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飞;倪再玉
破伤风抗毒素(TAT)是马的免疫血清,对人体是一种异种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容易出现变态反应.在注射前应做皮试,阳性者需做脱敏注射.2009年10月本院接治1例TAT脱敏后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彦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以2010年1-10月本院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99例为观察分析对象,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高压氧基础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本组99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经高压氧治疗后,痊愈43例、有效49例、无效7例,治愈率为43.4%,总有效率为92.9%.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护理与实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与康复的认知水平,引导和规范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行为,使其精神放松、心境平和地接受治疗,从而提高良好的治疗效果,缩短康复时间.
作者:麦燕芳;麦敬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根尖尚未形成的年轻恒前牙因外伤造成冠折露髓后利用活髓切断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7~11岁儿童外伤冠折露髓恒前牙在外伤后48h内行活髓切断术,断面上覆盖氢氧化钙糊剂,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进行跟踪观察.结果:25例30颗牙治疗成功28颗,失败2颗,成功率93.3%.结论:活髓切断术可以很好的保存年轻恒牙牙髓的活力,促进牙根继续发育.
作者:朱洪洋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通常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内的一组疾病,它与肿瘤、心血管病并称人类三大杀手,是我国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脑卒中的病死率大大下降,但脑卒中幸存者中约有70%~80%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在我国的国情下,因为经济的原因,大多数患者不可能长期住院治疗直至康复,多数人带着残疾回家,致使其生活质量下降,有的患者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给社会、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这部分患者及家属非常希望医务人员能给予脑卒中患者及照顾者相应的康复和护理知识.
作者:陈春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和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的效果.方法:将所选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3例给予MTX 20mg静脉滴注,连续用药5d,治疗组25例,第1天予米非司酮300mg一次顿服,同时MTX 20mg静注,MTX连续用药5d.结果:治疗组的成功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4,P<0.05).血β-hCG越高,盆腔包块平均直径越大,其保守治疗的成功率越低.结论:对于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是有效的.
作者:祁发玲;贾麒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影响消化性溃疡病人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45例消化性溃疡病人,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将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出相关因素,提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145例消化性溃疡病人服药依从性佳48例,占33.1%.服药依从性差占66.9%.年轻、文化程度低、月收入少、服药种类次数多、疾病知识认知程度差、全或部分自费支付医疗费,医患关系一般可影响服药依从性(P<0.05),与性别没有关系(P>0.05).结论:根据影响消化性溃疡病人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增强病人治疗依从性.
作者:张先翠;匡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笔者收集28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胆囊癌的超声和CT资料,以探讨其诊断价值.1 材料和方法28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患者中,男13例,女15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53岁.主要使用 Sequoia512彩色超声诊断仪和GE 16层螺旋CT,层厚2.5~5mm,平扫加增强扫描.
作者:杨建秀;于卫中;刘巍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对中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方法:对64例中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予多西他赛及顺铂(DP方案)化疗.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d1;顺铂75mg/m2静脉滴注,d1,21d为1个周期,每例至少化疗2个周期.结果: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25例,无变化(SD)28例,进展(PD)6例,总有效率(CR+PR)46.9%.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中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可作为一、二线治疗方案.
作者:谢彦;陈冬波;王保庆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汶川地震震后6个月安县受灾群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生率、症状分布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应用PTSD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标准化评定工具,对地震时在安县地区居住的群众,进行DSM-Ⅳ PTSD 诊断检查及相关量表的测查.结果:完成调查的289人中,PTSD筛查阳性率为11.4%.抑郁症状阳性率为23.4%,8.7%报告有自杀观念.灾后6个月PTSD 发生率为11.4%,PTSD组反复更现创伤性体验、持续性警觉性增高、持续的回避等症状较对照组明显.SCL-90总分和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及其他因子分、SDS总分和标准分、SAS总分和标准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地震后PTSD的发生率是11.4%(6个月).PTSD患者无法摆脱精神创伤的痛苦记忆,PTSD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身健康.
作者:孙丽艳;李笑富;白鹰;李建强;王涛;肖成明;蒲劲梅;邹兴贵;李俊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为了检验制霉菌素在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效果,对2008年12月-2009年12月于我科住院的19例患者进行临床试验.患者以年龄特征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不同的用药处理.试验周期为10d,每隔2d进行口腔分泌物涂片检测.结果表明:经制霉菌素治疗的患者症状逐渐消失,是一种有效地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口腔霉菌感染的方法.
作者:陈允;陶秀彬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的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外一科2009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80例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管理血糖在6.1~9.0mmol/L,记录术中出血量、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相应并发症.结果:术中出血量(13.54±3.69)ml,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为(7.54±2.69)d,术后平均进食时间为(3.54±1.69)d,住院时间为(9.82±4.69)d,8例术中转开腹手术,胆道损伤1例,伤口延迟愈合9例,伤口感染12例,肺部感染3例.结论:对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熟悉疾病特点、胆道系统解剖和术中转开腹手术的指征,加强围手术期血糖管理.
作者:何显军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比较间接喉镜下腺样体刮除术和鼻内镜经鼻、经口直视下腺样体切吸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效果.方法:将56例患者分为三组,全身麻醉分别行间接喉镜下腺样体刮除术或鼻内镜下经口、经鼻直视下腺样体切吸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打鼾、鼻塞、流脓涕及听力下降均改善,三组治疗效果上差别不明显.但在术后并发症方面鼻内镜经口直视下腺样体切吸术存在优势.结论:鼻内镜经口直视下腺样体切吸术并发症少.但间接喉镜下腺样体刮除术简单易行经济实惠.
作者:徐化冰;富晓敏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HPLC)测定女贞子中齐墩果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安捷伦1100色谱系统,色谱柱为Phenomenix Luna C18柱(4.6×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乙酸(265∶35∶0.1,V/V),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10nm,进样量20μl.结果:齐墩果酸在5~6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100.64%,RSD1.4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回收率,可作为齐墩果酸的定量分析方法.
作者:彭婷婷;王卫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随着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应用过程中留置针也常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从而给病人增加了痛苦、导致留置的时间缩短.因此,防范留置针不良反应极为重要.
作者:施玲玲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通过观察益赛普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护理,使患者达到佳的治疗状态,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方法:报道2009-2010年使用益赛普治疗的11例患者的效果及护理.结果:8例患者有效控制了病情,未出现因护理不佳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患者满意.结论:随着益赛普在临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护理的要求也更严格,它不只是在配合医生完成治疗,更重要的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张琴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脑梗死的溶栓治疗是对新发生的血栓形成或栓子栓塞进行溶解,其目的是尽量缩短脑缺血的时间,大限度地恢复脑的正常功能.脑梗死为各类脑血管病发病之首,约占75%.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1],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存.传统的治疗主要是改善脑循环:包括血液稀释方法、抗血小板法、肝素抗凝、降压治疗及静脉溶栓治疗等.近年来随着对本病的研究不断深入,提出了动脉溶栓的新概念,且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2].实践证明,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有效和安全的方法,本文现将有关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胡跃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护患纠纷是指由于患者及家属与医疗单位对方对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后果及其产生的原因认识不一致而向司法机关或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控告所引起的纠纷[1].它不但使患者及其家属、护士的身心受损害,经济受损失,也影响到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在这种情况下护士如何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更好地保障患者生命健康的权利,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与护理有关的医疗纠纷的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田亚敏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脑出血、脑挫裂伤等常需开颅并去骨瓣减压,术后均会使大量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混充在脑脊液内,严重会导致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发生脑积水,导致患者原发病去除后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而及时有效地腰穿放出血性脑脊液是此并发症预防治疗方法之一,现总结有随访资料的15例此类患者,介绍如下.
作者:田书娟;邓淑凤;王利民;解雄伟;王满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8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0.5mg/d口服,对照组26例只给予综合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HBV-DNA定量水平、Child-Pugh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死亡率、HBV-DNA转阴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恩替卡韦可改善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肝功能,阻止病情发展,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作者:张风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自编康复操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56例收治在我院的脑梗死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和非系统锻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上自编康复操锻炼,观察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年半后,按照自行设计的生活能力状态分级法对治疗前后的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疗效判断,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自编康复操的应用能更快更好地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作者:傅臻 刊期: 201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