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梅;肖一星;杨碧霞;张永忠
舒肝宁注射液是一种中药的复合制剂,主要成分为茵陈提取物、栀子提取物、黄芩苷、板蓝根提取物和灵芝提取物,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益气扶正和保肝护肝的功效,在临床已广泛使用,现对近几年舒肝宁注射液在临床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关妮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良性病变的子宫施行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与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整理我院妇科2011年6月-2013年9月良性病变的子宫腹腔镜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的30例患者病例资料,同时选取同时期经腹次全子宫切除病例3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两组病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一中途更改手术方式,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术后病率低、术中出血少、肛门排气早、术后镇痛少、离床活动早,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日常工作生活时间短。但手术时间较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延长;术后并发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较之经腹子宫次全切除而言,良性病变的子宫腹腔镜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具有微创、恢复快、副作用小、腹部疤痕小等优点,决定采用何种方式应根据术者的技术水平和患者的需要决定。
作者:蔡文;江飞云;孙建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评价中期妊娠引产术后妇女阴道出血行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药物引产妇女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观察两组妇女的流产情况、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妇女完全性流产率分别为97.1%(66/68)和77.9%(53/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妇女阴道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出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辅助治疗中期妊娠引产术后阴道出血,能够明显提高引产成功率,缩短阴道出血的时间,减少阴道出血量。
作者:赵菲晖;夏姿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对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的并发症的诱因和处理进行实例分析归纳总结,有利于指导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来的212例本型手术病人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整理,归纳其并发症类别和诱因等情况。结果:本组病人主要的并发症有暂时性尿失禁、尿道狭窄、急性附睾炎等,术后出血,尿管堵塞,未出现永久性小便失禁、大出血、勃起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安全性较高,严重并发症少见,可大力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丁建业;黄圳;李海涛;余学理;刘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正常足月产后产妇表现为血性恶露持续时间为3~4d ,浆液性恶露持续10d左右,若产后血性恶露持续时间过长,表示子宫复旧不良,临床上常遇到剖宫产术后近15d ,仍表现为血性恶露,经临床检查排除胎盘胎膜残留、产褥感染、继发绒癌等疾病方可以诊断为:产后子宫复旧不良。近年来,由于社会因素、胎儿过大等因素致行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的孕妇比例升高,相比较于足月自然分娩,剖宫产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多,主要原因之一是子宫复旧不良,若不及时正确处理,则可能发生继发产褥感染、贫血、晚期产后出血等。我院自2009年应用米非司酮片联合致康胶囊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不良,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贾艳利;耿雪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的解决,舆论媒体的介入使得公众自我维护意识和防范意识越来越强。医患问题关注度的提高并未使其得到更好的处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笔者试从医生、媒体、患者三个方面因素分析医患关系并给出相关的建议。
作者:金燕妮;汪顺;石美玲;彭维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强化饮食健康教育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5月在我院进行维持血液透析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予以一般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强化饮食健康教育。根据S F-36量表基础问卷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强化饮食健康教育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常规护理组患者明显提高,具有极显著的差异性(P<0.01)。结论:强化饮食健康教育能明显改善持续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病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何杏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产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产科的工作质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接收的所有妇产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所有患者均得到了良好的护理,但是仍然有些地方存在疏忽,导致一些安全隐患的存在。结论:对妇产科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尽可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
作者:许玉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DSA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价值。方法:选取自2008年10月-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且无法通过外科手术治疗的1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总结该项操作的优缺点及治疗价值。结果:100例均穿刺置管成功,全部经治疗后治愈,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胆囊炎的方法。
作者:刘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妊娠子宫破裂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0-2012年期间收治的24例子宫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失败2例,治愈22例,治愈率91.67%。20例经产妇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2例初产妇为子宫肌瘤切除术后瘢痕子宫妊娠,2例初产妇无特殊病史;及时手术,其中16例胎儿成活,4例胎儿死亡,另外4例术前经超声诊断,为子宫完全破裂,胎儿均死亡;患者及时行破口修补术或子宫次全、全切除术,无其他并发症,预后均良好。结论:分析妊娠子宫破裂患者的病史特别是剖宫产史,瘢痕子宫是子宫破裂常见的原因,临床医生应合理使用子宫收缩药物、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尽量控制初产妇的剖宫产率,并积极提高诊治子宫破裂高危患者的能力。
作者:郭春杏;刘婵娣;刘付小清;朱军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针对因前置胎盘造成术中、术后大出血的患者研究使用常规止血方式与纱条填塞方式在止血效果上的差异性,旨在了解纱条填塞止血在止血量方面的优越性,优化手术止血方式,提升手术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2013年10月这3年时间内收治的因胎盘前置造成宫腔出血患者共7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止血方式,观察组采用宫腔填塞止血方式。对比两组产妇在住院时间、术后发热人数、导尿管留置时间以及阴道出血量这几个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在出血量方面,观察组产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P<0.05);发热方面具有差异性,但在导尿管留置时间以及产妇住院时间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纱布将因胎盘前置出现生产时大出血的产妇宫腔填塞能够达到较好止血效果,产妇出血量相较于常规止血方式大幅减少,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京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孕前期TORCH感染检测在出生缺陷干预中的效果。方法:统计本院开展孕前期 TORCH筛查后的出生缺陷率,与本院开展TORCH筛查前的出生缺陷率进行对比,客观评估孕前期 TORCH筛查应用于出生缺陷干预的效果。结果:筛查组经TORCH筛查并行干预后畸形率与总孕娩异常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筛查组新生儿智力低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有异常孕娩史受检妇女中的 TORCH阳性率显著高于无异常孕娩史受检妇女 P<0.01。结论:孕前期TORCH筛查可为出生干预提供科学性指导,是降低出生缺陷率的有效手段。
作者:何桂儿;王蕴端;朱碧红;高洁坤;朱云潇;张倩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双人不同层级组合在护理操作考核中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3月参加考核的人员分为两组,以2012年10-12月参加考核的64名护士为对照组,2013年1-3月参加考核的72名护士为实验组。两组护士均参与相同项目的护理技能考核,但采用不同技能考核评价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人单项操作考核及100分制评分法;实验组则采用“双人不同层级组合操作考核模式”及模糊评分法。结果:两组考核成绩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层级人员实施双人组合操作考核模式后,有效提高了护士的急救配合、指挥组织、应变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陆升红;梁雁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对会阴Ⅲ度裂伤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并总结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6例会阴Ⅲ度裂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会阴Ⅲ度裂伤与产妇会阴弹性、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体重及助产士与产妇沟通技巧、助产技术、前瞻性意识不足等因素相关。结论:扎实理论知识,掌握娴熟的助产技术,培养有效的沟通能力和前瞻性意识能有效地预防会阴Ⅲ度裂伤。
作者:吴梅秀;黄菊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在门诊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封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0例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采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封管,对照组采用肝素钠稀释液封管。对两组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导管堵塞和静脉炎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导管堵塞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无1例发生静脉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充式导管冲洗器用于静脉留置针封管更安全、有效,且操作简便,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麦竹丹;刘金凤;任春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丹桃成骨汤联合介入方法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符合股骨头坏死诊断标准的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给予介入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桃成骨汤,每日1剂,水煎2次,煎取400ml ,早晚各1次,每次温服200ml;药渣煎汤,熏后洗患处。2组均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停药观察3个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2组总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30例,痊愈16例,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30例,痊愈8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320,P=0.038)。结论:丹桃成骨汤联合介入方法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满意。
作者:赵长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多媒体辅助教育对人工流产后咨询服务效果的影响。方法:问卷调查法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生殖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别( P=0.008)。结论:结合多媒体的生殖健康教育比常规的人工流产后咨询服务更具效果。
作者:张秀芬;孙金豹;陈玲;庞艳阁;崔娜;张静;田园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分析胸部锐器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8-2013年间收治的37例胸部锐器伤的治疗。结果:成功救治35例,死亡2例,伤口感染3例,胸腔镜检查及治疗15例(其中改开胸3例),开腹2例。结论:伤口深度及损伤范围的充分估计,伤口的及时处理,积极的胸腔闭式引流及胸腔镜的应用,有助于胸部锐器伤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胡聂;刘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双瘫患儿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康复训练中心2008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痉挛型双瘫患儿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照组仅进行家庭康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评定两组患儿双下肢痉挛评分(改良Ashworth量化分值)、踝关节活动度(ROM)以及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改良Ashworth量化分值、踝关节活动度及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各项指标得到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痉挛型双瘫患儿下肢功能,提高患儿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常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8例缺血性脑卒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变情况、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CSS评分均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后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分别为89.06%和76.56%,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均无药物毒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早期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可有效保护脑神经,降低脑神经损伤,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药物副作用小。
作者:高小川;柯柳娴;吕剑豪;潘钰薇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