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频超声对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

罗庆华

关键词:高频超声, 肋骨骨折, 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胸部外伤患者112例作为观察对象,同时对所有患者采取X线胸部摄片和高频超声诊断.观察并比较这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率.结果:高频超声组检出152处肋骨骨折,检出率为96.82%,漏诊5处.X线胸部摄片组检出95处肋骨骨折,检出率为60.51%,漏诊62处.高频超声组和X线胸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频超声应用于肋骨骨折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弥补胸部X线的不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无创血流动力学的临床评估研究

    目的:联合超声心动图、血浆BNP以及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技术重点评估舒张功能障碍患者不同时期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方法:选取无症状舒张功能障碍组患者33例,左室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组患者25例,另外随机选取同时期查体健康者35例为对照组.分别行血浆脑利钠肽(BNP)、心脏超声及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检查,后分析三组人群各检测结果.结果:经统计分析,随着舒张功能障碍的加重,左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均增大;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超声心动图结果中左室顺应性指数、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流速/舒张晚期充盈速度以及舒张功能指数、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流速/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E')变化趋势相似且有相关性,余无创心、肺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在各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BNP和E/E'与心、肺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比较中,两者与多数指标有相关性(P<0.01).结论: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技术可以便捷、敏感、准确地评估HFpEF早期及其发展过程中伴随的心、肺、外周等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作者:李永豪;王卓清;韦光胜;龚积艳;王俊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四手操作护理技术在口腔正畸临床的应用

    目的:观察“四手操作”流程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口腔正畸过程中,分别为患者实施“四手操作”流程和“独立操作”流程.每次治疗记录复诊时间、治疗结束记录患者满意度.结果:椅旁操作的时间、整个疗程的时间四手操作组较独立操作组明显缩短,患者对治疗舒适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在口腔正畸过程中,采用“四手操作”流程可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作者:张广凤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两种镇痛方法用于人工流产的镇痛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分析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与宫颈旁注射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的镇痛效果,为临床选择合理镇痛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72例人工流产的女性,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各36例.甲组选择术前2h口服米索前列醇,乙组使用宫颈旁注射利多卡因.对比两组患者的宫颈软化结果、疼痛水平以及术后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结果:甲组患者的宫颈软化结果以及手术时间较乙组更好,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疼痛水平及术后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米索前列醇和宫颈旁注射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均能取得很好的镇痛效果,且口服米索前列醇具有安全、便捷和有效的特点,能够很好地扩张宫颈,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谢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自体脂肪移植及人工材料填充对面部改造及乳房改造塑形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移植、人工材料填充在整形外科及乳房改造塑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整形外科同时接受面部改造和乳房改造塑形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使用填充材料的不同,将40例患者分为研究1组(自体脂肪移植;20例)、研究2组(人工材料填充;20例).面部改造及乳房改造塑形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结果:研究1组均未发生并发症,研究2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 (P<0.05),改造塑形总有效率为95.0%,改造塑形满意度为95.0%,高于研究2组患者的75.0%和70.0% (P<0.05).结论:自体脂肪移植进行面部改造和乳房改造塑形,获得的改造塑形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作者:孙建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双C臂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总结分析双C臂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患者70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双C臂机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单C臂机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透视次数、术中穿刺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受伤椎体高度、脊柱Cobb's角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C臂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型术较单C臂机更有优势,可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情况下,避免C臂机反复移动,减少手术时间,提高定位准确性.

    作者:韦国武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高龄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精神障碍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精神障碍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117例,对其术后的精神状况进行分析,分析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117例患者,术后精神障碍23例,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率为19.66%.经过总结分析,年龄大、基础疾病为糖尿病及高血压、电解质失衡均是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基础疾病、手术应激以及电解质失衡等,可进行有针对性预防和治疗.

    作者:黄雪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探究超声对浅表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对浅表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检查、超声检查,比较CT、超声对炎性淋巴结肿大、淋巴瘤、淋巴结结核以及转移率的诊断符合率,并计算CT、超声诊断结果与淋巴结病理活检结果的一致性.结果:超声对炎性淋巴结肿大、淋巴瘤、淋巴结结核以及转移瘤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12%、96.88%、96.43%、94.74%,均明显高于CT的78.05%、81.25%、75.00%、63.16%(P<0.05);CT诊断结果与淋巴结病理活检结果之间的一致性Kappa=0.536,超声诊断结果与淋巴结病理活检结果之间的一致性Kappa=0.729.结论:采用超声对浅表淋巴结肿大进行检查,可对浅表淋巴结病变进行准确鉴别诊断,为浅表淋巴结病变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见.

    作者:李卫兵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胃癌肝转移的手术治疗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胃癌肝转移的手术治疗效果及不同病理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普通外科收治的26例胃癌肝转移且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对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胃癌肝转移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为11.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浆膜侵犯(P=0.046)、淋巴转移(P=0.046)、转移灶数目(P=0.046)、转移灶大小(P=0.019)、手术根治度(P=0.046)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浆膜侵犯、转移灶大小、转移灶数目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结论:准确地掌握适应证,对于单发的直径<4cm的无浆膜侵犯胃癌肝转移患者,应积极手术切除,为患者争取更好的预后.

    作者:孙新增;张霆;白建平;肖宝强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全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全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0例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全腔镜手术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患者经过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24h疼痛评分以及术后住院时间都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且在术后住院期间,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89%,所有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腔镜手术疗效显著,手术创口小,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并减少其他术后并发症,预后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并使用.

    作者:雷大钊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衡阳地区重症医学人才培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目的:调查衡阳地区重症医学科医师继续教育现况,为提高衡阳地区重症医学科医师继续教育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参照《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基本技能要求及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继续教育委员会相关要求,设计衡阳地区重症医学科医师调查问卷,调查衡阳地区6家三甲医院及3家县级二甲医院重症医学科所有医师.结果:本地区重症医学医师临床操作水平及相关诊疗技术开展率偏低,继续教育学时低于国家基本标准,继续教育认知不足.本地区继续教育主要形式为科室业务学习、高年资医师带教、院内知识讲座及院外会议学习四种形式为主.相对于目前继续教育形式,重症医学科医师更期待加强专业技术短期培训、科研设计及论文写作培训.结论:本地区重症医学医师诊疗技术开展率偏低,继续教育认知及学时不足,加强继续教育质量是提高本地区重症医学临床诊疗水平的有效途径.

    作者:彭良善;符晖;刘新虹;赵正亮;吴移谋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医学生法治思维提升的思考

    国家要求大学生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日常生活及未来工作,医学生作为住院医师或成为医务工作者时,直接与患者接触,面对复杂医患关系处理,时刻离不开法治思维.通过探讨医学生法治信仰的增强、法律意识的提高、法治思维的培育与实践,敦促他们学法、遵法、守法、用法,依法解决未来医务工作和自我生活中矛盾与冲突.

    作者:周业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插管全麻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插管全麻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本院实施剖宫产的产妇13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产妇麻醉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其中对照组产妇接受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产妇接受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插管全麻,对两组产妇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产妇麻醉前、后心率、血压水平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娩出后1min、5min及10min时Apgar评分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适宜进行椎管内麻醉产妇,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插管全麻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雷伟;雷怀彪;简文静;齐龙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氨溴索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对重症肺炎患儿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氨溴索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对重症肺炎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70例重症肺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抗病毒、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氨溴索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肺功能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FEV1、FVC、PEF、PEmax、PImax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肺炎患儿能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安全性较高,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慧琴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高频超声对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胸部外伤患者112例作为观察对象,同时对所有患者采取X线胸部摄片和高频超声诊断.观察并比较这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率.结果:高频超声组检出152处肋骨骨折,检出率为96.82%,漏诊5处.X线胸部摄片组检出95处肋骨骨折,检出率为60.51%,漏诊62处.高频超声组和X线胸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频超声应用于肋骨骨折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弥补胸部X线的不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庆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不同透析方式对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方式对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12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41例,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作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212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41例,采取常规血液透析,作为对照组.比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瘙痒程度以及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皮肤瘙痒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皮肤瘙痒程度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皮肤瘙痒程度无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血Cr、BUN、Ca、P、PTH、β2-M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Cr、BUN、Ca、P、PTH、β2-M指标水平无显著改善(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齐中意;彭湘鹤;颜璐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焦虑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焦虑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脑梗死患者,并随机分为:研究组(护理方案为优质护理)和对照组(采取单纯基础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治疗前、后焦虑评分.结果:两组护理前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减少脑梗死患者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武艳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羊水栓塞的高危诱因及地塞米松防治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羊水栓塞的高危诱因及地塞米松防治效果.方法:以我院在剖宫产中发生羊水栓塞相关症状的58例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术前用药差异,分为观察组(n=29)与对照组(n=29),对照组采用5%碳酸氢钠,观察组采用地塞米松,并取同期58例无症状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患者羊水高危诱因,并对比两组羊水栓塞前驱症发生率.结果:羊水栓塞组与健康对照组按期产检、产次、缩宫素以及米索前列醇应用、妊娠期高血压相关疾病、产科创伤情况、人工破膜例数、羊水混浊、IL-6浓度以及IL-8浓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寒战率为3.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69%(P<0.05).结论:发生羊水栓塞相关症状者高危诱因主要为经产妇、未按时产检、采取缩宫素以及米索前列醇、伴随妊娠期高血压相关疾病、人工破膜、羊水混浊、伴随产科创伤、IL-6浓度与IL-8浓度升高,且地塞米松能够有效防治羊水栓塞.

    作者:周云秀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11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4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西医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平均治疗时间和复发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与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其复发率低,且治疗时间较短,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永婷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微量喂养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于早期进行微量喂养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4年9月-2016年9月本院极低出生体重儿80例,针对临床喂养时所选不同方案分成两组,将于早期进行微量喂养标准配方奶的4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将于早期进行微量喂养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的40例患儿设为观察组,对两组各项时间指标和并发症情况加以对比.结果:观察组达全肠道的喂养日龄、恢复出生体重用时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且总并发症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于早期进行微量喂养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能够缩短各项时间指标,且减少并发症发生,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闫静;祖婷;刘倩;于洋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属于临床常见与多发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与高病死率等特点,为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保证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介绍了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概况,重点综述了其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常见治疗药物包括中药和西药,常见西药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钙拮抗剂(CCB)、利尿剂、受体阻滞剂;常见中药有玄参、生地黄、西洋参与枸杞子,阴虚阳亢型加用天马、夏枯草、生白芍、川牛膝、决明子、生牡蛎等,气阴两虚型加用黄芪、苍术、天冬、山药及天花粉等,气阴血虚型加用当归、党参、丹参、白术等.临床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治疗方案,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反应,以此保证用药效果,使其更加有效与安全.

    作者:刘蓓 刊期: 2017年第13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