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位一体视野下的医患关系对策分析

金燕妮;汪顺;石美玲;彭维

关键词:三位一体, 医患关系, 对策
摘要: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的解决,舆论媒体的介入使得公众自我维护意识和防范意识越来越强。医患问题关注度的提高并未使其得到更好的处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笔者试从医生、媒体、患者三个方面因素分析医患关系并给出相关的建议。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87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87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住院的50例单纯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未合并肺结核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在临床表现、胸片、PPD及结核抗体检查与单纯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对比不明显,易失诊、误诊,COPD合并有肺结核患者的治愈时间明显长于COPD未合并肺结核患者。结论:对于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应及时确诊并给予合理的个体化抗痨治疗,达到早发现、早治疗,方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桑纯利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氨甲环酸减少开放性前列腺手术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氨甲环酸在减少开放性前列腺手术出血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选取医院2008年3月-2013年3月5年间所收治的20例前列腺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抑肽酶进行止血;治疗组采取氨甲环酸进行止血,对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的出血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凝血指标中的PT、TT、FIB、APTT均无显著性差异,在Hb和HCT上,治疗组患者术后的12h内有显著下降的趋势,两组差异比较 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在手术中的出血量和手术后24h的引流量上和对照组相比较,呈明显的降低趋势。结论:前列腺患者在开放性前列腺手术中,采取氨甲环酸进行止血,能够更加有效地减少术中的出血量,临床效果非常明显与可靠,安全性也比较高。

    作者:凌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究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对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45例。实验组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疼痛状况较对照组显著改善,疗效显著提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用于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进行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更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减轻患者痛苦。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刘润璟;徐火荣;刘晓帆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3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丹桃成骨汤联合介入方法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符合股骨头坏死诊断标准的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给予介入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桃成骨汤,每日1剂,水煎2次,煎取400ml ,早晚各1次,每次温服200ml;药渣煎汤,熏后洗患处。2组均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停药观察3个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2组总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30例,痊愈16例,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30例,痊愈8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320,P=0.038)。结论:丹桃成骨汤联合介入方法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满意。

    作者:赵长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多重耐药菌监测与临床分析

    目的:对多重耐药菌(MDROs)株的分离和耐药菌谱检测,为临床有效控制MDROs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常规分离培养,鉴定菌种,并进行药敏试验,根据标准筛选MDROs并计算耐药率,同时追踪分析其易感因素。结果:195株多重耐药菌中主要为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4中病原菌,大部分耐>10种常用抗菌药物,其易感因素包括住院时间>2周、使用多种抗菌药物治疗以及多种有创操作和导管的留置。结论:多重耐药菌(MDROs)株对常用的抗菌药物几乎全部耐药,应高度重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重视MDROs的预防隔离工作,加强监控。

    作者:林梅;肖一星;杨碧霞;张永忠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心力衰竭单病种质量控制表在二级医院临床转化研究

    目的:对我院的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单病种质量控制表治疗,为规范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筛选200例确诊为心力衰竭的患者根据单病种质量控制表治疗。结果:所有患者行 NYHA心功能分级、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住院后5例(2.5%)未应用β-阻滞剂,6例(3.0%)ACEI/ARBs未用。其余(94.5%)包括住院期间全部应用。出院带药的继续使用原来的药物。11例(5.5%)有指征,建议到三级医院行CRT 治疗。患者经治疗后全部出院,其中治愈出院56例(28.0%),好转142例(71.0%),未愈包括转上级医院2例(1.0%),198例(99.0%)接受健康教育。200例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0.9±6.1)d,平均住院费用为(7085.9±1826.5)元。结论:可以强化医生规范心力衰竭临床诊疗常规和质量控制指标,避免入院时治疗心衰使用药物的遗忘及其他相关必要措施,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规范单病种和临床医疗行为。

    作者:赵玉红;关爽;杨浩;卢飞;金雅琼;钟梅芳;肖振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50例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人性化护理组,分别给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预后和家属的满意度。结果:人性化护理组的患儿死亡率1.33%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儿死亡率8.67%( P<0.05);人性化护理组满意度98.0%高于常规护理组满意度88.0%( 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儿死亡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明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临床常用四种检验方法在细菌性阴道炎诊断中的比较分析

    目的:分析比较四种检验方法在细菌性阴道炎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88例细菌性阴道炎(BV)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实施阴道分泌物pH值检测、线索细胞检查、胺试验、BV快速检测方法进行检验,比较分析检验结果。结果:四种检验方法中,线索细胞检验的阳性检出率高,达到62.5%,其次是BV 快速检测法,达到61.4%。pH值测定和线索细胞检验、胺试验方法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V 快速检验法和线索细胞检验方法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V快速检测方法准确、快速并且方便,是临床检验细菌性阴道炎的首选方法;pH值检测与胺试验可联合应用提高检测率;线索细胞检查可以作为BV快速检测方法的补充检查方法运用。

    作者:黄爱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导致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探讨新法复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妇产科分娩出生的50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新法复苏抢救措施)和对照组(实施旧法复苏抢救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窒息以及死亡情况。结果:(1)病因分析:胎儿自身、孕妇分娩情况以及孕母情况都有可能导致新生儿窒息。(2)抢救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窒息情况较对照组患儿有明显改善,新生儿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窒息患儿采取新法复苏抢救措施,可有效改善患儿病情,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林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中期妊娠引产术后妇女阴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中期妊娠引产术后妇女阴道出血行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药物引产妇女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观察两组妇女的流产情况、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妇女完全性流产率分别为97.1%(66/68)和77.9%(53/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妇女阴道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出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辅助治疗中期妊娠引产术后阴道出血,能够明显提高引产成功率,缩短阴道出血的时间,减少阴道出血量。

    作者:赵菲晖;夏姿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邢台某医院职工血糖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医院全体在职职工各年龄段的血糖分布情况,并通过相关性研究,探讨与血糖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首先利用自我设计的《生活行为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然后抽血化验,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后对影响血糖的生活方式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空腹血糖增高的检出率分别为28.3%、33.6%、49.5%、52.4%;超重及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20.3%、41.3%、58.5%、71.8%。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中显示:每天吃肉量、食用蛋数量、主要出行方式、增龄和喜欢甜食的 P<0.05并且β>0,O R>1;食用煎炸食品数量的 P<0.05并且β<0,O R<1;性别、饮酒史、吸烟史、文化程度、工作强度的 P>0.05。结论:高血糖、肥胖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每天吃肉量、食用蛋数量、增龄、开车或坐出租上班、喜欢甜食是医务工作者血糖增高的危险因素。建议医务工作者更应该加强锻炼,减少热能的摄入。

    作者:高妍;李立彬;尹爱蕊;苏胜偶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白细胞介素-18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动态演变及意义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 M P-9)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动态演变及意义。方法:选择2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病例组并按病情及是否发生脑血管痉挛(CVS )分组,选择同期正常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SA H后第1、4、14天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8和M M P-9的表达。结果:病例组血清中IL-18和MMP-9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病情恶化,其表达也有升高趋势;SAH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在不同时间点CVS组与无CVS组、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 H发生时,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表达明显升高,并且二者表达有密切的关系,共同参与SA H的发生发展。

    作者:刘贵香;张平;张新华;邹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56例 DSA 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分析脑血管患者DSA下血管内诊疗围手术期的护理管理要点及并发症处理,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在DSA诊疗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总结56例脑血管病患者行血管内介入诊疗的围手术期的准备、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结果:全部患者采用规范、严格的护理管理,均得到治愈,保证了医疗质量。结论:围手术期的充分准备及精心护理,是良好DSA诊疗效果的重要条件,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管内诊疗的风险及并发症。

    作者:吴伟伟;高俊英;尹玉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B 超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B超监测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治疗,观察组采用 B 超监测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复位成功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复位成功率(86.67%),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4例复位失败,2例回肠套入回肠后又套入升结肠,2例回肠套入盲肠后又套入升结肠,4例均行手术治疗。结论:B超监测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疗效确切,复位成功率高,且迅速而无痛苦,可作为小儿急性肠套叠的首选检查和治疗方法。

    作者:吴妍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三位一体视野下的医患关系对策分析

    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的解决,舆论媒体的介入使得公众自我维护意识和防范意识越来越强。医患问题关注度的提高并未使其得到更好的处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笔者试从医生、媒体、患者三个方面因素分析医患关系并给出相关的建议。

    作者:金燕妮;汪顺;石美玲;彭维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应用纱条填塞宫腔止血手术治疗前置胎盘临床观察

    目的:针对因前置胎盘造成术中、术后大出血的患者研究使用常规止血方式与纱条填塞方式在止血效果上的差异性,旨在了解纱条填塞止血在止血量方面的优越性,优化手术止血方式,提升手术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2013年10月这3年时间内收治的因胎盘前置造成宫腔出血患者共7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止血方式,观察组采用宫腔填塞止血方式。对比两组产妇在住院时间、术后发热人数、导尿管留置时间以及阴道出血量这几个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在出血量方面,观察组产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P<0.05);发热方面具有差异性,但在导尿管留置时间以及产妇住院时间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纱布将因胎盘前置出现生产时大出血的产妇宫腔填塞能够达到较好止血效果,产妇出血量相较于常规止血方式大幅减少,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京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可疑羊水过少处理方式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孕足月伴有可疑羊水过少的临床处理方式,以尽量减少剖宫产比例。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20例经B超检测诊断为孕足月伴有可疑羊水过少的孕妇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保守观察处理(给予吸氧、胎儿监测、羊水监测等,等待自然临产);观察组给予积极处理(给予缩宫素促使宫颈成熟,采取引产)。对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以及妊娠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孕妇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且其比例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羊水污染率、新生儿窒息率以及胎儿窘迫率分别为26.7%、11.7%和18.3%,观察组分别为18.3%、5.0%和1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对可疑羊水过少孕妇给予积极处理,适当进行引产、输液扩容、羊膜内注液等,有效减少了胎儿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等对围产儿健康的威胁。

    作者:张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11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心理状况,提高临床医生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心理状况的认识,更好地了解精神心理因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1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将其结果与全国常模对照分析。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SCL-90的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得分与国内常模比均明显增高(P<0.01),而强迫、人际关系、敌对、偏执各因子得分与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作者:刘永林;黄文豪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并发症防治分析

    目的:对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的并发症的诱因和处理进行实例分析归纳总结,有利于指导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来的212例本型手术病人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整理,归纳其并发症类别和诱因等情况。结果:本组病人主要的并发症有暂时性尿失禁、尿道狭窄、急性附睾炎等,术后出血,尿管堵塞,未出现永久性小便失禁、大出血、勃起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安全性较高,严重并发症少见,可大力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丁建业;黄圳;李海涛;余学理;刘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系统超声检查在孕中期胎儿畸形筛查的重要性

    目的:评价系统超声检查对孕中期胎儿畸形筛查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方法:对10450例孕妇进行产前筛查,检查出胎儿畸形123例,并追踪随访,引产后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3例畸形胎儿孕中期超声检出119例,漏检4例,漏检率为3.3%(4/123),检出率为96.7%(119/123)。产前超声检查情况与引产及产后结果其中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占30.9%,心脏畸形占13.8%,泌尿系统畸形占13.8%,头面部畸形占10.6%,骨骼系统畸形占8.9%,消化系统畸形占5.6%,其他占8.9%。心脏系统及颜面等精细部位畸形检出率明显提高。结论:孕中期系统超声筛查胎儿畸形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了缺陷儿的检出率,可有效降低胎儿出生缺陷的发病率。

    作者:张云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