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艳红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及人文关怀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开展优质护理及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情绪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后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优质护理和人文关怀应用于肿瘤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中,可以减轻焦虑情绪,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满意度。
作者:张玉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我市各级医疗机构不同环境空气消毒工作现状,分析我市医疗机构空气消毒工作存在的问题,预防和控制因空气传播的院内感染发生。方法:采用现场抽检方法对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不同类别环境空气消毒质量进行采样监测分析。结果:抽检各级医疗机构81家,采集样品总数690份,合格525份,合格率76.09%,市级、区县、厂矿、民营医疗机构合格率分别为85.96%、76.51%、71.55%、6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不同类别环境中,Ⅰ类环境、Ⅱ类环境、Ⅲ类环境、Ⅳ类环境空气消毒效果合格率分别为100.00%、64.38%、78.50%、73.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沈阳市医疗机构空气消毒效果在不同级别医院及不同类别环境存在差异,应进一步加强各级医疗机构的Ⅱ类环境及民营医疗机构的空气消毒效果监督和管理。
作者:贾平骜;黄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比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足月孕妇120例,均为ASA Ⅰ~Ⅱ级,头位、单胎有分娩镇痛需求的初产妇,随机分成A、B、C三组,对比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当中的特性。结果:不同浓度下的罗哌卡因镇痛效果差异不大。A组总使用量和每小时用药量均大于B、C两组(P<0.05),B、C两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VAS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 ),C组孕妇明显有感觉和运动阻滞,产程较长、器械助产率变大。结论:0.125%罗哌卡因混合2μg/m l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相对较好,剂量适中,使用之后孕妇基本没有出现运动和感觉阻滞,产妇和新生儿也未受较大影响,适用于分娩镇痛之中。
作者:石达高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国产氯吡格雷和进口氯吡格雷应用于冠心病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国产氯吡格雷组(泰嘉组,42例)和进口氯吡格雷组(波立维组,3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同等剂量及给药方法,两组分别于服用氯吡格雷前、服用氯吡格雷后8~12h、24~36h、48~60h测定二磷酸腺苷(ADP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所有入组患者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小板聚集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个治疗组血小板聚集率均优于治疗前(P<0.05),两组之间进行两两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随访期间,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国产氯吡格雷和进口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两者都具有良好的抗血小板作用,并且,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别,国产氯吡格雷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向鸿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诊优化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急诊科近期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急诊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急诊优化护理流程,比较两组的静脉通道建立时间、急救总时间、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通道建立时间、急救总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急诊优化护理流程能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占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心血管患者服药依从性。方法:组织学习品管圈相关知识,成立品管圈活动组织,选定“提高心血管患者服药依从性”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原因进行分析,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对活动前、后患者服药情况进行比较,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心血管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结果:活动前、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缺陷率由31.8%降至15.6%。结论:经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心血管患者服药依从性。
作者:徐云;薛宏;赵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OSP)的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4例EOS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8孕周之前(A组)和28~34周(B组)的EOSP临床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A组患者病情明显较B组严重,两组入院时血压、尿蛋白以及并发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孕产妇终止妊娠方式以引产和剖宫产为主,顺产率12.5%,B组剖宫产仍然是主要方式,但是顺产分娩比例明显上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期待治疗时间较B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发生新生儿窒息以及围产儿死亡情况低于A组,但是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病情较重,并发症多,孕周不足28周者期待治疗效果一般,妊娠结局不良,28周后的早发型子痫前期并发症、妊娠结局有所改善。
作者:胡容;梁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四维超声在检测患者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分娩,且经阴道四维超声检测发现盆底功能障碍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无盆底功能障碍的正常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四维超声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静息状态时,观察组肛提肌裂孔长度、裂孔面积、双侧肛提肌厚度测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Valsalva 动作时,观察组肛提肌裂孔长度、裂孔面积显著大于对照组,双侧肛提肌厚度测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阴道四维超声可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进行早期诊断,利于临床防治。
作者:王丹;李萍;李利琼;胡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总结探讨X线对老年性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12月我院收治的65例老年性肺结核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其X线表现特点。结果:65例肺结核患者中50例为单肺病变,占76.92%;15例为双肺病变,占23.08%。检查还发现21例病变主要分布在上中肺野,32例病变主要分布在中下肺野,10例病变主要分布在下肺野。19例为斑片云絮状渗出,26例为条索纤维状,20例有钙化表现。10例患者合并肺炎,6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或阻塞性肺气肿,2例合并肺心病和心脏增大,1例胸膜肥厚,1例肺不张,2例肺大疱。结论:X线检查可有效诊断老年性肺结核病变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栗爱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用于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varian endometriosis cyst ,OEC )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10年10月采用腹腔镜手术(Laparoscopic operation ,LO)治疗的108例OEC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并入选同期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的108例O EC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和术后3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中出血量均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后3年复发率为20.5%低于对照组的36.1%,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取腹腔镜方式治疗O EC ,可降低对病患的伤害,疗效较好且恢复快,降低了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
作者:陈华;李树梅;黄乾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心肺疾病患者护理安全性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心肺疾病患者120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根据统计分析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管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心肺疾病患者的护理安全性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媛媛;赵松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02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康复锻炼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患者的积极配合,促进患者快速康复,且有利于临床满意度的提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振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提高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愈合率,加快穿孔愈合速度。方法:回顾2012年6月-2015年3月收治外伤性鼓膜穿孔86例,根据鼓膜穿孔的面积大小和伤后就诊时间,分别采取了急诊对合复位鼓膜贴补术、切除穿孔残缘鼓膜贴补术及单纯明胶海绵鼓膜贴补术治疗,总结治疗体会。结果:急诊对合复位鼓膜贴补术14d愈合率92.1%,气导平均听阀提高(24.00±5.00)dBHL ;切除残缘鼓膜贴补术14d愈合率80.7%,气导平均听阀提高(22.00±5.00) dBHL ;单纯明胶海绵鼓膜贴补术14d愈合率86.3%,气导平均听阀提高(20.00±5.00)dBHL。结论: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均可明显提高鼓膜穿孔的愈合率,加快穿孔愈合速度,疗效满意。
作者:杨发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阿司匹林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于2012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使用阿司匹林出现不良反应的49例患者,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13例出现过敏反应,占26.5%;18例出现胃肠道反应,占36.7%;7例出现瑞氏综合征,占14.3%;8例出现水杨酸反应,占16.3%;3例出现肝损害,占6.1%。结论:阿司匹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在使用中一定要保证阿司匹林的用量以及用法正确,并且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使用,大限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作者:兰志新;林秀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佳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56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注射液及清开灵进行注射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注射液和清开灵注射液能够快速缓解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潘渝;施贤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低温高速离心法处理高脂标本消除高乳糜微粒对生化项目检测干扰的效果。方法:将体检收集到的标本经常规低速离心10min后,分为血清外观澄清、无溶血、无黄胆正常组和血清混浊高脂标本组(甘油三酯>12.0mmol/L ),分离血清用1.5ml微量管分装,再经低温高速离心30min ,弃去乳白色上清液,混匀下清液,分别测定两种离心方法的生化项目,进行两种不同方法处理后的结果比对。结果:血清外观正常组经低温高速离心前后生化项目部分结果无差异,高脂标本组低温高速离心后,消除乳糜微粒的影响,生化结果明显改善。结论:利用低温高速离心法处理高脂标本可以消除高乳糜微粒对生化检测项目的干扰。
作者:谢艳艳;余孙兴;尹莲花;陈海燕;方喜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4例AECOPD患者为AECOPD组,同时选取稳定期患者20例作为COPD稳定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CRP与PCT水平。结果:AECOPD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RP及PCT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OPD稳定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ECOPD患者经积极治疗后血清CRP及PCT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RP及PCT 表达水平有明显的相关性,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CRP及 PCT ,对治疗AECOPD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刘大锐;田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孕期补充维生素C对预防子痫前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440例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20例,干预组孕妇每日服用100mg维生素C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两组孕妇随访至胎儿分娩,观察两组孕妇子痫前期发病及妊娠结局。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孕妇子痫前期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 VS 5.6%)(χ2=3.888,P=0.049),两组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率、低出生体重儿率、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补充维生素C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生,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作者:高文香;徐卫霞;汪能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静脉丙球)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选取8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注射丙种,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观察组患儿气促、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或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进行治疗时,选择静脉丙球佐治,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魏建玲;杜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对行颅脑手术的患者在麻醉前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对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的观察对象为2011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拟行颅脑手术的9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行气管全麻,随机分为麻醉前输注生理盐水的对照组和麻醉前输注参附注射液的观察组,每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的情况。结果:在麻醉前,两组患者的血压及心率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在手术开始后30min及1h ,两组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下降,但观察组的下降程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低血压及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颅脑手术的患者,在麻醉前输注参附注射液,可促进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减少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龚美慈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