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氰咪呱治疗过敏性紫癜40例疗效观察

蔡艳青;张丽秋

关键词:甲氰咪呱, 过敏性紫癜
摘要:过敏性紫癜为临床常见病,多见于青少年及儿童.临床表现多样化,治疗上无特异性药物.近年笔者选用甲氰咪呱治疗此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婴儿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的原因及观察

    临床上,静脉留置针的使用非常普遍,在NIcu中使用更加普及.我科自2005年3月~2006年3月观察了入住NIcu婴儿使用留置针输液260例,发生输液外渗8例(非穿刺性操作所致),发生率为3.08%,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贺琴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大鼠急性呼吸道损伤时白细胞介素13及嗜酸性趋化蛋白-2的mRNA 水平变化

    目的:研究通过气管内滴注葡聚糖诱导大鼠气道炎症反应发生时白细胞介素-13(IL-13)及嗜酸性趋化蛋白-2(CCL-24)mRNA的水平变化,了解其在支气管炎症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由葡聚糖G200(5mg/kg)气管内滴注制成大鼠气道炎症模型,然后用逆转录PCR法,检测大鼠气道炎症时肺组织中IL-13和CCL24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观察此时白细胞、淋巴细胞的含量变化.结果:葡聚糖G200所致大鼠肺损伤后IL-13和CCL24的mRNA表达水平因葡聚糖G200刺激明显升高(P<0.05),同时血液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数、淋巴细胞也随之升高(P<0.05).结论:用葡聚糖G200进行气管内滴注所致气道炎症过程中, IL-13和CCL24可引起肺泡灌洗液中淋巴细胞及嗜酸细胞的聚集.

    作者:吴怡;江敏;刘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5的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15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15的含量.结果:各组肝炎患者IL-15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以慢性重度肝炎组水平高.根据谷丙转氨酶的值分组,谷丙转氨酶值高一组患者血清中IL-15的含量较其它两组均高.根据HBV DNA含量分组,各组血清IL-15的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IL-15可能参与了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脏炎性损伤过程,有助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判断.

    作者:刘佩芝;唐先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大鼠脑内AV3V心房肽降压区和穹窿下器之间的功能联系

    目的:为了验证ANP能神经是否从第三脑室前腹侧区(AV3V)投射到穹窿下器(SFO).方法:用脑内微量注射药物,观察动脉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1)心房钠尿肽(Ape Ⅲ)注入SFO后,引起血压下降.(2) 在SFO预注射A 71915(一种心房钠尿肽Ⅲ的抑制剂),产生谷氨酸兴奋AV3V的相反效应.结论:刺激AV3V的心房钠尿肽能神经,可在SFO引起降压效应.A71915注入SFO核团可反转AV3V的降压效应.

    作者:李耀华;顾蕴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产科梅毒的职业防护与指导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所致,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性传播疾病.可分为显性梅毒和隐性梅毒,隐性梅毒潜伏期可长达数十年.产科护理人员,特别是助产士与病人接触多,易受感染.故加强产科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显得非常重要.

    作者:孙美英;吴春荷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脑室内应用万古霉素治疗颅内屎肠球菌感染3例

    颅内屎肠球菌感染较少见,治疗困难,感染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我科采用脑室内应用万古霉素治疗颅内屎肠球菌感染3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寿鸿;高根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

    在小儿科进修期间,体会深的就是为小儿进行静脉穿刺.由于每次穿刺及输液时小儿又哭又闹,不能很好的配合,传统的穿刺针输液时针头易刺破血管、脱出,引起药液外渗,从而反复穿刺不仅增加了患儿的痛苦,而且破坏了大量的浅表静脉.

    作者:李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遗传与人体健康

    近年来,由于医学科学发展,流行病、传染病得到或基本得到控制,发病率逐渐降低,而遗传病和先天畸形的相对发病则逐渐增高.根据科学家统计,人群中已认识到的单基因病及异常性状在1958年为412种,到1998年增加到8587种,2004年(截至2004年3月31日)增加到15249种,40多年间,遗传病的病种增加了30多倍.

    作者:张鹤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甲氰咪呱治疗过敏性紫癜40例疗效观察

    过敏性紫癜为临床常见病,多见于青少年及儿童.临床表现多样化,治疗上无特异性药物.近年笔者选用甲氰咪呱治疗此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艳青;张丽秋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芬太尼及其衍生物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芬太尼商品名为1-苯乙基-4-(N-丙酰苯胺)哌啶,为阿片类镇痛药,它的镇痛效力十分强,按同等剂量计算,其效力约为吗啡的100~180倍,哌替啶的550~1 000倍[1],并具有毒性低,对循环影响轻,时效短(15~30min),容易控制,术后自主呼吸恢复快等优点,故近年来被临床麻醉广泛应用.芬太尼的衍生物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由于其优点更为突出,在临床麻醉应用及研究中也更广泛.下面就其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宏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新疆维吾尔、汉族鼻咽癌组织p16抑癌基因表达比较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在维吾尔、汉族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对新疆鼻咽癌60例(维吾尔、汉族各30例)、非瘤鼻咽组织37例(维吾尔族17例,汉族20例)分别进行抑癌基因p16蛋白阳性检测.结果:鼻咽癌p16蛋白检出率分别为35.0%(21/60),明显低于非瘤鼻咽组织的83.8%(31/37)(P<0.05);维吾尔族鼻咽癌p16蛋白阳性检出率43.3%(13/30),明显低于非瘤鼻咽组织76.5%(13/17)(P<0.05);汉族鼻咽癌p16蛋白阳性检出率为26.7%(8/30),明显低于非瘤鼻咽组织90%(18/20)(P<0.05);维吾尔族与汉族鼻咽癌阳性检出率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民族鼻咽癌p16蛋白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 结论:(1)p16抑癌基因失活在新疆维吾尔、汉族鼻咽癌的发病过程均具有普遍而重要的作用.(2)两族鼻咽癌p16基因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无相关性,可能说明p16蛋白失活是鼻咽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作者:曲亚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螺旋CT血管成像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SAH病人的CTA与DSA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8例SAH病人的脑血管DSA显示,正常10例,血管病变18例;其中动脉瘤12例,AVM 3例,脑血管狭窄3例,CTA漏诊1例小的后交通动脉瘤和1例血管狭窄,其余26例病人的CTA诊断结果与DSA 一致.结论:CTA对SAH病人的脑血管病变检出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颖;张昊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1例产后出血的介入治疗及护理

    产后出血是产科危急重症,是孕产妇主要死因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或次全子宫切除术、全子宫切除术.近年来,介入技术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我科应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1例产后出血的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主要治疗方法及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张晓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小儿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方法、诊断价值及影像特征.方法:应用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高低频探头扫查患儿腹腔,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20例患儿中100例手术及病理证实为阑尾炎,符合率为83%.结论:彩色高低频超声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晓惠;李应强;刘艳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北京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分布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乙肝病毒基因分型情况.方法:从前S1基因到S基因中的保守序列设计出10条内外引物,将其中8条内引物分成A、B组,分别扩增A、B、C、D、E、F 型HBV,根据PCR产物片断判定HBV基因型.结果:对HBV-DNA阳性的215例患者乙肝病毒基因分型,检测结果显示以C型为主,共159例占74.0%,B型51例占23.7%,及B+C型5例占2.3%,未检出A、D、E、F型;同时发现HBV基因型C组HBeAg阳性率显著高于基因型B组(P<0.05),提示HBV基因型C比基因型B的危害要大.结论:北京地区感染HBV基因型为B型和C型,以C型为主,并且C型对肝脏损害较B型严重.

    作者:郭拥军;文江平;周学红;张劲秀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滑膜骨软骨瘤病临床及影像学诊断

    目的:探讨滑膜骨软骨瘤病的临床与X线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经病理及临床确诊的20例滑膜骨软骨瘤病的临床资料及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0例,病变发生在膝关节13例,其中2例两侧对称性发病,髋关节4例,踝关节、肘关节及肩关节各1例,18例为单侧单关节发病.X线表现为关节不同程度退行性变12例,全部病例均在关节周围有大小不一、数目不等的圆形、卵圆形或桑椹状不规则的密度增高的钙化或骨化影.结论:滑膜骨软骨瘤病的X线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韩向阳;姜涛;田惟泽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快速血糖测定值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快速血糖测定值影响的因素,使快速血糖的监测更有意义.方法:本文主要将52例病人分为两组,通过两种不同采血方法的比较了解影响血糖结果的因素.结果:两组不同操作方法对血糖的影响有显著作用.结论: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挤压指尖,应让所采取的血样本自然流出,这样的值差异小,也提醒广大护士的操作要正规、科学,同时在糖尿病病人血糖监测的教育中要重视操作方面的指导.

    作者:林平冬;郑溪水;颜小润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病例分析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本病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全身小动脉痉挛是其基本病变.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和血液浓缩,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母婴死亡.因此,加强对妊高征孕妇的保健监测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现就该重度妊高征病例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王奕;孙芸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可吸收线缝合会阴切口242例的体会

    我院从2000年以来采用华利康医用可吸收合成缝合线缝合会阴切口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就2005年12月~2006年11月242例作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5年12月~2006年11月在我院阴道分娩并行会阴侧切的产妇242例.其中早产20例,胎吸6例,臀助产2例,胎膜早破25例,羊水Ⅰ°混浊30例,Ⅱ°~Ⅲ°混浊28例,妊娠合并糖尿病2例、妊娠合并贫血4例.年龄20~36岁,平均26.5岁.

    作者:曹晓萍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不同吸引负压对小儿吸痰效果的影响

    吸痰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吸痰的目的是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吸痰常用的吸引负压为成人300~400mmHg (40.0~53.3kPa),小儿<300mmHg(40.0kPa)[1],由于吸痰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吸引负压太大容易损伤口鼻腔粘膜,吸引负压太小,痰液吸不干净,达不到治疗效果.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通过对小儿不同年龄阶段设置不同的吸引负压范围,既达到彻底吸净痰液又可减少患儿粘膜损伤.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秋葵;周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