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爱梅
目的:探讨孕期补充维生素C对预防子痫前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440例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20例,干预组孕妇每日服用100mg维生素C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两组孕妇随访至胎儿分娩,观察两组孕妇子痫前期发病及妊娠结局。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孕妇子痫前期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 VS 5.6%)(χ2=3.888,P=0.049),两组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率、低出生体重儿率、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补充维生素C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生,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作者:高文香;徐卫霞;汪能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心肺疾病患者护理安全性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心肺疾病患者120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根据统计分析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管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心肺疾病患者的护理安全性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媛媛;赵松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的声像图表现。结果:76例均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炎25例,乳腺导管扩张9例,良性肿瘤32例,恶性肿瘤10例。其中误诊4例:2例良性误诊为恶性,2例恶性误诊为良性,诊断准确率为94.7%,其中恶性组为80%,良性组为95.4%。结论:高频彩超已成为乳腺肿块检查的重要手段,并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郑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行为不仅严重干扰正常诊疗秩序,对医务人员造成身心伤害,也对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一般情绪-攻击模型对攻击行为的解释受到广泛认可,本文应用此理论,分析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过程,提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建议。
作者:蒋雨婷;刘鲁蓉;林婧;李文娟;曾雪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比较胆囊结石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胆结石患者,将其分为小切口组与腹腔镜组,每组50例,小切口组患者采取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于腹腔镜下实施胆囊切除术,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和小切口组相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住院费用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囊结石的手术治疗中,和小切口胆囊切除相比,尽管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住院费用高,但是其创伤小、恢复快且手术时间短,若条件允许可优先选择该手术,以获得更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纪国;秦亚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重度中暑衰竭患者的抢救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2年7月-2014年9月收治的重度中暑衰竭患者36例,对其抢救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积极抢救,36例患者均抢救成功,除2例昏迷3d后清醒,其余均在24h或48h内清醒,33例住院1周出院,3例治疗2周后留下轻微后遗症,但生活能够自理。结论:重度中暑要做到尽早脱离高温环境,早就诊,早治疗,以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更好康复。
作者:曾令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的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且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288例患者为病例组,按年龄和性别1∶1匹配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根据年龄将脑卒中患者分为老年、中年和青年,根据性别分为男性和女性,将收集到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后,进而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获得在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群体中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结果:老年人群发生缺血性脑梗死与饮酒史、吸烟史、高血压病史、TC、FPG相关;中年人群发生缺血性脑梗死与收缩压升高、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相关;青年人群发生缺血性脑梗死与收缩升高、高血压病史相关;男性发生缺血性脑梗死与饮酒史、高血压病史、TC、LDL-C和SUA有关,女性发生缺血性脑梗死与饮酒史、高血压病史、TC、SCr和高舒张压有关。结论: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多,年轻的收缩压升高者罹患风险越大;空腹血糖高的男性较女性有较高的罹患风险,高舒张压的女性较男性有较高的罹患风险。
作者:朱玫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比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足月孕妇120例,均为ASA Ⅰ~Ⅱ级,头位、单胎有分娩镇痛需求的初产妇,随机分成A、B、C三组,对比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当中的特性。结果:不同浓度下的罗哌卡因镇痛效果差异不大。A组总使用量和每小时用药量均大于B、C两组(P<0.05),B、C两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VAS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 ),C组孕妇明显有感觉和运动阻滞,产程较长、器械助产率变大。结论:0.125%罗哌卡因混合2μg/m l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相对较好,剂量适中,使用之后孕妇基本没有出现运动和感觉阻滞,产妇和新生儿也未受较大影响,适用于分娩镇痛之中。
作者:石达高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对行颅脑手术的患者在麻醉前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对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的观察对象为2011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拟行颅脑手术的9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行气管全麻,随机分为麻醉前输注生理盐水的对照组和麻醉前输注参附注射液的观察组,每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的情况。结果:在麻醉前,两组患者的血压及心率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在手术开始后30min及1h ,两组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下降,但观察组的下降程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低血压及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颅脑手术的患者,在麻醉前输注参附注射液,可促进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减少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龚美慈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应用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消化科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消化性溃疡的患者111例进行临床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进行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92.9%,对照组为81.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3%,对照组为7.27%,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应用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时,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可作为临床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消化性溃疡的首选方案。
作者:彭连红;傅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小剂量奈达铂与顺铂周疗方案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抽取2013年9月-2015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共86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n=43)予以奈达铂周疗(40mg/m2)+放疗,共4~6周。对照组(n=43)予以顺铂周疗(40mg/m2)+放疗,共4~6周。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9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中血小板降低、恶心呕吐、肾脏毒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腹泻和肝功能损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奈达铂与顺铂周疗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效果显著,两者疗效相似,但奈达铂周疗同步放化疗组胃肠道反应及肾脏毒性低,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作者:张兰胜;李彩红;陈方荟;周立建;朱园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电击伤的急救护理措施与预防,提高电击伤的院前急救成功率,减少伤残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电击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对所有电击伤患者采取急救护理措施,52例患者中有16例因病情重或到达现场时间超过15min而抢救无效死亡,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普及居民及工人的用电知识,推广公众现场急救知识及心肺复苏术,从而预防和减少电击伤的发生率,提高电击伤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谢萍;颜丽婷;刘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白细胞(WBC )与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联合检测在婴幼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6月诊断为感染性疾病的130例婴幼儿患者,根据感染性疾病类型分为细菌感染组60例与病毒感染组70例,另选取同期80例健康婴幼儿作为对照组。所有婴幼儿均进行白细胞(WBC )与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测。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的WBC计数与病毒感染组、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病毒感染组患儿的WBC计数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异型淋巴细胞阳性率为16.67%,病毒感染组为72.86%,健康对照组为1.25%,三组婴幼儿的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检测对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率较高,异型淋巴细胞检测对病毒性感染疾病诊断率较高,WBC联合异型淋巴细胞检测用于婴幼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均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积极心理学是以帮助人们养成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应对各类问题和挑战为目标的新兴心理学学科,其有助于个人培养乐观、自信、感恩等积极特质的人格。经尝试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外科手术学实践课教学中,发现其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情绪中正性积极力量,增强团队协作意识,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作者:刘洪;曹萍;明英姿;成柯;牛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与骨含量水平变化规律。方法:收集90例甲亢患者相关资料,予以甲巯咪唑治疗,测定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的FT3、FT4、TSH水平和骨密度、骨转换指标。并以同期入院健康体检90例正常者作为参照。结果:治疗前甲亢患者的FT3、FT4、TSH、各部位骨密度(BMD)、骨钙素、护骨素及骨碱性磷酸酶均与对照组的正常值有着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其中治疗后6个月后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当(P>0.05)。结论:甲亢患者 FT3、FT4、TSH水平、骨密度、骨转换指标均存在异常,而随着治疗的干预甲状腺激素水平逐渐降低,骨密度也得到很好的改善。
作者:施宗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踝关节骨折多见于高速交通和高空坠落,其均是高能量所致,因此往往伴随着下胫腓联合损伤,漏诊、漏治后易造成踝关节的慢性不稳,终踝关节形成创伤性关节炎,选择佳的影像诊断和治疗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目前骨科领域的研究难题,本文就踝关节骨折中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相关影像诊断和治疗作一简单综述。
作者:黄超;徐祝军;王强;谢加兵;汪正宇;周茂生;胡旭峰;袁建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妇产科急诊发病急,常见的有流产、黄体破裂、急性盆腔炎、异位妊娠等,患者有阴道出血、急性腹痛、排液等表现,少数妊娠者可感觉胎动异常。超声为急诊诊断主要方法,临床应用广,诊断准确,操作简便,无创伤。本文从流产、异位妊娠、黄体破裂、胎盘早剥、急性盆腔炎和卵巢囊肿蒂扭转六方面,分析妇产科急诊超声诊断价值。
作者:高晶晶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国产氯吡格雷和进口氯吡格雷应用于冠心病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国产氯吡格雷组(泰嘉组,42例)和进口氯吡格雷组(波立维组,3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同等剂量及给药方法,两组分别于服用氯吡格雷前、服用氯吡格雷后8~12h、24~36h、48~60h测定二磷酸腺苷(ADP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所有入组患者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小板聚集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个治疗组血小板聚集率均优于治疗前(P<0.05),两组之间进行两两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随访期间,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国产氯吡格雷和进口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两者都具有良好的抗血小板作用,并且,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别,国产氯吡格雷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向鸿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脑外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并探讨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了我院脑外科护理中的常见安全隐患,与此同时在我院进行脑外科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培训,受培训对象为我院脑外科护理人员23名。比较培训前与培训后的安全隐患情况。结果:我院经脑外科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培训后的医疗纠纷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培训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发现脑外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并及时进行防范可有效降低医疗纠纷情况的发生,进而促进医院的发展。
作者:王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及人文关怀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开展优质护理及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情绪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后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优质护理和人文关怀应用于肿瘤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中,可以减轻焦虑情绪,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满意度。
作者:张玉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