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螺旋CT血管成像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的应用价值

张颖;张昊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螺旋ct血管成像(ct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SAH病人的CTA与DSA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8例SAH病人的脑血管DSA显示,正常10例,血管病变18例;其中动脉瘤12例,AVM 3例,脑血管狭窄3例,CTA漏诊1例小的后交通动脉瘤和1例血管狭窄,其余26例病人的CTA诊断结果与DSA 一致.结论:CTA对SAH病人的脑血管病变检出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胃间质瘤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6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胃间质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亦无明显的性别差异,免疫组化检查可见不同的阳性细胞.本组56例均经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结论:胃间质瘤术前确诊较困难,多经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以明确.手术切除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关键是切除范围要完全.

    作者:付华;何晓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胃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0年1月~2005年12月257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PGS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组PGS发生率4.67%,均发生于术后6~10d;12例均经非手术治愈.结论:PGS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诱发,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PGS的可靠方法,采用非手术疗法包括心理治疗、营养支持、适当应用胃动力药物及激素等,避免手术治疗.

    作者:张传宝;侯小燕;张海涛;范跃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芬太尼及其衍生物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芬太尼商品名为1-苯乙基-4-(N-丙酰苯胺)哌啶,为阿片类镇痛药,它的镇痛效力十分强,按同等剂量计算,其效力约为吗啡的100~180倍,哌替啶的550~1 000倍[1],并具有毒性低,对循环影响轻,时效短(15~30min),容易控制,术后自主呼吸恢复快等优点,故近年来被临床麻醉广泛应用.芬太尼的衍生物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由于其优点更为突出,在临床麻醉应用及研究中也更广泛.下面就其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宏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鞣酸苦参碱片治疗儿童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鞣酸苦参碱糖衣片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9例腹泻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予西药治疗,观察组46例在用西药的基础上予口服鞣酸苦参碱糖衣片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有效率为79.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成药鞣酸苦参碱糖衣片治疗小儿腹泻安全有效.

    作者:王群;李雄;彭娟;王水林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婴儿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的原因及观察

    临床上,静脉留置针的使用非常普遍,在NIcu中使用更加普及.我科自2005年3月~2006年3月观察了入住NIcu婴儿使用留置针输液260例,发生输液外渗8例(非穿刺性操作所致),发生率为3.08%,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贺琴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1例产后出血的介入治疗及护理

    产后出血是产科危急重症,是孕产妇主要死因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或次全子宫切除术、全子宫切除术.近年来,介入技术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我科应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1例产后出血的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主要治疗方法及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张晓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胎膜早破的护理体会

    胎膜早破是产科临床常见的产前并发症.妊娠37周后的胎膜早破发生率为10%;妊娠不满37周的胎膜早破发生率为2.0%~3.5%[1],其主要危险为早产及围产期感染.1 临床资料

    作者:郭娜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患者30例捆压子宫术后的护理

    捆压子宫术是针对产后宫缩乏力急需行开腹处理或行剖宫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即迅速控制子宫出血的新方法.在子宫前后壁用缝线加压止血比减少盆腔动脉压、动脉结扎术简单易行,不切除子宫,不影响月经,保留生育能力,不良反应少,止血迅速持久.我院2005年1~11月共收治680例行剖宫产术产妇,其中30例发生子宫乏力性大出血,均采取捆压子宫术,效果良好,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孟淑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麻醉恢复室呼吸循环并发症与护理

    回顾分析2005~2006年麻醉恢复室(PACU)病人1 453例,发生严重低氧血症,低血压,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等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情况,发生率约占10.4%.低氧血症(SaO2<90%)有49例,采取吸氧、加压辅助呼吸、吸痰、调整气管导管位置等措施,低氧血症纠正.低血压15例,高血压29例,心律失常58例,异常情况均被及时发现和处理.认为应密切观察术后恢复早期病人的生命指征,防治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渡过围术期.

    作者:王凤书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产后出血77例防治分析

    目的:分析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探讨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该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77例产后出血的原因.结果:产后出血的原因: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影响产后出血的因素:分娩方式、胎盘因素、巨大儿、产道裂伤等.结论: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同时提倡住院分娩,对于降低产后出血及孕产妇死亡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詹建珍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小儿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方法、诊断价值及影像特征.方法:应用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高低频探头扫查患儿腹腔,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20例患儿中100例手术及病理证实为阑尾炎,符合率为83%.结论:彩色高低频超声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晓惠;李应强;刘艳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3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价值及手术技巧.方法:对我院近2年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36例病例与同期36例进腹手术病例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少(P<0.001),术后排气时间短(P<0.001) ,住院时间短(P<0.01),术后病率低.结论:选择适合的病例及手术方法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晓琴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31例脑疝病人的急救护理

    脑疝是当颅内压增高时,不论任何原因导致各分腔压力不均衡,可使部分脑组织从压力高处经过解剖上的裂隙或孔道向压力较低处移位,造成该处脑组织颅神经血管受压并产生相应的症状,它是颅内压增高进程中一个紧急而严重的并发症,如不及早诊断和抢救不力,必将危及患者生命,产生严重后果,现将31例脑疝病人的急救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朱芹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重度阴囊淋巴水肿治疗(附10例报告)

    目的:探讨阴囊淋巴水肿治疗方法.方法:对10例难治性、巨型橡皮肿病人,采用病变组织切除植皮方法治疗.结果:阴囊明显缩小,效果显著,随访6~26个月疗效确切.结论:切除病变组织治疗阴囊淋巴水肿疗效确切.

    作者:高国栋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

    在小儿科进修期间,体会深的就是为小儿进行静脉穿刺.由于每次穿刺及输液时小儿又哭又闹,不能很好的配合,传统的穿刺针输液时针头易刺破血管、脱出,引起药液外渗,从而反复穿刺不仅增加了患儿的痛苦,而且破坏了大量的浅表静脉.

    作者:李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病例分析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本病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全身小动脉痉挛是其基本病变.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和血液浓缩,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母婴死亡.因此,加强对妊高征孕妇的保健监测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现就该重度妊高征病例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王奕;孙芸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武汉地区卒中单元建设之初探

    本文通过对卒中单元发展历史、国内外研究现状的阐述,充分肯定了卒中单元(Stroke Unit, SU)在卒中治疗中的优势和重要作用.根据国内外新卒中指南,并结合武汉市实际,从卒中单元组织体系建立和完善人员及设备的配置、标准化文件制定、卒中单元相关知识培训、康复的重要性、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标准工作时间表制定、卒中单元健康教育网络建立、卒中单元近期和远期疗效评估以及卫生经济学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对卒中单元在武汉市综合性医院建立和运作的模式提出了初步构想和建设性的意见.

    作者:柯贤军;许康;郭珍立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咪唑安定用于胃镜检查术1 280例临床报告分析

    消化内镜是目前诊断消化道疾病常用和可靠的方法,也是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以往内镜检查一般不用镇静、镇痛药而仅用咽喉部粘膜表面麻醉来进行检查,受检者常出现恶心、呕吐、憋气等不适,给病人带来一定痛苦,部分病人在术前有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甚至拒查.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自2004年8月以来应用咪唑安定开展无痛胃镜检查术,取得了满意麻醉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支丽丽;成永清;万玉荣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奥美拉唑联合西沙必利递减法治疗反流性食道炎疗效观察

    近年来,反流性食道炎(RE)发病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已成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主要消化疾病之一[1].2004年6月~2006年7月,我院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西沙必利递减法治疗RE 45例,疗效显著,复发率低,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红妍;衣红菲;武纪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尼龙丝唇颊侧粘固式保持器用于矫治后正畸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矫治后的正畸患者应用尼龙丝唇颊侧粘固式保持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经主动矫治结束后需在上颌行器械保持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20例,分别用改良哈里氏保持器、麻花丝舌侧粘固式保持器和尼龙丝唇颊侧粘固式保持器来保持.一年半后,在制定了共同标准的情况下,由医患双方分别就保持效果、易操作性、综合成本、保持器完整性和美观性、舒适性、易洁性、妨碍性等方面进行自主打分评价.结果:医患双方的评分结果均为尼龙丝唇颊侧粘固式保持器组的综合得分明显高于其它两组.结论:尼龙丝唇颊侧粘固式保持器的综合性能优于改良哈里氏保持器和麻花丝舌侧粘固式保持器,适合在临床上选择应用.

    作者:赵阳;马建军;何文慧;黄晓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