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倩玲;叶有嫦
目的:分析家庭参与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分组,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增加家庭成员参与康复训练,采用粗大运动功能(GM FM‐88)测试干预后粗大功能运动情况,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评价改善生活能力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均能够不同程度改善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实验组改善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参与康复训练能够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促进患儿早期康复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对家庭参与方式和训练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作者:张灵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对基层医院临床药师的院内会诊病例进行有效总结,分析基层医院临床药师会诊工作的实施模式以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4年7月本院46例临床药师院内会诊病例,对其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总结院内会诊主要方法,探讨会诊工作效果。结果:本院约73.6%的临床科室均对外发出会诊请求,会诊效果多属于好转,会诊原因大部分是因为抗感染治疗未取得明显疗效,会诊建议多包括对抗菌药物进行更换或者合理控制药物使用剂量,进一步规范用药方法等。结论:临床药师能够在院内会诊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协助临床科室进行诊断以及治疗,会诊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必须要不断完善会诊模式和方法,提高会诊工作质量。
作者:韦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肺炎支原体(MP)及衣原体(CP)感染的临床特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2月我院216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的肺炎抗体,对比分析哮喘患儿感染年龄分布与临床症状。结果:CP与MP感染常见症状为头痛、流鼻涕、呕吐、咽痛、胸痛、腹泻、发热、咳嗽、喘鸣、胸腔积液、肺部干湿性啰音及哮鸣音等,肺炎衣原体肺炎中常见呕吐及腹泻等症状,肺炎支原体肺炎中常见胸腔积液,特异性不显著。MP感染多发生4岁以上儿童(62.32%),CP感染多发生于1岁以下儿童(42.31%)。4岁以上儿童多发两种疾病,且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结论:小儿肺炎感染的重要病原体是CP与MP,年龄较低的患儿因抗感染能力较低,更应重视对CP的预防,临床症状及年龄分布对MP与CP感染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及早确诊,可有效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潘海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分析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78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术后初期,试验组患者给予肠内输注营养液,对照组患者肠外经静脉给予各种基础营养成分。在进行试验的1周中,定时观察两组各项指标情况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并进行比较。结果:经1周治疗后,两组患者身体营养状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有所改善,但试验组患者营养状况的总有效率(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69.23%);而且试验组患者的各种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吻合口瘘、肠麻痹)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施行肠内营养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
作者:许颖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我产科收治的110例重度妊高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和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患者(或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更高,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张宏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新型钼靶 X 线机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结节诊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医生选择检查方法提供现实依据。方法:对经新型钼靶 X 线机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124例乳腺结节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在124例乳腺结节中,恶性病变24例,良性病变10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恶性乳腺结节准确率87.5%(21/24),良性乳腺结节准确率93.0%(93/100);钼靶 X 线诊断恶性乳腺结节准确率83.3%(20/24),良性乳腺结节准确率76.0%(76/100)。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性结节的诊断准确率高于钼靶 X 线(P<0.05),两者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对乳腺结节的检查中,合理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钼靶 X 线进行检查,有利于提高乳腺结节的准确诊断率。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天麻钩藤饮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0.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降压效果明显,临床症状与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且未发现不良反应或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阎艳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血型结果正反鉴定不一致原因。方法:采集正反定型不一致的血样,并对 ABO 型各型进行血样血清的检验。结果:对于测定34例血样中,61.76%的患者因 ABO 血型亚型导致正反结果鉴定不一致;23.53%由于ABO 抗体含量不足导致正反结果鉴定不一致;其余原因占14.71%。结论:对于血型结果正反鉴定不一致的血样,必须采取其他辅诊手段对血型进行精确鉴定,以确保受血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张筠;陈洋洋;李丽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我科2012年12月收治1例孕38周双胎妊娠产妇,其分娩方式第1胎为经阴道分娩,第2胎为横位行剖宫产,母婴安全。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书梅;任翠玲;梁孔利;张淑萍;袁悦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在产程中通过改变孕妇体位,以对侧卧位法纠正枕后位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对象是临产开始后到宫口开全,经过阴道检查或行 B 超检查证实胎方位者9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观察组孕妇采用对侧卧位法纠正枕后位,对照组孕妇采用随意卧位法,观察两组孕妇的产程进展情况和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产程、新生儿窒息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对侧卧位法纠正枕后位成功率高。
作者:刘桂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防治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120例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综合预防方案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桃红四物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预防治疗的同时给予粗隆间骨折患者桃红四物汤治疗可有效的改变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并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推广应用。
作者:罗来兵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强心苷等药物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予普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整体的心功能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但对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用药需谨慎。
作者:张新锋;杨庆坤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孕妇体重、血脂与妊娠期糖尿病(GDM )和巨大儿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7月在我院有完整资料的 GDM 孕妇30例和正常孕妇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 GDM 组和对照组孕前体重、血脂、体重增幅以及巨大儿发生的情况。结果:(1)孕前低体重、孕前超重和肥胖者发生 GDM 的 OR(95% CI)分别为3.2(1.0~10.6)、5.0(1.7~15.3);(2)GDM 与早孕期和28周的甘油三酯呈正相关性(r =0.275和0.325,P=0.018和0.005);(3)预防 GDM 的甘油三酯适宜水平,在早孕期为1.1mmol/L ,在28周时为1.9mmol/L 。结论:孕前体重异常是 GDM 发生的高风险因素;预防 GDM 应重在孕前;根据孕期适宜的甘油三酯水平指导体重增幅也许是有益的建议。
作者:周素平;沈菊英;贾彤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开腹、阴式以及腹腔镜三种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及手术相关情况,为临床选择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116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患者手术方式为依据,分为开腹组(43例)、阴式组(38例)以及腹腔镜组(35例)。结果:阴式组以及腹腔镜组肌瘤以单发为主,开腹组肌瘤多发比例略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开腹组肌瘤直径>5.0cm 者比例较高,其他两组以直径<5.0cm 的为主,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39,P <0.05)。三组患者肌瘤的位置大体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中及术后情况差异较大,开腹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肛门排气时间晚,阴式组在上述指标方面优,腹腔镜组情况介于二者之间;开腹组术后使用镇痛药物患者比例高,住院天数也明显较长,但是阴式组和腹腔镜组情况相当,三组上述指标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患者满意度评价显示,三组满意度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或阴式手术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微创,患者恢复较快,但是要把握好适应证,开腹手术虽然创伤较大,但是有广泛的适应证,临床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决定手术方式。
作者:舒梅;徐云;王锦;王婷婷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卫生保健对中小学生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预防效果。方法:以本区2所中小学的学生为观察对象,二者分别为对照组(684例)和实验组(665例),对照组不做任何教育指导,实验组给予卫生保健的相关工作和管理。结果:调查显示,两组呼吸道传染病以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高。经预防后,实验组的传染病发病率比对照组明显更低,而实验组对传染病知识和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比对照组更好,且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卫生保健对中小学生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十分重要,能有效地降低疾病传染率,加强学生对疾病的防范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广价值。
作者:罗朝晖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急诊心肺复苏患者呼吸、心跳骤停的原因以及复苏成功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6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疾病是导致呼吸心跳骤停的主要原因(59.3%,51/86),其中心血管疾病所占比例达到25.6%(22/86),中毒、溺水、电击等所占比例较低。心肺复苏成功22例,未成功64例,成功率25.6%;复苏成功的患者中心脑血管病所致的比例高,达到54.5%(12/22),但是不同疾病所致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率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1.328,P>0.05),4种主要病因之间比较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χ2=4.583,P>0.05)。年龄<60岁、复苏地点在院内、复苏开始时间≤5min 的患者,复苏成功率较高,和年龄≥60岁、复苏开始时间>5min 、不在院内复苏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疾病是导致患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的主要原因,但是不论什么原因所致,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均较低,患者年龄、复苏地点以及复苏开始时间对复苏成功率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吴刚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发展性照顾是20世纪80年代后新兴的一种新生儿护理理念,本文综述了发展性照顾的定义、基本理念、目标和实施方法,以及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指出发展性照顾应用中的不足,为进一步运用该护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行为指导。
作者:卢春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血清 C 反应蛋白(CRP)在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71例治疗10d 后的中老年 AECOPD 患者根据治疗效果分为临床控制组(n=26)、有效组(n=31)和无效组(n=14),选择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比较分析各组 AECOPD 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0d 及对照组的血清CRP 水平。结果:治疗前3组 AECOPD 患者的血清 CRP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d 后3组患者血清 CRP 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且治疗效果越佳, ;CRP 水平下降越显著,不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 AECOPD 患者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血清 CRP 水平有助于判断病情变化和评估患者疗效。
作者:吴俊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654‐2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6月6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催吐、洗胃、吸氧、高渗糖、胃黏膜保护剂等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纳洛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654‐2治疗。记录两组苏醒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催醒效果,比较两组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 )]变化。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催醒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 P <0.05)。观察组 ALT 、AST 、GGT 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654‐2可明显缩短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苏醒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催醒效果,改善肝功能。
作者:潘梁;石源;何喜军;周杰;俞菊香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基层医院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对我院99例冠心病患者制定个体化健康管理计划,给出临床用药,改变生活方式的科学指导,同时进行健康宣教及心理辅导。进行为期2年的健康管理,比较管理前后患者服药情况、危险因素控制情况、生活方式改善情况、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以及患者对冠心病的认知及自我管理意识和近期心脏改善情况。结果:99例患者在2年管理期前、后以上各种情况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管理能改善冠心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和改善生活方式,更加正确合理地服用药物,从而降低医疗成本。
作者:霍立顺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