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
目的:分析巨幼细胞性贫血血象和骨髓象细胞形态学特点以及叶酸、维生素B12定量检测结果,探讨巨幼细胞贫血细胞学形态特点及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依据.方法:对226例巨幼细胞性贫血血象、骨髓象细胞形态学特点及空腹血清中叶酸、维生素B12定量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巨幼细胞性贫血中,中、重度贫血占90.6%;多表现为一系、二系或三系细胞减少,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核分叶过多;骨髓细胞具有特征性的形态学特点: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红系以幼巨红细胞为主,粒红巨三系细胞均有巨幼变、核分叶过多,各阶段巨幼红细胞细胞核增大更明显,核染色质疏松呈网状,核发育晚于胞质,成熟红细胞以卵圆形大红细胞为主;叶酸和/或维生素B12降低占96.9%.结论: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形态学特点是细胞巨幼变的典型性和显著性与中重度贫血共存;大细胞性贫血伴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表现可作为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初检标准;骨髓中巨幼细胞生成增多和叶酸、维生素B12测定是诊断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重要依据;巨幼细胞性贫血有显著的年龄特征,近年来中老年病例明显增多,传统的单纯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例已明显减少.
作者:秦红群;马顺高;马稚强;杨国顺;何秋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短时多次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患儿入院时间先后为标准将108例黄疸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患儿均给予长时间蓝光持续照射治疗,观察组(54例)患儿则给予短时间多次蓝光治疗,评估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测定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含量差异,评估上述两种方法的治疗安全性.
作者:梁和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GP 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6月-2015年5月于我院确诊NSCLCC的79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仅采用G P化疗方案,观察组39例则联合艾迪注射液,两组均行3个周期化疗.化疗结束后比较两组免疫功能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CD3+ T、CD4+ T、CD4+ /CD8+ T水平较前降低,但观察组降幅显著(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损伤为主,发生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畅05),但观察组总获益率更高(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NSCLC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疗效,预防免疫功能损伤,安全可靠,值得推广.方法:将201 年6 月- 2015 年5 月于我院确诊NSCLCC 的79 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 例仅采用GP 化疗方案,观察组39 例则联合艾迪注射液,两组均行3 个周期化疗.化疗结束后比较两组免疫功能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CD3+ T 、CD4+ T 、CD4 + /CD8+ T 水平较前降低,但观察组降幅显著( P<0.0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损伤为主,发生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但观察组总获益率更高(P< 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GP 方案治疗NSCLC 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疗效,预防摘要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 )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6月-2015年5月于我院确诊NSCLCC的79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仅采用G P化疗方案,观察组39例则联合艾迪注射液,两组均行3个周期化疗.化疗结束后比较两组免疫功能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CD3+ T、CD4+ T、CD4+ /CD8+ T水平较前降低,但观察组降幅显著(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损伤为主,发生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畅05),但观察组总获益率更高(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NSCLC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疗效,预防免疫功能损伤,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黄文金;郑俊琼;郭宝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索分析针对实施心脏介入术患者进行术中有创血压监测的系统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心脏介入术中应用有创血压监测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均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60例均同时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焦虑、抑郁评分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1%,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两组干预前SAS及SDS评分均相对接近(P>0.05),干预后,两组相应评分均明显降低,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实施心脏介入术患者进行术中有创血压监测系统护理,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洪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表柔比星与多西他赛治疗晚期乳腺癌采用不同给药方法对临床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资料,收集入选同时使用表柔比星与多西他赛患者(联合组)32例及先使用表柔比星后使用多西他赛患者(序贯组)45例.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结果:化疗结束后,联合组近期有效率为75.00%,序贯组为80.00%;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化疗导致死亡的毒副反应,联合组中白细胞减少、发热性粒细胞减少、脱发、胃肠道反应、心脏毒性、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71.87%、65.62%、65.62%、68.75%、53.12%、68.75%.序贯组分别为53.33%、48.89%、46.67%、68.89%、51.11%、46.67%.结论:两种给药方法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序贯给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吴柏平;唐青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乙型肝炎孕妇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孕妇,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心理分析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孕妇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SDS评分与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乙型肝炎孕妇,在心理分析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吴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对石棉肺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行吸气末扫描,观察石棉肺患者小气道的改变特点;评价石棉肺小气道改变是否随分期增长而发生明显变化.方法:所有受试者于深吸气末屏住气行全肺扫描,对比分析两组右肺上叶尖段支气管内径、外径、管壁厚度与支气管外直径比和管壁面积与支气管截面积比的差异.结果:石棉肺组管壁厚度与支气管外直径比、管壁面积与支气管截面积比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进一步SLD法两两比较发现:石棉肺Ⅰ期管壁厚度与支气管外直径比、管壁面积与支气管截面积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0.009,P=0.040),Ⅱ期明显大于Ⅰ期(P=0.035,P=0.043),Ⅲ期明显大于Ⅱ期(P=0.043,P=0.046).结论:石棉肺早期出现小气道壁增厚且随分期增长而明显增厚.
作者:梁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通过重新合成Taqman探针,在原当前研究基础上建立新的强直性脊柱炎基因HLA-B27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2月收住我院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4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3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6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2例,其他脊柱关节病18例,同时选取体检健康者80例为对照,优化各种PCR条件,并对流式细胞仪检测法、SYBR法和Taqman特异性探针荧光定量检测法等检测方法进行比对,探讨各检测方法性能参数的差异,分析优的检测方案.结果:HLA-B27的标准曲线是循环阈值之间线性关系和起始拷贝数,SYBR法和Taqman特异性探针荧光定量检测法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宽的线性范围.Taqman特异性探针荧光定量检测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和精度,相对于SYBR法和流式细胞,其相关性较好(P<0.05).结论:Taqman特异性探针荧光定量检测法在HLA-B27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面更可靠准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凯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分娩结局以及新生儿结局的作用及其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接收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80例进行观察,征得产妇及其家属同意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剖宫产分娩,观察组采用自然分娩,观察两组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胎儿的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分娩结局以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不同,本文中经阴道分娩产妇的分娩结局以及新生儿结局均较佳,因而建议在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张志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CRP)联合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M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34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各67例.两组均行TCRP,甲组加用曼月乐.比较两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复发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比术前和术后4周子宫内膜厚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术后24周、48周子宫内膜厚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复发率低于乙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联合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效果确切,有效降低了子宫内膜厚度和复发的风险,值得推广.
作者:董晓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出血性脑梗死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疑似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MRI检查,以手术诊断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计算CT、MRI对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MRI对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明显高于CT(P<0.05).结论:在出血性脑梗死诊断中,采用MRI诊断的准确性高,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振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心跳骤停抢救流程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心跳骤停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抢救方法,实验组遵循心跳骤停抢救流程开展抢救工作.观察两组患者呼吸心跳停止时间、护士参与有效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为3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8%,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呼吸心跳停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士有效抢救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心跳骤停抢救流程可有效优化急诊科抢救程序,对各项急救措施加以规范,抢救成功率明显提升,值得在急诊临床上予以推广.
作者:梁胜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讨论胃癌患者中VHL、RAB5A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的研究.方法:搜集本院2013-2015年被确诊为胃癌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标本组织152例,用免疫组织EliVisionTMplus染色的方法对其中临床资料完整的100例胃癌标本进行VHL和RAB5A的表达情况探究.结果:VHL、RAB5A在癌旁组织标本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和46%,在胃癌标本中表达率分别为28%和84%,二者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和临床分期与VHL和RAB5A的表达情况有着密切的关联(P<0.05),但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和瘤径大小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VHL和RAB5A相互之间具有负相关性(Rs值=-0.419,P<0.05).结论:VHL的失活和RAB5A过度表达共同参与胃癌发生和发展的整个过程,随着胃癌患者临床分期的不同或者某些患者伴有淋巴结转移致胃癌进一步发展.VHL和RAB5A二者之间具有负相关性,二者的联合检测有助于诠释胃癌在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等方面的机制.
作者:焦宇;赵海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综合放松训练对乳腺肿瘤手术患者抑郁情绪的临床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68例乳腺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34例术后给予围手术期综合放松训练,对照组34例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采用抑郁自量表(SDS)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抑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抑郁自量表得分均高出手术当天以及术后得分.实验组手术当天以及术后SDS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给予乳腺肿瘤手术患者综合放松训练可以减轻其术中及术后抑郁情绪的发生.
作者:李妤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曲美他嗪在稳定型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抽取80例PCI术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曲美他嗪应用情况分为观察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治疗)和对照组(不给予曲美他嗪治疗),各40例,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变化,在术后12周对比两组心功能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手术后两组患者的血清hs-CRP、IL-2均明显上升,但观察组血清hs-CRP、IL-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手术后两组的心功能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步行距离、室壁运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总有效率(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0%)(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明显改善经PCI术治疗的不稳定型患者的炎症反应和心脏功能,对于稳定型心绞痛的预后具有积极价值.
作者:徐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皮下埋植缓释剂是将药物原粉装在高分子化合物制成棒状胶囊内,可使药物避免了经肝脏代谢产生的首过效应过程,直接通过皮下组织的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早广泛成功应用于临床的皮下埋植缓释剂是避孕药,近期研究表明,皮下埋植缓释剂的方法还被用于降压药、某些化疗剂、抗生素药物、麻醉剂、多肽和蛋白质制剂(如胰岛素、生长因子)等药物治疗相关疾病.
作者:白杨;万新红;罗玉梅;宿宁;李春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在难治性不全流产清宫术前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80例难治性不全流产患者,采取人为加随机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采取口服戊酸雌二醇治疗3~7d后行清宫术,对照组则直接行清宫术.观察比较两组刮宫情况.结果:试验组难治性不全流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再次清宫例数、再次复查B超宫内胎物残留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难治性不全流产清宫术前口服戊酸雌二醇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艾俊敏;杜宏英;王巧玲;李淑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早期颅骨成形术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去骨瓣减压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6月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纳入患者分为早期组(n=34)与常规组(n=34).早期组在去骨瓣减压术后4~8周行颅骨成形术,常规组在去骨瓣减压术3~6个月行颅骨成形术.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肢体运动能力、日常生活活动功能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早期组成形术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颅骨缺损综合征发生率、硬膜下积液发生率分别为(17.53±4.48)分、14.7%、8.8%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0.69±3.55)分、38.2%、29.4%(P<0.05).结论:早期颅骨成形术可以促进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去骨瓣减压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颅骨缺损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许长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肺功能及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7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参与本次观察,根据不同用药方案分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研究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两组均持续治疗14d.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及炎性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FEV1、FVC、FEV1/FVC、TNF-α、IL-6及IL-8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肺功能指标及炎性介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炎性介质水平,改善患者肺功能.
作者:齐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应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经过复检以后出现较大误差的102例临床生化检验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整理,对比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和相应对策.结果:对比发现,检验前发生误差数为86例,占84.3%,在检验过程中发生误差数为12例,占11.8%,而在检验后发生误差数为4例,占3.9%,其中检验前主要影响因素为:送检时间延迟为23例,占26.7%,标本储存过程中行为不规范为22例,占25.6%,标本发生严重的溶血为20例,占23.3%,标本采集方式不恰当为19例,占22.1%.检验中实验室环境、检验仪器、加样是主要影响因素,而检验后的核对和反馈为主要因素.结论:在临床检验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中,都存在着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其中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主要是在检验前,检验工作人员应按要求正确规范的采集标本,按规定储存标本并及时将标本送检,避免标本发生溶血现象,切实提高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李自顺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