者:金米聪;董华月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全自动内窥镜清洗消毒机HB-A型除菌效果观察

    内窥镜消毒是否过关,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所以医院使用全自动内窥镜清洗消毒机是应该提倡的,但该机器必须使内窥镜达到消毒效果.为验证这一结果,现将试验报告如下.

    作者:刘继敏;赵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环境样品中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检测及形态分析

    本文对近年来环境样品中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检测及形态分析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马蓓蓓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一起奇异变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2002年6月30日中午1时左右,12名高校学生到广州市海珠区某饭店聚餐后3h,相继出现腹痛、腹泻、水样便、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出现发热,多在38.5℃左右.

    作者:李少彤;孙凤琪;曾德荣;许少洪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巧克力中香兰素

    食品添加剂的监测是食品卫生监测的重要内容.测定食品中香兰素的国标香兰素化学名: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存在于香英兰豆、安息香膏中,有香草的特殊气味[1-2],是目前世界上生产量和使用量大的人工合成香料,ADI值:0-10mg/kg(FAO/WHO,1994)[3].

    作者:黄越;卢忠魁;卢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菌阴肺结核诊断方法探讨

    痰结核菌阴性肺结核(菌阴肺结核)的诊断是目前肺结核病人诊断的难点和热点,各种方法不断被应用于临床[1-3],但各种方法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均存在不足.

    作者:窦迎利;苏振修;盛喜玲;祁敏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山西省产化妆品微生物污染检测结果分析

    1材料与方法1.1样品来源样品为山西省化妆品生产企业的产品686份.1.2检验方法按照<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GB7918.1~7918.5-87及<化妆品卫生规范>进行检验.

    作者:关联欣;张凡非;张亚尼;王三桃;贾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广州地区1991~2000年钩端螺旋体血清学实验分析

    钩端螺旋体病于1937年在我市发现并证实了首次病例[1]以来,该病在广州地区时有爆发和流行,是我市常见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之一.

    作者:张健;刘海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双抗原夹心ELISA一步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前带现象的初步分析

    梅毒的实验室诊断主要有RPR法、TRUST法、TPPA法、TPHA法和ELISA法等.

    作者:黄河;杨艳;赖菊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食品中亚硝酸盐测定方法的改进

    目前我国食品中亚硝酸盐标准检验方法主要采用格里斯试剂比色法.但该法实验步骤较多,试剂用量大,操作时间长,不适宜大批样品的测定.

    作者:李静;卢玉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阶梯升温平台石墨炉法直接测定啤酒中铅

    啤酒中成分复杂,主要是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维生素、醇类、醛类、酮类、糖类、有机酸等有机物及一些无机离子[1],测定其中的微量铅难度较大.

    作者:程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河南省食品中金属污染物污染状况监测报告

    2000年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组织并建立了全国污染物监测体系,河南省是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点之一,现将2001年我省食品中金属污染物监测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王爱月;李永利;谢郑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食品中锡测定的佳条件选择和质量控制

    锡过多可缩短动物的寿命.由于人类长期应用锡器具和罐头制品,以至人体含锡量增多,现代人体内含锡量已比原始人增高约200倍[1].

    作者:吴士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膨化食品中的铅

    膨化食品是近些年国际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食品.特别是在我国,因膨化食品外形精巧,营养丰富,酥脆香美,独具一格地形成了儿童食品中的一大类,深受儿童的喜受[1].

    作者:殷红;刘德成;杨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