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婴儿梅毒三种血清学检测方法的评价

黄世若

关键词:婴儿, 梅毒, 血清学, 检测, 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对婴儿梅毒检测的比对.方法:对我院 2007年6月-2011年1月产妇(TP-ELISA试验阳性)的婴儿(疑似梅毒)患者血清,采用梅毒抗体酶联免疫法(TP-ELISA)、明胶凝集试验(TPPA)、蛋白印迹试验检测(WB).结果:WB检测IgM抗体对婴儿早期或先天性梅毒具有临床诊断统计学意义.结论:梅毒螺旋体蛋白印迹试验检测IgM抗体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用于婴儿早期或先天性梅毒诊断.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沧州市流行性出血热鼠间感染疫情监测与管理

    目的:为做好我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和病员学监测工作,了解我市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动物密度、宿主动物密度、构成和感染情况,分析其流行因素及流行趋势,对我市的流行性出血热防控工作进行合理指导,为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采用夹夜法调查鼠密度,用免疫荧光法测EHF抗原.结果:住宅区平均鼠密度为3.12%,野外鼠密度为1.84%,住宅区野外均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带病率均较高,为主要的宿主动物,鼠种带毒率家鼠中以褐家鼠带毒率为高,野鼠中以黑线姬鼠带毒率高.结论:住宅区、野外鼠带毒率均呈较高水平,是造成我市EHF疫情较严重的主要原因,应采取以杀灭褐家鼠为主要的综合措施,降低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率.

    作者:李潮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HPLC法测定大山楂丸中熊果酸的含量

    建立大山楂丸中熊果酸含量HPLC测定方法.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乙腈-0.5%醋酸铵溶液(15∶65∶2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5nm;线性范围:0.048 6~0.194 4mg/ml(r=0.999 79).平均加样回收率(n=5)98.52%,RSD=0.77%.本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

    作者:宋洁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阴式手术前阴道准备的研究进展

    阴式手术是利用阴道这一天然孔穴进行操作的手术,具有微创、恢复快等优势.但缺点也很明显:阴道内寄生菌多,在实施手术时易被带入盆腔,增加逆行感染机会.术前阴道准备很有必要.阴道准备的传统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许多医护人员为寻找具有绝对优势的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此做了些归纳和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生化分析影响因素与质量监督探讨

    近年来,随着自动化生化分析仪的普遍应用,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了明显提高,各个实验室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质量保证的程序和制度,用其来监测和评价实验全过程(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体系使检测质量有了制度的保障,但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对此笔者结合平时工作体会就如何提高临床生化检验质量及质量监督做以下探讨.

    作者:郭建玲;王亮军;郭玉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128层螺旋CT在心脏冠脉成像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心脏冠脉成像的征象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36例临床怀疑冠心病、心电图提示心肌梗死患者行冠脉CTA检查,并重建成像、分析.结果:83条冠脉179个节段,发现不同程度狭窄、钙化、软斑块、肌桥.并发现左肺动静脉瘘1例.结论:心脏冠脉CTA是一种评价冠心病方便、快捷、准确的无创性的检查手段,可作为临床诊断及体检筛查冠心病的依据.

    作者:黄少辉;潘寿岩;邱创嘉;刘锦荣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硫酸镁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硫酸镁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60例,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治疗措施:首次给予负荷量5g硫酸镁静脉滴注,而后给予60ml 25%硫酸镁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滴速为1.5~2.0g/h,同时给予拉贝洛尔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5 000IU,皮下注射,每隔12h注射1次,连续应用5d.两组患者在胎儿娩出后均给予催产素20IU肌肉注射.测定治疗前、后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结果: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血小板计数及凝血酶原时间治疗前、后均没有显著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其高凝状态,值得借鉴.

    作者:高凌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浅谈密闭式吸痰管在ICU病房机械通气患者的应用

    对于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是有效维护人工气道通畅,保证足够的通气和充分气体交换的关键措施,然而传统的开放式吸痰方法,在每次吸痰过程中都需将人工气道与呼吸机分离,中断机械通气并使患者气道与大气相通,增加了缺氧和感染的机会,如何选择适宜的吸痰方法,减轻吸痰时的并发症是护理工作者的重要工作.目前我科有创机械通气采取密闭式吸痰管无菌吸痰方法,操作简单,经济实用,无需脱机,减少患者缺氧时间,防止VAP(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降低了住院费用.

    作者:韩媛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利多卡因在宫内节育器取出术中的应用与观察

    妇科常规行宫内节育器取出术,一般不需要用麻醉和镇痛药,大多数受术者均可耐受,但对于绝经后的妇女,因子宫萎缩,宫内节育器放置时间过长,取环术时有一定困难,为避免受术者痛苦,便于取环,我科用2%利多卡因宫颈旁注射进行阻滞麻醉,对50例绝经妇女行宫内节育环取出术,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贺顺存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放化疗后白细胞严重减少患者的院内感染控制

    总结了50例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严重减少(<1.0×109/L)患者的院内感染控制.对放、化疗后外周血白细胞<1.0×109/L的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给予心理护理,做好口腔、上呼吸道、泌尿系统、皮肤、肛周等基础护理,加强高热护理,并积极配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抗生素,营养支持等治疗措施.50例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均在4~15d内恢复,有效地避免了放、化疗后白细胞严重减少患者的院内感染.

    作者:王曙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强化健康教育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系统化健康教育后治疗依从程度明显提高.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可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马爱莉;邵文慧;覃艳斯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动脉瘤破裂出血致脑血管痉挛患者的预见性护理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所致的脑血管痉挛(CVS)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6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继发脑血管痉挛患者进行密切观察,施行预见性护理.结果:经过预见性护理,该病的治愈率显著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60例患者中,治愈35例(58.33%),治疗好转10例(16.67%),死亡5例(8.33%),其他10例(16.67%).结论:预见性护理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的患者,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郭先娥;卢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深低温停循环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的麻醉体会

    主动脉瘤是心血管系统的严重疾病, 麻醉和手术风险很大.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多在深低温停循环下手术, 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易引起血流动力学紊乱, 术中还需要保护各重要器官, 故对麻醉的要求较高.我院2010年施行了5例深低温停循环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现将有关麻醉处理情况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胡乃琴;郭松青;严蓉;郑明秀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老年子宫脱垂阴式术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子宫脱垂阴式手术治疗效果及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加强阴式手术治疗老年子宫脱垂围手术护理.结果:阴式手术治疗老年子宫脱垂具有创伤小、腹部无瘢痕、无腹部伤口感染、疼痛轻、效果好、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特点.结论:阴式手术治疗老年子宫脱垂,具有治疗效果确切及便于护理等优点,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促进术后恢复的重要方法.

    作者:杨艳凤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30例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患者的护理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是指在内镜辅助下使用非手术的方法建立经皮进入胃腔的通路,利用胃造口进行肠内营养输注或进行姑息性胃肠减压治疗 [1].其优点在于没有胃管对鼻咽部的压迫刺激以及可能的黏膜缺血坏死,且不影响外观,可长期放置.我科自2008年开始实施PEG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了肺部的感染率,而且节约了医疗费用、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尽管PEG为微创,但如果应用或护理不当,仍将引起不必要甚至严重的并发症,增加患者痛苦.

    作者:赵荣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37例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7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7例在使用质子泵制剂、止血敏等常规药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治疗,给予生长抑素首剂缓慢静脉滴注0.25mg,后给予0.25mg/h微泵给药,持续72~96h.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的处理,使用质子泵制剂、止血等常规药.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止血时间.结果:观察组显效12例,显效率32.4%,总有效33例,总有效率89.2%;对照组显效9例,显效率26.5%,总有效25例,总有效率73.5%,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37.24±4.28)h,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43.36±5.19)h,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长抑素类药物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使用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荆晓晴;赵伟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Ki-67、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Ki-67和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44例乳腺癌组织中Ki-67和C-erbB-2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9.4%(100/144),且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有关(P=0.000),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况无明显关系(P>0.05);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52.1%(75/144),且与乳腺癌肿瘤临床分期(P=0.003)及淋巴结转移(P=0.000)有关,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明显关系(P>0.05); Ki-67表达与C-erbB-2表达有关(P=0.001).结论:Ki-67与C-erbB-2阳性表达可作为评价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指标,有助于乳腺癌预后的判断.

    作者:王磊;杨澜;王旭芬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浅议高职高专院校病理教学中如何合理利用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在高职高专院校的病理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更好地体现它在病理学教学中的优势,必须使多媒体课件更有针对性,并注意与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引导学生参与多媒体教学.

    作者:魏严;王静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黛力新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 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IBS的108例患者均填写焦虑抑郁量表,大于9分者为治疗组.小于9分者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与马来酸曲美布汀、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及抑郁焦虑症状评分比较.结果:4周后各组比治疗前症状有所改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能消除或减轻患者消化道症状,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益忠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类风湿关节炎的康复护理

    目的:总结类风湿关节炎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结果:经康复训练2周后,训练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康复训练4周后,训练组与对照组之间显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有利于类风湿关节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康复护理专业建设的思考

    本文对我院兴办康复护理专业的办学前景、办学思想、学生就业方向及专业建设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把握机遇,加大投入,加快康复护理专业建设步伐的思想,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康复护理专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我院教育事业发展的又一新的增长点,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康复技术人才.

    作者:李跃兵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