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统计学符号的书写

关键词:统计学符号, 英文, 算术平均数, 相关系数, 卡方检验, 国家标准, 自由度, 中位数, 检验值, 标准误, 标准差, 样本, 学术, 书写, 概率
摘要:按国家标准GB 3358.1~3-1993《统计学术》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 x(中位数仍用 M );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 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 sx ;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 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 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 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μ;⑨概率用英文大写 P( 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 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肺炎患者采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4例肺炎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7.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郁雪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在急诊内科对症治疗的效果及预后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在急诊内科对症治疗的效果及预后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60例重症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未使用对症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采取对症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和预后效果。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且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和B型脑钠肽的变化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在急诊内科就诊的重症心力衰竭老年患者采取对症治疗,临床总有效率更高,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和B型脑钠肽的变化更明显,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梁兵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舒适护理用于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儿童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舒适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0例。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 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啰音消失时间、扁桃体充血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67%(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儿童支原体肺炎疗效,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赵云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中药川芎嗪在缺血性眼底病变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川芎嗪对缺血性眼底病变的疗效。方法:从本院就诊的缺血性眼底病变患者中选取14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选用200mg川芎嗪加入500ml的5%葡萄糖进行静脉滴注,对照组选用500ml的低分子右旋糖酐进行静脉滴注。两组都是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9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61.4%,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药川芎嗪对于缺血性眼底病变的治疗有显著疗效。

    作者:雷洪涛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高频超声对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超声科诊断为86例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的声像图特点。结果:高频超声诊断为实质性46例,经穿刺活检术后病理证实为46例,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超声诊断囊实混合型30例,后经穿刺活检术后病理证实为26例,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6.67%。超声诊断钙化型10例,经穿刺活检术后病理证实为10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颈部淋巴结结核超声表现虽然不一,但均有其自身的特点,笔者在平时的工作中根据这些特点来准确诊断,从而为手术治疗提供时机,同时根据其声像图表现来推断相关疾病病情的变化。

    作者:冯超蕙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复方大黄片对脓毒症患者血浆 D-乳酸及前降钙素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复方大黄片对脓毒症患者血浆D-乳酸及前降钙素表达的影响。方法:2013年2月-2014年2月入住我院外科的脓毒症患者55例,分为大黄治疗组(30例)和非大黄治疗组(25例)。大黄治疗组给予复方大黄片3g/次,1次/8h服用,附带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包括抗生素、舒普深、特治星、泰能;保证水和电解质以及营养的正常供给。非大黄治疗组只给予常规治疗。两组病例治疗前和治疗后1d、4d测定血浆D-乳酸和前降钙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大黄治疗组患者的血浆D-乳酸水平和前降钙素水平与非大黄治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治疗1d、4d后血浆D-乳酸水平大黄治疗组明显低于非大黄治疗组(P<0.05)。治疗1d后两组血浆前降钙素水平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4d后两组病例的血浆前降钙素水平比较结果中,大黄治疗组明显低于非大黄治疗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结论:复方大黄片能改善脓毒症患者的肠道通透性,减少细菌易位。

    作者:施伟民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舒适护理在胰腺炎患者尽早恢复中的作用及效果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胰腺炎患者尽早恢复中的临床作用及其护理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治疗的80例胰腺炎患者入院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根据来我院治疗时间顺序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口头护理,实验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82.5%)( P<0.05);实验组对我院护理满意度达到95.0%高于对照组(65.0%)( P<0.05)。结论:在胰腺炎患者尽早恢复中,医护人员利用舒适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孟临翠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临床分析 PCI 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延续护理需求

    目的:对PCI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以及延续护理需求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预防与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PCI患者中抽取123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展开冠心病危险因素、血脂血糖监测结果以及延续护理需求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统计发现,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饮食不合理、缺乏体育锻炼等;本组123例患者中有90%以上对延续护理不知晓,并有超过85%的患者存在延续护理需求。结论:PCI术后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依旧存在,需接受科学的延续护理,因此对患者展开延续护理知识教育的临床意义显著,值得关注。

    作者:陈晓慧;陈彦刚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妇产科急症中 B超检查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对妇产科急症中进行B超检查的应用价值探讨,为临床更加广泛的应用提供事实依据。方法:将2012年2月-2014年2月来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133例急症患者进行B超检查,对比分析超声诊断和临床综合诊断结果,统计分析常见妇产科病种B超检查的准确率。结果:133例妇产科急症患者B超检查结果符合率除了处女膜闭锁外,均达到70%以上,相比开腹探查和病理活检,具有无创、简便、快速等特点的B超优势明显。结论:妇产科急症中B超检查的应用价值巨大,选择将超声图像和临床病史相结合并进行综合分析,能够显著提升诊断的正确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强韩英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丹红注射液对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并分析丹红注射液对老年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28例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吸氧、抗炎、解痉、化痰、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兑入5%葡萄糖针250ml静滴,1次/d ,疗程14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以及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等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有效降低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肺循环阻力从而改善心肺功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戚春辉;杨勇;施国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ICP胎儿宫内缺氧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30例IC P胎盘(其中重度组15例、轻度组15例)和20例正常妊娠胎盘的HGF的表达。结果:ICP重度组胎盘组织中的 HGF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和ICP轻度组(P<0.01),且其表达与ICP分级之间存在等级相关(rs=0.59,P<0.01),轻度组和正常妊娠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P组胎盘组织中 HGF表达的降低,可能影响妊娠期胎盘血管形成和滋养细胞的增殖,使胎儿胎盘单位缺血、缺氧引起胎儿慢性缺氧,当在宫缩等急性缺氧应激下发生失代偿时可能导致胎儿不良结局。

    作者:朱晓萍;李群锋;陆晓青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椎管减压后采用利多卡因继续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椎管减压后采用利多卡因继续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2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麻醉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及常规硬膜外麻醉后MAP、HR及SpO2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继续麻醉后及手术后MAP、HR及SpO2,治疗组患者MAP及 HR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的SpO2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继续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在椎管减压后具有显著效果,可显著提高患者手术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潘英芳;段志胜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2004-2012年临床输血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2004-2012年度我院用血情况,为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血站管理系统软件,统计分析本院2004-2012年临床用血变化。结果:全血使用量逐年下降,近几年已经没有使用;成分输血率近几年保持100%;血浆用量大幅下降,降幅达84.7%;内科血浆使用量大幅下降,妇产科血浆使用量增加较大。结论:继续监督临床科室,严格把握输血指征,做到科学合理用血。

    作者:李立波;黄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颈部淋巴结内见个别腺体1例病理探讨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9岁,因“发现右颈前肿块20天余”入院。肿物约乒乓球大小,患者无疼痛不适,无呼吸困难,无性格改变等。查体:T 37.2℃,颈部外观无畸形,无颈静脉怒张,颈软,气管居中。右甲状腺Ⅱ度肿大,右颈甲状腺下极可扪及一大小约4cm ×4cm ×3cm肿块,有囊性感,无压痛,表面光滑,界尚清,甲状腺左叶未扪及明显异常。检查血甲状腺功能三项、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B超示甲状腺右叶见一囊性肿块,大小约3.5cm×3.5cm×2.8cm,境界尚清;甲状腺左叶及峡部见数个结节,大者约4.5cm ×4.5cm ×4cm ,呈低回声,境界欠清,内部回声欠均匀,周围无暗环,彩色多普勒示其内部及周边无明显血流信号。在全麻下行甲状腺右叶肿块切除+甲状腺左叶小结节切除术。术中所见:甲状腺右叶肿块大小4cm ×4cm ×3cm ,包膜光滑。甲状腺左叶见2个米粒大小结节,深部未见明显肿块。术后病理诊断:滤泡型腺瘤(甲状腺右叶);淋巴结内见个别腺体(甲状腺左叶),见图1,转移性甲状腺癌不能排除。

    作者:高福平;魏谨;马平;薛松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高敏 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观察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的水平变化,探讨hsCRP、HCY的发生发展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内科因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住院患者23例,因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 ICVD)住院的患者42例,共6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101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hsCRP及HCY检测水平。结果:(1)观察组患者血浆hsCRP、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2)观察组患者血浆hsCRP与HCY呈正相关(r=0.128,P<0.05)。(3)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sCRP、HCY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血浆hsCRP、HCY高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作者:史丽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在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对比分析头颅CT血管造影(CTA)与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在诊断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评价。方法:对70例明确诊断的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头颅CT血管造影(CTA)与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在70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在Ⅰ级患者中通过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有92.35%的准确率,而通过头颅CT血管造影(CTA)检测仅有81.48%的准确率,统计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相比较P<0.05,表明两者之间的准确率差异有显著性;在Ⅱ~Ⅳ级的患者中,通过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有96.20%的准确率,而通过头颅CT血管造影(CTA)检测仅有82.25%的准确率,统计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相比较P<0.05,表明两者之间的准确率差异有显著性;结果中Ⅴ级患者中通过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有92.16%的准确率,而通过头颅CT血管造影(CTA)检测仅有81.25%的准确率,统计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相比较P<0.05,表明两者之间的准确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在诊断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评价要明显好于头颅CT血管造影(CTA)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允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脑动静脉畸形出血原因及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1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静脉畸形围手术期采取有效完善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叶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中医辨证治疗便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中医辨证治疗便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68例便秘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使用西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5%,二者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医辨证方法治疗便秘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且具有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洪裕恒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预输注6%羟乙基淀粉预防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后低血压的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麻醉前输注6%羟乙基淀粉在下腹手术应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后预防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结果。方法:将60例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预输注6%羟乙基淀粉组(A组)和预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组(B组),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各时点收缩压(SBP)、心率(HR)的变化、低血压发生率。结果:B组在麻醉后SBP下降明显高于A组(P<0.05),B组心率增快明显高于A组(P<0.05),低血压发生率和应用麻黄碱的量B组也高于A组(P<0.01)。结论:麻醉前输注6%羟乙基淀粉能有效地预防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黄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天麻素、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天麻素、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将72例确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天麻素、倍他司汀,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率75.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1)。结论:天麻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确切,令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西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