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建
目的:探讨双人不同层级组合在护理操作考核中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3月参加考核的人员分为两组,以2012年10-12月参加考核的64名护士为对照组,2013年1-3月参加考核的72名护士为实验组。两组护士均参与相同项目的护理技能考核,但采用不同技能考核评价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人单项操作考核及100分制评分法;实验组则采用“双人不同层级组合操作考核模式”及模糊评分法。结果:两组考核成绩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层级人员实施双人组合操作考核模式后,有效提高了护士的急救配合、指挥组织、应变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陆升红;梁雁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性便秘与结肠息肉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首次行结肠镜检查的60岁以上患者772例,其中便秘患者256例为病例组,其余516例无便秘症状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的大肠息肉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病例组(便秘组)结肠息肉检出率高于对照组(非便秘组)( P<0.05),便秘病程大于5年者检出率远远大于5年以下患者(P<0.05),且便秘组息肉术后2年复发率也高于非便秘组(P<0.05)。结论:老年性便秘病例与结肠息肉相关,且便秘时间长,结肠息肉发生率更高,术后复发率亦高。老年便秘患者应早期、定期行肠镜检查,预防结肠息肉的发生。
作者:徐林照;丘苑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液学指标MCV、MCH、MCHC、RDW-SD、HbA2在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价值。方法:以基因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189例地中海贫血患者(α地贫142例,β地贫47例)的血液学检测指标,建立相应的截断值,比较单独与联合应用血液学指标筛查地贫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地贫患者与健康人MCV、MCH、MCHC、RDW-SD有明显差异(P<0.01),MCV、MCH、MCHC、RDW-SD 筛查地贫的截断值分别为71.90fL、23.85pg、333.50g/L、37.65fL ,灵敏度分别为91.40%、86.30%、52.40%、78.60%;HbA2在α地贫患者与健康人之间无差异(P>0.05), HbA2在β地贫患者与健康人之间有明显差异(P<0.01),HbA2筛查α地贫的截断值为2.45%,灵敏度为41.50%, HbA2筛查β地贫的截断值为3.25%,灵敏度为91.50%;MCV+MCH平行联合与MCV单独筛查α、β地贫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HbA2+MCV平行联合筛查α地贫的灵敏度明显高于 HbA2单独诊断α地贫(P<0.01),HbA2+MCV平行联合筛查β地贫特异度明显低于HbA2单独诊断β地贫(P<0.01)。结论:MCV筛查地贫灵敏度高;HbA2筛查β地贫的灵敏度高;HbA2+MCV平行联合可以提高筛查α地贫的灵敏度,减少漏检。
作者:林梅双;许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对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45例。实验组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疼痛状况较对照组显著改善,疗效显著提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用于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进行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更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减轻患者痛苦。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刘润璟;徐火荣;刘晓帆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芬太尼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疗效评价。方法:选取104例ASA 评分Ⅰ级的剖宫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芬太尼)和观察组(地佐辛复合芬太尼)各52例,术后均给予镇痛药物,然后观察记录各时点的镇痛评分、血浆PRL水平、泌乳时间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4h、8h、12h、24h及48h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镇痛效果明显,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在不同时点血浆泌乳素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观察组为著,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在不同时点泌乳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率为38.5%,观察组发生率为5.8%,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在呼吸抑制方面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芬太尼对于剖宫产术后患者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能促进PRL的分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琴宁;朱海琴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对氨甲环酸在减少开放性前列腺手术出血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选取医院2008年3月-2013年3月5年间所收治的20例前列腺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抑肽酶进行止血;治疗组采取氨甲环酸进行止血,对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的出血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凝血指标中的PT、TT、FIB、APTT均无显著性差异,在Hb和HCT上,治疗组患者术后的12h内有显著下降的趋势,两组差异比较 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在手术中的出血量和手术后24h的引流量上和对照组相比较,呈明显的降低趋势。结论:前列腺患者在开放性前列腺手术中,采取氨甲环酸进行止血,能够更加有效地减少术中的出血量,临床效果非常明显与可靠,安全性也比较高。
作者:凌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针对完成骨科手术后产生疼痛的患者,对其采用镇痛联合抗焦虑药物进行治疗后获得的效果表现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2月完成骨科手术后出现疼痛的患者180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A1组与A2组。对于A1组的90例患者,在手术之前的50min左右采用塞来昔布联合谷维素进行治疗,从手术当天到对完成手术后的3d ,利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A2组患者不采用任何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的效果。结果:A1组患者完成治疗后,VAS评分情况以及患者在完成手术后使用的曲马多剂量,显著少于A2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后,都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症状,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准备对患者进行手术之前的50min左右,采用塞来昔布配合谷维素对其进行治疗,成功降低了患者在完成骨折手术后产生的疼痛感,并且也能够有效将鸦片类药物具体的使用剂量进行降低。
作者:曾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早产儿可能发生的临床问题和并发症。方法:对108例早产儿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分析。结果:108例早产儿中治愈85例,好转20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1例。结论:综合管理、积极防治并发症是提高早产儿成活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晚期早产儿发生RDS比例有增多的趋势。
作者:谈健民;郑玉琼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强化饮食健康教育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5月在我院进行维持血液透析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予以一般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强化饮食健康教育。根据S F-36量表基础问卷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强化饮食健康教育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常规护理组患者明显提高,具有极显著的差异性(P<0.01)。结论:强化饮食健康教育能明显改善持续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病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何杏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儿童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用超声对34例临床怀疑肠系膜炎淋巴结肿大患儿进行检查,观察淋巴结肿大部位、形态、数目、大小等情况。结果:34例超声检查患儿均查出2个以上淋巴结肿大,纵径正常组为(9.8±1.89)mm,腹痛组为(12.8±2.21)mm(P=0.0315);横径正常组为(4.1±0.78)mm ,腹痛组为(5.7±1.53)mm(P=0.0727),纵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对临床诊断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腹痛患儿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黄昌举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的解决,舆论媒体的介入使得公众自我维护意识和防范意识越来越强。医患问题关注度的提高并未使其得到更好的处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笔者试从医生、媒体、患者三个方面因素分析医患关系并给出相关的建议。
作者:金燕妮;汪顺;石美玲;彭维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评价中期妊娠引产术后妇女阴道出血行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药物引产妇女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观察两组妇女的流产情况、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妇女完全性流产率分别为97.1%(66/68)和77.9%(53/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妇女阴道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出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辅助治疗中期妊娠引产术后阴道出血,能够明显提高引产成功率,缩短阴道出血的时间,减少阴道出血量。
作者:赵菲晖;夏姿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在双源C T下进行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过程中的护理流程改进前、后对照体会。方法:将100例在双源CT下进行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按改进前的护理流程来配合完成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第二组按改进后的护理流程来配合完成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并对所获得的相关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第二组改进护理流程后大大提高了检查成功率和图像质量,缩短了患者占用CT检查床的时间,为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为提高住院患者床位周转率作出了贡献。结论: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能否取得高清晰图像取决于多种因素[1],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受患者的情绪、心率、呼吸,注射造影剂的剂量、浓度、速度等的影响。检查前准备工作的好坏是决定检查成败的关键,改进后的护理流程是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前护理配合尤为重要,在整个检查过程中,把握好前期的护理准备工作,关注每个细节,就会减少因护理原因引起的失误。
作者:林义秋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心理状况,提高临床医生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心理状况的认识,更好地了解精神心理因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1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将其结果与全国常模对照分析。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SCL-90的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得分与国内常模比均明显增高(P<0.01),而强迫、人际关系、敌对、偏执各因子得分与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作者:刘永林;黄文豪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我县中青年干部“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脂肪肝患病状况。方法:将1305例(年龄23~59周岁)中青年干部进行测血压、血糖、血脂及肝脏B超检查,将体检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305例干部中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或脂肪肝的共有509例(39.00%)。其中高血压有216例(16.55%)、高血脂有376例(28.81%)、高血糖有76例(5.82%)、脂肪肝有165例(12.64%)。各年龄组检出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 P<0.05)。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之间≥40岁的高血糖、高血脂检出率明显高于<40岁的患者,其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我县中青年干部(特别是男性)身体状况欠佳,要积极开展预防工作。
作者:彭玉英;谢小燕;郭萌萌;林冬梅;刘清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烧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3年2月烧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30例临床资料。结果:应激性溃疡出血30例临床表现均为黑便、呕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值下降,平均年龄(56.76±16.33)岁,烧伤面积(37.45±14.56)%,休克12例,合并感染22例;出血时间发生在烧伤后7h~33d ,平均为伤后(6.05±3.44)d。本组病例中1例因合并败血症、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之外,其余均获痊愈,出血停止时间平均(5.89±1.56)d。结论:烧伤患者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较多见,具有出血严重、治疗困难、死亡率高的突出特点,在防治上也应从多方面着手。
作者:臧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制是开展中医证候实验研究的一个必要条件,其中血淤证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一直是中医实验研究中的热点,血淤证动物模型的研制近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的造模方法主要包括中医病因造模、现代病理模拟以及病证结合模型等,本文就血淤证动物模型的造模和思路进行了综述。
作者:胡聃;洪芳;何建成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针灸与高压氧结合治疗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8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9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针灸与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GCS、ADL评分分别为(13.5±1.4)分、(88.5±14.7)分,对照组分别为(8.6±1.1)分、(56.7±10.5)分,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均出现明显改善(P<0.01),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88%,对照组为49.1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1)。结论:针灸与高压氧结合治疗脑外伤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建航;李建华;林球润;吴以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耻骨联合分离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耻骨联合分离患者4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方法对降低患者疼痛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前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第1天疼痛评分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第2天、出院时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相比,对耻骨联合分离患者产生的疼痛降低作用更加明显,为一种效果确切的护理方法。
作者:罗进联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比较四种检验方法在细菌性阴道炎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88例细菌性阴道炎(BV)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实施阴道分泌物pH值检测、线索细胞检查、胺试验、BV快速检测方法进行检验,比较分析检验结果。结果:四种检验方法中,线索细胞检验的阳性检出率高,达到62.5%,其次是BV 快速检测法,达到61.4%。pH值测定和线索细胞检验、胺试验方法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V 快速检验法和线索细胞检验方法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V快速检测方法准确、快速并且方便,是临床检验细菌性阴道炎的首选方法;pH值检测与胺试验可联合应用提高检测率;线索细胞检查可以作为BV快速检测方法的补充检查方法运用。
作者:黄爱英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