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科护理文件缺陷分析及对策

毛永玲

关键词:护理文件, 缺陷分析, 对策
摘要:护理文件是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等资料的总称,是护理人员工作行为记录的文字材料,也是各项护理活动及病情观察的客观记录[1]]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肌酶学及心电图变化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及心电图的改变与病情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0-2004年60岁以上5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行血清心肌酶学及心电图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心肌酶学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心肌酶学升高幅度越大,预后越差.

    作者:赵义娟;杨庚明;沙敏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198例妇科检查结果与分析

    本文总结了2006年3月-2007年12月来我院体检中心作妇科健康检查病人198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作妇科检查人员年龄在18~78岁之间;基中18~25岁33例,26~35岁49例,36~45岁62例,46~55岁35例,56~78岁19例.

    作者:房宁宁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及AFP对卵巢畸胎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腹及经阴道联合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及AFP对卵巢畸胎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108例卵巢畸胎瘤(其中成熟畸胎瘤100例,未成熟畸胎瘤6例,成熟畸胎瘤恶变2例)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血流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部分患者予以血清AFP测定.结果:100例成熟畸胎瘤超声诊断符合94例,诊断符合率94%;8例术前经超声及AFP甲诊断为恶性畸胎瘤及恶性肿瘤5例,诊断符合率62.5%;6例未成熟畸胎瘤血清AFP测定呈阳性4例诊断符合率66.7%;部分成熟畸胎瘤及成熟畸胎瘤恶变的患者AFP测定均阴性.结论:以经腹及经阴道二维超声图像特征为基础.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及血清AFP检查,有助于提高卵巢畸胎瘤良恶性的术前诊断率.

    作者:王桂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抗精神病药致急性肌张力障碍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抗精神病药引起急性肌张力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4年我院全部出院病历,选取其中应用抗精神病药者,对发生急性肌张力障碍和未发生者诸多因素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肌张力障碍发生率为22.8%.年龄小,男性,病情严重.既往有锥体外系副反应病史,应用高效价药物,剂量大,用药早期危险性大;合并抗胆碱能药物者发生率低.结论:精神科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案时适当参考以上指标,对预防急性肌张力障碍的发生可有裨益.

    作者:林伟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硝苯地平加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分析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内科常见病,笔者从2005年以来采用硝苯地平加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40例,收到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水新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子宫腺肌病的诊治进展

    子宫腺肌病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存在于子宫肌层中,并呈慢性侵蚀性生长的疾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过多、习惯性流产、不孕、子宫增大和恶变.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引人注目,是一种严重危害广大妇女身心健康的疾病.为使本病得到早期诊治,现据近年来有关文献做一综述.

    作者:王丽民;高雅波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上颌单颌拔牙矫治成人AngleⅡ1错(牙合)的硬软组织变化

    目的:研究成人AngleⅡ类1分类错(牙合)采用上颌单颌拔牙正畸治疗前后牙颌面硬软组织变化,评价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5例AngleⅡ类1分类错(牙合)正畸患者,男11例,女14例,年龄16~28岁,平均18.08岁,上颌拔除第一前磨牙,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和上颌强支抗进行矫治,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矫治前后硬软组织的变化进行测量,分析其测量结果.结果:25例Angle Ⅱ类1分类错牙合成人患者,治疗完成后均达到理想的侧貌外形,磨牙为远中尖窝锁结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上切牙明显内收,下切牙位置基本不变或轻微唇倾,上下唇突度明显减小,鼻唇角增大.结论:成人Angle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经过单颌拔牙掩饰性治疗,面型明显改善,取得理想的矫治效果.

    作者:宁振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72例老年肺结核的X线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肺结核病的X线特点,提高对X线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探讨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的72例老年性肺结核的X线平片,每例均做了2次以上的胸部X线平片和部分病例的胸部CT检查.结果:72例中Ⅱ型3例,Ⅲ型61例.Ⅳ型8例.单侧局部浸润22例,双侧和广泛浸润50例.斑片状、片状阴影33例,条索状阴影10例,团块状、结节状4例,结节粟粒状3例.单发空洞18例,多发空洞4例,伴发肺癌2例.结论:老年性肺结核的X线平片表现多种多样,以Ⅲ型为主.对类似肺炎和肺癌的X线诊断仍有困难,CT检查只能作进一步补充有临床价值的征象,仍缺乏特异性,应根据各种征象进行综合分析,避免漏、误诊,提高对老年性肺结核的正确诊断率.

    作者:邹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生长激素与心脏病的关系

    生长激素(GH)是腺垂体合成和分泌的重要激素之一,由191个氨基酸组成,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机体生长维持肌肉的基质和长度并有对抗胰岛素和合成代谢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GH在心血管生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从而扩大了GH治疗的临床谱,不仅婴幼儿的心脏发育离不开它,成人心脏形态及功能的维持也不能缺少GH.

    作者:张守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硬膜外氯胺酮布比卡因合剂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观察

    布比卡因是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阻滞常用的局部麻醉药,但起效缓慢,合用肾上腺素及阿片类药能显著改善布比卡因的阻滞效果,但不能显著缩短起效时间.本文旨在观察硬膜外氯胺酮能否改善0.5%布比卡因的阻滞效果.

    作者:郭彬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防治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对手术治疗乳腺癌72例病人观察,分析其术后的皮瓣坏死原因,并探索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预防方法.结果:72例患者中,4例皮瓣坏死(5.6%),皮瓣坏死与切口选择、皮瓣厚薄、皮瓣张力、真皮下毛细血管网的完整性具有明显的相关联关系,与疾病本身、手术方式以及游离皮瓣的方式、方法无明显的关联.结论:切口选择、皮瓣厚薄、皮瓣张力、真皮下毛细血管网的完整性均为术后皮瓣坏死的重要因素,但所有这些因素均是直接影响了游离皮瓣的血液供应,从而引起游离皮瓣的坏死.因此,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保护游离皮瓣的有效血液循环,对预防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正业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生理性起搏:选择部位起搏的研究及进展

    生理性起搏是指人工心脏起搏器通过各种起搏方式、起搏部位、不同间期的算式等方法,获得各心腔之间理想的电生理稳定性、同步性,佳的心输出量,大程度地近似心脏的正常生理状态.这也使起搏的应用范围扩展到纠正心功能、治疗心力衰竭的领域.目前对生理性起搏的研究重点已侧重于如何恢复和保持心室同步性.

    作者:郝静;毛家亮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63例食道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食管癌为我国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因食管无浆膜层,血液供应不丰富,故食管癌手术后的愈合较差.从2007年1月-2008年5月,笔者对63食道癌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金凤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肺癌术中胸腔积液CEA、CYFRA21-1及NSE联检对术后胸膜转移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术中胸腔积液CEA和CYFRA21-1及NSE联检对肺癌患者术后胸膜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术中采集35例肺癌患者的胸腔积液,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技术,进行CEA和CYFRA21-1及NSE联检.结果:肺癌组CEA、CYFRA21-1和NSE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组,分别为:(272.56±144.81)μg/L和(3.72±1.94)μg/L(t=-2.335,P=0.023);(252.20±171.91)μg/L和(45.46±34.74)μg/L(t=-5.296,P=0.000);(107.30±88.53)μg/L和(43.66±29.88)μg/L(t=-3.105, 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以大于8μg/L、102μg/L、92μg/L为阳性值,以其中2项或3项阳性为诊断依据,对胸膜微转移有较高的诊断灵敏度(74.3%)和特异度(100%);术后随访2~3年,有12例患者术后出现癌性胸腔积液,其中腺癌6例,鳞状细胞癌和小细胞癌各3例.术后出现癌性胸腔积液中位时间为11.4个月.结论:此方法对肺癌术后胸膜转移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作者:臧琦;蒋仲敏;王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断指再植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断指再植足指失去血液供应的离断肢体,通过骨科与显微外科手术重建其血液循环使肢体获得再生的手术.其术后护理在临床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杏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尿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UA)水平与颈总动脉平均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测定10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血清肌酐(Cr)、血尿酸(UA)、空腹血糖(FBG)、血脂水平,按颈总动脉平均IMT将患者分为IMT正常组、IMT增厚组和斑块形成组,比较各组间UA水平.分析颈总动脉IMT和血UA、空腹血糖和血脂的关系.结果:IMT正常组、IMT增厚组和斑块形成组血UA含量依次增高,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动脉粥样硬化组中血UA和颈总动脉IMT呈正相关.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颈总动脉IMT呈正相关关系,血尿酸增高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在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中应重视对血尿酸的调控.

    作者:周冬梅;温洁;卢永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左后分支起搏性室性心动过速终止后T波改变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15岁,因反复发作性心悸、胸闷半年加重4h就诊.查体所见:一般情况好,血压15.3/9.6kPa,双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率157次/min,律整,无杂音.心脏X线摄片、心脏B型超声波检查均正常.

    作者:蒋艳珍;陆忠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HELLP综合征16例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HELLP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对母儿的影响.探讨积极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2月-2007年3月收治HELLP综合征16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中13例发生在产前,3例发生在产后,平均孕周34.5周;并发症包括DIC2例,急性左心衰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重度贫血2例,胎盘早剥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1例;剖宫产12例,阴道产4例;围产儿死亡3例.结论:HELLP综合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及早发现、及时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母婴死亡率,改善预后.

    作者:张冬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多体位投照X线平片诊断肋骨骨折

    肋骨骨折是常见的胸部外伤,发病率为全身骨折中的第六位.约占胸部外伤的61%~90%.常规胸部后前位片对无明显错位肋骨骨折很难发现异常,尤其是近脊柱侧肺纹理的重叠极易混淆视野.

    作者:张莺;高象忠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口服克罗米芬治疗女性黄褐斑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克罗米芬治疗女性黄褐斑的疗效.方法:用克罗米芬口服作为治疗组,服用中药六味地黄丸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观察期内未见副作用.结论:小剂量克罗米芬治疗女性黄褐斑疗效显著,尚未见不良反应.

    作者:邹会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