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静
目的:探讨和分析阴道超声检查与腹部超声在妇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此次收治的320例妇科疾病患者,按照所接受超声检查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三组:经阴道扫查组110例,经腹部检查组110例,经腹部联合阴道扫查组100例。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阴道B超和腹部B超以及联合检测三组的符合率分别为86.4%(95/110)、79.1%(87/110)、96.0%(96/1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临床妇科中,对患者采用阴道超声检查的效果要明显比经腹部超声检查好,而联合使用的符合率更佳,有利临床诊断和治疗。
作者:张治怡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吸氧方式对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气管切开患者根据气管切开吸氧的前后顺序随机分为三组,比较普通导管吸氧、人工鼻吸氧和气管切开专用微雾面罩吸氧三种不同方法的吸氧效果、痰液性质、痰阻情况、肺部感染率、抗生素应用时间及多重耐药菌的发生率。结果:人工鼻组在吸氧效果、痰液黏稠、痰阻等方面较普通组显著减少,而气管切开专用微雾面罩的应用可以减少抗生素的应用时间、交叉感染及多重耐药菌的发生率。结论:人工鼻吸氧能减少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发生率,而气管切开罩可以减少抗生素的应用时间、肺部感染及多重耐药菌的发生率。
作者:黄建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舒适护理在小儿水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水痘患儿34例,对全部患儿采取舒适护理,对其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所有患儿在通过舒适护理之后全部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护理效果得到患儿家属的肯定。结论:通过正确的治疗和精心的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儿水痘的治愈效果,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建议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石宗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胃下垂(Gastroptosis )多是由于膈肌悬吊力不足,腹内脏器支持韧带功能减退、松弛,腹内压下降,胃张力低下,腹肌松弛,使胃的位置降低,十二指肠球部向左偏移,形成无张力型胃,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低点低于髂嵴连线水平者。“胃下垂”属于中医学的“胃缓”、“胃下”范畴,与体形或体质等因素有关,多发生在瘦长型、久病体弱、长期卧床少动者,常伴有其他内脏下垂。主要的临床表现有腹胀、嗳气、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便秘等。本病发病率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现代医学治疗本病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常采用手术胃大部切除等方法,由于副作用大,很难被患者接受。近年来,以中药配合针灸、推拿治疗胃下垂,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大量的临床报道表明,中医药治疗疗效肯定,副作用较少,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现就近几年中医对本病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何海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医院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的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具体包括:评价标准、评价方式、过程监控、反馈与改进以及安全保证等,比较在其实施前、后各护理质量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后,本院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科学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实施后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彭小柳;陈小茹;游月球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建立肺癌血清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2-DE)图谱。方法:对肺癌血清蛋白质2-DE的IPG胶条选择、上样量、聚焦参数、样品缓冲液、沉淀处理等各方面进行调整、优化。结果:获得了稳定的肺癌血清蛋白质2-DE图谱。结论:已建立的肺癌血清蛋白质2-DE图谱,可以为进一步开展肺癌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李雪华;刘燕青;谷彦军;刘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应用活血化淤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探讨其作用机制,为寻求COPD新的治疗方法提供新思路。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盲法原则,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常规西药治疗联合活血化淤汤药治疗,对照组30例常规西药治疗,疗程均为14d;1年后随访。观察2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前、后2组患者肺功能的变化情况及1年内2组患者再入院次数,评价活血化淤法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的患者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中相应指标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治疗组患者的再入院次数明显比对照组的再入院次数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淤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可以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更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患者再入院次数,是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一条新思路。
作者:宋轶群;刘梅;刘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鼻咽癌侵犯头颈部肌肉的超声表现,研究超声对鼻咽癌侵犯头颈部肌肉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1月1日-2013年9月30日经诊断患有鼻咽癌侵犯头颈部肌肉的患者20例,分析其超声表现。结果:鼻咽癌侵犯头颈部肌肉的超声表现:部位:腭帆张肌和腭帆提肌受损的患者常见,有18例,常见多肌肉受损,单发者较少见,有2例;形态:肌肉受损肿胀11例,变形移位6例,变性萎缩3例;纹理:8例局部肌肉纹理回声增强或减低,6例肌肉纹理清晰但不连续,3例肌肉纹理严重中断且有不规则回声。其他方面改变包括颅底骨质破坏13例,侵犯海绵窦9例,颈静脉孔破坏7例,舌下神经破坏2例。结论:超声对鼻咽癌侵犯头颈部肌肉的部位、范围、纹理和受损程度的判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马显送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治疗四肢长骨干骺端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5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四肢长骨干骺端骨折患者71例,患者具体分型及损伤部位情况均按照AO/ASIF分型。本组选用的内固定物均应用解剖钢板,根据患者股骨、胫骨以及肱骨干骺端骨折处于肢体的左、右侧,远、近端,骨折的类型,选取不同长度以及不同类型的解剖钢板。结果:手术后复查X线结果表明,解剖复位患者66例(92.96%),功能复位患者5例(7.04%),随访出院后患者60例,随访半年~2年。随访的患者中均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骨折均愈合(100%)。结论:解剖型钢板治疗四肢长骨干骺端骨折具有固定牢固、益于关节功能恢复以及手术简便的特点,是一种理想的治疗四肢长骨干骺端骨折方法。
作者:宋宏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异位妊娠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其与单独使用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选取异位妊娠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单纯应用甲氨蝶呤肌注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1周后,试验组患者的平均血β-HCG水平和平均包块大小显著低于或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较好,建议临床广泛使用甲氨蝶呤肌注联合米非司酮口服的方法治疗异位妊娠。
作者:李燕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对比不同给药方案对盆腔炎性疾病(PID )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2例PID患者依据用药方式差异予以分组,其中72例采用克林霉素联合氨曲南治疗设为观察组,其余70例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近、远期疗效与副反应。结果:两组1个疗程后第2天与第6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61%与88.57%、97.22%与85.71%,组间差异均具显著性( P<0.05);两组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4.17%、14.29%,观察组明显不及对照组高( P<0.05)。结论:克林霉素联合氨曲南,可有效杀灭因多种病菌导致的PID ,近远期疗效俱佳且无明显副反应,该种治疗方案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古凯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1月收治的7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回顾分析患者治疗方法,总结治疗效果。结果:本组中有48例患者通过对症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0例患者通过单纯修补术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可见,对症处理,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均可取得显著疗效。48例药物治疗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3%,30例手术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6.7%,通过对症处理,均康复。1年随访,78例患者中,有4例复发,占5.1%。结论: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时,需正确诊断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避免溃疡复发,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作者:简知清;付秀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富马酸酮替芬分散片健康人体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其生物等效性。方法:选择16名健康志愿受试者,采用双周期自身交叉试验设计方法,分别给予单剂量口服富马酸酮替芬分散片(受试品)或富马酸酮替芬片(参比品)2mg ,观察服药后口服受试品及参比品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 、cmax 、t1/2、AUC(0~36h)]及受试品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口服受试品tmax 、cmax 、t1/2、AUC(0~36h)分别为(2.8±1.1)h、(403±151)ng/L、(5.6±1.7)h、(2852±1021) ng/(h · L),参比品tmax 、cmax 、t1/2、AUC(0~36h)分别为(3.2±1.2)h、(388±166)ng/L、(5.8±2.4)h、(2761±962)ng/(h · L ),受试品与参比品人体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受试品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0±41)%。结论:富马酸酮替芬分散片人体吸收快,且生物利用度高,与富马酸酮替芬片具有相同生物等效性。
作者:郭志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配合早期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儿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预后有效率、新生儿行为神经发育(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后,预防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丽英;陈晓茜;陈木全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妈富隆治疗围绝期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08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治疗组给予妈富隆口服,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并且在治疗前、后分别通过彩超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同时化验黄体生成素(L H )、雌二醇(E2)、卵泡雌激素(FS H )和孕酮(P )浓度。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P<0.05)。且治疗组的性激素浓度下降程度和子宫内膜变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卓华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对临床医师在病案主要诊断的选择与疾病编码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选择我院临床医师书写的3866份病案,对主要诊断选择与疾病编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总结干预对策。结果:诊断选择与疾病编码过程主要存在问题包括:(1)复杂疾病诊断填写的主次出现颠倒;(2)将可以合并书写的疾病分开书写;(3)没有以多处损伤综合编码的诊断为多处损伤疾病进行主要诊断;(4)转科治疗患者的诊断选择出现错误;(5)过分依赖电脑系统内疾病字典编码。可以通过重视医护人员岗前培训、定期组织培训学习、加强病案编码员的再教育工作、加强沟通与交流、加强病案质量控制等方式避免或减少诊断选择与疾病编码错误等问题的发生。结论:临床应该对主要诊断的选择与疾病编码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给予充分重视,应用针对性方案给予实施干预,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潘遂壮;张海燕;欧阳玉莲;邱平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并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5例,对照组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实验组行腹腔镜支持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两组术后相关临床指标和并发症情况,并作统计学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更短,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宫颈癌患者而言,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确切,手术时间更短,创伤较小,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效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从而提升了患者满意度,临床应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叶旭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不同严重程度尘肺病患者呼吸功能及全身营养状态改变的观察,对尘肺病患者呼吸功能、全身营养状态及疾病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将180例不同严重程度的尘肺病患者随机按病情严重不同分为3组,每组60例,观察3组呼吸功能(肺功能:MVV%、FEV1%、FVC%、FEV1/FVC%、DLco%)、6MWT、mMRC评分,全身营养状态指标监测(ALB、皮褶厚度、臂围、BMI、前白蛋白)等指标的不同,并应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以明确尘肺病严重程度不同与呼吸功能及全身营养状态的相关性。结果:三组年龄、性别、原发疾病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ci回归分析表明:MVV%、FEV1/FVC%、PaO2(mmHg)、mMRC评分是呼吸功能显著相关危险因素(P<0.05);BMI、前白蛋白、臂围是全身营养呼吸功能显著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尘肺病严重程度与呼吸功能减退及全身营养状态恶化呈明显相关性,针对性改善呼吸功能及全身营养状态可能能使不同严重程度的尘肺病患者获益。
作者:刘春云;肖新发;陈谦;袁项英;蔡步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在临床骨科实施循证个体化的效果。方法:以2011年3月-2013年6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患者50例和10名年轻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实施前瞻性自身对照方法对循证个体化治疗在临床骨科中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实施循证个性化治疗后,患者获得的治疗方案是佳的,住院平均费用显著下降;医护人员对病情认识明显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加强,专业知识水平得到迅速提升。结论:临床骨科实施循证个体化治疗可有效地减少患者费用支出,为患者提供佳的治疗方案,对于改善医患关系、提高临床诊疗水平起到较显著的作用。
作者:温志刚;梁志繁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药物流产是非手术药物措施终止妇女早孕的方法。作为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药物流产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回顾600例在我院门诊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褚梅青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