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产科处理临床分析

苏华

关键词:产科处理,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 自然分娩, 宫缩素引产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患者的产科处理情况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处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3年4月所收治的101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A、B两组,A组51例患者为自然临产,B组50例患者为宫缩素引产,对其分娩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B两组患者的分娩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顺产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B组患者的胎儿窘迫发生率与A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在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患者进行产科处理时,尽量选用阴道分娩,此类分娩方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对母婴均有一定的好处,因此,在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患者进行处理时,可以对阴道自然分娩方式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1月收治的7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回顾分析患者治疗方法,总结治疗效果。结果:本组中有48例患者通过对症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0例患者通过单纯修补术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可见,对症处理,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均可取得显著疗效。48例药物治疗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3%,30例手术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6.7%,通过对症处理,均康复。1年随访,78例患者中,有4例复发,占5.1%。结论: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时,需正确诊断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避免溃疡复发,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作者:简知清;付秀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联合电话出院指导对妇科肿瘤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电话出院指导对妇科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妇科肿瘤出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联合电话出院指导,评估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出院后半年观察组患者SCL-9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电话出院指导对妇科肿瘤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杨建华;林叶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药物流产600例临床效果观察与分析

    药物流产是非手术药物措施终止妇女早孕的方法。作为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药物流产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回顾600例在我院门诊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褚梅青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提肛肌锻炼联合膀胱训练对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的影响

    目的:评价术前、术后提肛肌锻炼加膀胱训练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将24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康复训练组(实验组),对照组只给予健康宣教及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严格的提肛肌锻炼联合膀胱训练。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拔尿管后尿失禁的发生率及尿失禁的持续时间差异,观察年龄与术后尿失禁的关系。结果:实验组拔尿管后尿失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在拔尿管后10d、20d、30d、60d时实验组1尿失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 P<0.05)。在≤70岁的年龄段中实验组尿失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肛肌锻炼联合膀胱训练对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具有重要的预防及治疗作用,特别对于年龄≤70岁的患者作用更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柳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高压氧治疗患者不遵医行为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对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分析出现不遵医行为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其中87例患者出现不遵医行为,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结果:87例高压氧治疗患者出现不遵医行为。主要原因为家属不支持、患者对治疗缺少认识、经济困难、治疗不便不舒适、主管医生缺乏对高压氧的认知。结论:通过加大高压氧治疗疾病知识的宣传力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并不断改进和简化工作流程,可提高高压氧治疗患者的遵医率。

    作者:乔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脊柱损伤并发低钠血症42例临床护理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在脊柱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疗效,加强患者对脊柱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认识,有效提高脊柱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治愈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的42例诊断为脊柱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加强临床护理,合理补钠和补水,在补液过程中,注意调整补钠速度及浓度,同时,做好患者的饮食护理。结果:通过采取合理补液及口服淡盐水的方法,42例脊柱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患者在3d后,血钠水平全部恢复正常。结论:对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在预防脊柱损伤并发低钠血症方面有积极的作用,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有效提高脊柱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慧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优势。方法:选取我院自2007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的病例,按手术方式分组,其中腹腔镜手术组(L A组)50例,开腹手术组(O A组)50例。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腹腔残余感染(盆腔脓肿、肠间脓肿、膈下脓肿)发生率及手术切口感染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L A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开腹手术组(O A组),术后腹腔残余感染发生率及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O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对急性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且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作者:杜汉朋;何永忠;吴铭键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3866份主要诊断选择与疾病编码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干预对策

    目的:对临床医师在病案主要诊断的选择与疾病编码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选择我院临床医师书写的3866份病案,对主要诊断选择与疾病编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总结干预对策。结果:诊断选择与疾病编码过程主要存在问题包括:(1)复杂疾病诊断填写的主次出现颠倒;(2)将可以合并书写的疾病分开书写;(3)没有以多处损伤综合编码的诊断为多处损伤疾病进行主要诊断;(4)转科治疗患者的诊断选择出现错误;(5)过分依赖电脑系统内疾病字典编码。可以通过重视医护人员岗前培训、定期组织培训学习、加强病案编码员的再教育工作、加强沟通与交流、加强病案质量控制等方式避免或减少诊断选择与疾病编码错误等问题的发生。结论:临床应该对主要诊断的选择与疾病编码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给予充分重视,应用针对性方案给予实施干预,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潘遂壮;张海燕;欧阳玉莲;邱平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妊娠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孕妇妊娠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对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入院诊治的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均为阳性的孕妇160例,根据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其中实验组在妊娠28周开始每间隔4周肌肉注射一次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 ),共注射3次;对照组妊娠晚期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在胎儿娩出后手挤脐静脉血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测定,观察妊娠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对婴儿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新生儿感染情况中,实验组 HBsAg 与 HBeAb 均阴性69例,占86.25%,对照组为57例,占71.25%;仅 HBsAg阳性实验组10例,占12.50%,对照组18例,占22.50%;HBsAg与HBeAb均阳性实验组1例,占1.25%,对照组5例,占6.25%;实验组宫内感染率为12.50%,对照组为27.50%;两组差异显著( P<0.05)。感染风险比较中,实验组孕妇极低风险组22例,新生儿感染率为9.09%,对照组孕妇极低风险组23例,新生儿感染率13.04%,两组无显著差异( P>0.05);实验组孕妇低风险组26例,新生儿感染率15.38%,对照组孕妇低风险组23例,新生儿感染率为21.74%,两组无显著差异( P>0.05);实验组孕妇高风险组32例,新生儿感染率为15.63%,对照组孕妇高风险组34例,新生儿感染率为44.12%,两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妊娠晚期肌注 HBIG可有效降低宫内感染率;对于孕期 HBV-DNA极低风险或低风险的孕妇,妊娠晚期注射 HBIG对阻断母婴传播无明显效果;而HBV-DNA高风险孕妇妊娠晚期注射 HBIG可有效减少新生儿 HBsAg阳性率。

    作者:高争;谭乐静;王晓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血清铁蛋白、叶酸检测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 ,SF)、叶酸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诊断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97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铁蛋白、叶酸的水平,分别观察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缓解组、部分缓解组及未缓解组血清铁蛋白、叶酸结果,进行组间比较。观察并比较不同铁蛋白水平下疾病的缓解率。结果:所观察的97例患者病程的各阶段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铁蛋白增高、叶酸减低。尤以治疗前及治疗后未缓解组明显;治疗后完全缓解组SF、叶酸均有明显变化,与治疗前均值相比(P<0.01),但仍未恢复正常水平;经治疗后部分缓解组SF、叶酸与正常对照组及治疗前均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治疗前SF小于600ng/ml的患者常规化疗缓解率明显高于大于600ng/ml的患者(P<0.01)。结论:血清铁蛋白及叶酸可作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学的指标,其测定不仅有助于诊断与预后的判断,还能够初步进行疗效评价,指导化疗方案的选择及调整。

    作者:张秀娟;于文征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我院泌尿外科2008年1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经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520例。其中男318例,女202例,年龄23~65岁,结石大小100~1480mm2。结果:M PCNL术后总结石清除率91.6%,行ESWL辅助治疗后结石清除率为93.3%,手术时间30.0~240.0min ,住院时间7~30d。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创伤小、结石清除率高,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安全、可靠的方法。

    作者:刘飞;陈文彬;崔书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在自然分娩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在自然分娩过程中采取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分娩的单胎足月初产妇,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接生,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保护会阴方法,对比两组的会阴侧切率及新生儿窒息率、会阴裂伤程度。结果:观察组的会阴侧切率及新生儿窒息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接生的产妇会阴完整率明显高于传统的保护会阴组,两组产妇会阴完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自然分娩过程中采取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可降低会阴侧切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会阴完整率,减少了母婴损伤,促进自然分娩。

    作者:丁玲玲;胡金英;吴慧;谭艳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不同程度慢性宫颈炎应用LEEP治疗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观察针对不同程度的慢性宫颈炎患者应用LEEP治疗方法后的效果。方法:从进入我院2011-2013年就诊的慢性宫颈炎患者中随机选取105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其中按病情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糜烂患者,另外从病理分单纯型、颗粒型、乳头型糜烂患者。结果:对慢性宫颈炎患者应用LEEP治疗的首次治愈率达到99.12%,有效率达到100.00%,在出血量统计上和术后结痂脱落方面各病情病理阶段患者都有差异。结论:对不同病情程度和不同病理的患者应用LEEP治疗后复发几率小,治疗安全,但容易发生宫颈狭窄问题。

    作者:郝仕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黄芪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溃疡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慢性胃溃疡诊断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治疗组45例,采用黄芪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胃溃疡总有效率达95.56%,较单纯西药组疗效好,且毒副作用小,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孙舜领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阴道超声检查与腹部超声在妇科应用价值比较

    目的:探讨和分析阴道超声检查与腹部超声在妇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此次收治的320例妇科疾病患者,按照所接受超声检查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三组:经阴道扫查组110例,经腹部检查组110例,经腹部联合阴道扫查组100例。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阴道B超和腹部B超以及联合检测三组的符合率分别为86.4%(95/110)、79.1%(87/110)、96.0%(96/1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临床妇科中,对患者采用阴道超声检查的效果要明显比经腹部超声检查好,而联合使用的符合率更佳,有利临床诊断和治疗。

    作者:张治怡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高血糖高渗状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静脉点滴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采取合理治疗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34例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患者,根据入院时的状态将其分为昏迷组和非昏迷组,昏迷组15例,非昏迷组1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持续静脉点滴胰岛素治疗,昏迷组患者则要先进行积极抢救,改善患者高渗和脱水状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和有效血浆渗透压等。结果:两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和不同时期的有效血浆渗透压等均未见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点滴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无论患者是昏迷还是非昏迷,都有着显著效果,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K i-67、E2 F-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Ki-67、E2F-1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 ,EC )组织中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4月-2013年8月本院妇科EC手术切除子宫标本1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64例及EC 120例中Ki-67、E2F-1的表达并比较。结果:EC组织中Ki-67、E2F-1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00%(102/120)和58.33%(70/120),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0%、12.5%(8/64)(P<0.05);两者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病理分期有关(P<0.05);在EC组织中Ki-67、E2F-1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Ki-67、E2F-1在EC呈高表达,并与E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联系密切。

    作者:杜豆;彭军;李智信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随访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随访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本社区范围内149例确诊的高血压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的控制情况以及高血压知识知晓情况、规范服药率、控制率。结果:本组149例高血压患者经社区随访干预后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随访干预后患者的各项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患者的规范服药率和血压控制率分别为95.3%和63.1%,均显著高于干预前的46.3%和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随访干预效果较好,在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胡浓青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克林霉素联合氨曲南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对比不同给药方案对盆腔炎性疾病(PID )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2例PID患者依据用药方式差异予以分组,其中72例采用克林霉素联合氨曲南治疗设为观察组,其余70例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近、远期疗效与副反应。结果:两组1个疗程后第2天与第6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61%与88.57%、97.22%与85.71%,组间差异均具显著性( P<0.05);两组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4.17%、14.29%,观察组明显不及对照组高( P<0.05)。结论:克林霉素联合氨曲南,可有效杀灭因多种病菌导致的PID ,近远期疗效俱佳且无明显副反应,该种治疗方案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古凯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醋酸奥曲肽与垂体后叶加压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对比的方法,评价醋酸奥曲肽注射液和垂体后叶加压素注射液在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4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70例采用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垂体后叶加压素注射液治疗。经过1周的治疗,观察疗效。通过两独立样本 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对两组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140例患者中,实验组治愈率87.14%,对照组的治愈率为80.00%。经两独立样本 t检验两两比较,实验组的治愈率均高于单独用垂体后叶加压素注射液组,P值为0.012(<0.05)。在两组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1周后,均对两组患者的大便常规进行隐血试验检测,发现实验组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为0.017。结论: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效果明显好于单独使用垂体后叶加压素注射液的治愈率。同时,在采取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情况发生。

    作者:张巧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