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斌
目的:探讨医院全体在职职工各年龄段的血糖分布情况,并通过相关性研究,探讨与血糖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首先利用自我设计的《生活行为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然后抽血化验,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后对影响血糖的生活方式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空腹血糖增高的检出率分别为28.3%、33.6%、49.5%、52.4%;超重及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20.3%、41.3%、58.5%、71.8%。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中显示:每天吃肉量、食用蛋数量、主要出行方式、增龄和喜欢甜食的 P<0.05并且β>0,O R>1;食用煎炸食品数量的 P<0.05并且β<0,O R<1;性别、饮酒史、吸烟史、文化程度、工作强度的 P>0.05。结论:高血糖、肥胖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每天吃肉量、食用蛋数量、增龄、开车或坐出租上班、喜欢甜食是医务工作者血糖增高的危险因素。建议医务工作者更应该加强锻炼,减少热能的摄入。
作者:高妍;李立彬;尹爱蕊;苏胜偶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双人不同层级组合在护理操作考核中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3月参加考核的人员分为两组,以2012年10-12月参加考核的64名护士为对照组,2013年1-3月参加考核的72名护士为实验组。两组护士均参与相同项目的护理技能考核,但采用不同技能考核评价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人单项操作考核及100分制评分法;实验组则采用“双人不同层级组合操作考核模式”及模糊评分法。结果:两组考核成绩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层级人员实施双人组合操作考核模式后,有效提高了护士的急救配合、指挥组织、应变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陆升红;梁雁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对会阴Ⅲ度裂伤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并总结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6例会阴Ⅲ度裂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会阴Ⅲ度裂伤与产妇会阴弹性、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体重及助产士与产妇沟通技巧、助产技术、前瞻性意识不足等因素相关。结论:扎实理论知识,掌握娴熟的助产技术,培养有效的沟通能力和前瞻性意识能有效地预防会阴Ⅲ度裂伤。
作者:吴梅秀;黄菊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衣霉素(T unicamycin ,T M )对胃癌细胞侵袭力的影响。方法:分别给予浓度为0.3μmol/L和3μmol/L的衣霉素处理胃癌SGC7901细胞24h ,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Transwell侵袭实验显示,0.3μmol/L和3μmol/L衣霉素处理胃癌SGC7901细胞24h后,细胞的侵袭性均减弱。结论:衣霉素可降低胃癌细胞的侵袭力。
作者:付政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索Harris评分和EQ-5D、WOM AC评价股骨头坏死保髋疗效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受试者65例,来源于2010年10月-2011年1月在望京医院骨关节三科接受股骨头坏死保髋治疗的患者,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对随访3个月患者填写WOM AC、Harris、EQ-5D量表,并建立数据库,选取合适的统计学方法对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经Pearson检验,治疗前 Harris评分和EQ-5D(r=0.616)、Harris评分和WOMAC(r=-0.663)相关性较高,治疗后Harris评分和EQ-5D(r=0.586)、Harris评分和WOMAC(r=-0.683)相关性较高。结论:股骨头坏死保髋治疗患者自我评价指标和医生报告结局评价指标相关性较高。
作者:陈志伟;陈卫衡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烧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3年2月烧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30例临床资料。结果:应激性溃疡出血30例临床表现均为黑便、呕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值下降,平均年龄(56.76±16.33)岁,烧伤面积(37.45±14.56)%,休克12例,合并感染22例;出血时间发生在烧伤后7h~33d ,平均为伤后(6.05±3.44)d。本组病例中1例因合并败血症、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之外,其余均获痊愈,出血停止时间平均(5.89±1.56)d。结论:烧伤患者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较多见,具有出血严重、治疗困难、死亡率高的突出特点,在防治上也应从多方面着手。
作者:臧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评价中期妊娠引产术后妇女阴道出血行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药物引产妇女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观察两组妇女的流产情况、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妇女完全性流产率分别为97.1%(66/68)和77.9%(53/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妇女阴道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出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辅助治疗中期妊娠引产术后阴道出血,能够明显提高引产成功率,缩短阴道出血的时间,减少阴道出血量。
作者:赵菲晖;夏姿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本社区医院应用阿奇霉素所致的不良反应(ADR )情况,了解阿奇霉素的药物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阿奇霉素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3年11月间49例应用阿奇霉素所致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不良反应出现时间、不良反应类型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9例应用阿奇霉素所致的不良反应患者中,男26例(53.1%),女23例(46.9%),比例为1.13∶1,15岁以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所占的比例大,为46.9%。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所致不良反应40例,占81.6%,口服所致不良反应9例,占18.4%。用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42例(85.7%),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7例(14.3%),此外首次用药出现不良反应44例(89.8%),连续用药≥2次出现不良反应5例(10.2%)。不良反应共涉及7种类型,其中以消化道反应所占的比例大,为32.7%。结论:临床在使用阿奇霉素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使用方法,用药期间加强对患者的观察,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徐文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了解辖区各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情况,及时发现消毒隔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方法:按照卫生部颁发的《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对辖区82家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情况进行采样、检测和评价。结果:2008-2012年消毒质量监测共采集样本5694份,合格率95.05%,个体诊所消毒监测合格率(93.15%)低于一级医院(99.42%)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96.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18,P<0.01)。污水和无菌器械浸泡液的监测合格率为100%,其他5种样品监测合格率从高到低排位依次为使用中消毒剂(99.02%)>物体表面(97.50%)>室内空气(93.93%)>医护人员手(92.59%)>紫外线灯(89.98%)。结论:一级医院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消毒隔离工作基本得到落实,个体诊所消毒隔离工作亟待加强和提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培训,促进医疗机构建立和健全组织制度,普及院感知识,加强感控队伍建设,促进院感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作者:叶幼孟;黄振宇;刘开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双瘫患儿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康复训练中心2008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痉挛型双瘫患儿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照组仅进行家庭康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评定两组患儿双下肢痉挛评分(改良Ashworth量化分值)、踝关节活动度(ROM)以及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改良Ashworth量化分值、踝关节活动度及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各项指标得到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痉挛型双瘫患儿下肢功能,提高患儿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常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评价系统超声检查对孕中期胎儿畸形筛查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方法:对10450例孕妇进行产前筛查,检查出胎儿畸形123例,并追踪随访,引产后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3例畸形胎儿孕中期超声检出119例,漏检4例,漏检率为3.3%(4/123),检出率为96.7%(119/123)。产前超声检查情况与引产及产后结果其中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占30.9%,心脏畸形占13.8%,泌尿系统畸形占13.8%,头面部畸形占10.6%,骨骼系统畸形占8.9%,消化系统畸形占5.6%,其他占8.9%。心脏系统及颜面等精细部位畸形检出率明显提高。结论:孕中期系统超声筛查胎儿畸形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了缺陷儿的检出率,可有效降低胎儿出生缺陷的发病率。
作者:张云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孕前期TORCH感染检测在出生缺陷干预中的效果。方法:统计本院开展孕前期 TORCH筛查后的出生缺陷率,与本院开展TORCH筛查前的出生缺陷率进行对比,客观评估孕前期 TORCH筛查应用于出生缺陷干预的效果。结果:筛查组经TORCH筛查并行干预后畸形率与总孕娩异常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筛查组新生儿智力低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有异常孕娩史受检妇女中的 TORCH阳性率显著高于无异常孕娩史受检妇女 P<0.01。结论:孕前期TORCH筛查可为出生干预提供科学性指导,是降低出生缺陷率的有效手段。
作者:何桂儿;王蕴端;朱碧红;高洁坤;朱云潇;张倩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对乳突根治开放式鼓室成形治疗胆脂瘤中耳炎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对2008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胆脂瘤中耳炎治疗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3例患者进行乳突根治+开放式鼓室成形治疗,对照组43例患者只进行乳突根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而且术后手术切口均愈合,但是两组患者在外耳道形状、术后气骨导、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在这三方面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突根治+开放式鼓室成形这两种方法联合治疗胆脂瘤中耳炎,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形成,改善患者的听力。
作者:梁祖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铁蛋白水平及尿铁蛋白肌酐比检测在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检验科2007年6月-2013年6月脑梗死患者59例(实验组)和健康患者59例(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血清铁蛋白水平及尿铁蛋白肌酐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外周血血清铁蛋白水平及尿铁蛋白肌酐比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铁蛋白水平及尿铁蛋白肌酐比升高是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早期检测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及尿铁蛋白肌酐比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肖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我县中青年干部“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脂肪肝患病状况。方法:将1305例(年龄23~59周岁)中青年干部进行测血压、血糖、血脂及肝脏B超检查,将体检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305例干部中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或脂肪肝的共有509例(39.00%)。其中高血压有216例(16.55%)、高血脂有376例(28.81%)、高血糖有76例(5.82%)、脂肪肝有165例(12.64%)。各年龄组检出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 P<0.05)。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之间≥40岁的高血糖、高血脂检出率明显高于<40岁的患者,其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我县中青年干部(特别是男性)身体状况欠佳,要积极开展预防工作。
作者:彭玉英;谢小燕;郭萌萌;林冬梅;刘清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内镜治疗64例消化道息肉临床观察。方法:对2012年2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消化道息肉患者在内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患者均在内镜下行消化道息肉手术顺利切除,均一次性完成,无1例发生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安全有效,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周斌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利普刀应用于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了2011年1月-2012年10月我院诊治的288名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成利普刀治疗组(实验组)和CO2激光锥切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及排液持续的时间和量,创面愈合时间、术后临床疗效评价。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液天数、术后排液量、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出血天数、术后出血量、术后临床疗效评价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LEEP术应用于治疗慢性宫颈炎临床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碧婵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在门诊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封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0例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采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封管,对照组采用肝素钠稀释液封管。对两组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导管堵塞和静脉炎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导管堵塞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无1例发生静脉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充式导管冲洗器用于静脉留置针封管更安全、有效,且操作简便,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麦竹丹;刘金凤;任春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针灸与高压氧结合治疗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8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9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针灸与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GCS、ADL评分分别为(13.5±1.4)分、(88.5±14.7)分,对照组分别为(8.6±1.1)分、(56.7±10.5)分,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均出现明显改善(P<0.01),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88%,对照组为49.1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1)。结论:针灸与高压氧结合治疗脑外伤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建航;李建华;林球润;吴以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对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80例妊高征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静脉滴注硫酸镁的治疗方法;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肌注抗胆碱药物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前、后血压及蛋白尿的变化情况、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蛋白尿等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蛋白尿等较对照组变化明显,且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蛋白尿等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人数少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硫酸镁治疗妊高征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患者血压及蛋白尿等变化明显,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月星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