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迎萍;潘文;刘国安
任继学教授认为消渴发病兼有内外二因,其病位以散膏为核心,燥邪是消渴发病之标,尤其重视虚损在消渴发病中的地位.任老把消渴分为肺胃阴虚、阳虚,肝胃阴虚、阳虚,肝肾阴虚、阳虚六种证候进行治疗,重视调整阴阳水火的平衡协调,善于圆机活法,本文简要介绍其对消渴的理论见解.
作者:刘艳华;任喜洁;任宝崴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乳腺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绝经前后的妇女,在我国现已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1],并有年轻化趋势[2].中医认为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用,中医通过对女性生理的认识,总结乳腺癌的发病与肝失疏泄、肾气亏虚及冲任失调等关系密切,从而奠定“从肝论治”的基础,为预防乳腺癌提供依据,体现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作者:贺凡;王雄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严重、常见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相关中医学临床辨证施治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自糖尿病肾病病机、本虚标实治疗方法等予以综述,归纳了中医学对糖尿病肾病辨证施治的方向与原则,并为其治疗措施提供了循证证据,并为临床药物、药方的选取提供了理论依据,终提升了糖尿病肾病中医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彭朝葵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五音是我国古代所确立的角、徵、宫、商、羽五种不同的音阶.中医的五音理论是根据中医五行学说中的五音与人体脏腑、情志等有机结合起来,可以用于治疗疾病及养生的一种指导理论.根据与五音对五脏、五行相克理论的结合下的五音理论对用音乐治疗一些疾病及日常养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卢烁;郝斌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流产后月经失调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因人工流产后签署知情同意的12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分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妈富隆治疗,观察组60例则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月经不调发生率,生活质量(QOL-C30量表)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阴道出血时间和月经复潮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生活质量则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均以恶心呕吐及乳胀为主,观察组总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可有效防治人流后月经失调,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沈四妹;夏淑芳;钟海英;胡爱珍;周秀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血府逐瘀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价值.方法 86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常规治疗的43例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血府逐瘀汤治疗的43例患者为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5.1%,治疗后FBG、2hPG、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效果理想.
作者:赵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疗效,以找出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治疗的佳方法.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40例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所有患者接受基础的治疗以及常规护理,观察组所有患者在接受相关常规治疗以及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相应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干预性护理,从而分析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疗效.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8.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肠鸣音恢复以及排便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治疗方面,与常规治疗以及护理相比,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干预性护理可以较为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症状,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新斯的明的使用剂量,并没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借鉴与推广.
作者:王萍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以“葛花解酒汤对小鼠醉酒模型解酒护肝作用研究”实验项目为例,就中医院校医学综合设计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信息反馈和教学体会等方面进行了总结讨论.医学综合设计实验课程的开设,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也对教师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推动了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施.
作者:张明昊;赵珍珍;龚曼;李玉洁;孙曙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多采用推拿、针灸、理疗、封闭等方法治疗,效果不一.笔者运用“冈五针+喙一针+峰一针”埋线针刀治疗肩周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介绍了具体定点、操作方法及操作技巧.
作者:于灵芝;杨才德;宋建成;田瑞瑞;常建全;马重兵;侯玉玲;李登科;包金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杨宗孟教授是国家名医,全国500名师承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56年,尤其擅长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症,在多年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诊疗特点及用药规律,创立了中药保留灌肠加灸疗神阙穴,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临床疗效满意,总结如下,以飧后者.
作者:凌霞;张雪松;孟楠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对比分析海昆肾喜胶囊与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脏病2~4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肾脏病2~4期患者56例,按照抽签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均28例.研究组患者应用尿毒清颗粒进行治疗,参照组患者应用海昆肾喜胶囊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肌酐、尿素氮变化情况.结果 对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法,研究组对于患者血清肌酐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尿素氮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肾脏病2~4期患者应用尿毒清颗粒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志红;易建伟;袁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益肾通络方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0例分组观察,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益肾通络方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疗效.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1年颁发的中医临床诊疗方案中疗效标准执行.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通络方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梅英;李志明;刘慧琴;乐树生;王玲;袁云庆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为总结中医药院校开办“医体结合”特色体育学专业的教育成果,并不断提升“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深入分析了“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机制和实践教学情况,探讨了其在专业特色凝练、课程体系建设和就业保障等三个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并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专业化和加强特色教材建设提出了中医药院校“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思路.
作者:王烁;汶希;焦润艺;冯毅翀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临床思维是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前提和基础.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是提高医学生临床应用能力的主要手段.根据风湿性疾病教学的需要,在教学中以临床实际问题为中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医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建立合理的诊断思维程序,使学生拥有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于水莲;陶怡;黄文辉;黄成辉;叶子冠;林泽英;徐米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循证评价单独针刺疗法和针刺结合吞咽康复功能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2014年CNKI、万方数据库中关于针灸治疗该病的RCT文献进行检索,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使用RevMe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据其纳入原始临床治疗方法的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结论 针刺疗法、针刺结合吞咽康复功能训练两种方式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有效,对照其他治疗方法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孟丹;尚怡冰;付源峰;王晓萌;徐呈超;谭艺璇;汤继芹;郭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数据时代,使互联网存储了丰富的中医药信息资源.为了使中医药科研人员更快更好的查询到所需有价值的中医药信息,文章阐述了中医药科研人员获取中医药信息的必备条件,介绍了部分有关中医药信息的搜索引擎和中医药专业数据库、中医古籍数据库、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医药院校网站和一些国外中医药信息查询网站.为中医科研人员的中医药信息获取与利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作者:尚文玲;段青;李莎莎;苏大明;刘思鸿;孟凡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电针配合干涉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的效果是否优于单独应用电针法,及单独应用干涉波疗法,以便指导临床选择佳的治疗方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配合干涉波疗法组(综合组)、单独应用电针组(电针组)及单独应用干涉波疗法组(干涉波组)3组,每组各30例.计算治疗1个疗程后三组受试患者的JOA改善率,并对3组受试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表(VAS)以及健康调查问卷(SF-36)评分.结果 综合组在JOA改善率、VAS、SF-36生存质量评分3个方面都显著优于电针组和干涉波组(P<0.01).结论 电针配合干涉波治疗在缓解疼痛、改善腰腿部机能活动效果显著,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应用电针法或干涉波疗法,值得临床广泛运用推广.
作者:郑铮铮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选2012年1月-2013年2月接受治疗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均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43例)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同时统计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硝酸甘油服用量等症状指标差异,同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6.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硝酸甘油服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相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出现异常症状.结论 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治疗冠心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效果显著,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显著降低,临床症状快速恢复,同时患者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巍华;张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神经建构主义是新提出来一种学习理论模型,它提倡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学习模式.BOPPPS教学设计是一种高效的教学设计模式.在神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进行生理学的BOPPPS教学设计并运用于课堂实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伍冠一;赵铁建;韦燕飞;钟静;马静;陈永欣 刊期: 2016年第16期
过程教学法是一种注重理解的教学方式,注重基本思想.对于知识,应关注为什么要引入,怎么形成、还有什么,使积累的概念、命题、方法在较短的时间被学生重新认识、发现和掌握,以利于他们在知识、能力、良好的习惯、创造力、思维品质等诸方面获得提高.我们在《医学分子生物学》的DNA双螺旋内容中引入该方法,并且对该方法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课堂观察,通过S-T评价体系及学生学习维度量表和教师教学纬度来客观的反应课堂效果.
作者:李华;闫晓风;王晓玲;董英;黄品贤;孙祝美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