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arris评分和EQ-5D、WOMAC评价股骨头坏死保髋疗效的相关性

陈志伟;陈卫衡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 欧洲五维度健康量表, 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
摘要:目的:探索Harris评分和EQ-5D、WOM AC评价股骨头坏死保髋疗效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受试者65例,来源于2010年10月-2011年1月在望京医院骨关节三科接受股骨头坏死保髋治疗的患者,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对随访3个月患者填写WOM AC、Harris、EQ-5D量表,并建立数据库,选取合适的统计学方法对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经Pearson检验,治疗前 Harris评分和EQ-5D(r=0.616)、Harris评分和WOMAC(r=-0.663)相关性较高,治疗后Harris评分和EQ-5D(r=0.586)、Harris评分和WOMAC(r=-0.683)相关性较高。结论:股骨头坏死保髋治疗患者自我评价指标和医生报告结局评价指标相关性较高。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肺大疱误诊为气胸分析

    肺大疱和气胸均是呼吸内科常见的疾病。肺大疱常继发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结核等疾病,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肺泡压力升高,肺泡壁破裂互相融合形成的直径超过1cm的囊泡状改变[1]。当肺大疱体积达到一侧胸腔的1/3~1/2时称为巨大肺大疱。由于肺大疱,特别是巨大肺大疱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与气胸很相似,易误诊为气胸。我院1999年10月-2013年6月共收治8例将肺大疱误诊为气胸的患者,为了提高对肺大疱的认识,减少误诊,现将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军;陈德忠;吴永丽;陈宽塘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内镜治疗64例消化道息肉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内镜治疗64例消化道息肉临床观察。方法:对2012年2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消化道息肉患者在内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患者均在内镜下行消化道息肉手术顺利切除,均一次性完成,无1例发生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安全有效,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周斌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邢台某医院职工血糖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医院全体在职职工各年龄段的血糖分布情况,并通过相关性研究,探讨与血糖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首先利用自我设计的《生活行为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然后抽血化验,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后对影响血糖的生活方式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空腹血糖增高的检出率分别为28.3%、33.6%、49.5%、52.4%;超重及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20.3%、41.3%、58.5%、71.8%。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中显示:每天吃肉量、食用蛋数量、主要出行方式、增龄和喜欢甜食的 P<0.05并且β>0,O R>1;食用煎炸食品数量的 P<0.05并且β<0,O R<1;性别、饮酒史、吸烟史、文化程度、工作强度的 P>0.05。结论:高血糖、肥胖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每天吃肉量、食用蛋数量、增龄、开车或坐出租上班、喜欢甜食是医务工作者血糖增高的危险因素。建议医务工作者更应该加强锻炼,减少热能的摄入。

    作者:高妍;李立彬;尹爱蕊;苏胜偶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探讨应用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80例妊高征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静脉滴注硫酸镁的治疗方法;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肌注抗胆碱药物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前、后血压及蛋白尿的变化情况、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蛋白尿等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蛋白尿等较对照组变化明显,且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蛋白尿等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人数少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硫酸镁治疗妊高征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患者血压及蛋白尿等变化明显,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月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老年性便秘与结肠息肉相关性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性便秘与结肠息肉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首次行结肠镜检查的60岁以上患者772例,其中便秘患者256例为病例组,其余516例无便秘症状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的大肠息肉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病例组(便秘组)结肠息肉检出率高于对照组(非便秘组)( P<0.05),便秘病程大于5年者检出率远远大于5年以下患者(P<0.05),且便秘组息肉术后2年复发率也高于非便秘组(P<0.05)。结论:老年性便秘病例与结肠息肉相关,且便秘时间长,结肠息肉发生率更高,术后复发率亦高。老年便秘患者应早期、定期行肠镜检查,预防结肠息肉的发生。

    作者:徐林照;丘苑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孕前期 TORCH 感染的检测在出生缺陷干预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孕前期TORCH感染检测在出生缺陷干预中的效果。方法:统计本院开展孕前期 TORCH筛查后的出生缺陷率,与本院开展TORCH筛查前的出生缺陷率进行对比,客观评估孕前期 TORCH筛查应用于出生缺陷干预的效果。结果:筛查组经TORCH筛查并行干预后畸形率与总孕娩异常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筛查组新生儿智力低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有异常孕娩史受检妇女中的 TORCH阳性率显著高于无异常孕娩史受检妇女 P<0.01。结论:孕前期TORCH筛查可为出生干预提供科学性指导,是降低出生缺陷率的有效手段。

    作者:何桂儿;王蕴端;朱碧红;高洁坤;朱云潇;张倩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团体心理治疗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将团体心理治疗应用于脑卒中后康复。为此,本文简单概述了团体心理治疗的概念,并总结其应用于脑卒中后康复的优势、作用机制以及临床上的疗效研究。着重于探讨如何更加有效地应用团体心理治疗,努力为脑卒中患者确立一个合理、全面、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案。

    作者:朱达斌;林秀瑶;许云辉;王景峰;蔡耿辉;孔东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3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丹桃成骨汤联合介入方法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符合股骨头坏死诊断标准的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给予介入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桃成骨汤,每日1剂,水煎2次,煎取400ml ,早晚各1次,每次温服200ml;药渣煎汤,熏后洗患处。2组均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停药观察3个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2组总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30例,痊愈16例,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30例,痊愈8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320,P=0.038)。结论:丹桃成骨汤联合介入方法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满意。

    作者:赵长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快速筛查治疗对控制梅毒效果研究及卫生经济学评价

    目的:研究快速筛查治疗对控制梅毒效果研究及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江门市某镇已婚妇女3000例,研究筛查和治疗梅毒的效果和效益。结果:共有3000例纳入研究,其中2529例完成了本研究,成功率为84.3%。其中孕妇326例,有11例已经知道自己患有梅毒。30例后确诊梅毒。其中一期梅毒8例,二期梅毒12例,三期梅毒10例。治愈27例(90%),其中一期梅毒8例,二期梅毒12例,三期梅毒7例。江门市已婚妇女孕妇发病率为1.8%,非孕妇发病率为1.1%,两组之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治疗费用,孕妇高于非孕妇(P<0.05)。结论:快速筛查和治疗在江门市控制梅毒是极有效的,必将被病人所接受和重视,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冯志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遂川县中青年干部“三高”及脂肪肝的实验检测与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我县中青年干部“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脂肪肝患病状况。方法:将1305例(年龄23~59周岁)中青年干部进行测血压、血糖、血脂及肝脏B超检查,将体检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305例干部中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或脂肪肝的共有509例(39.00%)。其中高血压有216例(16.55%)、高血脂有376例(28.81%)、高血糖有76例(5.82%)、脂肪肝有165例(12.64%)。各年龄组检出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 P<0.05)。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之间≥40岁的高血糖、高血脂检出率明显高于<40岁的患者,其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我县中青年干部(特别是男性)身体状况欠佳,要积极开展预防工作。

    作者:彭玉英;谢小燕;郭萌萌;林冬梅;刘清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56例 DSA 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分析脑血管患者DSA下血管内诊疗围手术期的护理管理要点及并发症处理,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在DSA诊疗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总结56例脑血管病患者行血管内介入诊疗的围手术期的准备、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结果:全部患者采用规范、严格的护理管理,均得到治愈,保证了医疗质量。结论:围手术期的充分准备及精心护理,是良好DSA诊疗效果的重要条件,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管内诊疗的风险及并发症。

    作者:吴伟伟;高俊英;尹玉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在门诊静脉留置针输液封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在门诊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封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0例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采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封管,对照组采用肝素钠稀释液封管。对两组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导管堵塞和静脉炎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导管堵塞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无1例发生静脉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充式导管冲洗器用于静脉留置针封管更安全、有效,且操作简便,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麦竹丹;刘金凤;任春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系统超声检查在孕中期胎儿畸形筛查的重要性

    目的:评价系统超声检查对孕中期胎儿畸形筛查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方法:对10450例孕妇进行产前筛查,检查出胎儿畸形123例,并追踪随访,引产后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3例畸形胎儿孕中期超声检出119例,漏检4例,漏检率为3.3%(4/123),检出率为96.7%(119/123)。产前超声检查情况与引产及产后结果其中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占30.9%,心脏畸形占13.8%,泌尿系统畸形占13.8%,头面部畸形占10.6%,骨骼系统畸形占8.9%,消化系统畸形占5.6%,其他占8.9%。心脏系统及颜面等精细部位畸形检出率明显提高。结论:孕中期系统超声筛查胎儿畸形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了缺陷儿的检出率,可有效降低胎儿出生缺陷的发病率。

    作者:张云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50例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人性化护理组,分别给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预后和家属的满意度。结果:人性化护理组的患儿死亡率1.33%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儿死亡率8.67%( P<0.05);人性化护理组满意度98.0%高于常规护理组满意度88.0%( 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儿死亡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明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Harris评分和EQ-5D、WOMAC评价股骨头坏死保髋疗效的相关性

    目的:探索Harris评分和EQ-5D、WOM AC评价股骨头坏死保髋疗效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受试者65例,来源于2010年10月-2011年1月在望京医院骨关节三科接受股骨头坏死保髋治疗的患者,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对随访3个月患者填写WOM AC、Harris、EQ-5D量表,并建立数据库,选取合适的统计学方法对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经Pearson检验,治疗前 Harris评分和EQ-5D(r=0.616)、Harris评分和WOMAC(r=-0.663)相关性较高,治疗后Harris评分和EQ-5D(r=0.586)、Harris评分和WOMAC(r=-0.683)相关性较高。结论:股骨头坏死保髋治疗患者自我评价指标和医生报告结局评价指标相关性较高。

    作者:陈志伟;陈卫衡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联合致康胶囊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不良

    正常足月产后产妇表现为血性恶露持续时间为3~4d ,浆液性恶露持续10d左右,若产后血性恶露持续时间过长,表示子宫复旧不良,临床上常遇到剖宫产术后近15d ,仍表现为血性恶露,经临床检查排除胎盘胎膜残留、产褥感染、继发绒癌等疾病方可以诊断为:产后子宫复旧不良。近年来,由于社会因素、胎儿过大等因素致行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的孕妇比例升高,相比较于足月自然分娩,剖宫产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多,主要原因之一是子宫复旧不良,若不及时正确处理,则可能发生继发产褥感染、贫血、晚期产后出血等。我院自2009年应用米非司酮片联合致康胶囊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不良,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贾艳利;耿雪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导致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探讨新法复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妇产科分娩出生的50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新法复苏抢救措施)和对照组(实施旧法复苏抢救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窒息以及死亡情况。结果:(1)病因分析:胎儿自身、孕妇分娩情况以及孕母情况都有可能导致新生儿窒息。(2)抢救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窒息情况较对照组患儿有明显改善,新生儿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窒息患儿采取新法复苏抢救措施,可有效改善患儿病情,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林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产科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产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产科的工作质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接收的所有妇产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所有患者均得到了良好的护理,但是仍然有些地方存在疏忽,导致一些安全隐患的存在。结论:对妇产科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尽可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

    作者:许玉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耻骨联合分离患者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耻骨联合分离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耻骨联合分离患者4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方法对降低患者疼痛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前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第1天疼痛评分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第2天、出院时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相比,对耻骨联合分离患者产生的疼痛降低作用更加明显,为一种效果确切的护理方法。

    作者:罗进联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11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心理状况,提高临床医生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心理状况的认识,更好地了解精神心理因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1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将其结果与全国常模对照分析。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SCL-90的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得分与国内常模比均明显增高(P<0.01),而强迫、人际关系、敌对、偏执各因子得分与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作者:刘永林;黄文豪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