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贺琴
脑疝是当颅内压增高时,不论任何原因导致各分腔压力不均衡,可使部分脑组织从压力高处经过解剖上的裂隙或孔道向压力较低处移位,造成该处脑组织颅神经血管受压并产生相应的症状,它是颅内压增高进程中一个紧急而严重的并发症,如不及早诊断和抢救不力,必将危及患者生命,产生严重后果,现将31例脑疝病人的急救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朱芹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吸痰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吸痰的目的是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吸痰常用的吸引负压为成人300~400mmHg (40.0~53.3kPa),小儿<300mmHg(40.0kPa)[1],由于吸痰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吸引负压太大容易损伤口鼻腔粘膜,吸引负压太小,痰液吸不干净,达不到治疗效果.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通过对小儿不同年龄阶段设置不同的吸引负压范围,既达到彻底吸净痰液又可减少患儿粘膜损伤.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秋葵;周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在小儿科进修期间,体会深的就是为小儿进行静脉穿刺.由于每次穿刺及输液时小儿又哭又闹,不能很好的配合,传统的穿刺针输液时针头易刺破血管、脱出,引起药液外渗,从而反复穿刺不仅增加了患儿的痛苦,而且破坏了大量的浅表静脉.
作者:李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芬太尼商品名为1-苯乙基-4-(N-丙酰苯胺)哌啶,为阿片类镇痛药,它的镇痛效力十分强,按同等剂量计算,其效力约为吗啡的100~180倍,哌替啶的550~1 000倍[1],并具有毒性低,对循环影响轻,时效短(15~30min),容易控制,术后自主呼吸恢复快等优点,故近年来被临床麻醉广泛应用.芬太尼的衍生物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由于其优点更为突出,在临床麻醉应用及研究中也更广泛.下面就其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宏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胎膜早破是产科临床常见的产前并发症.妊娠37周后的胎膜早破发生率为10%;妊娠不满37周的胎膜早破发生率为2.0%~3.5%[1],其主要危险为早产及围产期感染.1 临床资料
作者:郭娜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过敏性紫癜为临床常见病,多见于青少年及儿童.临床表现多样化,治疗上无特异性药物.近年笔者选用甲氰咪呱治疗此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艳青;张丽秋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306例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患者和50例健康人分别检测HBV标志、preS1抗原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结果:306例乙型肝炎患者preS1抗原和HBV-DNA的检出率分别为53.6%和58.8%; preS1-Ag在HBeAg阳性组和HBeAg阴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0.9%、29.2%, HBV-DNA在HBeAg阳性组和HBeAg阴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5.9%、34.6%, 以HBV-DNA测定结果为判断标准,则preS1-Ag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及符合率分别为87.8%、95.2%、96.3%、84.5%和90.8%; HBV-DNA检出率稍高于PreS1-Ag的检出率,但两者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病毒PreS1抗原与HBeAg阳性、HBV-DNA阳性呈高度相关, PreS1-Ag可与HBeAg、HBV-DNA同时作为HBV存在复制和传染性的重要检测指标,值得临床实验室推广应用.
作者:韦光海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与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hronic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CITP)之间的关系及清除Hp对CITP的疗效.方法: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或胃镜取材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60例CITP患者,并选择20例健康人为健康对照组;将60例受检者中的43例Hp(+)CITP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22例,应用糖皮质激素+抗Hp治疗;对照组21例,单用糖皮质激素.结果:(1)Hp感染率比较,CITP组为43例,占71.67%,健康组为11例,占55.00%,两组比较P>0.05;(2)疗效:①Hp清除率:20例Hp(+)CITP患者经抗Hp治疗后,Hp清除者19例(95.55%),在接受Hp清除疗法者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血小板降低;②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5.55%(21/22),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14/21)两组比较P<0.05;6月内复发率治疗组9.52%(2/21),对照组42.86%(6/14)P<0.05.结论:CITP患者Hp感染率与健康组无统计学差异,对合并Hp感染的CITP患者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同时给予抗Hp治疗,将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作者:赵柱莲;韩丽英;周靖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高淀粉酶血症是诊断胰腺炎的重要依据.糖尿病患者血淀粉酶增高除部分为合并胰腺炎外,还见于发生其他合并症时.本文对我院1995~2005年以来糖尿病并高淀粉酶血症的门诊和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完善的56例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杜绿和;孙艳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近年来,反流性食道炎(RE)发病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已成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主要消化疾病之一[1].2004年6月~2006年7月,我院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西沙必利递减法治疗RE 45例,疗效显著,复发率低,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红妍;衣红菲;武纪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脾破裂在腹部外伤中占比例较高,传统的手术方法是脾切除,近年来脾外伤手术方法发生了较大变化,保脾与切脾引起了外科工作者的重视.我院2000~2007年收治了27例脾破裂患者,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左日克太;查汗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我院自2002年开始,应用中药方法治疗产后尿潴留2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患者年龄20~42岁.初产妇17例,经产妇9例,顺产8例,难产18例.产后尿潴留时间:7~20h 11例,24~48h 8例,3~5d 7例.
作者:李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in pregnancy,AFLP)的临床特点,通过对7例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并总结护理体会.为进一步提高AFLP的护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7例AFL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AFLP均为初产妇,发生于围分娩期,以无诱因出现恶心、呕吐、厌食、黄疸等消化道症状及肝损害为主要表现,短期内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DIC.其中孕产妇死亡2例,均发生在2000年前,病死率28.57%,2000年后5例经多科协作综合支持治疗均抢救成功.围生儿存活5例(1例为双胎),死亡3例,围生儿死亡率37.5%.结论:AFLP是围分娩期的一种以可逆性肝衰为主要表现的严重并发症.早期诊断、及时终止妊娠和多学科合作综合支持治疗是改善母儿预后的关键.
作者:朱月琴;周信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价值及手术技巧.方法:对我院近2年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36例病例与同期36例进腹手术病例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少(P<0.001),术后排气时间短(P<0.001) ,住院时间短(P<0.01),术后病率低.结论:选择适合的病例及手术方法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晓琴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按照哮喘诊治标准,选择研究对象100名并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100名病人分为实验组50名,对照组50名,实验组采用常规治疗加中药组方祛喘汤,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各应用一疗程并观察疗效.用药前后分别抽取100名研究对象的静脉血5ml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TNF-a和IPN-γ,并用微型峰流速仪测定PEF.设计调查问卷询问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疗效采用临床观察,用Excel软件将收集的资料和实验室结果建立数据文件, 两组疗法治疗前后对TNF-a、IFN-γ、PEF影响的比较用重复测量的统计分析方法.
作者:亓庆胜;李高云;姜文;苏明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肝脏外伤是腹部外伤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同时也是基层医院处理棘手的问题之一.我院1995年~2006年共收治的128例肝外伤病例,手术治疗108例(80.4%),非手术治疗20例(15.6%),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韦彪;周启军;韩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阴道闭锁属于生殖道梗阻性疾病,多于青春期发病,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肾管下端与泌尿生殖窦相连处未贯穿所致,临床上较少见,临床医生缺乏对本病的认识.患儿既无月经史,又无周期性下腹部疼痛史,年龄偏小,医师忽略了阴道检查,造成误诊.
作者:陈建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鞣酸苦参碱糖衣片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9例腹泻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予西药治疗,观察组46例在用西药的基础上予口服鞣酸苦参碱糖衣片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有效率为79.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成药鞣酸苦参碱糖衣片治疗小儿腹泻安全有效.
作者:王群;李雄;彭娟;王水林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应用改良式静脉穿刺输液方法代替传统教科书方法用于临床护理教学,提高实习护士静脉穿刺输液的成功率.方法:46名实习护士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为实验组,采用改良式方法,乙组为对照组,采用教科书方法.观察两组静脉穿刺输液的成功率.结果:甲组穿刺成功率为82%明显高于乙组成功率62%,甲、乙两组穿刺输液成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式浅静脉穿刺输液方法有助于临床护理教学,能有效提高浅静脉穿刺成功率.
作者:张芹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疾病,可由多种原因所致,严重者可留有不同程度脑损伤,故早期进行血清胆红素的监测及时寻找病因,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本文总结2004年1月~2006年1月,收住本科住院的83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东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