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年龄、性别的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调查

朱玫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 年龄, 性别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的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且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288例患者为病例组,按年龄和性别1∶1匹配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根据年龄将脑卒中患者分为老年、中年和青年,根据性别分为男性和女性,将收集到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后,进而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获得在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群体中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结果:老年人群发生缺血性脑梗死与饮酒史、吸烟史、高血压病史、TC、FPG相关;中年人群发生缺血性脑梗死与收缩压升高、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相关;青年人群发生缺血性脑梗死与收缩升高、高血压病史相关;男性发生缺血性脑梗死与饮酒史、高血压病史、TC、LDL-C和SUA有关,女性发生缺血性脑梗死与饮酒史、高血压病史、TC、SCr和高舒张压有关。结论: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多,年轻的收缩压升高者罹患风险越大;空腹血糖高的男性较女性有较高的罹患风险,高舒张压的女性较男性有较高的罹患风险。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与骨含量水平变化分析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与骨含量水平变化规律。方法:收集90例甲亢患者相关资料,予以甲巯咪唑治疗,测定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的FT3、FT4、TSH水平和骨密度、骨转换指标。并以同期入院健康体检90例正常者作为参照。结果:治疗前甲亢患者的FT3、FT4、TSH、各部位骨密度(BMD)、骨钙素、护骨素及骨碱性磷酸酶均与对照组的正常值有着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其中治疗后6个月后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当(P>0.05)。结论:甲亢患者 FT3、FT4、TSH水平、骨密度、骨转换指标均存在异常,而随着治疗的干预甲状腺激素水平逐渐降低,骨密度也得到很好的改善。

    作者:施宗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福州地区5058例体检者血尿酸水平检测分析

    目的:了解福州地区体检者血清尿酸(UA)水平及高尿酸血症(HUA)检出率情况,为该地区 HUA所引起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用尿素酶法对2015年5月份在我中心体检的5058例本地区健康体检者,进行空腹血尿酸水平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检查出高尿酸1208例,占23.88%。男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5岁血尿酸水平与25~34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5岁以上各年龄段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州地区健康人群男性血尿酸水平和HUA检出率均高于女性,而且<25岁的人群血尿酸水平有上升的趋势。

    作者:周宜娟;余孙兴;许颢瀚;徐从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应用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消化科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消化性溃疡的患者111例进行临床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进行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92.9%,对照组为81.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3%,对照组为7.27%,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应用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时,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可作为临床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消化性溃疡的首选方案。

    作者:彭连红;傅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自控硬膜外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比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足月孕妇120例,均为ASA Ⅰ~Ⅱ级,头位、单胎有分娩镇痛需求的初产妇,随机分成A、B、C三组,对比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当中的特性。结果:不同浓度下的罗哌卡因镇痛效果差异不大。A组总使用量和每小时用药量均大于B、C两组(P<0.05),B、C两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VAS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 ),C组孕妇明显有感觉和运动阻滞,产程较长、器械助产率变大。结论:0.125%罗哌卡因混合2μg/m l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相对较好,剂量适中,使用之后孕妇基本没有出现运动和感觉阻滞,产妇和新生儿也未受较大影响,适用于分娩镇痛之中。

    作者:石达高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基于一般情绪-攻击理论模型的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行为研究

    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行为不仅严重干扰正常诊疗秩序,对医务人员造成身心伤害,也对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一般情绪-攻击模型对攻击行为的解释受到广泛认可,本文应用此理论,分析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过程,提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建议。

    作者:蒋雨婷;刘鲁蓉;林婧;李文娟;曾雪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不同年龄、性别的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的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且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288例患者为病例组,按年龄和性别1∶1匹配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根据年龄将脑卒中患者分为老年、中年和青年,根据性别分为男性和女性,将收集到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后,进而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获得在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群体中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结果:老年人群发生缺血性脑梗死与饮酒史、吸烟史、高血压病史、TC、FPG相关;中年人群发生缺血性脑梗死与收缩压升高、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相关;青年人群发生缺血性脑梗死与收缩升高、高血压病史相关;男性发生缺血性脑梗死与饮酒史、高血压病史、TC、LDL-C和SUA有关,女性发生缺血性脑梗死与饮酒史、高血压病史、TC、SCr和高舒张压有关。结论: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多,年轻的收缩压升高者罹患风险越大;空腹血糖高的男性较女性有较高的罹患风险,高舒张压的女性较男性有较高的罹患风险。

    作者:朱玫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和分析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0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儿均给予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观察和比较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变化。结果:在血胆红素比较上,患儿治疗后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以及间接胆红素均比治疗前低(P<0.05);在生化指标比较上,患儿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血常规指标比较上,治疗后白细胞、血小板指标均比治疗前低,血红蛋白比治疗前高(P<0.05)。结论: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治疗,疗效理想,操作简便,值得普及。

    作者:文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肺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头孢曲松钠;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头孢曲松钠+痰热清注射液,两组均持续治疗10d后判断其临床疗效并记录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对照组为1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急性肺炎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给药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具有较为满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

    作者:武志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风险管理对心肺疾病患者护理安全和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心肺疾病患者护理安全性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心肺疾病患者120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根据统计分析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管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心肺疾病患者的护理安全性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媛媛;赵松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运用黄芪建中汤治疗胃痛的体会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治疗胃痛的疗效。方法:通过对胃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对80例脾胃虚寒型病例用黄芪建中汤化裁治疗。结果:痊愈48例,显效25例,进步3例,无效4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为91.25%。结论:黄芪建中汤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效果颇佳。

    作者:黄世珍;熊玉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药联合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黄斑水肿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局部糖皮质激素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选择未经其他方法治疗的黄斑水肿患者21例,经甲基强的松龙20mg联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的视力、眼底、荧光造影等的变化。结果:经过2个疗程治疗,21例黄斑水肿患者在治疗后视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黄斑水肿较前减轻。结论:中药联合局部糖皮质激素甲基强的松龙球后注射具有明显促进黄斑水肿吸收以及提高视力的作用,而且操作简单,风险小,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作者:宋阳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提高口腔修复学临床前期实践能力的教学改革

    口腔修复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与临床操作技能是该课程的重要目标,而临床前期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这些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本文初步分析了目前学生临床前期口腔修复学实践能力培养效果不佳的原因,并探讨教学改革的途径,如在教学中运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模拟诊疗教学法等,以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作者:李昊;廖红兵;卢国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应用品管圈提高心血管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目的: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心血管患者服药依从性。方法:组织学习品管圈相关知识,成立品管圈活动组织,选定“提高心血管患者服药依从性”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原因进行分析,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对活动前、后患者服药情况进行比较,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心血管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结果:活动前、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缺陷率由31.8%降至15.6%。结论:经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心血管患者服药依从性。

    作者:徐云;薛宏;赵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胆囊结石小切口胆囊切除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胆囊结石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胆结石患者,将其分为小切口组与腹腔镜组,每组50例,小切口组患者采取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于腹腔镜下实施胆囊切除术,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和小切口组相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住院费用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囊结石的手术治疗中,和小切口胆囊切除相比,尽管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住院费用高,但是其创伤小、恢复快且手术时间短,若条件允许可优先选择该手术,以获得更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纪国;秦亚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左旋氨氯地平的临床降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左旋氨氯地平在临床上的降压效果,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轻度高血压和中度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后的SBP和DBP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降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治疗后各时期的SBP和DBP对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且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依达拉奉联合普罗布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 、NSE 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普罗布考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6例ACI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78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A组加用依达拉奉与普罗布考治疗,B组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NSE及神经功能评分(NIHSS)变化。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B组的80.77%(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均显著改善,且A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B组(P<0.05);治疗后7d及14d两组的血清NSE及hs-CRP均显著降低,且A组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普罗布考联合治疗ACI能够显著降低hs-CRP及NSE水平,改善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玉龙;赵佩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特征及综合治疗效果的评价

    目的:探讨阿尔兹海默病(AD )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综合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A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美金刚联合多奈哌齐对症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针刺与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方法。总结患者临床特征,并分析综合治疗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安静与认知负载刺激下的各频带脑电信号功率变化比值、MMSE评分、ADL评分、NPI评分及ADAS-cog评分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患者通常均存在发病隐匿、认知功能衰退与人格情感变化等特征,给予综合治疗方案不仅能够改善脑电表现,也可显著提高认知功能,强化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王升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积极心理学在外科手术学实践课教学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是以帮助人们养成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应对各类问题和挑战为目标的新兴心理学学科,其有助于个人培养乐观、自信、感恩等积极特质的人格。经尝试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外科手术学实践课教学中,发现其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情绪中正性积极力量,增强团队协作意识,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作者:刘洪;曹萍;明英姿;成柯;牛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经阴道四维超声成像在诊断自然分娩产妇盆底功能异常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阴道四维超声在检测患者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分娩,且经阴道四维超声检测发现盆底功能障碍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无盆底功能障碍的正常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四维超声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静息状态时,观察组肛提肌裂孔长度、裂孔面积、双侧肛提肌厚度测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Valsalva 动作时,观察组肛提肌裂孔长度、裂孔面积显著大于对照组,双侧肛提肌厚度测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阴道四维超声可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进行早期诊断,利于临床防治。

    作者:王丹;李萍;李利琼;胡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4例AECOPD患者为AECOPD组,同时选取稳定期患者20例作为COPD稳定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CRP与PCT水平。结果:AECOPD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RP及PCT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OPD稳定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ECOPD患者经积极治疗后血清CRP及PCT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RP及PCT 表达水平有明显的相关性,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CRP及 PCT ,对治疗AECOPD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刘大锐;田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