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碧婵
目的:探讨早产儿可能发生的临床问题和并发症。方法:对108例早产儿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分析。结果:108例早产儿中治愈85例,好转20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1例。结论:综合管理、积极防治并发症是提高早产儿成活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晚期早产儿发生RDS比例有增多的趋势。
作者:谈健民;郑玉琼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医院全体在职职工各年龄段的血糖分布情况,并通过相关性研究,探讨与血糖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首先利用自我设计的《生活行为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然后抽血化验,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后对影响血糖的生活方式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空腹血糖增高的检出率分别为28.3%、33.6%、49.5%、52.4%;超重及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20.3%、41.3%、58.5%、71.8%。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中显示:每天吃肉量、食用蛋数量、主要出行方式、增龄和喜欢甜食的 P<0.05并且β>0,O R>1;食用煎炸食品数量的 P<0.05并且β<0,O R<1;性别、饮酒史、吸烟史、文化程度、工作强度的 P>0.05。结论:高血糖、肥胖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每天吃肉量、食用蛋数量、增龄、开车或坐出租上班、喜欢甜食是医务工作者血糖增高的危险因素。建议医务工作者更应该加强锻炼,减少热能的摄入。
作者:高妍;李立彬;尹爱蕊;苏胜偶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总结导致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探讨新法复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妇产科分娩出生的50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新法复苏抢救措施)和对照组(实施旧法复苏抢救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窒息以及死亡情况。结果:(1)病因分析:胎儿自身、孕妇分娩情况以及孕母情况都有可能导致新生儿窒息。(2)抢救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窒息情况较对照组患儿有明显改善,新生儿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窒息患儿采取新法复苏抢救措施,可有效改善患儿病情,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林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了解荆门市农村中学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及口腔保健行为的促进效果。方法:对荆门市农村某初中三年级4个班共203例学生分别于口腔健康教育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口腔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及刷牙、牙刷更换等口腔保健行为方面的问题,比较口腔健康教育前、后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结果:口腔健康教育后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学校为基础的口腔健康教育对促进中学生口腔健康,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陈春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对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的并发症的诱因和处理进行实例分析归纳总结,有利于指导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来的212例本型手术病人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整理,归纳其并发症类别和诱因等情况。结果:本组病人主要的并发症有暂时性尿失禁、尿道狭窄、急性附睾炎等,术后出血,尿管堵塞,未出现永久性小便失禁、大出血、勃起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安全性较高,严重并发症少见,可大力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丁建业;黄圳;李海涛;余学理;刘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产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产科的工作质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接收的所有妇产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所有患者均得到了良好的护理,但是仍然有些地方存在疏忽,导致一些安全隐患的存在。结论:对妇产科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尽可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
作者:许玉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多媒体辅助教育对人工流产后咨询服务效果的影响。方法:问卷调查法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生殖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别( P=0.008)。结论:结合多媒体的生殖健康教育比常规的人工流产后咨询服务更具效果。
作者:张秀芬;孙金豹;陈玲;庞艳阁;崔娜;张静;田园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妇科肿瘤手术患者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所选的100例妇科肿瘤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病例,上述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根据常规的护理措施对其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除了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外,同时对患者实施疼痛方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术后3d)的疼痛程度,并采用数字疼痛评定量表进行评定,对疼痛的严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重度疼痛和高度疼痛发生率(18.0%)低于对照组的术后重度疼痛和高度疼痛发生率(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妇科肿瘤手术患者中实施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护理借鉴。
作者:李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本社区医院应用阿奇霉素所致的不良反应(ADR )情况,了解阿奇霉素的药物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阿奇霉素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3年11月间49例应用阿奇霉素所致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不良反应出现时间、不良反应类型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9例应用阿奇霉素所致的不良反应患者中,男26例(53.1%),女23例(46.9%),比例为1.13∶1,15岁以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所占的比例大,为46.9%。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所致不良反应40例,占81.6%,口服所致不良反应9例,占18.4%。用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42例(85.7%),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7例(14.3%),此外首次用药出现不良反应44例(89.8%),连续用药≥2次出现不良反应5例(10.2%)。不良反应共涉及7种类型,其中以消化道反应所占的比例大,为32.7%。结论:临床在使用阿奇霉素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使用方法,用药期间加强对患者的观察,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徐文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针对因前置胎盘造成术中、术后大出血的患者研究使用常规止血方式与纱条填塞方式在止血效果上的差异性,旨在了解纱条填塞止血在止血量方面的优越性,优化手术止血方式,提升手术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2013年10月这3年时间内收治的因胎盘前置造成宫腔出血患者共7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止血方式,观察组采用宫腔填塞止血方式。对比两组产妇在住院时间、术后发热人数、导尿管留置时间以及阴道出血量这几个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在出血量方面,观察组产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P<0.05);发热方面具有差异性,但在导尿管留置时间以及产妇住院时间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纱布将因胎盘前置出现生产时大出血的产妇宫腔填塞能够达到较好止血效果,产妇出血量相较于常规止血方式大幅减少,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京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卵巢囊肿治疗中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离术的治疗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对于我院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离术的35例卵巢囊肿患者的治疗过程、手术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卵巢囊肿均能成功剥离,无中转开腹病例,12例出现剥离破裂,平均手术时间为(76.8±20.6)min ,手术平均出血量为(52.1±19.6)m l ,术后3例出现皮下气肿、发热、呕吐并发症,再无其他严重脏器损伤情况出现。结论:腹腔镜下行卵巢囊肿剥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微创、高效的特点,但有可能出现剥离破裂,手术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卵巢良性囊肿安全可行。
作者:文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对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80例妊高征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静脉滴注硫酸镁的治疗方法;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肌注抗胆碱药物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前、后血压及蛋白尿的变化情况、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蛋白尿等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蛋白尿等较对照组变化明显,且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蛋白尿等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人数少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硫酸镁治疗妊高征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患者血压及蛋白尿等变化明显,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月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252锎腔内后装治疗联合盆腔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宫颈癌的直肠、膀胱并发症,对治疗方案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宫颈癌病例共89例,采用252锎中子腔内后装治疗和盆腔三维适形放疗同时进行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252锎中子腔内后装治疗,宫旁A点剂量为6~7Gy/次,1次/周,共进行6~7次,使宫旁A点累积剂量达35~42Gy ;盆腔外照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总剂量46~50Gy ;A点全程总剂量达70Gy以上,治疗计划中直肠累积大受量<60Gy。结果:急性放射性膀胱损伤率为9.0%(8/89),急性放射性直肠损伤率为15.7%(14/89),1例患者出现RTOG 3级晚期放射性直肠反应及RTOG 2级晚期放射性膀胱反应。结论:252锎中子腔内放射治疗联合盆腔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宫颈癌,在严格限制直肠累积受照剂量的条件下,合理提高A点照射剂量,并发症少。
作者:赖淑贞;廖卫坚;余晓文;封红胜;陈志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50例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人性化护理组,分别给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预后和家属的满意度。结果:人性化护理组的患儿死亡率1.33%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儿死亡率8.67%( P<0.05);人性化护理组满意度98.0%高于常规护理组满意度88.0%( 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儿死亡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明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对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45例。实验组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疼痛状况较对照组显著改善,疗效显著提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用于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进行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更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减轻患者痛苦。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刘润璟;徐火荣;刘晓帆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急诊抢救与护理体会,并总结相关经验。方法:对108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8例患者抢救成功78例,致残6例,死亡24例,抢救成功率72.22%。结论:医护人员要熟练掌握脑出血急性期发作的急救操作技术与护理技术,做好脑出血患者的抢救工作,严密观察病情发展,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措施。
作者:梁瑞芳;张红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液学指标MCV、MCH、MCHC、RDW-SD、HbA2在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价值。方法:以基因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189例地中海贫血患者(α地贫142例,β地贫47例)的血液学检测指标,建立相应的截断值,比较单独与联合应用血液学指标筛查地贫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地贫患者与健康人MCV、MCH、MCHC、RDW-SD有明显差异(P<0.01),MCV、MCH、MCHC、RDW-SD 筛查地贫的截断值分别为71.90fL、23.85pg、333.50g/L、37.65fL ,灵敏度分别为91.40%、86.30%、52.40%、78.60%;HbA2在α地贫患者与健康人之间无差异(P>0.05), HbA2在β地贫患者与健康人之间有明显差异(P<0.01),HbA2筛查α地贫的截断值为2.45%,灵敏度为41.50%, HbA2筛查β地贫的截断值为3.25%,灵敏度为91.50%;MCV+MCH平行联合与MCV单独筛查α、β地贫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HbA2+MCV平行联合筛查α地贫的灵敏度明显高于 HbA2单独诊断α地贫(P<0.01),HbA2+MCV平行联合筛查β地贫特异度明显低于HbA2单独诊断β地贫(P<0.01)。结论:MCV筛查地贫灵敏度高;HbA2筛查β地贫的灵敏度高;HbA2+MCV平行联合可以提高筛查α地贫的灵敏度,减少漏检。
作者:林梅双;许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对乳突根治开放式鼓室成形治疗胆脂瘤中耳炎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对2008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胆脂瘤中耳炎治疗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3例患者进行乳突根治+开放式鼓室成形治疗,对照组43例患者只进行乳突根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而且术后手术切口均愈合,但是两组患者在外耳道形状、术后气骨导、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在这三方面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突根治+开放式鼓室成形这两种方法联合治疗胆脂瘤中耳炎,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形成,改善患者的听力。
作者:梁祖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正常足月产后产妇表现为血性恶露持续时间为3~4d ,浆液性恶露持续10d左右,若产后血性恶露持续时间过长,表示子宫复旧不良,临床上常遇到剖宫产术后近15d ,仍表现为血性恶露,经临床检查排除胎盘胎膜残留、产褥感染、继发绒癌等疾病方可以诊断为:产后子宫复旧不良。近年来,由于社会因素、胎儿过大等因素致行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的孕妇比例升高,相比较于足月自然分娩,剖宫产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多,主要原因之一是子宫复旧不良,若不及时正确处理,则可能发生继发产褥感染、贫血、晚期产后出血等。我院自2009年应用米非司酮片联合致康胶囊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不良,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贾艳利;耿雪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评价系统超声检查对孕中期胎儿畸形筛查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方法:对10450例孕妇进行产前筛查,检查出胎儿畸形123例,并追踪随访,引产后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3例畸形胎儿孕中期超声检出119例,漏检4例,漏检率为3.3%(4/123),检出率为96.7%(119/123)。产前超声检查情况与引产及产后结果其中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占30.9%,心脏畸形占13.8%,泌尿系统畸形占13.8%,头面部畸形占10.6%,骨骼系统畸形占8.9%,消化系统畸形占5.6%,其他占8.9%。心脏系统及颜面等精细部位畸形检出率明显提高。结论:孕中期系统超声筛查胎儿畸形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了缺陷儿的检出率,可有效降低胎儿出生缺陷的发病率。
作者:张云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