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刺五加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

杨蕾

关键词:刺五加, 盐酸多奈哌齐, 血管性痴呆, 认知功能障碍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制剂刺五加注射液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5年7月住院治疗的7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7例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而观察组37例患者则再予以刺五加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以及痴呆程度(CDR)评分。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27%(26/37),观察组为91.89%(34/37),差异显著(P <0.05);同时两组患者的 MMSE、ADL 以及 CDR 评分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有改善,同时以观察组改善程度更具优势,差异显著(P <0.05)。结论:采用刺五加的中药制剂联合西药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可以显著改善认知功能障碍,一定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生存意义。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周期疗法与小剂量甲状腺素片结合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人工周期疗法与小剂量甲状腺素片结合治疗卵巢早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卵巢早衰患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予以人工周期疗法,后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小剂量甲状腺素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 FSH、E2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FSH 及 E2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结合小剂量甲状腺素片与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卵巢早衰,其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姜丽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鸦胆子油乳联合顺铂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联合顺铂胸腔注射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10例肺癌胸腔积液引流干净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胸腔注射鸦胆子油乳和顺铂治疗,对照组胸腔注射顺铂治疗。每周1次,治疗8周后观察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54.0%;治疗组的毒副反应轻,生活质量也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鸦胆子油乳联合顺铂胸腔注射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岳侃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价值。方法:将支原体肺炎患儿90例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连用静脉滴注、退热和止咳等治疗,观察组开始应用对照组治疗方案,持续3~5d,在病情稳定后停止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改为口服阿奇霉素。结果: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好转、肺部啰音消失、治疗总有效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时间、ADR 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具有良好效果,有效缩短静脉输液治疗时间,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应用。

    作者:王永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二野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二野淋巴结清扫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诊的食管癌患者68例,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胸联合开腹食管癌切除;观察组患者给予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二野淋巴结清扫,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清扫方面,观察组患者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及吻合口狭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胃排空障碍及胸腔出血上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二野淋巴结清扫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有效清扫淋巴结,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郑杰;李建文;常鹏;郭江涛;韩茂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非炎症性慢性前列腺炎的效果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非炎症性慢性前列腺炎采用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非炎症性慢性前列腺炎50例,均为我院泌尿外科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回顾临床效果。结果:电切术均成功实施,平均手术时间(62.3±2.4)min。相较术前,患者 I-PSS 评分、NIH-CPSI 评分均显著下降,大尿流率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尿潴留2例,经处理缓解,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有非炎症性慢性前列腺炎合并发生的病例,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全切手术治疗,可消除前列腺症状,改善尿流率,且具较高安全性,对保障患者远期生存质量意义显著。

    作者:尉庚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 CT 与 MRI 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 CT 与 MRI 影像表现,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2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PCNSL 患者的 CT 和 MRI 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单发18例,多发3例,共显示26个病灶。病灶多位于脑深部白质、基底节区、胼胝体及丘脑等近中线部位。CT 平扫多呈等或略高密度,MRI 平扫 T1 WI 多呈等或略低信号、T2 WI 等或略高信号,DWI 呈高信号,ADC 图呈低信号,增强后肿瘤大多数呈明显均匀强化,占位征象明显,灶周有不同程度水肿。结论:PCNSL 的 CT、MRI 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联合CT、MRI 检查,能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对早期明确诊断 PCNSL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超;欧阳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目的::分析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围手术期护理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200例(256耳)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临床资料,均予以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并予以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3年,手术治疗干耳率为90.50%,干耳时间平均(6.20±1.70)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听力提高,有24.00%的患者出现并发症,程度均轻微,且经一段时间护理后均消失,只有2例患者为永久性面瘫。结论: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围期护理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显著,可提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仙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沙丁胺醇结合布地奈德治疗45例儿童急性期哮喘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沙丁胺醇结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急性期哮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期哮喘患儿90例,根据双盲法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沙丁胺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布地奈德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沙丁胺醇结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急性期哮喘疗效显著,安全性佳,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石卫琴;李庆之;周贤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兰索拉唑在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进行深入探讨和剖析。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从2014年4月-2015年4月接收的消化性溃疡患者268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4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取兰索拉唑治疗能够有效提高该病的治愈效果,降低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致作者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老年骨质疏松症应用唑来膦酸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症(OP)患者应用唑来膦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 OP 患者112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口服阿法骨化醇胶丸与钙尔奇 D 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唑来膦酸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碱性磷酸酶(AK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血磷、血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髋部、腰椎的骨密度(BMD)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唑来膦酸治疗老年 OP 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骨密度,保证骨细胞功能状态。

    作者:胡旭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1318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人群中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检出情况。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法和 ELISA 法对1318例疑似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做 ANCA、肝功能、肾功能指标检测,并进行分组统计分析。结果:1318例患者中检出 ANCA 阳性21例,阳性率为1.59%,其中 p-ANCA 阳性16例,阳性率1.21%,c-ANCA 阳性5例,阳性率0.38%;抗-MPO 阳性16例,阳性率1.21%;抗-PR3阳性5例,阳性率0.38%。对研究对象进行性别分组统计:男性患者635例,检出 ANCA 阳性11例占1.73%,女性患者683例,检出 ANCA 阳性10例占1.46%,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 >0.05);年龄分组统计:30岁以下184例,检出 ANCA 阳性1例,占0.54%,30岁以上1134例,检出 ANCA 阳性20例占1.76%,经χ2检验,两者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1);21例 ANCA 阳性患者中有17例肾功能明显异常占80.95%。结论:本地区疑似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 ANCA 检出率为1.59%,以 P-ANCA 和抗-MPO 为主,中老年组ANCA 阳性率明显高于儿童青少年组,ANCA 抗体与性别关系不明显;ANCA 相关患者大多肾功能受损较严重。

    作者:秦红群;马稚强;马顺高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黄连素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黄连素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6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n=27)、黄连素组(n =29)、阿托伐他汀联合黄连素组(n =30),三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黄连素以及阿托伐他汀联合黄连素,通过观察和比较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来初步评价三种给药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阿托伐他汀联合黄连素组在治疗后总有效率优于其他两组;黄连素组与阿托伐他汀联合黄连素组均可显著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且阿托伐他汀联合黄连素组优于黄连素药物组;阿托伐他汀联合黄连素组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并有效减轻了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黄连素能更加有效地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各种体征,降低血糖、改善血脂,减少糖尿病对神经的损伤。

    作者:沈金花;尚文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冠髓去除对急性牙髓炎疼痛的影响

    目的::观察冠髓去除对急性牙髓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00例急性牙髓炎疼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开髓引流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冠髓去除术治疗,采用10点视觉模拟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h、12h、24h、48h 及72h 疼痛指数,对比两组的止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止痛总有效率为96.0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3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的 VAS 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冠髓去除治疗急性牙髓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值得各大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刘红琴;赵松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医院临床科室备用药品有效期管理措施

    目的::探讨医院临床科室备用药品有效期管理的有效措施,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方法:选择2006-2010年我院临床科室备用药品的管理资料,通过对临床科室备用药品领用环节、存放及应用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建立健全药品有效期管理制度,使护士在繁重的工作中节省药品交接的时间,并保障临床科室药品的安全使用,提高临床科室备用药品的管理水平。结果:2006-2010年的药品管理效果和2010年以后的药品管理效果存在较大差异(P <0.05)。说明加强临床科室备用药品的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药品在临床使用中出现的差错,防止出现过期药品,避免药品流失,减少浪费,节约药品资源。结论:加强医院临床科室备用药品有效期的科学、规范管理,节省护理工作时间,利于临床医药学的良好发展,维护患者利益,提高医院信誉以及经济效益。

    作者:靳春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团体心理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家属按随机卡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未进行干预,观察组给予团体心理治疗干预,共计12次。比较两组家属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住院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家属 SDS 和 SAS 评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P <0.05);观察组干预前、后的 SDS 和 SA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家属对住院治疗的满意度提高。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家属进行团体心理治疗干预,利于改善家属的不良心理,对患者的疾病恢复起到积极主动的影响,并能提高家属对医院治疗的满意度。

    作者:朱达斌;林秀瑶;许云辉;蔡耿辉;王景峰;汪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硫酸镁联合喘可治辅助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喘可治辅助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模式,而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硫酸镁联合喘可治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的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P <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4%,与对照组的18.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辅以硫酸镁和喘可治治疗后,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孟战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血浆 PT、APTT 和 Fg 水平对剖宫产术后 DIC 早期诊断的意义

    目的::检测孕妇剖宫产术前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水平,探讨其对剖宫产术后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4例剖宫产术后发生产科 DIC 的孕妇为研究组,另随机选取同期30例剖宫产术后未发生 DIC 的孕妇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孕妇剖宫产术前的 PT、APTT和 Fg 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 PT 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研究组 APTT 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 Fg 水平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PT、APTT 为正常水平,Fg 处于相对低水平的孕妇发生产后出血以及产科 DIC 等并发症的风险可能会相应增加,对预防和早期诊断剖宫产术后 DIC 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柳;肖永生;孟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传染病学教学过程中科研反哺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不仅要做好临床工作,亦要做好科研、教学工作,不仅要讲授知识,亦要将学科发展的前沿、新进展、科研活动中所涉及的一些技术等补充至课程教学中,目的在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提高学生对所学疾病的理解等,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对笔者近年来在传染病学教学过程中科研反哺教学的实践进行总结,并思考得失与不足之处,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作者:潘兴飞;魏立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