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上腺素联合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 急性喉炎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钟小梅

关键词:小儿急性喉炎, 布地奈德, 肾上腺素, 雾化吸入, 临床疗效, 安全性
摘要:目的:探讨肾上腺素联合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喉炎患儿38例进行分组分析,按照随机抽签的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n=19)和观察组(n=19),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单独予以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予以肾上腺素联合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呼吸困难、吸气性喉鸣、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消失时间均长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肾上腺素联合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具有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可快速改善病情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普及.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救治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入院治疗前通过双色球抽签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患者实施常规急诊护理干预,实验组37例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SDS评分以及SAS评分.结果:实验组的抢救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7.30%)高于对照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SDS评分、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助于减少患者的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江秀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原代SD大鼠CD4+T细胞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目的:建立一种获得高质量、数量多的原代CD4+T细胞的有效可靠的方法.方法:依次采用密度梯度离心(procell density Centrifugation)和免疫磁珠分选法从SD大鼠新鲜脾脏中分选出CD4+T细胞,CD4+T细胞生长状况及特点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提取细胞的纯度以流式细胞术鉴定.结果:流式细胞术鉴别CD4+T细胞纯度为96%,其中(CD4+T+CD62 L双标)初始CD4+T细胞纯度为60.7%,与密度梯度离心收集的单核细胞(CD4+T细胞纯度为0.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形态学观察从原代SD大鼠脾脏中分离的CD4+T细胞,表现为透明圆颗粒状悬浮生长,48h内活性高.结论: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免疫磁珠分选纯化原代大鼠初始CD4+T细胞具有数量多、活性好、纯度高、生物学特性稳定的优点,可用于相关研究.

    作者:杨艳华;戴迟兵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酒精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能力影响的体外研究

    目的:研究酒精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酶消化法结合组织块法分离培养人牙周膜细胞,取4~6代细胞,在不含酒精培养基中(对照组)及0.05mol/L、0.10mol/L、0.20mol/L不同浓度酒精环境下(实验组)培养6、12、24、48h,使用MTT法测定酒精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0.05mol/L、0.10mol/L、0.20mol/L浓度实验组人牙周膜细胞增殖能力均低于对照组.0.20mol/L浓度酒精在24、48h显著抑制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浓度的酒精抑制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在牙周炎骨吸收中可能起促进作用.

    作者:马海峰;刘贺;钱君荣;耿海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细菌感染前白蛋白与细菌感染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细菌感染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与细菌感染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探讨PA在判断AECOPD合并细菌感染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206例老年AECOPD合并细菌感染患者,测量入院时及痊愈时(出院前)PA、降钙素原(PCT)、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水平,采用t检验分析差异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A与PCT、WBC、N%的相关性.结果:入院时及痊愈时PA、PCT、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入院时及痊愈时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时及痊愈时PA与PCT均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AECOPD合并细菌感染时PA明显降低,感染控制后明显升高,PA变化与PCT变化具有显著负相关,PA可作为提示老年AECOPD合并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

    作者:徐英;陈红;彭仕凤;杨明金;蒋萍;曾嘉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自发性气胸应用分级护理联合环节式健康教育的 效果及对其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应用分级护理联合环节式健康教育的效果及对其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应用常规护理治疗,研究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分级护理联合环节式健康教育治疗.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FEV1、FEV1%、FEV1%/FVC以及6MWT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发性气胸的治疗过程当中,分级护理联合环节式健康教育的治疗效果理想,不仅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肺功能情况,还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叶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MRI和钼靶X线对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价值对比

    目的:观察对比MRI和钼靶X线在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以乳腺肿块于我院就诊的患者104例,均行乳房钼靶X线和MRI检查,以手术/针吸病理诊断结果为对照,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104例患者中经病理诊断结果证实恶性66例,良性38例;与钼靶X线比较,MRI对肿块良恶性鉴别的敏感度(90.91%VS 75.76%)、特异度(86.84%VS 71.05%)及准确率(89.42%VS 74.04%)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MRI结合形态学表现、动态增强和扩散加权成像,收集的诊断信息更丰富、更有价值,在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上优于钼靶X线,可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更为精确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高艳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补肾活血方应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效果 及对生殖激素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应用补肾活血方治疗后的疗效及生殖激素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109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55例给予补肾活血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妊娠率、月经周期变化、卵巢变化及生殖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月经周期正常率、妊娠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卵巢面积小于对照组,FSH、LH、E2、T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能够显著促进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月经周期恢复正常,改善生殖激素水平,缩小卵巢面积,提升妊娠率.

    作者:徐玉慧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医护一体责任制对新生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科采用医护一体责任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72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责任制服务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责任制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护士护理能力与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措施落实率、护理评估准确率、护理记录准确率以及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科采用医护一体责任制护理能有效提高护士护理能力,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作者:吴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原因调查及安全防控要点分析

    目的:对新生儿病房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及原因进行总结分析,针对感染因素进行针对性预防及控制,有效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率.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新生儿患者220例作为观察对象,统计所有新生儿各项资料并分析医院感染状况,同时分析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针对主要致病菌作出防控对策.结果: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以呼吸道、胃肠道、脐部、皮肤等感染为主.结论:新生儿医院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孕周、窒息、抗生素的应用、侵入性操作及医源物品传播等.医护人员根据医院情况制定院感防控制度,严格遵照卫生、技术规范合理操作,强化监督监管,加强环境消毒及新生儿精细化管理,可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率.

    作者:裴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首次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首次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未经注射治疗的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进行首次肉毒毒素注射,跟踪随访6~12个月,观察起效时间、不良反应、症状大改善程度及疗效维持时间.结果:该组患者均于注射后1~7(3.5±0.7)d开始起效.总体有效率达100%,完全缓解率达58.3%,明显缓解率29.2%,部分缓解率12.5%.面部出现暂时轻微不良反应5例,均在2~6周内自然恢复,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本组48例患者佳疗效持续时间为3~6(5.2±0.8)个月.结论:首次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秦敬翠;邵丽;何清;姜娟;管章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对中晚期妊娠引产临床 效果和出血量观察

    目的:探究利凡诺与米非司酮合用对中晚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对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妊娠引产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行利凡诺引产者设为对照组(30例),于此基础上配合米非司酮引产者设为研究组(30例),比较两组排胎时间、宫缩时间、出血量、胎物残留率及宫颈撕裂伤率.结果:研究组排胎时间(7.51±3.15)h及宫缩时间(25.49±6.19)h均短于对照组的(12.53±6.30)h、(31.62±8.16)h(P<0.05),出血量(94.32±13.23)ml少于对照组的(122.58±15.89)ml(P<0.05);研究组胎盘残留率为50.00%,低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两组宫颈撕裂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妊娠引产联合应用利凡诺与米非司酮,可有效缩短排胎时间,减少出血量,可推广.

    作者:李秀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经阴道彩超对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讨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并住院治疗的子宫下段瘢痕部位妊娠(CSP)患者20例,对其住院期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选择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图像,针对(1)CSP孕囊或包块大小、形状,生长方向;(2)孕囊或包块与子宫下段前壁瘢痕部位肌层之间关系、薄处肌层厚度;(3)孕囊周边、包块内部及下段肌层显示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对20例瘢痕妊娠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例CSP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确诊共18例(确诊率90%,误诊率10%),上述病例均通过临床手术或病理得到证实,其中单纯孕囊型9例,部分宫腔型9例,混合回声包块型2例.误诊2例分别为部分宫腔型和混合回声包块型.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较准确诊断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价值,临床可作为首选检查.

    作者:尹薇薇;江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腹产术后 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舒芬太尼与舒芬太尼、酮咯酸氨丁三醇单用于剖腹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12月行择期剖腹产手术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0例:舒芬太尼组(Ⅰ组)、酮咯酸氨丁三醇组(Ⅱ组)、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舒芬太尼组(Ⅲ组),比较三组3h、6h、12h、24h、48h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舒芬太尼组(Ⅲ组)镇痛效果优于Ⅰ组、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如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头晕低于其他组.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腹产术术后镇痛可以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镇痛效果确切、安全.

    作者:彭燕玲;彭敏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四孔法完全后腹腔镜肾盂癌根治术20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四孔法完全后腹腔镜肾盂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8年1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的四孔法完全后腹腔镜肾盂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70~125min,平均手术时间(90.4±17)min,术中出血量30~200ml,平均出血量(110土34.2)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2d,平均恢复时间(1.4±0.2)d,术后住院时间5~9d,平均住院时间(6.3±1.2)d.根引流管术后2~5d拔除.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肾盂移行细胞癌,随访1~30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四孔法完全后腹腔镜肾盂癌根治术能够安全、有效的完整切除病灶,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并不增加肿瘤种植的风险等优点.

    作者:张亿达;汤雨久;曹润福;钟柯兆;肖建军;蒋章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和曲美他嗪 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和曲美他嗪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诸如单硝酸异山梨醇酯、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和曲美他嗪进行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脂及C-反应蛋白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情况,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和CRP,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促进了患者的预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元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腹腔镜下行保留生育功能的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临床探究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行保留生育功能的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98例异位妊娠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一般临床指标、输卵管通畅及再次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血HCG水平、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输卵管造影检查显示观察组输卵管通畅率为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27%;电话随访显示观察组再次宫内妊娠率为87.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保留生育功能的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效果显著,手术创伤小,能够促进输卵管再通,提高再次宫内妊娠率.

    作者:林丽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优质护理在促进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及提高认知功能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促进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提高认知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228例行腹部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14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114例加以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进食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排便时间、排气时间、MMSE简易智能量表、心理状态、疼痛情况、舒适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进食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排便时间、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MMSE评分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MMSE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以及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显著促进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提高认知功能及舒适度,改善负情绪,缓解疼痛,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作者:路艳;袁黎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剖宫产术后难治性晚期产后出血1例

    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尤其是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引起晚期产后大出血,可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产妇生命,现就剖宫产术后难治性产后出血1例分析产后出血的病因,并对其治疗做出探讨.

    作者:何静媛;邵勇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脑卒中后失语患者应用针灸联合多奈哌齐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针灸联合多奈哌齐在脑卒中后失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脑卒中后失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语言康复措施,对照组加入针灸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多奈哌齐.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应用基线失语指数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的差异,后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基线失语指数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语言康复的基础上加入针灸和多奈哌齐联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失语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艳;勾俊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全面监测与护理应用于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 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对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全面监测与护理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113例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监测与护理,观察组57例给予全面监测与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临床疗效、清醒时间、病死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9%高于对照组的83.93%(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1.75%低于对照组的10.71%(P>0.05);观察组清醒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监测与护理有效提升不同部位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疗效,缩短清醒时间,死亡率低,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马继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