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一般情绪-攻击理论模型的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行为研究

蒋雨婷;刘鲁蓉;林婧;李文娟;曾雪琴

关键词:一般情绪-攻击理论, GAAM, 医院工作场所暴力
摘要: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行为不仅严重干扰正常诊疗秩序,对医务人员造成身心伤害,也对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一般情绪-攻击模型对攻击行为的解释受到广泛认可,本文应用此理论,分析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过程,提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建议。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一般情绪-攻击理论模型的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行为研究

    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行为不仅严重干扰正常诊疗秩序,对医务人员造成身心伤害,也对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一般情绪-攻击模型对攻击行为的解释受到广泛认可,本文应用此理论,分析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过程,提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建议。

    作者:蒋雨婷;刘鲁蓉;林婧;李文娟;曾雪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福州地区5058例体检者血尿酸水平检测分析

    目的:了解福州地区体检者血清尿酸(UA)水平及高尿酸血症(HUA)检出率情况,为该地区 HUA所引起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用尿素酶法对2015年5月份在我中心体检的5058例本地区健康体检者,进行空腹血尿酸水平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检查出高尿酸1208例,占23.88%。男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5岁血尿酸水平与25~34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5岁以上各年龄段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州地区健康人群男性血尿酸水平和HUA检出率均高于女性,而且<25岁的人群血尿酸水平有上升的趋势。

    作者:周宜娟;余孙兴;许颢瀚;徐从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长春西汀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长春西汀联合奥扎格雷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变化情况,将所得数据经专业统计学检验后获得结论。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之前显著减少,而Barthel指数则较之前显著提高,但研究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长春西汀联合奥扎格雷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获得更为理想的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改善效果,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李玉平;李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急诊优化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急诊优化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急诊科近期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急诊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急诊优化护理流程,比较两组的静脉通道建立时间、急救总时间、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通道建立时间、急救总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急诊优化护理流程能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占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妊娠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妊娠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加深认识,提高正确诊断率,减少误诊。方法:回顾产科1例以神经系统抽风为主要表现的产妇的诊断、误诊,终确诊后给予血浆置换与激素治疗[1]。结果:血浆置换与激素治疗效果明显,而输注血小板效果不佳。结论:一定要通过临床特征及诊疗过程来提高产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否则易诊断错误,延误治疗。

    作者:曲文洁;徐雪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在妇产科急诊中的应用分析

    妇产科急诊发病急,常见的有流产、黄体破裂、急性盆腔炎、异位妊娠等,患者有阴道出血、急性腹痛、排液等表现,少数妊娠者可感觉胎动异常。超声为急诊诊断主要方法,临床应用广,诊断准确,操作简便,无创伤。本文从流产、异位妊娠、黄体破裂、胎盘早剥、急性盆腔炎和卵巢囊肿蒂扭转六方面,分析妇产科急诊超声诊断价值。

    作者:高晶晶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再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行鼻内窥镜再手术的原因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采用鼻内窥镜下M esser-klinger术式对2010年1月-2014年12月65例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术后鼻腔药物冲洗,结合术后弱激光术腔照射。结果: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病变清除彻底,窦口开放良好。术后随访6个月,症状完全缓解42例,部分缓解13例,无效10例。结论: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鼻内窥镜再手术适合于鼻腔黏连、堵塞、病变清楚但手术不彻底的患者,围手术期联合药物及弱激光的综合治疗及术后随访可提高手术后疗效,对于术后短期内即发生术腔疤痕粘连、肉芽增生严重及鼻息肉病患者疗效不佳。

    作者:张清;赵瑞;张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自控硬膜外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比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足月孕妇120例,均为ASA Ⅰ~Ⅱ级,头位、单胎有分娩镇痛需求的初产妇,随机分成A、B、C三组,对比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当中的特性。结果:不同浓度下的罗哌卡因镇痛效果差异不大。A组总使用量和每小时用药量均大于B、C两组(P<0.05),B、C两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VAS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 ),C组孕妇明显有感觉和运动阻滞,产程较长、器械助产率变大。结论:0.125%罗哌卡因混合2μg/m l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相对较好,剂量适中,使用之后孕妇基本没有出现运动和感觉阻滞,产妇和新生儿也未受较大影响,适用于分娩镇痛之中。

    作者:石达高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在急性肺炎患儿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在急性肺炎患儿中,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180例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肺炎患儿,均给予消炎、止咳、平喘等临床治疗。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另给予综合护理,对比患儿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急性肺炎患儿进行综合护理的干预方案,能够提高其治疗效果,增加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有一定的临床参考意义。

    作者:朱若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P resepsin 对急诊患者脓毒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Presepsin(可溶性CD14亚型)为一种新型脓毒症诊断标志物,展现出较好的诊断价值,但在国内报道较少,因此,笔者前瞻性纳入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评价Presepsin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满足SIRS患者,收集患者血清,评价患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 )、Presepsin等标志物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一共纳入191例患者,包括84例非感染性SIRS患者与107例脓毒症患者。三种标志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Presepsin)、0.85(PCT)、0.76(CRP)。Presepsin与 PCT 两者之间诊断价值无明显差异。结论:作为一种新型标志物,Presepsin展现出较好的诊断价值,但其对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的鉴别价值与对抗生素的指导作用有待进一步证实。

    作者:金腊梅;蒋明勇;韦国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孕期补充维生素 C 对预防子痫前期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孕期补充维生素C对预防子痫前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440例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20例,干预组孕妇每日服用100mg维生素C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两组孕妇随访至胎儿分娩,观察两组孕妇子痫前期发病及妊娠结局。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孕妇子痫前期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 VS 5.6%)(χ2=3.888,P=0.049),两组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率、低出生体重儿率、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补充维生素C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生,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作者:高文香;徐卫霞;汪能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小剂量奈达铂与顺铂周疗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小剂量奈达铂与顺铂周疗方案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抽取2013年9月-2015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共86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n=43)予以奈达铂周疗(40mg/m2)+放疗,共4~6周。对照组(n=43)予以顺铂周疗(40mg/m2)+放疗,共4~6周。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9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中血小板降低、恶心呕吐、肾脏毒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腹泻和肝功能损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奈达铂与顺铂周疗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效果显著,两者疗效相似,但奈达铂周疗同步放化疗组胃肠道反应及肾脏毒性低,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作者:张兰胜;李彩红;陈方荟;周立建;朱园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痰细菌培养指导呼吸机相关肺炎抗生素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痰细菌的培养对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抗生素选择的作用价值。方法:将8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进行痰液细菌的培养,根据培养结果选择相应的抗生素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80例患者中痰培养为阳性18例,阳性率为22.5%,一共培养出3种菌62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20株(30.8%);革兰阴性菌35株(56.5%) ,真菌7株(12.7%)。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低(14.3%) ,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菌敏感率超过90%。根据以上情况适当选用抗生素治疗后,临床疗效为85.7%。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亚胺培南以及万古霉素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菌株比较敏感,在临床用药时应注意。

    作者:房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和分析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0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儿均给予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观察和比较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变化。结果:在血胆红素比较上,患儿治疗后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以及间接胆红素均比治疗前低(P<0.05);在生化指标比较上,患儿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血常规指标比较上,治疗后白细胞、血小板指标均比治疗前低,血红蛋白比治疗前高(P<0.05)。结论: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治疗,疗效理想,操作简便,值得普及。

    作者:文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特征及综合治疗效果的评价

    目的:探讨阿尔兹海默病(AD )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综合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A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美金刚联合多奈哌齐对症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针刺与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方法。总结患者临床特征,并分析综合治疗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安静与认知负载刺激下的各频带脑电信号功率变化比值、MMSE评分、ADL评分、NPI评分及ADAS-cog评分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患者通常均存在发病隐匿、认知功能衰退与人格情感变化等特征,给予综合治疗方案不仅能够改善脑电表现,也可显著提高认知功能,强化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王升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麻醉前应用参附注射液对颅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行颅脑手术的患者在麻醉前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对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的观察对象为2011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拟行颅脑手术的9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行气管全麻,随机分为麻醉前输注生理盐水的对照组和麻醉前输注参附注射液的观察组,每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的情况。结果:在麻醉前,两组患者的血压及心率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在手术开始后30min及1h ,两组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下降,但观察组的下降程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低血压及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颅脑手术的患者,在麻醉前输注参附注射液,可促进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减少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龚美慈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应用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消化科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消化性溃疡的患者111例进行临床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进行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92.9%,对照组为81.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3%,对照组为7.27%,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应用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时,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可作为临床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消化性溃疡的首选方案。

    作者:彭连红;傅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探讨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佳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56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注射液及清开灵进行注射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注射液和清开灵注射液能够快速缓解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潘渝;施贤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脑外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及对策探讨

    目的:分析脑外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并探讨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了我院脑外科护理中的常见安全隐患,与此同时在我院进行脑外科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培训,受培训对象为我院脑外科护理人员23名。比较培训前与培训后的安全隐患情况。结果:我院经脑外科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培训后的医疗纠纷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培训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发现脑外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并及时进行防范可有效降低医疗纠纷情况的发生,进而促进医院的发展。

    作者:王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Ⅲ型副流感病毒肺炎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Ⅲ型副流感病毒PIV3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4年1-12月收治的49例PIV3肺炎患儿发病季节、年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片、肺功能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春夏季39例(79.59%),发病年龄<1岁30例(61.22%),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发热、喘息、肺部粗湿啰音,喘息患儿易合并肺功能异常,胸片以双肺受累多见,少部分患儿有一过性中性粒细胞减少,49例均治愈出院,出院1周随访肺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春夏是PIV3肺炎的高发季节,婴儿为高发人群,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发热、喘息,并发症少,以抗病毒及对症治疗为主,极少数合并细菌感染者需抗生素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袁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