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肾泻心方治疗心肾不交型遗精的临床研究

陈建设;李培轮

关键词:遗精, 心肾不交型, 补肾泻心方, 盐酸氯米帕明
摘要:目的 观察运用补肾泻心方治疗心肾不交型遗精的临床研究.方法 将符合心肾不交型遗精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盐酸氯米帕明片,25 mg/次,1次/晚,口服;治疗组60例,采用补肾泻心方,水煎服,1剂/d,分早晚2次,饭后服用.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 其总有效率对照组为66.67%,治疗组为90.00%,X2=9.624,P=-0.002,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能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未发现治疗药物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补肾泻心方治疗心肾不交型遗精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方剂学重点学科实验室的建设与探索

    本文介绍了方剂学重点学科实验室几年来建设与管理中的一些做法,阐述了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对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作用,强调只有建设高水平的重点学科实验室才能促进所支撑的学科快速发展,为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创造有利条件,为学科建设搭建平台,大力推动学科学术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和高水平人才培养.

    作者:刘丽;李军;范颖;马骥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孙光荣教授调气活血抑邪汤临证验案3则

    本人跟随导师孙光荣教授学习,体会了其运用调气活血抑邪汤治疗疾病的经验,本文举其医案3则以分享其经验.这3则医案分别是腰痛、失眠和咳嗽,病证不同,但都具有相似的病机,即是“气血失和”.因此,孙老运用调气活血抑邪汤加减,调整气血平衡,扶正祛邪,治疗都取得疗效.这体现了他“重气血、调气血、扶正祛邪”的临证思路.

    作者:陈瑞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化脓性感染伤口与慢性复杂伤口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的效果

    目的 观察和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化脓性感染伤口与慢性复杂伤口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3月于本院门诊换药的100例化脓性感染伤口与慢性复杂伤口的患者为观察组,进行中西医结合的换药治疗方法并配合护理干预,选用常规西医西药换药治疗的化脓性感染伤口与慢性复杂伤口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给予中西医结合换药治疗护理后,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3.5±1.6)d;对照组患者在给予传统的西医西药换药治疗护理后,平均愈合时间为(20.8±3.5)d,观察组患者的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化脓性感染伤口与慢性复杂伤口换药治疗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伤口的愈合率、减少治疗时间、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云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癫痫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在癫痫病人视频脑电监测过程中给予护理,保证监测质量及患者安全.方法 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行视频脑电监测的68例癫痫和疑似癫痫病人进行监测前健康宣教及药物干预;做好各种诱发试验和癫痫发作时的抢救工作及护理安全措施.结果 57例癫痫病人的致痫灶波形得到完整记录,全部病人安全度过癫痫发作过程,无发生意外.结论 视频脑电监测是确定癫痫致痫灶的一种主要检查项目,应加强病人管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让患者安全顺利的完成检查.

    作者:叶巧瑜;陈捷晗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杨质秀教授治疗喘证经验

    喘证的主要特点是呼吸急促、张口抬肩、甚则不能平卧,为临床常见疾病,常伴有咳嗽、咯痰等症状,以病程长、难治愈为特点.喘证分为实喘与虚喘,实喘以喘息气粗,伴胸满气胀为主要特点;虚喘以气短,难以接续为主要表现.实喘以祛邪化痰止喘为主;虚喘则以扶正纳气平喘为主.因此治疗喘证时一定要辨别虚实,才能用药准确,从而得到良好的疗效.

    作者:张宝瑜;杨海燕;杨质秀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近年来地黄的研究概况

    中药地黄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化学成分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对近几年来有关地黄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整理探讨,化学成分主要有环烯醚萜及其苷类、紫罗兰酮类、苯乙醇苷类、糖类等,主要成分梓醇、地黄多糖、地黄苷等具有不同药理作用,临床作用包括血液、免疫系统、降糖、抗炎和抗肿瘤等作用,地黄的相关研究成果进一步提高了其应用价值.

    作者:张西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医治未病思想的理论特色及临床意义探析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术思想的特色和精华内容,也是中医治病、养生、保健的重要指导理论,其提倡在防治疾病过程中应早识、早防、早治,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盛防危,新愈防复”.通过整理历代医家的阐述及亲身临床实践,将中医治未病思想的理论特色和临床意义归结为“未病养生,重在预防;欲病救萌,防微社渐;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瘥后调摄,防其复发”四个方面加以详细剖析,认为治未病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特色和广泛的临床指导意义,对人民群众的养生防病意义重大,有必要继承、掌握并熟悉运用“治未病”思想的精髓,让中医“治未病”这一经典中医理论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作者:王国强;王银萍;张守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金韦消石饮治疗泌尿系结石30例

    目的 探讨金韦消石饮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60例在我院就诊的泌尿系结石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排石颗粒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汤剂金韦消石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金韦消石饮治疗泌尿系结石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临床价值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刘新文;胡自升;何佳勇;肖维菊;刘炳;贾江淼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日晡潮热再议

    日晡潮热是指下午3~5点发热明显,且热势较高,目前《中医诊断学》教材中多将日晡潮热称之为阳明潮热,见于阳明腑实证,笔者认为日晡潮热是指发热时间在日晡(即申时),阳明潮热是指病变部位在阳明胃肠,二者不能完全等同.且日晡潮热临床不仅见阳明腑实证,亦见它证,临床机理各异,不应以偏概全.

    作者:杨艳秋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医护理在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中医护理在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9月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辅以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 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0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三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较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能有效提高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李洁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邹燕勤教授治疗肾病综合征经验介绍及验案分析

    通过参与我院第9期“师带徒”传承活动,笔者师从邹燕勤教授,跟师抄方,待诊在旁.邹师为江苏省首批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医60余年,撞治各种中医肾系疾病.众所周知,肾病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伴有大量蛋白尿、严重水肿和诸多并发症,传统西医治疗使用以糖皮质激素和(或)细胞毒药物为主,副作用大、并发症多且容易复发,笔者从辩证、治法等多方面分享邹师经验,展示邹师雄厚的中医功底和对该病的深刻认识,并附验案二则,与同道共同探讨中医治病奥秘.

    作者:王跃娟;陈燕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赵玉庸教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经验

    介绍赵玉庸教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经验.赵玉庸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肾病、科研、教学工作50余年,擅长治疗各种原发、继发性肾病,注重辨病辨证相结合,主张纯中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认为该病的发生以脾肾亏虚、肾络瘀阻为根本病机,治疗上以健脾益肾、化瘀通络为本,并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具体灵活辩证施治.研发出“肾络通”组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重用虫类药,临床上取得很好的疗效.

    作者:魏华娟;潘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护理干预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72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分别采取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期间采取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效果显著.

    作者:吴秋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国穴位埋线疗法系列讲座(十六)穴位埋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炎

    胃炎是指胃粘膜的炎症病变,有急性和慢性胃炎之分,慢性胃炎又多达7种.中医学称之为胃脘痛、伤食、胃痛、心痛等,多由饮食不节或感受寒、湿、署而阻于中焦,致脾胃功能失调所致,也因嗜食辛辣生冷、酗酒或忧思恼怒气机不畅等所致.埋线治疗主穴:中脘透上脘、脾俞透胃俞、内关、足三里、阳陵泉、太冲.重视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是慢性胃炎诊治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作者:杨才德;赵达;于灵芝;包金莲;张晓红;樊建林;周承蕊;朱立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从“毒损肾络”理论研究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

    糖尿病肾病是由于糖尿病迁延不愈,燥热化毒,毒损肾络而成.其发生和发展是由于持续高血糖引起体内多种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及由此形成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间接或直接损伤肾脏微血管,终导致糖尿病肾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与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依据毒损肾络理论,治疗以益肾通络解毒为法,解毒通络,扶正固本.

    作者:姜元吉;仉晓露;孙晓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2014年我院心血管内科活血化瘀类注射剂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江苏省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14年心血管内科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为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调取2014年心血管内科全部住院病历,对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患者的用药品种、用法用量、疗程、辨证施治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结果 共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9个品种,销售比例占全院该类药品销售总额的10.1%;存在问题为溶媒选用有不合理、给药次数未达说明书要求、未请中医科会诊按照辨证理论给药等情况.结论 该科在使用活血化瘀类注射剂方面存在未按药品说明书使用药物现象,未能依据中医理论辨证施治.

    作者:王桂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鲜卑花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鲜卑花属植物分布于西藏、四川、青海及云南.在我国有鲜卑花Sibiraea laexigata (L.) Maxim.和窄叶鲜卑花Sibiraeaan-gustata (Rehd.)Hand-Mazz.两种.柳茶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三萜类、单萜及其苷类、有机酸类、黄酮及其苷类、饱和脂肪醇类、多糖类及挥发油类等.柳茶药理作用有调节脂代谢、抗氧化、抗肝损伤、提高免疫力、抗肿瘤作用等.对柳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闫志慧;朱仝飞;杨永建;李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牵引下旋转分骨手法配合中药治疗前臂双骨折30例

    目的 总结分析前臂双骨折采用牵引下旋转分骨手法配合中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前臂双骨折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划为两组,对照组30例实施牵引下旋转分骨手法治疗,观察组30例为牵引下旋转分骨联合中药治疗,比较分析不同方法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臂双骨折患者采用牵引下旋转分骨手法配合中药治疗,促骨折功能早日恢复,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严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皂针颗粒治疗阑尾炎108例

    目的 分析在对阑尾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皂针颗粒的临床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阑尾炎治疗的患者108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4),观察组患者运用皂针颗粒实施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阑尾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皂针颗粒的应用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以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志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医特色护理脑卒中患者的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中医特色护理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10种中医药期刊,检索中医特色护理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对照实验(RTC)至2014年12月.运用改良后Jadad量表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用RevMan5.2软件完成统计和系统评价.结果 共8篇文献包含663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2篇评为高质量,其余为低质量.Meta分析表明,中医特色护理脑卒中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为7.44,95%CI (4.40,12.58).结论 中医特色护理脑卒中患者可能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然而,由于现有试验的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支持,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彭丽丽;陈芳;刘畅;蒋谷芬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