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年龄、性别的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调查

朱玫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 年龄, 性别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的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且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288例患者为病例组,按年龄和性别1∶1匹配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根据年龄将脑卒中患者分为老年、中年和青年,根据性别分为男性和女性,将收集到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后,进而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获得在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群体中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结果:老年人群发生缺血性脑梗死与饮酒史、吸烟史、高血压病史、TC、FPG相关;中年人群发生缺血性脑梗死与收缩压升高、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相关;青年人群发生缺血性脑梗死与收缩升高、高血压病史相关;男性发生缺血性脑梗死与饮酒史、高血压病史、TC、LDL-C和SUA有关,女性发生缺血性脑梗死与饮酒史、高血压病史、TC、SCr和高舒张压有关。结论: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多,年轻的收缩压升高者罹患风险越大;空腹血糖高的男性较女性有较高的罹患风险,高舒张压的女性较男性有较高的罹患风险。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妊娠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加深认识,提高正确诊断率,减少误诊。方法:回顾产科1例以神经系统抽风为主要表现的产妇的诊断、误诊,终确诊后给予血浆置换与激素治疗[1]。结果:血浆置换与激素治疗效果明显,而输注血小板效果不佳。结论:一定要通过临床特征及诊疗过程来提高产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否则易诊断错误,延误治疗。

    作者:曲文洁;徐雪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P resepsin 对急诊患者脓毒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Presepsin(可溶性CD14亚型)为一种新型脓毒症诊断标志物,展现出较好的诊断价值,但在国内报道较少,因此,笔者前瞻性纳入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评价Presepsin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满足SIRS患者,收集患者血清,评价患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 )、Presepsin等标志物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一共纳入191例患者,包括84例非感染性SIRS患者与107例脓毒症患者。三种标志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Presepsin)、0.85(PCT)、0.76(CRP)。Presepsin与 PCT 两者之间诊断价值无明显差异。结论:作为一种新型标志物,Presepsin展现出较好的诊断价值,但其对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的鉴别价值与对抗生素的指导作用有待进一步证实。

    作者:金腊梅;蒋明勇;韦国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肝功能异常患者血尿酸水平分析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肝功能异常患者血尿酸(SUA)水平,探讨SUA水平对T2DM 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住院T2DM患者89例,其中肝功能异常患者41例,肝功能正常患者48例,采用酶法检测SUA ,比较两组SUA水平及合并高尿酸血症(HUA)率。结果:T2DM 肝功能异常组SUA水平明显高于T2DM肝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2,P<0.01);T2DM 肝功能异常组合并 HUA率明显高于T2DM肝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81,P<0.01)。结论:SUA水平升高可能是导致 T2DM 患者肝功能异常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唐四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WBC联合异型淋巴细胞检测在婴幼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究白细胞(WBC )与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联合检测在婴幼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6月诊断为感染性疾病的130例婴幼儿患者,根据感染性疾病类型分为细菌感染组60例与病毒感染组70例,另选取同期80例健康婴幼儿作为对照组。所有婴幼儿均进行白细胞(WBC )与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测。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的WBC计数与病毒感染组、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病毒感染组患儿的WBC计数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异型淋巴细胞阳性率为16.67%,病毒感染组为72.86%,健康对照组为1.25%,三组婴幼儿的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检测对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率较高,异型淋巴细胞检测对病毒性感染疾病诊断率较高,WBC联合异型淋巴细胞检测用于婴幼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均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运用黄芪建中汤治疗胃痛的体会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治疗胃痛的疗效。方法:通过对胃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对80例脾胃虚寒型病例用黄芪建中汤化裁治疗。结果:痊愈48例,显效25例,进步3例,无效4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为91.25%。结论:黄芪建中汤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效果颇佳。

    作者:黄世珍;熊玉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恶性血液病患者行 PICC 管化疗的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行PICC管化疗的护理。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就诊的恶性血液病患者37例,均采取PICC管化疗,总结其护理措施。结果:37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经 PICC置管化疗,均一次性置管成功,成功率100%;无导管带出、脱落、堵塞,1例患者静脉炎,1例置管相关感染,1例穿刺点渗血,并发症发生率8.1%,经相应处理后好转,其余患者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对行PICC管化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可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化疗期间的毒副反应。

    作者:吴珍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联合 Foley’s 导尿管在足月妊娠计划分娩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米非司酮联合Foley’s导尿管在足月妊娠计划分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6月于我院接受足月妊娠计划分娩的102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8例、对照1组32例和对照2组32例,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基础催产素治疗,其中对照1组联合Foley’s导尿管,研究组米非司酮联合Foley’s导尿管处理。观察三组患者促宫颈成熟效果、引产效果和分娩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Bishop评分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均有明显改善( P<0.05),研究组与对照1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优于对照2组( P<0.05),研究组显效率较两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 P<0.05);引产成功率研究组为97.37%优于对照1组的81.25%,但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明显高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分娩发动时间、总产程均明显优于两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研究组的胎儿窘迫率、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两对照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米非司酮联合Foley’s导尿管用于足月妊娠能有效促进宫颈成熟及诱发分娩,有助于提高引产成功率,缩短分娩发动时间及总产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李莉莎;甘海英;林琼;刘丽珍;温思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药联合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黄斑水肿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局部糖皮质激素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选择未经其他方法治疗的黄斑水肿患者21例,经甲基强的松龙20mg联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的视力、眼底、荧光造影等的变化。结果:经过2个疗程治疗,21例黄斑水肿患者在治疗后视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黄斑水肿较前减轻。结论:中药联合局部糖皮质激素甲基强的松龙球后注射具有明显促进黄斑水肿吸收以及提高视力的作用,而且操作简单,风险小,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作者:宋阳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腔镜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用于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varian endometriosis cyst ,OEC )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10年10月采用腹腔镜手术(Laparoscopic operation ,LO)治疗的108例OEC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并入选同期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的108例O EC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和术后3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中出血量均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后3年复发率为20.5%低于对照组的36.1%,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取腹腔镜方式治疗O EC ,可降低对病患的伤害,疗效较好且恢复快,降低了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

    作者:陈华;李树梅;黄乾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肺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头孢曲松钠;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头孢曲松钠+痰热清注射液,两组均持续治疗10d后判断其临床疗效并记录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对照组为1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急性肺炎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给药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具有较为满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

    作者:武志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风险管理对心肺疾病患者护理安全和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心肺疾病患者护理安全性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心肺疾病患者120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根据统计分析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管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心肺疾病患者的护理安全性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媛媛;赵松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东兰县1955-2014年麻风病流行状况与防治成效分析

    目的:探讨东兰县麻风病流行规律,更好指导麻风病防治工作,为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55-2014年12月东兰县麻风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全县累计发现麻风病人共206例,其中多菌型99例,少菌型107例,累计临床治愈157例,愈前死亡41例,愈前失踪1例,外迁4例,复发11例,复发再愈11例,尚有现症病人3例。发病率由高年份1959年的15.27/10万,降到2014年的0.33/10万,下降幅度97.83%。发现率由高年份1958年的10.25/10万,降到2014年的0.67/10万,下降幅度93.46%。患病率由高年份1975年的36.84/10万,降到2014年的1/10万,下降幅度97.28%。结论:随着麻风病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通过多种形式的发现和有效治疗,东兰县麻风病流行呈持续下降趋势,控制成效显著,防治成果继续得到巩固。

    作者:韦昌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长春西汀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长春西汀联合奥扎格雷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变化情况,将所得数据经专业统计学检验后获得结论。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之前显著减少,而Barthel指数则较之前显著提高,但研究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长春西汀联合奥扎格雷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获得更为理想的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改善效果,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李玉平;李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后肢体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肢体偏瘫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以丰富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接收并确诊重型颅脑损伤后肢体偏瘫的患者50例,根据入院治疗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功能锻炼,观察组则运用早期康复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肌力改善情况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评分情况,并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康复锻炼1和6周后,观察组患者肌力≥Ⅲ级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观察组患者的 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肢体偏瘫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肌力情况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雅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不同年龄、性别的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的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且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288例患者为病例组,按年龄和性别1∶1匹配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根据年龄将脑卒中患者分为老年、中年和青年,根据性别分为男性和女性,将收集到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后,进而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获得在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群体中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结果:老年人群发生缺血性脑梗死与饮酒史、吸烟史、高血压病史、TC、FPG相关;中年人群发生缺血性脑梗死与收缩压升高、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相关;青年人群发生缺血性脑梗死与收缩升高、高血压病史相关;男性发生缺血性脑梗死与饮酒史、高血压病史、TC、LDL-C和SUA有关,女性发生缺血性脑梗死与饮酒史、高血压病史、TC、SCr和高舒张压有关。结论: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多,年轻的收缩压升高者罹患风险越大;空腹血糖高的男性较女性有较高的罹患风险,高舒张压的女性较男性有较高的罹患风险。

    作者:朱玫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在妇产科急诊中的应用分析

    妇产科急诊发病急,常见的有流产、黄体破裂、急性盆腔炎、异位妊娠等,患者有阴道出血、急性腹痛、排液等表现,少数妊娠者可感觉胎动异常。超声为急诊诊断主要方法,临床应用广,诊断准确,操作简便,无创伤。本文从流产、异位妊娠、黄体破裂、胎盘早剥、急性盆腔炎和卵巢囊肿蒂扭转六方面,分析妇产科急诊超声诊断价值。

    作者:高晶晶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品管圈在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为活动主题,对科室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目标设定、对策拟定与实施等活动。结果:品管圈活动的实施,使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前明显提高,手卫生依从率由60%达到80%,超过预定值。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护理人员开始重视洗手,减少了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来香;范海静;邵荣峰;邵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自拟中药方剂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疗效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近期收治的小儿哮喘缓解期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给予自拟中药方剂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100%,复发率为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复发率为30%,试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剂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高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静脉丙球)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选取8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注射丙种,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观察组患儿气促、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或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进行治疗时,选择静脉丙球佐治,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魏建玲;杜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经阴道四维超声成像在诊断自然分娩产妇盆底功能异常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阴道四维超声在检测患者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分娩,且经阴道四维超声检测发现盆底功能障碍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无盆底功能障碍的正常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四维超声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静息状态时,观察组肛提肌裂孔长度、裂孔面积、双侧肛提肌厚度测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Valsalva 动作时,观察组肛提肌裂孔长度、裂孔面积显著大于对照组,双侧肛提肌厚度测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阴道四维超声可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进行早期诊断,利于临床防治。

    作者:王丹;李萍;李利琼;胡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