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向阳;姜涛;田惟泽
目的:探讨阴囊淋巴水肿治疗方法.方法:对10例难治性、巨型橡皮肿病人,采用病变组织切除植皮方法治疗.结果:阴囊明显缩小,效果显著,随访6~26个月疗效确切.结论:切除病变组织治疗阴囊淋巴水肿疗效确切.
作者:高国栋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我院自2002年开始,应用中药方法治疗产后尿潴留2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患者年龄20~42岁.初产妇17例,经产妇9例,顺产8例,难产18例.产后尿潴留时间:7~20h 11例,24~48h 8例,3~5d 7例.
作者:李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通过气管内滴注葡聚糖诱导大鼠气道炎症反应发生时白细胞介素-13(IL-13)及嗜酸性趋化蛋白-2(CCL-24)mRNA的水平变化,了解其在支气管炎症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由葡聚糖G200(5mg/kg)气管内滴注制成大鼠气道炎症模型,然后用逆转录PCR法,检测大鼠气道炎症时肺组织中IL-13和CCL24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观察此时白细胞、淋巴细胞的含量变化.结果:葡聚糖G200所致大鼠肺损伤后IL-13和CCL24的mRNA表达水平因葡聚糖G200刺激明显升高(P<0.05),同时血液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数、淋巴细胞也随之升高(P<0.05).结论:用葡聚糖G200进行气管内滴注所致气道炎症过程中, IL-13和CCL24可引起肺泡灌洗液中淋巴细胞及嗜酸细胞的聚集.
作者:吴怡;江敏;刘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全麻术后病人意识恢复阶段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烦躁.2002年1月~2003年12月观察了500例全麻术后病人回ICU,其中158例出现烦躁,部分病人能准确应答问话,但不能很好的配合,大部分病人对当时的情况无记忆.引起烦躁的原因各有不同,疼痛、尿管的刺激、缺氧、恐惧、无家属陪伴、麻醉药物副作用等都可引起烦躁,必须通过严密观察与综合分析,确定其烦躁的原因再处理,如果判断失误或盲目应用镇静剂,有时会掩盖症状,延误治疗,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作者:李晓娜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性传播疾病,大量研究表明 HPV 感染发病年龄有年轻化、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HPV 持续感染的妇女患宫颈癌的风险与普通人群的相对危险度比值高达 250, HPV 阴性者几乎不会发生宫颈癌[1] .提示性传播媒介是该病发生中的危险因素.不洁的性生活是导致 HPV 感染的重要原因, 尤其是男性有多个性伴侣更易造成 HPV 传播.
作者:李苏利;李杨;王燕;华川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临床上,静脉留置针的使用非常普遍,在NIcu中使用更加普及.我科自2005年3月~2006年3月观察了入住NIcu婴儿使用留置针输液260例,发生输液外渗8例(非穿刺性操作所致),发生率为3.08%,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贺琴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近年来,由于医学科学发展,流行病、传染病得到或基本得到控制,发病率逐渐降低,而遗传病和先天畸形的相对发病则逐渐增高.根据科学家统计,人群中已认识到的单基因病及异常性状在1958年为412种,到1998年增加到8587种,2004年(截至2004年3月31日)增加到15249种,40多年间,遗传病的病种增加了30多倍.
作者:张鹤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细致的临床护理.结果:1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小儿过敏性紫癜是近逐渐多发的小儿病症之一,婴幼儿多见,系免疫系统异常所致.因此病的病因复杂和不确定性,所以给临床治疗和护理带来很多困难.但在针对疾病症状冶疗下,对小儿生活和心理方面给予正确的护理,对该病的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朱彩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在小儿科进修期间,体会深的就是为小儿进行静脉穿刺.由于每次穿刺及输液时小儿又哭又闹,不能很好的配合,传统的穿刺针输液时针头易刺破血管、脱出,引起药液外渗,从而反复穿刺不仅增加了患儿的痛苦,而且破坏了大量的浅表静脉.
作者:李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硝苯啶为钙通道阻滞剂之一.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其临床应用进展较快.笔者试用硝苯啶治疗顽固呃逆3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 资料
作者:王彦妮;许作刚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所致,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性传播疾病.可分为显性梅毒和隐性梅毒,隐性梅毒潜伏期可长达数十年.产科护理人员,特别是助产士与病人接触多,易受感染.故加强产科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显得非常重要.
作者:孙美英;吴春荷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世界性传染病,对世界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危害,更重要的是,丙型肝炎的慢性延转率及终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比率高于乙型肝炎,从而成为全世界研究和防治的热点.目前仅有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有预防用疫苗,但免疫效果不理想;而丙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无正式疫苗上市,发展有效的预防、甚至治疗肝炎的疫苗,降低肝炎的感染率,阻止其流行,其社会经济效益是不言而喻的.本文对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曹婉恒;王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SAH病人的CTA与DSA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8例SAH病人的脑血管DSA显示,正常10例,血管病变18例;其中动脉瘤12例,AVM 3例,脑血管狭窄3例,CTA漏诊1例小的后交通动脉瘤和1例血管狭窄,其余26例病人的CTA诊断结果与DSA 一致.结论:CTA对SAH病人的脑血管病变检出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颖;张昊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糖尿病的高患病率及各种严重并发症的致残、致死率和总体健康危害程度仅次于肿瘤、心血管疾病,已位居第三[1].2006年本院体检中心对14 559名不同职业、年龄、性别的人群进行了健康体检,其中进行了空腹血糖检查8 250人,现将此部分人员高血糖发病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杨少玉;章先桂;熊艳;卞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按照哮喘诊治标准,选择研究对象100名并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100名病人分为实验组50名,对照组50名,实验组采用常规治疗加中药组方祛喘汤,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各应用一疗程并观察疗效.用药前后分别抽取100名研究对象的静脉血5ml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TNF-a和IPN-γ,并用微型峰流速仪测定PEF.设计调查问卷询问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疗效采用临床观察,用Excel软件将收集的资料和实验室结果建立数据文件, 两组疗法治疗前后对TNF-a、IFN-γ、PEF影响的比较用重复测量的统计分析方法.
作者:亓庆胜;李高云;姜文;苏明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心电图教学中基本原理的讲解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心脏电生理学的快速发展,许多心电异常的机制也得到了阐明,如何把这些基本原理融合到教学实践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浅显易懂的方法讲解心电图基本原理,对提高心电图教学质量无疑会有巨大的帮助.
作者:胡建强;徐晓璐;赵枫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滑膜骨软骨瘤病的临床与X线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经病理及临床确诊的20例滑膜骨软骨瘤病的临床资料及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0例,病变发生在膝关节13例,其中2例两侧对称性发病,髋关节4例,踝关节、肘关节及肩关节各1例,18例为单侧单关节发病.X线表现为关节不同程度退行性变12例,全部病例均在关节周围有大小不一、数目不等的圆形、卵圆形或桑椹状不规则的密度增高的钙化或骨化影.结论:滑膜骨软骨瘤病的X线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韩向阳;姜涛;田惟泽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近年来,反流性食道炎(RE)发病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已成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主要消化疾病之一[1].2004年6月~2006年7月,我院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西沙必利递减法治疗RE 45例,疗效显著,复发率低,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红妍;衣红菲;武纪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本文通过对卒中单元发展历史、国内外研究现状的阐述,充分肯定了卒中单元(Stroke Unit, SU)在卒中治疗中的优势和重要作用.根据国内外新卒中指南,并结合武汉市实际,从卒中单元组织体系建立和完善人员及设备的配置、标准化文件制定、卒中单元相关知识培训、康复的重要性、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标准工作时间表制定、卒中单元健康教育网络建立、卒中单元近期和远期疗效评估以及卫生经济学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对卒中单元在武汉市综合性医院建立和运作的模式提出了初步构想和建设性的意见.
作者:柯贤军;许康;郭珍立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电子胃镜检查主要的并发症是器械损伤(擦伤、出血、穿孔)、麻醉意外、心血管意外和术后感染,而颞下颌关节脱位更为少见.我科于2006年9月10日出现1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作者:刘欢 刊期: 2007年第09期