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骨伸筋汤对大鼠膝关节炎关节软骨病理改变及关节液IL-1β及NO含量的影响

刘洪波;靖春颖;谢毅强;韩平

关键词:健骨伸筋汤, 膝关节炎, 软骨修复
摘要:目的 观察健骨伸筋汤对大鼠膝关节炎关节软骨病理改变及关节液IL-1β及NO含量的影响.方法 4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9只.通过改良的Hulth法制成肾虚型大鼠的膝骨性关节炎模型,2周后,对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组分低、高浓度进行中药灌胃,于灌胃后第7周、13周各组随机挑选一半观察大鼠膝关节炎关节软骨病理改变及关节液IL-1β及NO含量的变化.结果 造模后大鼠膝关节软骨评分远高于空白对照组,软骨破坏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后,评分均有所降低,IL-1β和NO含量有所改善,说明治疗对膝关节软骨有修复作用,健骨伸筋汤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与壮骨关节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骨伸筋汤可降低IL-1 B和NO含量,有一定的关节软骨保护作用,可一定程度地延缓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软骨的退变.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健骨伸筋汤对大鼠膝关节炎关节软骨病理改变及关节液IL-1β及NO含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健骨伸筋汤对大鼠膝关节炎关节软骨病理改变及关节液IL-1β及NO含量的影响.方法 4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9只.通过改良的Hulth法制成肾虚型大鼠的膝骨性关节炎模型,2周后,对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组分低、高浓度进行中药灌胃,于灌胃后第7周、13周各组随机挑选一半观察大鼠膝关节炎关节软骨病理改变及关节液IL-1β及NO含量的变化.结果 造模后大鼠膝关节软骨评分远高于空白对照组,软骨破坏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后,评分均有所降低,IL-1β和NO含量有所改善,说明治疗对膝关节软骨有修复作用,健骨伸筋汤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与壮骨关节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骨伸筋汤可降低IL-1 B和NO含量,有一定的关节软骨保护作用,可一定程度地延缓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软骨的退变.

    作者:刘洪波;靖春颖;谢毅强;韩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试论如何在西医院校针灸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

    大多数西医院校开设针灸教学,因为思维方式差异、学时较短等因素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本文从阐明中医科学性、体现中医先进性、合理取舍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临床、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五个方面进行论述,教学实践中作者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改革西医院校针灸教学方法,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作者:陈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药熏洗联合地奥司明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40例

    目的 观察中药熏洗联合地奥司明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8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Ⅱ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予以中药熏洗和地司奥明片口服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疼痛、水肿、患肢运动功能和手功能)及整体疗效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肢疼痛、水肿评分有显著性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患肢运动功能、手功能评分也显著提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熏洗联合地奥司明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斌;熊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医三联法治疗化疗后末梢神经炎研究思路

    中医三联法治疗化疗后末梢神经炎,打破以往单纯方法治疗的弊端,以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达到多靶点治疗,提高临床疗效.开焊本想研究,旨在提高临床中医药治疗末梢神经炎的疗效;制定综合治疗方案.推进临床治疗化疗后末梢神经炎方案规范化、高效化.

    作者:刘会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注重传统文化教育 培养中医思维模式——浅谈西医院校留学生针灸教学

    针灸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倡导绿色医学的今天,针灸疗法以其安全有效、创伤小、无副作用受到海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与认同,慕名前来中国学习针灸疗法的留学生也日益增多,面对留学生日益高涨的学习热情,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这些海外学子更准确、更高效的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本文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中医思维模式的培养等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李雅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国穴位埋线疗法系列讲座(九)穴位埋线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

    埋线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肯定.取穴主要为大椎、风门、肺俞、定喘、膻中、身柱,痰湿型加脾俞、丰隆,痰热型加外关、曲池,气虚型加气海、肾俞;以咳为主加孔,喘为主加鱼际,血瘀明显加膈俞.采用穴位埋线这一内病外治的治疗方法,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的指导思想,通过调整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病力,达到不药而愈的目的.

    作者:杨才德;包金莲;龚旺梅;田瑞瑞;宋建成;于灵芝;程涛;魏兵;高振政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通闭解癃缓淋汤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60例

    目的 观察通闭解癃缓淋汤联合非那雄胺片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4年5月我院门诊治疗的BPH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运用非那雄胺治疗,实验组使用非那雄胺联合通闭解癃缓淋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 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X2=6.99,P<0.05).实验组的大尿流量改善优于对照组(t=4.19,P<0.05);实验组的残留尿量小于对照组(t=-2.98,P<0.05);实验组LPSS评分低于对照组(t=-3.56,P<0.05);实验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t=5.29,P<0.05);实验组副反应的发生数少于对照组.结论 通闭解癃缓淋汤联合非那雄胺片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更佳,副作用小.

    作者:张建昌;张卫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化浊行血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化浊行血颗粒对食饵性AS模型大鼠血脂、ET-1、NO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AS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动物按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药物组,每组12只,采用高脂饲料法建立大鼠食饵性AS模型.药物组给予化浊行血颗粒水溶液,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分别给予等容量的蒸馏水,连续干预8周后检测各组TC、TG、HDL-C、LDL-C、ET-1、NO.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C、TG、LDL-C明显增高(P<0.05),HDL-C基本一致;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TC、TG、LDL-C明显降低(P<0.05),HDL-C明显增高(P<0.05);ET-1、N0三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化浊行血颗粒可调控血脂,并保护血管内皮.

    作者:周永红;张皓;胡怀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逍遥散临床验案举隅

    逍遥散功擅疏肝解郁,调和肝脾,理气和营,为临床治疗肝郁脾虚证之首方.临床应用其加减治疗胁痛、更年期综合征、带状疱疹,有满意疗效.

    作者:杨新林;肖柯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医药疗法在肛周脓肿围手术期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中药在肛周脓肿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治疗肛周脓肿的患者98例,随机将98例患者分成治疗组49例,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术前采用外科常规对症治疗,术后采用抗生素加中药坐浴.治疗组患者术前采用清热解毒功效的黄连解毒汤,术后采用扶正祛邪功效的中药坐浴,将紫榆膏、生肌膏条涂在肛门内.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7.55%,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中药治疗肛周脓肿能有效的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满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从肝脾论治2型糖尿病探析

    传统认为糖尿病的发生多与肺、胃、肾密切相关,辨证多以阴虚燥热为纲,本文根据历代中医文献对消渴病的论述及济宁地区的生活习惯,结合临床实践和肝脾的病理生理特性、肝脾的相互关系,阐述肝脾在发病中的重要性,提示肝郁脾虚为2型糖尿病致病的重要病机,提出以疏肝健脾为法治疗2型糖尿病,结合现代生化指标初步解释治疗原理.举验案1例.

    作者:侯宇辉;程娜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塞20例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塞恢复期(瘀血阻络证)的疗效.方法 选取动脉硬化性脑梗塞恢复期(瘀血阻络证)患者20例,给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1 00 mg,静脉点滴,每日1次,治疗14天后进行疗效评价,并与20例使用血栓通治疗的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动脉硬化性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经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14天后,中医症候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残障指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积分均有明显改善,积分降低值与血栓通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疗效比较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塞恢复期中医辨证属瘀血阻络证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作者:吕建军;郭素贞;赵伟娥;邢辉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黄帝内经》痹病论治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一书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内含许多中医的原始思维模型,对中医的影响深远.其对痹病的论述,不但专篇进行详论,还散见各篇,初步统计达160处之多,对痹病的病因、病机、证治、诊治记录相当清晰.《黄帝内经》痹病的概念,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与目前中医内科学教材的痹病概念并不完全相同. 《内经》对痹病的记载是较全面的,为后世对痹病的认识奠定了理论基础.治疗方法重视针刺.

    作者:刘革命;李兰波;鲁玉婷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孟毅教授谈PBL教学法在诊断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在诊断学基础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并进行问卷调查,摸索更加适合诊断学基础的教学方法,认为PBL教学法在诊断学基础授课中应用将明显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西医临床思维的能力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西医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刘志勇;常学辉;孟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医师承教育学生实践技能测评的探索

    对师承班学生进行实践技能测评,并对随机抽取部分普通班的学生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学生在校内理论考试成绩无差异,实践技能总成绩有明显差异,其中口述项,两组无差异;技能项有差异,但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差异主要体现在试诊环节,得分明显高于普通班,试诊环节可以作为评价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依据.

    作者:邓棋卫;陈建章;徐泽宇;傅斌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与生活压力的增加,偏头痛疾病的发生率也有所增加,其对人们的工作和学习造成严重的影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此病的治疗,针灸疗法通过对经脉气血的调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旋静;辛琪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留学生实验针灸学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

    目的 探索提高留学生实验针灸学教学效果的方法,促进针灸学对外交流.方法 针对留学生思维活跃,与教师有良好互动,爱好中医文化等特点,提出解决方案.结果 采用PBL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教学中融入针灸特色和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的教学方法,培养了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留学生学习兴趣.结论 上述授课方法较为适合留学生,可以有效提高实验针灸学对外教学效果.

    作者:卢峻;图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冯建华补中益气汤治疗原发性甲减临床经验

    冯建华教授摒弃了肾阳亏虚为原发性甲减基本病机的说法,提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脾气亏虚,中气下陷,肾阳亏虚为其发展过程的晚期阶段.所以其治当首选益气健脾,升阳举陷法.在临床上治疗本病时常选用补中益气汤作为基础方,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徐灿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践教学思考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践教学存在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学方法常规化等问题,不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结合实际分别从整合实验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完善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践教学改革,以期改善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伍盼盼;乔漫洁;赵川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延玉合剂治疗老年稳定劳力型心绞痛52例

    目的 探讨自拟中药方剂延玉合剂治疗老年稳定劳力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104例老年稳定劳力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延玉合剂.结果 观察组疗效、血糖血脂改善情况、预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玉合剂在老年稳定劳力型心绞痛治疗中的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伯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