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体脂肪移植及人工材料填充对面部改造及乳房改造塑形的应用效果观察

孙建

关键词:整形外科, 自体脂肪移植, 人工材料, 面部改造, 乳房改造塑形
摘要:目的:探讨自体脂肪移植、人工材料填充在整形外科及乳房改造塑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整形外科同时接受面部改造和乳房改造塑形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使用填充材料的不同,将40例患者分为研究1组(自体脂肪移植;20例)、研究2组(人工材料填充;20例).面部改造及乳房改造塑形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结果:研究1组均未发生并发症,研究2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 (P<0.05),改造塑形总有效率为95.0%,改造塑形满意度为95.0%,高于研究2组患者的75.0%和70.0% (P<0.05).结论:自体脂肪移植进行面部改造和乳房改造塑形,获得的改造塑形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无创血流动力学的临床评估研究

    目的:联合超声心动图、血浆BNP以及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技术重点评估舒张功能障碍患者不同时期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方法:选取无症状舒张功能障碍组患者33例,左室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组患者25例,另外随机选取同时期查体健康者35例为对照组.分别行血浆脑利钠肽(BNP)、心脏超声及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检查,后分析三组人群各检测结果.结果:经统计分析,随着舒张功能障碍的加重,左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均增大;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超声心动图结果中左室顺应性指数、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流速/舒张晚期充盈速度以及舒张功能指数、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流速/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E')变化趋势相似且有相关性,余无创心、肺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在各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BNP和E/E'与心、肺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比较中,两者与多数指标有相关性(P<0.01).结论: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技术可以便捷、敏感、准确地评估HFpEF早期及其发展过程中伴随的心、肺、外周等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作者:李永豪;王卓清;韦光胜;龚积艳;王俊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腹腔镜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我院收治的81例卵巢囊肿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观察组41例患者采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操作简便,对患者的损伤较小,能够加快患者术后的恢复,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郑献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ROR2基因小干扰RNA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功能

    目的:设计和构建ROR2基因特异性的小干扰RNA体内表达载体,筛选抑制ROR2表达的有效小干扰RNA,并初步探讨ROR2的功能.方法:化学合成法合成重组质粒ROR2 siRNA;脂质体法将其转染入人骨肉瘤SaoS-2细胞株,RT-PCR和Western-bloting法检验其对ROR2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1)成功构建了针对ROR2的小干扰RNA,并将其转染入人骨肉瘤SaoS-2细胞株;(2)RT-PCR结果显示,转染后干扰组ROR2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而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Westernbloting结果显示,转染后干扰组ROR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而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ROR2 siRNA,该质粒下调人骨肉瘤SaoS-2细胞中ROR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

    作者:黄建军;石莺;陈忠益;曾国庆;丁振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全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全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0例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全腔镜手术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患者经过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24h疼痛评分以及术后住院时间都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且在术后住院期间,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89%,所有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腔镜手术疗效显著,手术创口小,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并减少其他术后并发症,预后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并使用.

    作者:雷大钊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搭配咪唑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效果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诊治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1 1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咪唑斯汀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搭配咪唑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作者:黄亮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胸腔内灌注自体血联合粗管负压吸引治疗难治性气胸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胸腔内灌注自体血联合粗管负压吸引治疗难治性气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62例难治性气胸的患者,研究组30例胸腔内灌注自体血联合粗管持续负压吸引患者;对照组32例为单纯粗管持续负压吸引的患者.结果:研究组平均漏气时间为4.6d,对照组为11.2d;研究组胸管拔除时间平均为6.2d,对照组为13.3d;研究组治疗后住院时间平均为8.4d,对照组为16.8d;治疗后观察1个月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为7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后研究组胸痛2例(6.7%),对照组为1例(3.1%);研究组发热1例(3.3%),对照组为1例(3.1%);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研究组复发2例,总复发率6.7%;对照组复发10例,总复发率31.3%;两组复发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内灌注自体血联合粗管负压吸引治疗难治性气胸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作者:熊伟;吴艺根;钟宏源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双C臂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总结分析双C臂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患者70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双C臂机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单C臂机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透视次数、术中穿刺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受伤椎体高度、脊柱Cobb's角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C臂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型术较单C臂机更有优势,可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情况下,避免C臂机反复移动,减少手术时间,提高定位准确性.

    作者:韦国武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高频超声对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胸部外伤患者112例作为观察对象,同时对所有患者采取X线胸部摄片和高频超声诊断.观察并比较这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率.结果:高频超声组检出152处肋骨骨折,检出率为96.82%,漏诊5处.X线胸部摄片组检出95处肋骨骨折,检出率为60.51%,漏诊62处.高频超声组和X线胸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频超声应用于肋骨骨折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弥补胸部X线的不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庆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四手操作护理技术在口腔正畸临床的应用

    目的:观察“四手操作”流程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口腔正畸过程中,分别为患者实施“四手操作”流程和“独立操作”流程.每次治疗记录复诊时间、治疗结束记录患者满意度.结果:椅旁操作的时间、整个疗程的时间四手操作组较独立操作组明显缩短,患者对治疗舒适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在口腔正畸过程中,采用“四手操作”流程可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作者:张广凤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高龄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精神障碍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精神障碍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117例,对其术后的精神状况进行分析,分析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117例患者,术后精神障碍23例,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率为19.66%.经过总结分析,年龄大、基础疾病为糖尿病及高血压、电解质失衡均是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基础疾病、手术应激以及电解质失衡等,可进行有针对性预防和治疗.

    作者:黄雪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案例法教学在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中的应用

    医学微生物学不仅是微生物学中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连接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一门重要桥梁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主,难以激发学生对医学微生物的学习兴趣,通过案例法教学可以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郭亚春;苏萌;周晓慧;杜娈英;方艳辉;刘金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胃癌肝转移的手术治疗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胃癌肝转移的手术治疗效果及不同病理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普通外科收治的26例胃癌肝转移且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对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胃癌肝转移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为11.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浆膜侵犯(P=0.046)、淋巴转移(P=0.046)、转移灶数目(P=0.046)、转移灶大小(P=0.019)、手术根治度(P=0.046)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浆膜侵犯、转移灶大小、转移灶数目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结论:准确地掌握适应证,对于单发的直径<4cm的无浆膜侵犯胃癌肝转移患者,应积极手术切除,为患者争取更好的预后.

    作者:孙新增;张霆;白建平;肖宝强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微量喂养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于早期进行微量喂养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4年9月-2016年9月本院极低出生体重儿80例,针对临床喂养时所选不同方案分成两组,将于早期进行微量喂养标准配方奶的4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将于早期进行微量喂养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的40例患儿设为观察组,对两组各项时间指标和并发症情况加以对比.结果:观察组达全肠道的喂养日龄、恢复出生体重用时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且总并发症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于早期进行微量喂养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能够缩短各项时间指标,且减少并发症发生,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闫静;祖婷;刘倩;于洋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介入治疗期间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7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74例实施健康教育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干预组(临床护理路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所有患者均采用介入治疗,并知情同意.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介入治疗的过程中,以临床护理路径的方式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劳素银;王雪珍;黄妙琴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属于临床常见与多发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与高病死率等特点,为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保证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介绍了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概况,重点综述了其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常见治疗药物包括中药和西药,常见西药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钙拮抗剂(CCB)、利尿剂、受体阻滞剂;常见中药有玄参、生地黄、西洋参与枸杞子,阴虚阳亢型加用天马、夏枯草、生白芍、川牛膝、决明子、生牡蛎等,气阴两虚型加用黄芪、苍术、天冬、山药及天花粉等,气阴血虚型加用当归、党参、丹参、白术等.临床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治疗方案,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反应,以此保证用药效果,使其更加有效与安全.

    作者:刘蓓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浅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3-9月入院的患者130例归为常规组,实施一般护理管理;2015年9月-2016年3月入院的患者132例归为风险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护理风险管理有效率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感.结果:常规组护理风险管理有效率为82.3%,明显低于风险组的93.2%(P<0.05).常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77.7%,显著低于风险组的9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显著降低护理出错和纠纷事例,明显改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感.

    作者:贺江虹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不同透析方式对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方式对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12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41例,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作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212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41例,采取常规血液透析,作为对照组.比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瘙痒程度以及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皮肤瘙痒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皮肤瘙痒程度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皮肤瘙痒程度无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血Cr、BUN、Ca、P、PTH、β2-M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Cr、BUN、Ca、P、PTH、β2-M指标水平无显著改善(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齐中意;彭湘鹤;颜璐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帕金森病伴精神障碍的研究进展

    精神障碍是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以抑郁和焦虑表现为主,对患者情绪稳定和生活产生极大的破坏,却很少被临床工作者正确诊断,更难做到行之有效的治疗,致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为了更好地了解帕金森病伴发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及临床干预措施,本文将从多巴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及心理因素等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潘晓群;王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两种镇痛方法用于人工流产的镇痛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分析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与宫颈旁注射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的镇痛效果,为临床选择合理镇痛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72例人工流产的女性,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各36例.甲组选择术前2h口服米索前列醇,乙组使用宫颈旁注射利多卡因.对比两组患者的宫颈软化结果、疼痛水平以及术后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结果:甲组患者的宫颈软化结果以及手术时间较乙组更好,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疼痛水平及术后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米索前列醇和宫颈旁注射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均能取得很好的镇痛效果,且口服米索前列醇具有安全、便捷和有效的特点,能够很好地扩张宫颈,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谢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羊水栓塞的高危诱因及地塞米松防治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羊水栓塞的高危诱因及地塞米松防治效果.方法:以我院在剖宫产中发生羊水栓塞相关症状的58例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术前用药差异,分为观察组(n=29)与对照组(n=29),对照组采用5%碳酸氢钠,观察组采用地塞米松,并取同期58例无症状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患者羊水高危诱因,并对比两组羊水栓塞前驱症发生率.结果:羊水栓塞组与健康对照组按期产检、产次、缩宫素以及米索前列醇应用、妊娠期高血压相关疾病、产科创伤情况、人工破膜例数、羊水混浊、IL-6浓度以及IL-8浓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寒战率为3.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69%(P<0.05).结论:发生羊水栓塞相关症状者高危诱因主要为经产妇、未按时产检、采取缩宫素以及米索前列醇、伴随妊娠期高血压相关疾病、人工破膜、羊水混浊、伴随产科创伤、IL-6浓度与IL-8浓度升高,且地塞米松能够有效防治羊水栓塞.

    作者:周云秀 刊期: 2017年第13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